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化培养论文-王泽建,张琴,王萍,庄英萍

恒化培养论文-王泽建,张琴,王萍,庄英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恒化培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粪产碱杆菌,凝胶多糖,恒化培养,代谢动力学

恒化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王泽建,张琴,王萍,庄英萍[1](2019)在《恒化培养条件下粪产碱杆菌凝胶多糖的发酵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恒化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稀释速率下粪产碱杆菌(Alcaligenes faecalis)的生理代谢特性变化,利用Monod、Luedeking-Piret、Herbert-pirt模型分析了粪产碱杆菌的生长、多糖合成以及底物葡萄糖消耗的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在铵离子限制条件下的菌体比生长速率与铵离子浓度之间的动力学模型为μ=0.36S/(2.27+S),凝胶多糖比产率与铵离子浓度间的动力学模型为q_p=0.0612S/(2.27+S)+0.14×(1-S/64.94),以及比底物葡萄糖消耗速率与比产率的动力学模型为:q_s=1.5μ+q_p+0.0625。通过对恒化培养模型及生产菌生理代谢参数的分析,统计分析表明该生产菌最佳限制性铵离子浓度为5.75 mg/L,得到控制最适比生长速率为0.21 h~(-1)时,A.faecalis的最高产率可达到0.85 g/L/h,并且最大比产率高达0.171 g/g/h,产率和比产率与批培养过程相比分别提升了118%和200%,能够显着提升凝胶多糖的生产效率。(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李小月,姬雪晖,原叁领[2](2017)在《基于Markov链的重组细胞恒化培养的随机建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一类重组细胞恒化培养的连续时间Markov链模型.首先利用累积母函数表示出数字特征所满足的矩方程,然后通过对数正态分布近似的矩封闭技术得到了封闭后的矩方程,最后运用Euler-Maruyama方法构建了时间和状态都是连续的It随机微分方程.为了验证矩封闭的合理性,利用数值模拟给出了确定模型、随机模型和矩封闭后的方程的比较,并分析了重组细胞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其随机游走趋势与相应确定性模型是一致的.(本文来源于《工程数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沈宏伟,靳国杰,胡翠敏,龚志伟,白凤武[3](2012)在《恒化培养稀释率和碳氮比对圆红冬孢酵母油脂积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恒化培养的方法,考察了稀释率(D)和碳氮比(mol/mol)对圆红冬孢酵母Rhodosporidiumtoruloides AS 2.138 9积累油脂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率增大,油脂含量和油脂得率降低。在D=0.02 h 1时油脂得率最大,为0.18 g油/g糖;D=0.14 h 1时油脂生成速率最大,为0.09 g/(L.h)。碳氮比增大,油脂含量略有增加。在C/N=92时油脂得率最大,为0.12 g油/g糖;C/N=32时油脂生成速率最大,为0.13 g/(L.h)。碳氮比对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影响不明显,油脂的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总含量超过85%。(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伊博文,梁伟凡[4](2010)在《重组毕赤酵母恒化培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底物流加策略、甲醇流加方法、甲醇浓度和稀释率几个方面综述重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恒化培养。(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27期)

刘晨光,李宁,葛旭萌,白凤武[5](2009)在《恒化培养过程中酵母絮凝性状退化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激光聚焦反射颗粒测量系统对自絮凝颗粒酵母恒化培养条件下絮凝状态进行了监测,研究了絮凝性状退化行为。结果表明,在培养基糖浓度为50g·L-1,添加4g·L-1酵母粉和3g·L-1蛋白胨,流加稀释率为0.12h-1条件下,连续培养15d后,培养液中游离酵母细胞数量开始增加,颗粒群体平均粒径逐渐向小尺度方向移动,出现了絮凝性状退化现象。进行了絮凝酵母和退化后得到游离酵母的生长和发酵性能对比实验,发现游离酵母细胞在生长方面比絮凝细胞具有优势,但是乙醇耐性有所降低,由此推断,出现絮凝性状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游离细胞和絮凝细胞的生长差异和培养过程操作方式的不同。建立了絮凝退化动态模型,模拟了实验结果。对各参数影响进行分析,表明改善种子罐对絮凝酵母的截流效果可以有效防止絮凝退化现象的发生,进而通过在反应器中设置截流挡板,实现了絮凝细胞絮凝性状的维持。(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09年08期)

储炬,陈文,郭美锦,庄英萍,张嗣良[6](2004)在《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猪胰岛素前体恒化培养动力学及代谢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代谢流分析的方法近年来广泛应用于酿酒酵母菌的代谢流定量计算中,包括葡萄糖消耗型酵母[1]、木糖利用型酵母[2][3]。关于毕赤酵母的研究仅是用动力学的非结构模型进行分析[4],用代谢流分析研究报道得较少,不能深入了解细胞代谢水平的情况。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利(本文来源于《代谢工程和工业生物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4-08-01)

