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公洲航段论文-徐元春

尹公洲航段论文-徐元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尹公洲航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尹公洲航段,船舶通过能力,航路优化,Arena仿真

尹公洲航段论文文献综述

徐元春[1](2017)在《12.5米深水航道开通后尹公洲航段航路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要求,建设长江经济带、打造长江黄金水道的重点项目。深水航道从太仓至南京,全长280公里。12.5m深水航道开通后,航道水深条件等航道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长江南京以下通航形势也将发生重大变化,进江船舶尺度将大幅增加,进江船舶大型化对航道的要求增加。由于从太仓至南京280公里的航道通航条件并非一致,部分航段航道条件并没有得到更本性变化,尤其是尹公洲航段,航道狭窄,通航密度大,是长江下游着名“老虎口”航段。12.5 m深水航道开通后,航道深度增加,航道宽度没有得到进一步优化,深水航道开通后,尹公洲航段的通航安全的带来的问题将更加突出,亟需解决。本文致力于12.5米深水航道开通后尹公洲航段的航路优化研究,基于尹公洲航段通航现状设计出叁种方案,从船舶通过能力的角度,对这些方案进行优选。为今后水上交通安全主管部门对尹公洲航段的航路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首先,分析12.5米深水航道开通后尹公洲航段通航现状并预测航道通航船舶情况。一方面,对尹公洲航段的自然环境、航道现状、船舶航路航法现状及交通环境现状调研分析。其中,着重分析尹公洲航段交通流特征,利用统计方法得到尹公洲航段船舶达到规律分布、船速分布、船舶尺度统计、船舶航迹等数据。另一方面,依据未来的运输格局及最新确定的航道通航标准,预测未来尹公洲航段通航船型和船舶流量。其次,对尹公洲航段航路优化方案进行研究。本文提出利用仿真软件Arena研究尹公洲航段通过能力的研究思路,结合尹公洲航段交通流资料建立尹公洲航段现行单向控制段通过能力仿真模型并利用仿真结果对尹公洲航段开通左汊必要性进行分析。基于尹公洲航段的通航现状,设计叁种尹公洲航段航路方案,并从河势适应性、港口发展适应性、生态环境适应性、通航组织适应性及经济性五个方面对上述3个航路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最后,从船舶通过能力的角度对叁种方案进行优选。利用Arena仿真软件研究叁种方案下尹公洲航段船舶通过能力,从中选出方案2(开通尹公洲左汊为船舶上行航路,将其右汊为船舶下行航路)为最优可行的方案,为尹公洲航段的船舶通航安全提供保障,为规划设计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7-03-01)

王则胜,朱中华,叶志云[2](2014)在《尹公洲航段通航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尹公洲航段的航道处于复杂多变地理和水文气象条件,这些条件和通航秩序严重地影响到船舶的安全航行。本文从系统分析长江尹公洲航段水文地理条件、通航环境和安全形势入手,从完善通航法规建设与执法水平,加大航道维护力度,强化信息服务功能以及加强船舶航行管理方面,提出改善该航段通航能力的建议,以减少该航段险情和事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马小聪[3](2010)在《“米娜安”轮刷新尹公洲航段靠离泊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通讯员 马小聪) 8月17日清晨,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巴哈马籍船舶“米娜安”轮在两艘大马力拖轮的协助下,缓缓离开镇江中粮码头,该轮不仅打破该码头靠离泊船舶纪录,也标志着镇江尹公洲航段内大型船舶靠离泊记录被刷新。   该轮此次申请靠离(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报》期刊2010-08-20)

丁中超[4](2010)在《长江尹公洲航段船舶分流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尹公洲航段地处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是全国最大的内河"十"字交汇水域,小型船舶流量居全国之最,船舶日流量高峰期近5000艘,日平均流量超过3000艘。该航段上接长江焦山水道人民沙,下接长江丹徒(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期刊2010年01期)

蒋富国,金继南,刘发友[5](2009)在《海船航经长江尹公洲航段的操作》一文中研究指出航道概况长江尹公洲航段是长江江苏段着名的两个瓶颈航段之一,航行条件、通航环境十分复杂,是事故多发地段。它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境内,上界为长江#107黑浮与长江#107红浮联线;下界为长江#99红浮与长江#99黑浮联线,全长约20公里。其中航宽不足300米的航段约13公里。航道走向呈"Z"形。京杭大运河南线入江口,在长江#102浮上游与该水道交汇。谏壁电厂、谏壁油库等(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期刊2009年12期)

丁中超[6](2008)在《浅谈船舶定线制在长江尹公洲航段的深化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通过分析尹公洲航段的复杂环境及航路航法,分析造成尹公洲航段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并探讨解决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事》期刊2008年05期)

