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感应谐波抑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压取电,感应滤波,谐波抑制,调谐滤波器
感应谐波抑制论文文献综述
黄星,廖建权,王山,彭庆军,王强钢[1](2019)在《基于感应滤波的高压取电装置谐波抑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偏远山村、通信基站、郊区工厂等负荷的供电问题,通过特制的大容量电压互感器(PT)可实现从高压铁塔或架空线路直接取电,从而实现灵活取电、就地供电的要求。取电装置的负荷中,含大量非线性负荷,而取电装置直接接入高压输电线路,必然在线路中注入一定的谐波。以110 k V输电线路的单相PT取电装置为对象,考虑接入负荷类型及容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应滤波的高压取电装置谐波抑制方法。首先对110 k V输电线路单相PT取电装置的引下线及塔型布置方案、谐波源负荷情况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得到取电装置注入电网的谐波含量与取电装置容量的关系,进而确定取电装置接入电网的容量限值。分析了基于感应滤波的单相PT取电装置的拓扑及等效电路,并推导了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传递函数,设计了感应滤波绕组和调谐装置的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感应滤波及其调谐装置对不同谐波成分均有良好的衰减效果。可见,利用感应滤波对取电装置进行谐波抑制能减小取电装置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技术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5期)
周桂煜[2](2018)在《叁相感应电机电磁噪声、电流谐波和附加损耗的分析与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感应电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电机形式。感应电机的噪声、电网污染、损耗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着眼于从这叁个方面分析与提升感应电机的性能。由于感应电机谐波磁场的存在是电磁振动噪声、定子电流谐波、附加转矩和附加损耗产生的最主要来源,因此本文首先对鼠笼转子叁相感应电机的谐波磁场进行深入的理论推导和分析,总结感应电机中磁场的主要谐波成分,并详细地分析了感应电机电磁振动和噪声的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辅助槽的感应电机转子结构或定子结构以降低感应电机定、转子齿谐波相互作用引起的电磁振动和噪声。通过一台2极5.5kW的叁相感应电动机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所提出的辅助槽结构能有效降低电机的振动和噪声。实验表明,采用辅助槽的转子结构后,样机的噪声降低了约5dB(A)。然后,本文详细分析感应电机的定子电流谐波。通常而言,感应电机采用闭口槽转子能有效降低电机定子电流谐波。然而,作者发现某些采用闭口槽转子的感应电机由于闭口槽桥拱的局部饱和现象而出现显着的低次定子电流谐波,该谐波会对电网造成污染。本文对该谐波成分进行详细的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并提出削弱该谐波的方法。最后,研究感应电机附加损耗,并重点分析定子自扣片结构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定子铁芯扣点的数量、位置和尺寸对电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选取某些特定的扣点数量时能有效降低自扣片上的附加损耗,从而提高电机的效率;同时也探究扣点位置和尺寸对电机附加损耗的影响规律,以合理地选择扣点的位置和尺寸。(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4-01)
陈德芮[3](2017)在《基于Buck变流器的并联谐振型感应加热装置谐波抑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并联型谐振感应加热装置的拓扑结构决定了其输入端需要引入较大电感以近似实现恒流源输入,而正是该电感对电流的平滑作用导致了电源电流的畸变,造成了对电网的谐波污染。由于现有关于并联谐振型感应加热的谐波抑制通常采用双电源供电与双整流桥相结合的形式,这使其谐波抑制结构较为复杂。同时,相较于串联谐振型感应加热装置,鲜有关于并联谐振型感应加热装置谐波抑制的研究。因此,本文以实现并联谐振感应加热装置的谐波抑制为目标,从小功率并联谐振感应加热装置着手,针对并联谐振型感应加热装置的谐波抑制展开了研究。本文基于对现有谐波抑制方式的分析,引入带LC滤波的Buck型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方式设计了并联谐振感应加热装置的谐波抑制系统。针对谐波抑制系统中,并联谐振感应加热装置原有的等效时变负载特性对谐波抑制产生的扰动,提出了等效时变负载扰动消除方案以保证上述谐波抑制系统的稳定运行,并降低谐波抑制难度;针对带LC滤波的Buck型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系统存在的固有死区问题及其对系统谐波抑制的影响,提出了固有死区消除方案以优化谐波抑制效果,并提高带LC滤波的Buck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输出电压范围。同时,本文分析了谐波抑制系统在断电容电压模式(DCVM)下的运行特征,基于对开关周期的划分以及对系统内部状态的开关周期平均化描述,建立了能够反映系统原有非线性特性的DCVM模型,并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鉴于上述系统模型的非线性特性,本文引入了无源控制算法,分析了系统的无源性,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而基于对系统状态误差模型的推导以及本文谐波抑制目标,利用反馈无源化方法设计了系统的无源控制律,并研究了该控制律作用下系统内部状态对于期望的收敛性。最后,采用MATLAB中Simulink/SimPowerSystem平台搭建了针对并联谐振型感应加热装置的谐波抑制系统仿真电路。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存在的等效时变负载扰动及固有死区均得以消除,系统较好地实现了谐波抑制,且在提高功率因数的同时实现了Buck功率因数校正的优化。(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4-01)
