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沙河市综合职教中心田聚锐
摘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机械设备及机电产品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这门课对中职学校而言已不是一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了,而是一门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又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综合课程。按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这门课具备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三者合一的认知知识,同时还需一定的操作技能,是一门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课程。我校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知识的能力等综合素质为目的,进行教学改革,作了如下尝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主体作用综合素质
一、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公差配合”的概念多、符号多、叙述性内容多,“测量技术”中有测量原理、测量方法、量具种类、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而课时有限。要使学生具备《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看懂图样并熟悉图样上的多种技术要求、符号、代号、还要懂得常规的检测技术,就必须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精选授课内容,合理安排课时。对于那些能承上启下或牵动全局的内容,要力求概念清楚、重点空出、难点讲透、思路理清,这部分内容占用了总课时的近半数时间。对于一般难度的介绍性知识,可通过具体的例题,穿插讲授相关内容的定义、概念及思路,然后再提出一些延伸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前后相关或相似并可延伸的知识、综合例题及补充实例等内容,大约占总课时的百分这二、三十的时间,这些内容可采用小组讨论、正反辩论、模拟现场等多种形式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开放型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些文字叙述性内容,教师可以只提出启发性和引导性问题,让学生在课余自学,写出归纳小结。
二、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按部就班,每周几节课,分一学期或两学期将教学内容完成,这样做虽然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但往往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有时会出现一些班级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之后的现象。为了解决此矛盾,我校采用理论与实验结合、实验与理论互动的教学模式,把《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理论教学集中在一个学期的四至五周完成,然后学生就进行测绘实验,在实验中再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学习,这样做可以使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统一,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科学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1、理论实验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建立,关键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何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呢?中职学校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很成熟,他们对枯燥的说教理论不感兴趣,但是对可操作的具体事物探究兴趣较强。采用“做、学、教三合一”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从理论到实验再到理论的认知方式,使学生主动学习成为现实。
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以先只讲结论,着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车床的尾座,学生们都知道,摇动手轮可使尾座在床身导轨上实现纵向移动,那么,手轮与螺杆轴应选用什么样的配合,配合过松过紧对尾座的移动有什么影响。
对于这类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课前将学生分成3组,并向每组提出讨论题。第一组找出5种间隙配合的实例,分析基本偏差及间隙量大小对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公差等级。第二组找出5种过渡配合的实例,分析基本偏差及间隙量大小对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公差等级。第三组找出5种过盈配合的实例,分析基本偏差及间隙量大小对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公差等级。学生围绕所提出的讨论题利用实验课可以进行观察并结合教材,查阅图书,还可以借助学校素材库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分析,寻求答案。上课时组与组之间互相讨论、交流、质疑。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物观察与测量,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例如钢尺、内外卡钳、游标卡尺和螺纹规等如何使用、如何进行正确的读数,如何进行保养与维护都只有在学生亲身操作和实验过才能牢固的掌握这些基本知识。而对于螺纹、键槽、沉头孔、螺孔深度、齿轮等已标准化的结构,通过测量主要尺寸,与查表确定的标准件的规格型号进行比较和检测,使学生避免了机械式的查表学习,同时以能学会如何查表。这样在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公差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同时又是一门与测绘操作紧密相关的实践课。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课程实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测绘实践,从而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并且初步形成一定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其指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其主体作用。与传统的安排相比较,由于测绘是安排在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比较密切的课程之后进行,有利于学生主动地、综合地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测绘中的问题,使测绘教学具有了更强的工程实践的氛围,可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学习的动机。虽然在操作中内容是既定的,而且操作也有一定的步骤、顺序与方法。但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发散性问题,同时学生自己操作,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装配零件的测绘时,我们将学生分成5人一组,测绘一个部件,各组学生围绕测绘零部件的装配结构和各零件的功用进行分析讨论,确定部件与非标准件的表达方案。我们发现这一教学方法很受同学们欢迎。
在测绘过程中,同学们团结合作,人人动手,讨论时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得出最佳表达方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