武山县水土保持局甘肃天水741300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也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村水土保持不仅是我国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必须对其加以重视。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1我国环境状况分析
(1)水土流失。我国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流失面积大,水土流失总面积高达35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7%。根据我国水利部门发表的数据显示,因水土流失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占我国总GDP的3.5%,水土流失治理刻不容缓。(2)土地荒漠化。土地沙漠化是指目标区域的土地已经处于不可利用的状态,而土地荒漠化则是土地沙漠化的“前奏”,若不加以及时治理,很快也会发展为土地沙漠化,成为不可利用的土地。根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与沙漠化土地监测数据结果显示,截止2014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达到了261.6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面积达到了172.12平方公里,分别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4和1/6以上,因此需要我们意识到加强土地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性。(3)水污染。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全球平均水平的1/4,然而部分地区水污染依然比较严重,尤其是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导致水污染进一步一步加剧,甚至部分水质已经出现有毒物质,对整体生态系统、公共卫生及食品供应造成了严重的影响。(4)大气污染严重。据世界卫生组织城市空气质量数据库显示,在全球103个国家与地区3000多个监测空气质量的城市中,80%的城市大气都含有中颗粒物(PM10)与细小颗粒物(PM2.5),污染程度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我国城市空气污染质量堪忧,近年来,虽然我国加大了大气污染治理力度,部分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空气质量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空气质量达到2级的城市数量依然较少,整体污染依然较为严重,我国大气污染源主要由煤炭燃烧产生,尽管当下我国已经开始加大新能源的利用,但煤炭能源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对于我国大气带来严重的影响。
2农村水土保持建设的必要性
2.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基本条件
“生态文明、环境优美”不仅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前提,同时也是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水土保持建设主要是围绕农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性的建设。做好农村水土保持的工作,对农村环境的绿化、美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还必须对乡村环境进行本质上的改变,真正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2良好的自然环境是“生态发展、生活宽裕”的生态保障
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很多地区水土流失的现象更加严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发展,而且对新农村的生态建设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很多地区已把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作为当地的基础工程建设。虽然,生态环境有所好转,水土流失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但水土流失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治理,尤其是一些农村的生态环境还是比较脆弱的。随着地震、干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危害了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而且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根本上对水土流失进行治理,为农村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
3新农村建设中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作用
3.1拦泥保土,改善生态环境
淤地坝工程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环境综合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拦截泥沙,提升沟道侵蚀基准点,提高河床与沟坡稳定性,缩减下游河道泥沙流入量,有效保护农田,与此同时,利用坝中蓄水,可以用于农作物灌溉,有效改善周边生态环境,使其得到改善。通过建设淤地坝,能够扩大农田基本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帮助农民致富脱贫,同时退耕还林创造了有力的条件。三是起到了良好的防洪效果,有效保护了下游河道的安全,通过建设淤地坝,抬高了侵蚀基准面,提升了泥沙拦截效果,有效减缓了河岸侵蚀速度,保护下游河道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四是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通过建设淤地坝工程,实现拦洪蓄水,将洪水变为可使用的水资源,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饮水,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五是以坝代桥,有利于改善当地交通条件,一般淤地坝工程建设,都会辅以配套的交通设施,从而大大便利了当地交通,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加稳定的保障。
3.2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伴随着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水资源浪费现象日益严重。而水土保持在解决上述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能够实现削峰调流,有效保护河道安全,降低河道破坏程度,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通过建设水库、梯田、堤坝等水土保持工程,都能够有效截留土壤,保持水土,降低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等的发生概率。在汛期,水土保持工程可以起到防洪作用,拦截储蓄洪水资源,用于生产生活。在旱季,水土保持工程通过开闸放水,有效补充径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水土保持工程能够有效缓解水土流失带来的不利影响,改善当地自然生态条件,降低水库、河道、湖泊等淤积堆积,减少发生洪涝灾害风险概率,还可以通过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延长水库等水土保持工程的使用寿命,促进水利设施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3.3提升农田抗旱能力
农田是生态环境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植被覆盖率,能够有效提升土壤的蓄水能力,强化土壤入渗速率,从而使土壤含水量得到稳步增加。做好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可以使得含水量提高25%~50%,从而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更好的促进农作物茁壮成长。反过来,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对水土保持带来较为积极的影响,提升水土保持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在水土保持措施下,能够有效提升土壤保土能力与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的内部环境,促使农田的整体抗旱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一定的程度上对于提升土壤的肥力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4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计划
水土保持以及水生态修复建设工作是一个较为漫长且反复的过程,需要在工作开展之前做好相应的修复计划,并严格遵守计划中的执行步骤以及执行标准,在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计划制定过程中,应全面、深入的了解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情况以及气候等因素,并根据相关的技术工艺以及修复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建设计划,从而保障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为之后的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越发重视水土保持以及水生态修复建设工作,虽然我国目前的水生态修复和保护技术还不完善,但是随着国家的重视以及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改进,我国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必然会与时俱进,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新农村建设中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作用的论述。
参考文献:
[1]马睿,郑楠.农村水土保持开发建设项目技术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8(04):247.
[2]侯育绵.浅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保障农村饮水安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8):114-115.
[3]武小云.济源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8):18-19.
[4]杨微,崔泽思.农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之我见[J].科技经济市场,2016(0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