谢震,李厚涛,张兴,杨淑英[4](2016)在《基于谐波阻尼的双馈感应发电机定子谐波电流抑制改进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电网电压谐波下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电网电压谐波对DFIG性能的影响,以抑制定子电流5次和7次谐波为目标,在转子电流内环采用比例—积分—谐振(PIR)调节器的基础上,引入定子谐波电流闭环控制策略,避免了常规谐波抑制策略转子电流指令计算对发电机参数的依赖。随着定子谐波电流环R调节器增益系数的增大,对定子电流中的谐波抑制越明显,但是抗扰动能力下降,通过引入谐波阻尼控制,在最大限度抑制定子电流谐波的基础上增强了系统的抗扰动能力,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加快了系统的动态响应。并从稳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角度分析了参数变化对系统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6年16期)
王铁军,孟凡友,方芳[5](2014)在《基于SHEPWM的六相感应电动机谐波抑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双Y移30°绕组结构的六相感应电动机中存在的主要脉动转矩,基于特定谐波(SHE)的PWM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脉动转矩谐波抑制方法。首先,对双Y移30°绕组与更高级的4Y移15°绕组的矢量谐波进行比较;然后,将所得差矢量的谐波进行等效变换;最后,获得控制开关的PWM波形。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选择地降低11、13次谐波电流,从而在尽可能低的开关频率下,对12倍基频的脉动转矩进行有效的抑制。(本文来源于《海军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刘晓亮[6](2013)在《中频感应加热电源谐波抑制的有源滤波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感应加热电源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金属工件进行涡流加热的电力电子装置,它具有加热快、能耗小等突出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感应加热电源是交直交系统,它将电网提供的工频交流电进行整流和逆变产生所需中频交流电。在整流过程中,它会产生大量谐波电流,对电网造成严重谐波污染。感应加热电源的谐波治理问题愈加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分析了感应加热电源的结构和产生谐波的特征,选用有源电力滤波器抑制感应加热电源的谐波。谐波检测是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关键环节,本文进行了谐波电流检测系统的设计。对比常用的谐波检测方法后,本文选用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i p iq算法,设计了基于CPLD和PC/104嵌入式工控机为核心的谐波检测系统。设计了包括A相电压过零检测电路、叁相电流采集电路、锁相倍频电路、CPLD逻辑处理电路和PC/104总线接口电路等的硬件电路,设计了CPLD和PC/104工控机软件程序。最后搭建谐波检测系统样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良好,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3-11-01)
叶全胜[7](2013)在《中频感应电炉谐波分析及抑制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中频炉谐波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提出了相应抑制措施。经在工程设计中应用,运行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实际工程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建筑电气》期刊2013年10期)
廖勇,吴兴旺,刘刃[8](2013)在《电网不平衡时双馈感应发电机定子负序和谐波电流抑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网电压不平衡时,若采用传统的电网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策略,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定子侧除基波正序和负序电流外,还会产生相位互差120°的非零序叁次谐波电流分量,不对称电流会加重电机绕组发热程度,影响双馈机组供电质量。为了抑制定子电流负序和非零序叁次谐波分量,首先,详细分析了电网不平衡时,DFIG定子绕组负序和非零序叁次谐波电流产生的原因;然后,建立了DFIG在负序和叁次谐波同步旋转轴系下的数学模型,进而提出了引入负序和叁次谐波控制的改进控制策略;最后,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其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并且验证了所提改进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抑制定子负序和非零序叁次谐波电流分量。(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3年19期)
