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化设计论文-周斐

构件化设计论文-周斐

导读:本文包含了构件化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装配式构件,BIM技术,Dynamo,参数化设计

构件化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周斐[1](2019)在《基于BIM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构件智能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仍以粗放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建筑业为主,污染严重、信息孤岛、设计变更多等问题明显。随着近些年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借鉴工厂车间模块化生产的思路而新兴的装配式建筑,使得由设计、施工的建造模式转型到设计、生产、安装的模式,实现了建筑产业工业化。施工质量、效率和环境影响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受制于专业人员、管理水平、规范政策和各方协调性等现实状况,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并不顺畅,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并实现现场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是目前的难题。本文先以传统建筑的弊病现状入手,对比分析出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和未来建筑产业工业化的必然性。而后通过详细分析国内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发现并指出当下装配式建筑仍然存在的短板。从而引入BIM技术,利用BIM技术的六项特性在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协助各方提高工作效率。为使深化设计阶段更合理,减少施工阶段不必要的返工量,BIM技术的参数化控制可在设计初期的可视化模型中进行装配式构件的自动拆分,纠正图纸错误并指导实际施工。为此利用Revit软件下的Dynamo插件,进行预制梁、预制板、预制内外墙板的参数化编程,在模型中按照预先建立的数据库要求批量生成预制混凝土构件并形成相应的钢筋。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提取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做到成本精确控制的同时方便实际施工的交底作业。最后,针对较普遍的内浇外挂体系,结合某市保障性住房工程,将已编好的Dynamo程序运行到此项目模型中,并从实践中发现修改程序漏洞。实际指导预制构件的生产和施工,体现了结合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参数化设计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6-30)

吕刚,刘建友,赵勇[2](2018)在《超大跨度隧道围岩支护体系构件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超大跨度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实现支护结构设计的定量化,根据初始地应力对围岩承载拱受力的影响,得到围岩受力最优的开挖轮廓线形状,提出围岩支护结构体系构件化设计方法,即将隧道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围岩圈作为一个拱形结构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进而设计锚杆、锚索、喷射混凝土和衬砌等支护结构。围岩支护结构体系构件化设计方法成功应用于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超大跨隧道的设计中。实践表明,在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支护结构体系作用下,大跨段拱顶最大累计沉降仅为17. 3 mm,拱顶相对下沉仅为0. 09%,能够满足工程安全需要。(本文来源于《隧道建设(中英文)》期刊2018年09期)

李轶军[3](2018)在《基于创意众包平台的构件式参数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包是指把原本由公司完成的任务外包给不特定的大众。经过近10年的实践,众包已逐渐成为开放式创新领域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众包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面向大众,开发大众用户的创意资源和创新潜能,因此众包是实施创意设计的重要途径。在创意设计任务的众包中,用户由于缺乏职业化设计技能而面临创意思想无法到位转化为设计方案的困境,这给众包平台的功能提出了(本文来源于《新美术》期刊2018年03期)