王红兵[7](2008)在《长江镇江段尹公洲航段单船通过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尹公洲航段具有弯曲、狭窄、船舶流量大、多分汊河口、水流流态紊乱等特点,决定了整个长江下游船舶的通过能力和航行效率,制约了大型船舶安全通过尹公洲航段,成为限制长江航运发展的“瓶颈航段”。一旦发生重大水上交通事故,可能造成航道阻塞,使长江和京杭运河的航运在镇江段被迫中断,造成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为适应当前航运发展的需要,科学地利用尹公洲航段的通航条件,有必要对长江尹公洲航段的通航环境与单船通航能力通过进行科学论证,为海事管理部门对大型单船通过尹公洲航段提供科学监管依据。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对尹公洲航段气象条件、水文条件和航道条件的分析,结合航道的实际特点,建立船舶航行漂移量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计算出尹公洲航段可通过单船的最大尺度,并应用船舶模拟仿真的方法,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对比,从而验证改研究成果具有实践性和普遍性。本课题共分为五个部分:一、概述:主要介绍课题的来源与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和总体思路。二、影响航道通过能力的要素分析:对尹公洲航段的气象条件、水文条件、航道条件和主要通过船舶的类型和尺度进行分析,为建立船舶航行漂移量数学模型和船舶航迹带宽度计算提供数据依据。叁、航道通过能力数学模型的建立:根据尹公洲航段的实际特点,建立顺直航道和弯曲航道船舶漂移量的数学模型,分别计算出不同水位期航道有效宽度和航道水深对船舶通过能力的限制。四、船舶仿真模拟研究:通过不同典型船舶通过尹公洲航段的仿真模拟研究,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试验得到尹公洲航段限制通航的船舶尺度,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验证该研究成果具有实践应用价值。五、研究结论:通过理论计算与仿真模拟研究的成果,综合分析船舶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尹公洲航段可通过的典型海船的最大长度、宽度、吃水及相应的安全措施。(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8-04-01)

丁中超[8](2007)在《船舶定线制在长江尹公洲航段的深化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的实施对打造长江成为"水上高速公路"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位置险要的长江尹公洲段,由于其特殊性,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仍存在瓶颈。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在该航段深化实施船舶定线制作了进一步探索,以利于改善长江尹公洲段的通航环境。(本文来源于《水运工程》期刊2007年11期)

丁中超[9](2007)在《长江尹公洲航段船舶定线制改进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推动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的深化实施,解决长江尹公洲航段瓶颈问题,通过分析尹公洲航段的航路航法和2001—2006年的事故数据,找出形成尹公洲航段通航环境复杂、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结合船舶定线制深化实施和现场通航监管的具体要求,认为应通过以下措施来逐步改善:(1)开辟和畅洲左汊作为船舶上行航路;(2)开辟连接南、北运河的专用航道;(3)撤销船舶航行警戒区;(4)利用长江河道采砂开禁的契机,整治长江尹公洲航段的瓶颈。(本文来源于《水运管理》期刊2007年08期)

丁中超[10](2007)在《船舶定线制在尹公洲航段深化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引进国际通行理念,对通航水域进行科学规划,让大船小船分流,各自靠右航行,突破了江上行船一直遵循的"上行走缓流、下行走主流"的固(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期刊2007年07期)

尹公洲航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长江尹公洲航段的航道处于复杂多变地理和水文气象条件,这些条件和通航秩序严重地影响到船舶的安全航行。本文从系统分析长江尹公洲航段水文地理条件、通航环境和安全形势入手,从完善通航法规建设与执法水平,加大航道维护力度,强化信息服务功能以及加强船舶航行管理方面,提出改善该航段通航能力的建议,以减少该航段险情和事故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尹公洲航段论文参考文献

[1].徐元春.12.5米深水航道开通后尹公洲航段航路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

[2].王则胜,朱中华,叶志云.尹公洲航段通航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4

[3].马小聪.“米娜安”轮刷新尹公洲航段靠离泊记录[N].中国水运报.2010

[4].丁中超.长江尹公洲航段船舶分流方案研究[J].中国水运.2010

[5].蒋富国,金继南,刘发友.海船航经长江尹公洲航段的操作[J].中国水运.2009

[6].丁中超.浅谈船舶定线制在长江尹公洲航段的深化实施[J].中国海事.2008

[7].王红兵.长江镇江段尹公洲航段单船通过能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8].丁中超.船舶定线制在长江尹公洲航段的深化实施[J].水运工程.2007

[9].丁中超.长江尹公洲航段船舶定线制改进建议[J].水运管理.2007

[10].丁中超.船舶定线制在尹公洲航段深化实施[J].中国水运.2007

标签:;  ;  ;  ;  

尹公洲航段论文-徐元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