陈致远[9](2012)在《感应加热电源谐波抑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工件上产生涡流,通过涡流的热效应加热工件的一种加热方法,属于非接触式加热。感应加热电源属于交直交系统,中频电是由工频电经过整流和逆变环节后变换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谐波产生,严重的谐波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和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感应加热电源谐波的抑制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分析感应加热电源结构和谐波特点之后,经过对比谐波抑制的两种主要方式——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的优缺点,选择在现有DCR智能加热控制器中植入有源滤波功能。为此,本文对DCR智能加热控制器有源滤波功能的谐波检测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了设计。设计有源滤波功能时,首先需要确定谐波检测算法,在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后,本文选择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ip-iq算法作为谐波检测方法,与其它算法相比,ip-iq算法有运算量小、检测精确等优点。在进行硬件系统设计时,重点对其中锁相环的设计进行了说明,锁相环的锁相速度与精度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检测精度。在软件系统中,最重要的是数字滤波器的选择,本文在通过对几种常用数字滤波器进行对比之后,选择巴特沃斯滤波器作为数字滤波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2-11-01)
罗杰,戴鹏,符晓,李阳[10](2011)在《基于谐波抑制的双叁相感应电机SVPWM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双叁相感应电机基于谐波抑制的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比较了传统叁相的SVPWM算法,分析了谐波抑制的双叁相感应电机SVPWM,进行了理论推导和仿真算法的研究。最后基于Matlab仿真环境和DSP实现了该算法,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变频器世界》期刊2011年04期)
感应谐波抑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感应电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电机形式。感应电机的噪声、电网污染、损耗等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着眼于从这叁个方面分析与提升感应电机的性能。由于感应电机谐波磁场的存在是电磁振动噪声、定子电流谐波、附加转矩和附加损耗产生的最主要来源,因此本文首先对鼠笼转子叁相感应电机的谐波磁场进行深入的理论推导和分析,总结感应电机中磁场的主要谐波成分,并详细地分析了感应电机电磁振动和噪声的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辅助槽的感应电机转子结构或定子结构以降低感应电机定、转子齿谐波相互作用引起的电磁振动和噪声。通过一台2极5.5kW的叁相感应电动机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所提出的辅助槽结构能有效降低电机的振动和噪声。实验表明,采用辅助槽的转子结构后,样机的噪声降低了约5dB(A)。然后,本文详细分析感应电机的定子电流谐波。通常而言,感应电机采用闭口槽转子能有效降低电机定子电流谐波。然而,作者发现某些采用闭口槽转子的感应电机由于闭口槽桥拱的局部饱和现象而出现显着的低次定子电流谐波,该谐波会对电网造成污染。本文对该谐波成分进行详细的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并提出削弱该谐波的方法。最后,研究感应电机附加损耗,并重点分析定子自扣片结构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定子铁芯扣点的数量、位置和尺寸对电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选取某些特定的扣点数量时能有效降低自扣片上的附加损耗,从而提高电机的效率;同时也探究扣点位置和尺寸对电机附加损耗的影响规律,以合理地选择扣点的位置和尺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感应谐波抑制论文参考文献
[1].黄星,廖建权,王山,彭庆军,王强钢.基于感应滤波的高压取电装置谐波抑制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周桂煜.叁相感应电机电磁噪声、电流谐波和附加损耗的分析与抑制[D].浙江大学.2018
[3].陈德芮.基于Buck变流器的并联谐振型感应加热装置谐波抑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7
[4].谢震,李厚涛,张兴,杨淑英.基于谐波阻尼的双馈感应发电机定子谐波电流抑制改进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
[5].王铁军,孟凡友,方芳.基于SHEPWM的六相感应电动机谐波抑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14
[6].刘晓亮.中频感应加热电源谐波抑制的有源滤波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
[7].叶全胜.中频感应电炉谐波分析及抑制措施[J].现代建筑电气.2013
[8].廖勇,吴兴旺,刘刃.电网不平衡时双馈感应发电机定子负序和谐波电流抑制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
[9].陈致远.感应加热电源谐波抑制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
[10].罗杰,戴鹏,符晓,李阳.基于谐波抑制的双叁相感应电机SVPWM的研究[J].变频器世界.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