鲁成旺[4](2018)在《复合材料构件热压罐成型工装参数化设计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先进复合材料性能优异且可设计性强,在飞机上取得大量应用,大型复合材料构件成型主要采用热压罐固化工艺。其中工装刚度、热惯量等性能对构件最终成型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工装设计制造占据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成本很大比例。本文针对目前复合材料构件热压罐成型工装设计效率低和工装材料成本高的问题,基于多学科优化平台mode FRONTIER,综合参数化CAD模型、有限元分析以及CFD分析,建立了复合材料构件热压罐成型工装参数优化设计流程,对工装进参数优化设计。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分析蒙皮类复合材料构件热压罐成型工装结构,确定设计参数,建立了工装的参数化模型。通过VB语言对CATIA进行二次开发,编写了工装参数化设计程序,实现了工装参数化建模。2)通过ABAQUS对工装不同工况下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到工装应力分布和变形分布规律。编写了 Python脚本程序实现ABAQUS的批处理操作,实现了工装有限元建模及后处理的自动化。3)建立了工装-热压罐的简化模型,通过前处理软件HyperMesh对工装-热压罐模型进行了网格划分,并编写了 Tcl脚本文件,实现了网格划分自动化。通过fluent对工装-热压罐模型进行流热耦合分析,获得了热压罐内的流场和工装的温度分布以及工装型面最大温差变化规律。探究了热压罐入口风速和空气升温速率对工装型面最大温差的影响规律。编写TUI脚本文件,实现了流热耦合分析及后处理的自动化。4)基于mode FRONTIER,建立了工装参数优化设计流程。将工装参数化设计程序、ABAQUS批处理脚本程序、HyperMesh批处理脚本程序、fluent批处理脚本程序集成到多学科优化平台mode FRONTIER上。确定工装设计变量,给定设计空间,采用遗传算法,对工装进行参数优化设计得到满足使用要求的重量最轻的工装。(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3-01)

巴婧[5](2016)在《BIM技术在建筑构件化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进入数字化时代,参数化逻辑的设计方法与数控机床的建造工具的发展,深刻推动建筑产业数字化的进程。如今,Revit、Digital Project等参数化建模软件与MayaMEL、Rhinoscript等程序编码普遍应用于建筑设计中,成为建筑师建模的有力工具,也推动了设计思维的转换。BIM技术的广泛使用、普遍推广与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信息集成化关系密切。BIM平台将设计、建造、施工、运维各个阶段紧密连接,将各个专业协同到同一平台,保证了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与高效性,提高了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建筑产业化的发展与BIM平台的信息模型相结合,推动建筑构件化设计、工厂加工、现场装配的发展模式。BIM平台的信息集成为构件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工具,数控制造技术可应用于建筑构件的建造中,现场施工组装过程中可运用数字化的软件和设备,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将打破传统标准化生产的束缚和单调,将推动建筑工业发展的时代性与可持续性。本文首先对相关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及范畴、研究方法等进行整体把控,构建基本研究框架,学习国内外的数字化设计与建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系统总结建筑构件化的设计方法、技术平台、实现手段,探索了建筑实体构件化的系统流程,从分割表面、变形度分析到生成嵌板单元及信息提取,在理论上将镶嵌概念引入曲面划分设计,结合曲度与数控建造手段,研究曲面形体的设计及建造方法。结合BIM平台的数据传递及信息管理的优越性与建筑产业信息化的发展,提出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构件化过程中。在操作层面,本文运用Revit Architecture2016版本软件结合Dynamo插件,从体量表面纹理的细分、创建嵌板单元、可建造性分析与信息输出方面探讨建筑构件化技术层面的内容。本文通过背景研究、理论、实例探索及实际操作,对建筑构件化的理论支持与技术手段给予全面、系统、清晰的剖析和阐述。希望对建筑构件化的设计与建造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2-01)