郭美锦,吴康华,庄英萍,储炬,张嗣良[7](2001)在《重组巴氏毕赤酵母恒化培养动力学及代谢迁移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甲醇营养型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以碳源甘油为限制性基质进行恒化培养动力学试验 ,结果认为 :(1 )细胞光密度与其干、湿重呈线性关系 ,当细胞光密度 (OD60 0 )为 1 0 0时细胞湿重 (WCW)为 1 2 8 3g L ,细胞干重 (WDW)则为 2 2 9g L ;(2 )基因工程菌P .pastoris的生长与限制性基质甘油残留浓度的关系符合Monod关系式 ,通过 1 μ对 1 S进行线性回归得 μmax=0 .366h- 1,Ks=0 .1 82 3g L ,经参数推导甘油最大菌体得率系数YG =0 .54g g ,菌体维持生长消耗底物系数m =0 .0 0 69g (g·h) ;氧最大菌体系数YX O2 =30 .96g moL ,菌体维持生长时消耗氧系数mO2 =0 .0 0 0 8mol (g·h) ,最适理论稀释速率Dm =0 .341h- 1;(3)从氨水的消耗速率和呼吸商 (RQ)的变化认为随着比生长速率 (μ)的增大 ,甘油代谢流从糖原异生和磷酸戊糖途径线性地向糖酵解和叁羧酸循环途径进行代谢迁移 ,即糖酵解和叁羧酸循环途径的代谢流量在线性地增大(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报》期刊2001年05期)

王宇新,钱新民[8](1995)在《球形红杆菌W_1分批发酵和恒化培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球形红杆菌W_1的培养方式进行了研究。由分批培养确定了适于常规发酵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恒化培养该菌的最大生长速率P=3.8g/l·h;最适稀释率D=0.150h~(-1);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20h~(-1);饱和常数k_s=2.82g/l。恒化培养可获得比分批培养高的生长速率。(本文来源于《工业微生物》期刊1995年01期)

王普,李友荣[9](1991)在《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菌Z-I-C的分批发酵与恒化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菌Z-I-C的分批发酵与恒化培养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以葡萄糖为生长限制性基质的恒化培养中,该产生菌的维持系数为0.04g葡萄糖/g菌体·h,生长得率系数Y_G~(max)=0.714 g菌体/g葡萄糖,最大比生长速率μ_(max)=0.385h~(-1),饱和常数K_2=4.76g/L,理论最适稀释度D_m=0.260h~(-1),最大酶比活(E/X)_(max)为2.16×10~3u/mg,其值较分批发酵的最大酶比活(1.51×10~3u/mg)提高43%。当向恒化培养的补料培养基中添加0.02%的α-甲基-D-葡萄糖时,由于该葡萄糖结构类似物的诱导作用,可使(E/X)_(max)达3.11×10~3u/mg,较分批发酵之值提高106%。(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1991年04期)

恒化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研究了一类重组细胞恒化培养的连续时间Markov链模型.首先利用累积母函数表示出数字特征所满足的矩方程,然后通过对数正态分布近似的矩封闭技术得到了封闭后的矩方程,最后运用Euler-Maruyama方法构建了时间和状态都是连续的It随机微分方程.为了验证矩封闭的合理性,利用数值模拟给出了确定模型、随机模型和矩封闭后的方程的比较,并分析了重组细胞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其随机游走趋势与相应确定性模型是一致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恒化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1].王泽建,张琴,王萍,庄英萍.恒化培养条件下粪产碱杆菌凝胶多糖的发酵动力学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9

[2].李小月,姬雪晖,原叁领.基于Markov链的重组细胞恒化培养的随机建模分析[J].工程数学学报.2017

[3].沈宏伟,靳国杰,胡翠敏,龚志伟,白凤武.恒化培养稀释率和碳氮比对圆红冬孢酵母油脂积累的影响[J].生物工程学报.2012

[4].伊博文,梁伟凡.重组毕赤酵母恒化培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

[5].刘晨光,李宁,葛旭萌,白凤武.恒化培养过程中酵母絮凝性状退化行为[J].化工学报.2009

[6].储炬,陈文,郭美锦,庄英萍,张嗣良.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猪胰岛素前体恒化培养动力学及代谢流分析[C].代谢工程和工业生物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

[7].郭美锦,吴康华,庄英萍,储炬,张嗣良.重组巴氏毕赤酵母恒化培养动力学及代谢迁移特性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1

[8].王宇新,钱新民.球形红杆菌W_1分批发酵和恒化培养的研究[J].工业微生物.1995

[9].王普,李友荣.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菌Z-I-C的分批发酵与恒化培养[J].生物工程学报.1991

标签:;  ;  ;  ;  

恒化培养论文-王泽建,张琴,王萍,庄英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