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基氟硼酸钾论文-李新民,刘春,刘超,金子林

芳基氟硼酸钾论文-李新民,刘春,刘超,金子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芳基氟硼酸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钯,无配体,Suzuki反应,芳基叁氟硼酸钾

芳基氟硼酸钾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民,刘春,刘超,金子林[1](2016)在《无配体钯催化乙醇水溶液中芳基叁氟硼酸钾的Suzuki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了一个无配体钯催化芳基叁氟硼酸钾的Suzuki反应体系.该体系在空气条件下,以醋酸钯为催化剂,1equiv.的无水碳酸钾为碱,在乙醇水溶液中可高效催化卤代芳烃或杂环卤代芳烃与芳基叁氟硼酸钾的Suzuki反应,周转频率(TOF)值最高达4656 h~(-1),且该体系还适用于叁苯胺衍生物的合成.透射电镜分析结果及汞中毒实验证明该体系的实际催化物质为原位生成的纳米钯粒子.(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6年06期)

李孟丽[2](2016)在《Pd(OAc)_2催化的吡啶-N-氧化合物与芳基叁氟硼酸钾的C-H活化偶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芳基吡啶结构单元是杂环芳基化合物中重要的结构团,广泛存在于许多药效团、天然产物、功能材料和配体中,其相应的衍生物也是很有价值的合成构建块。由于合成上的有效作用和生物上的重要性,2-芳基吡啶化合物的化学作用和应用得到了大量的关注。然而,一方面由于吡啶环的低反应性,一般要在反应条件比较苛刻的情况下吡啶环才能进行直接功能化反应条件比较剧烈,反应时间长;另一方面由于吡啶环的区域选择性较差,所以吡啶环的功能化反应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通常,吡啶及其衍生物难以发生亲电芳香取代反应。此外,如果没有一个容易离去的基团,吡啶衍生物通常也不容易发生芳香亲核取代的化学反应。并且,在合成2-吡啶有机金属化合物时其固有的不稳定性和困难性严重地制约了它们在交叉耦合反应时的应用。这些因素促使有机化学家探索被活化了的吡啶类化合物,使其直接功能化。如吡啶-N-氧化物常常作为活化和功能化吡啶环的重要中间体。最近,许多科学家们致力于探究N-氧化合物芳基化的有效方法。与此同时,钯催化剂已被证明是催化功能化非常有效的催化剂。因此,围绕合成直接功能化的2-芳基吡啶-N-氧化物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叁部分:(1)对标准底物苯基叁氟硼酸钾与吡啶-N-氧化物的C-H活化偶联反应进行了条件优化,对溶剂种类及用量、催化剂种类及用量、氧化剂种类和用量、添加剂的用量及种类以及标准底物的配比等因素分别进行了考察,得到了此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标准底物苯基叁氟硼酸钾用量为0.15mmol,吡啶-N-氧化物用量为0.5mmol,Pd(OAc)_2用量为10 mol%,氧化剂Ag2O用量为2.0 equiv.(0.3mmol),溶剂为1,4-二氧六环,用量为0.5 mL,添加剂TBAI的用量为20 mol%,反应温度为90℃,17h,在此条件下收率为95%。(2)在上述最佳反应条件及进一步的修饰下研究了反应的广普性,扩展了带有不同取代基的芳基叁氟硼酸钾和带不同取代基的吡啶-N-氧化物;结果表明通过标准底物得到的最优反应条件具有很好的适应性。(3)根据查阅的文献,我们提出此反应可能的机理。并通过一系列的验证实验探究了该反应机理。总之,我们成功实现了钯催化的吡啶-N-氧化物的C-H芳基化偶联反应,得到了一系列2-芳基吡啶-N-氧化物化合物,基本都得到较高产率,反应的副产物较少。(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伊泽,伊茂聪,王建辉[3](2013)在《铑(Ⅰ)催化芳基叁氟硼酸钾与芳基羧酸酐偶联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察了铑(Ⅰ)催化芳基叁氟硼酸钾与芳基羧酸酐生成芳酮的偶联反应。结果表明,低剂量[1.0%(mol)]的RhCl(PPh3)3在催化芳基叁氟硼酸钾与芳基羧酸酐的偶联反应方面表现出非常高的催化活性。不论是供电子基团还是吸电子基团取代的芳基叁氟硼酸钾和芳基羧酸酐都可在较短的反应时间内得到良好的反应产率,但具有空间位阻基团取代的芳基叁氟硼酸钾和芳基羧酸酐反应的产率较低。(本文来源于《化学与生物工程》期刊2013年05期)

张燕[4](2013)在《纳米钯催化卤代芳烃和芳基叁氟硼酸钾的Suzuki偶联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联芳基化合物是极为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在药物、农药、天然产物、高分子材料和液晶材料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联苯类化合物的合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Suzuki偶联反应是现代有机合成化学中合成联苯类化合物最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应用课题组采用“一锅煮”方法制备的Pd催化剂顺利完成卤代芳烃和芳基叁氟硼酸钾的Suzuki偶联反应,制备联苯类目标产物。论文中以4-甲氧基碘苯和苯基叁氟硼酸钾的反应作为标准模型反应,通过考察溶剂种类和用量、碱的种类和用量、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实验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底物4-甲氧基碘苯用量为0.2 mmol,苯基叁氟硼酸钾用量为1.1当量,催化剂用量为0.05 mol%Pd,溶剂为甲醇,其用量为1.0 mL,反应温度为40 ℃,此条件下收率可达84%。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该反应的谱适性进行了考察,共合成了 14个化合物。结果表明,对于含有供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的碘代芳烃,反应均获得了较高的收率;对于含有供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的苯基叁氟硼酸钾,反应同样获得较高收率。采用TLC、IR和NMR等手段对所得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3-05-01)