韩婷婷[6](2016)在《基于BIM的明清古建筑构件库参数化设计与实现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建筑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实物例证,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精神文化,如何更好地处理和解决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实现古建筑构件库系统对模型实体的规范化管理及资料信息的数字化存档,已成为当今社会最关注的话题之一。而BIM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本文在对明清古建筑构造形式及建造规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古建筑构件为最小粒度单元,以构件库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BIM的明清古建筑数字化保护与修复方法研究”(51278400),对BIM环境下明清古建筑构件库参数化设计与实现技术展开研究。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明清古建筑构件信息分类编码的实现方法。根据古建筑整体形制规律及单体构件信息的构成形式对构件信息进行分类,同时运用统一信息组织的柔性代码结构完成了构件编码体系架构设计,并在BIM模型中应用,实现对模型实体的信息化表达。2.完成了明清古建筑叁维构件库的参数化设计。在对参数化信息模型构件实现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参数化叁维构件库的概念和设计原则,同时将总体设计与各结构功能设计相结合完成了叁维构件库的参数化设计,并以系统运行测试为标尺对其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3.研究了明清古建筑参数化叁维构件库的信息化管理过程。分析并阐述信息模型在构件库中存储及调用的业务流程,建立了以管理员与用户的交流和反馈为主体的构件库管理体系,并从构件的入库、组装及构件库的运营维护叁方面实现对构件库、构件实体及数据资料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4.通过对上述研究内容的总结与归纳,指出了文章不足之处并为后续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张士杰,杨谆,张源清[7](2015)在《基于构件-装配体方式的中国古建木构架叁维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涉及利用叁维参数化手段,以构件-装配体方式进行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构型设计的方法.包括利用上述手段中包含的现代工业系列化成组设计技术与古建筑模数化权衡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模型可拆装、可转化为二维工程图.(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陆海燕,杨静,鲁丽华[8](2015)在《基于BIM技术的剪力墙边缘构件参数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剪力墙结构边缘构件的设计特点及Revit模型中结构构件的对象类型和描述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剪力墙边缘构件参数化设计模型。通过CAD及Revit二次开发,并以Excel作为数据中间储存及补充输入工具,实现了二维图形中Satwe计算结果的信息提取、结构构件的信息提取、边缘构件的优化设计及Revit叁维自动建模与交互式设计,在Revit上进行了程序实现,并将其应到实际工程中。(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期刊2015年06期)

张端,王双永[9](2015)在《木构件模块化加工参数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木构件的典型结构,对其进行参数化设计,通过软件开发,实现数控程序G代码自动生成,满足木构件模块化数控加工要求。(本文来源于《木材加工机械》期刊2015年05期)

党琦,王崇晖,董广然,李国民[10](2015)在《航天测控站数据传输处理系统构件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天测控领域软件复用程度不高、软件开发效率低的现状,设计了基于构件技术的体系及架构。通过分析航天测控站数据传输处理系统领域模型,抽象出其各功能构件,结合软件总线体系结构,设计了基于内存映射的通信机制、连接构件及各功能构件,实现了航天测控站数据传输处理软件系统的构件化实例。这种方法实现了二进制方式的复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软件的质量,降低了开发维护成本,提高了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电讯技术》期刊2015年10期)

构件化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超大跨度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问题,实现支护结构设计的定量化,根据初始地应力对围岩承载拱受力的影响,得到围岩受力最优的开挖轮廓线形状,提出围岩支护结构体系构件化设计方法,即将隧道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围岩圈作为一个拱形结构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进而设计锚杆、锚索、喷射混凝土和衬砌等支护结构。围岩支护结构体系构件化设计方法成功应用于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超大跨隧道的设计中。实践表明,在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支护结构体系作用下,大跨段拱顶最大累计沉降仅为17. 3 mm,拱顶相对下沉仅为0. 09%,能够满足工程安全需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构件化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周斐.基于BIM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构件智能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D].南昌大学.2019

[2].吕刚,刘建友,赵勇.超大跨度隧道围岩支护体系构件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8

[3].李轶军.基于创意众包平台的构件式参数化设计研究[J].新美术.2018

[4].鲁成旺.复合材料构件热压罐成型工装参数化设计及优化[D].浙江大学.2018

[5].巴婧.BIM技术在建筑构件化设计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6

[6].韩婷婷.基于BIM的明清古建筑构件库参数化设计与实现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7].张士杰,杨谆,张源清.基于构件-装配体方式的中国古建木构架叁维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15

[8].陆海燕,杨静,鲁丽华.基于BIM技术的剪力墙边缘构件参数化设计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5

[9].张端,王双永.木构件模块化加工参数化设计[J].木材加工机械.2015

[10].党琦,王崇晖,董广然,李国民.航天测控站数据传输处理系统构件化设计[J].电讯技术.2015

标签:;  ;  ;  ;  

构件化设计论文-周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