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型平面交叉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平面交叉口,大型车辆右转,安全
大型平面交叉口论文文献综述
周玉梅,陈懿[1](2019)在《平面交叉口大型车辆右转安全性提升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平面交叉口大型车辆右转事故频发的突出安全问题,列举了国内几座城市的应对措施,分析产生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冲突数量、路权保障、改善视距视区质量、ITS辅助等措施,为改善平面交叉口大型车辆右转安全性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9年04期)
田毕江,代德彪,丁光柱,胡澄宇,徐大伟[2](2015)在《一级公路大型平面交叉口设计阶段安全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重点研究分析一级公路大型平面交叉口设计情况,建立基于运行速度下平面交叉口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机制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应用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法对交叉口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从而指导设计阶段,一级公路平面交叉口的安全改善,提高一级公路平面交叉口安全设计水平。(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5年11期)
李小帅[3](2009)在《城市大型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道路交通拥挤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不足造成的,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中最常见的交通瓶颈之一。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的平面交叉口,如何提高其交通容量和通行能力,降低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对路段交通疏堵具有重要意义。大型平面交叉口是由城市次干路级以上的道路交叉而成,其交叉口布局已基本定型。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交通组织优化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交叉口本身固有的能力,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北京市道路拥堵调查和缓堵措施研究》为依托,综合应用了交通工程、系统工程、计算机应用等多门学科的知识,通过理论总结和分析、实地交通调查和数据处理计算以及微观交通仿真,研究了大型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依据国标《城市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定义大型平面交叉口。并从机动车流、非机动车车流和行人流叁个方面分析其交通流特点。(2)探讨了大型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优化措施,根据其交通流特点,对于机动车流,提出了设置左弯待转区和直行待行区两种方式,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于非机动车流,提出了停车线前移和自行车二次过街方式,以减少机非冲突,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于行人流,提出了行人二次过街方式,并分析其过街信号的设置,以保证路口行人过街安全。(3)设计具体的交通调查方案,采集官园桥下大型平面交叉口的实际交通特征数据,结合交叉口渠化及信号设置现状,重点讨论了提高机动车通行能力的优化方案—设置机动车左弯待转区和直行待行区,并计算优化方案对通行能力的影响。最后,借助微观交通仿真工具VISSIM,论证方案在该大型平面交叉口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09-06-08)
大型平面交叉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重点研究分析一级公路大型平面交叉口设计情况,建立基于运行速度下平面交叉口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机制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应用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法对交叉口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从而指导设计阶段,一级公路平面交叉口的安全改善,提高一级公路平面交叉口安全设计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型平面交叉口论文参考文献
[1].周玉梅,陈懿.平面交叉口大型车辆右转安全性提升策略[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
[2].田毕江,代德彪,丁光柱,胡澄宇,徐大伟.一级公路大型平面交叉口设计阶段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
[3].李小帅.城市大型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