杨军,邓敏智,严政军,方国华,张伟强[5](2004)在《钯催化的有机氟硼酸钾与芳基氯的交叉偶联》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有机氟硼酸钾做为一种新型硼试剂,已经系统的应用于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和1,4加成反应。它是一种四配位的硼试剂,不存在传统有机硼酸易脱水环聚成boroxine的问题,对空气和水稳定,易干燥,偶联过程中基团的兼容性较好。已报道的有机氟硼酸钾的偶联很多,但是其亲电试剂多是容易发生氧化加成的溴代物和OTf等,目前还少有有机氟硼酸钾与芳基氯进行偶联的报道。经过多次尝试,(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叁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4-10-01)

杨军,邓敏智,方国华,严政军[6](2004)在《钯催化的顺式烯基氟硼酸钾与芳基溴的交叉偶联》一文中研究指出Stilbenes由于其环氧化和光化学活性一直倍受关注,有关trans-stilbenes的合成在文献上有很多报道,其中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就是有效的合成方法。但是cis-stilbenes及其衍生物在热力学上不稳定,因此只有少数几例通过偶联反应合成的报道,在有的报道中还得到了构型完全翻转的trans的产物。(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叁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4-10-01)

芳基氟硼酸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芳基吡啶结构单元是杂环芳基化合物中重要的结构团,广泛存在于许多药效团、天然产物、功能材料和配体中,其相应的衍生物也是很有价值的合成构建块。由于合成上的有效作用和生物上的重要性,2-芳基吡啶化合物的化学作用和应用得到了大量的关注。然而,一方面由于吡啶环的低反应性,一般要在反应条件比较苛刻的情况下吡啶环才能进行直接功能化反应条件比较剧烈,反应时间长;另一方面由于吡啶环的区域选择性较差,所以吡啶环的功能化反应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通常,吡啶及其衍生物难以发生亲电芳香取代反应。此外,如果没有一个容易离去的基团,吡啶衍生物通常也不容易发生芳香亲核取代的化学反应。并且,在合成2-吡啶有机金属化合物时其固有的不稳定性和困难性严重地制约了它们在交叉耦合反应时的应用。这些因素促使有机化学家探索被活化了的吡啶类化合物,使其直接功能化。如吡啶-N-氧化物常常作为活化和功能化吡啶环的重要中间体。最近,许多科学家们致力于探究N-氧化合物芳基化的有效方法。与此同时,钯催化剂已被证明是催化功能化非常有效的催化剂。因此,围绕合成直接功能化的2-芳基吡啶-N-氧化物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叁部分:(1)对标准底物苯基叁氟硼酸钾与吡啶-N-氧化物的C-H活化偶联反应进行了条件优化,对溶剂种类及用量、催化剂种类及用量、氧化剂种类和用量、添加剂的用量及种类以及标准底物的配比等因素分别进行了考察,得到了此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标准底物苯基叁氟硼酸钾用量为0.15mmol,吡啶-N-氧化物用量为0.5mmol,Pd(OAc)_2用量为10 mol%,氧化剂Ag2O用量为2.0 equiv.(0.3mmol),溶剂为1,4-二氧六环,用量为0.5 mL,添加剂TBAI的用量为20 mol%,反应温度为90℃,17h,在此条件下收率为95%。(2)在上述最佳反应条件及进一步的修饰下研究了反应的广普性,扩展了带有不同取代基的芳基叁氟硼酸钾和带不同取代基的吡啶-N-氧化物;结果表明通过标准底物得到的最优反应条件具有很好的适应性。(3)根据查阅的文献,我们提出此反应可能的机理。并通过一系列的验证实验探究了该反应机理。总之,我们成功实现了钯催化的吡啶-N-氧化物的C-H芳基化偶联反应,得到了一系列2-芳基吡啶-N-氧化物化合物,基本都得到较高产率,反应的副产物较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芳基氟硼酸钾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新民,刘春,刘超,金子林.无配体钯催化乙醇水溶液中芳基叁氟硼酸钾的Suzuki反应[J].有机化学.2016

[2].李孟丽.Pd(OAc)_2催化的吡啶-N-氧化合物与芳基叁氟硼酸钾的C-H活化偶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

[3].伊泽,伊茂聪,王建辉.铑(Ⅰ)催化芳基叁氟硼酸钾与芳基羧酸酐偶联反应的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3

[4].张燕.纳米钯催化卤代芳烃和芳基叁氟硼酸钾的Suzuki偶联反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

[5].杨军,邓敏智,严政军,方国华,张伟强.钯催化的有机氟硼酸钾与芳基氯的交叉偶联[C].中国化学会第十叁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4

[6].杨军,邓敏智,方国华,严政军.钯催化的顺式烯基氟硼酸钾与芳基溴的交叉偶联[C].中国化学会第十叁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4

标签:;  ;  ;  ;  

芳基氟硼酸钾论文-李新民,刘春,刘超,金子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