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其护理体会

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其护理体会

张笛【1】杨志玉【2】蒙婷【3】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人民医院儿科61143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特点以及护理体会。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36例,观察患儿的临床发病特点,然后按照患儿入院时间,划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各18例,对参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儿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夜间以及春季是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高发时期;干预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儿,数据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在夜间与春季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而且治疗过程较为缓慢,对患儿行综合护理,可以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加快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特点;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091-01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潜在型支气管哮喘的一种,主要发病原因是人体气道反应性持续较高,或是长期存在气道炎症,它是小儿出现慢性咳嗽的主要影响因素。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咳嗽,而且复发率较高,但不存在典型的体征以及哮喘症状,临床诊断难度非常大,以及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致使患儿治疗不及时,病情加重[1]。本文以36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表现,并辅以综合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于2013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36例,观察患儿的临床发病特点,然后按照患儿入院时间,划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每组各18例。其中,参照组有12例为女性患儿,6例为男性患儿,年龄在3岁-14岁之间,平均为(7.9±3.7)岁,病程介于4个月-2.3年之间;干预组有10例为女性患儿,8例为男性患儿,年龄在2岁-12岁之间,平均为(7.9±3.4)岁,病程介于2个月-2.4年之间。患儿的临床表现均符合《儿童哮喘诊断标准》,且血检与胸片正常、顽固性咳嗽、胸部无明显啰音。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数据组间差异不明显,即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体征变化情况。

干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患儿咳嗽严重,则取半卧位,观察并记录患儿的面部特征、脉搏以及呼吸等,通过药物治疗对患儿进行及时控制;向患儿家长进行基础知识宣教,帮助家长了解预防措施、主要表现以及治疗注意事项等,并告知家长患儿发生不良反应时的处理措施;指导患儿遵医用药,由于是雾化吸入用药,因此,用药前,要清洁患儿的口腔,确保内部无分泌物以及食物残渣,避免影响雾化药物疗效;明确患儿的过敏源,避免治疗过程中出现过敏情况;指导患儿饮食,叮嘱患儿多食用蔬菜以及水果,禁食刺激性食物,并保证饮食适度,避免出现过于饱胀的情况;定期对患儿病房进行清洁、消毒与通风,保证病房卫生;叮嘱患儿依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并适度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判定标准如下: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对患儿生活有不良影响,为无效;临床症状减轻,日常偶尔咳嗽,为有效;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夜间偶尔咳嗽,为显效。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儿的各项治疗数据,用n(%)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数据组间差异;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数据组间差异,P<0.05为本次实验统计学差异显著的判定标准。

2结果

本次试验中36例患儿的发病特点如下:有19例患儿春季发病,所占比为52.78%,8例患儿夏季发病,所占比为22.22%,3例患儿秋季发病,所占比为8.33%,6例患儿冬季发病,所占比为16.67%;15例患儿为白天发病,所占比为42.39%,21例患儿为夜间发病,所占比为57.61%,由此可见,春季与夜间是患儿发病的高发时期。

干预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儿,数据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对比

3讨论

本次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36例患儿的临床发病特点可知,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高发于春季以及夜间,对干预组患儿行综合护理,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4.44%,而接受常规护理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66.67%,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即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治疗效果,加快康复,与王良红[2]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现阶段,临床诊断中尚未明确咳嗽病异性哮喘的主要发病机制,在治疗方面也普遍采取与支气管哮喘基本一致的治疗措施。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诱发因素有很多,例如,环境、家族史以及饮食等。王名誉、黄婷[3]研究发现,如果患儿缓解期没有接受有效干预,病情极易复发,而且该病症还会损伤患儿肺功能,降低患儿生活质量。现阶段,临床所采取的药物治疗措施,需要长期连续使用,而且无法实现彻底治愈,加之患儿、患儿家属不了解病情,会产生过度担忧,进而生成负性心理情绪,致使患儿总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对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儿以及家属对病情的认知程度,缓解患儿的负性情绪,从多个方面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干预,效果非常显著。

结语:

通过观察分析可知,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在夜间以及春季的发生概率较大,而且临床治疗周期较长,极易导致患儿出现负性情绪,降低治疗效果,对患儿行综合护理,优化患儿生活以及心理状况,有利于加快患儿康复,提高其治疗有效率。

参考文献

[1]徐丽,杨春香,杨晓慧等.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01(14):52,54.

[2]王良红.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09):6-7.

[3]王名誉,黄婷.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2(36):446-446.

标签:;  ;  ;  

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其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