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择偶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在职青年,行业调查,择偶模式
择偶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贾志科,沙迪,风笑天[1](2018)在《城市在职青年择偶模式的行业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江苏南京、河北保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教育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五大类行业1028名城市在职青年的调查资料,探讨了青年择偶模式的行业差异。研究发现,青年在择偶时间、择偶途径选择、择偶条件自评、择偶标准、择偶参谋以及择偶地域范围上具有较为显着的行业差异。此外,不同行业间的青年拥挤感差异显着,择偶拥挤感与择偶结果存在一定关联,但从事教育业的青年在强烈的择偶拥挤感之下呈现出"假象"。青年是否存在择偶烦恼与青年所属行业关系不大。新型择偶方式能否取代自主择偶成为主流择偶途径、择偶标准差异与择偶结果的矛盾关系、行业对青年择偶地域范围的影响是否会持续下去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来源于《青年探索》期刊2018年05期)
朱荟[2](2014)在《美貌与地位:择偶模式中的交换假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择偶模式与婚恋匹配长久以来一直是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日常话题。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这样一种常识性的结论,即在择偶过程中,双方匹配或交换的特质与资源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优势在于年轻、体貌等外在吸引力,而男(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4-09-19)
郭显超[3](2013)在《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择偶问题是青年期必须要面对的一件人生大事,在当前社会剧烈转型的时期,择偶模式一直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不断转变之中。数以亿计的青年农民工群体,因其外出务工过程中的择偶模式具有较多的特殊性而受到了学术界的格外关注。当前处于谈婚论嫁年龄的青年农民工,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而言素质较高,并且有着留在城市发展的强烈愿望,因此他们的婚姻恋爱问题与适应城市、融入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的具体择偶模式是在城市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发展状况的一种体现,其结果也会影响到融入城市的前景。因此,研究青年农民工择偶问题对于解决农民工择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推进城市化进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选择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研究微观层次上青年农民工的择偶模式,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一是社会资本是青年农民工的一种重要资源.对于他们在城市立足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二是对于物质资本贫乏、人力资本有限的农民工来说,社会资本的存量多少是造成他们个人条件差异的重要因素:叁是已有研究成果证明,社会资本是影响结婚意愿和婚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四是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的概念工具和分析范式,为解释择偶这种备受家庭关心的“长期选择”问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研究视角。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从社会资本角度对择偶模式的研究非常少。不过已有的关于社会资本和择偶模式的研究成果,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方法工具。在这种条件下研究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影响,需要先根据社会资本的特征、功能与作用机制,从理论上探讨微观层次上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其择偶模式的影响路径,构建起理论模型,提出一系列研究假设。然后利用实证调查数据验证这些假设,得出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影响的结论。对研究中涉及到的核心概念进行如下界定:青年农民工是指16~35周岁的有着农村户口却进城务工的人员;微观层次上的社会资本是指一个人通过其拥有的由相互熟悉的人组成的持久性的社会关系网络所能利用或调动的资源;择偶模式是由择偶途径、择偶目的、择偶范围、择偶标准和择偶难易程度等五个方面组成的一个系统,每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也不相同。在系统梳理社会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的分类进行创新。根据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的不同,将微观领域的社会资本分为先赋性社会资本、自致性纽带型社会资本和自致性桥梁型社会资本叁种类型。这叁种社会资本的特征和作用差异较大,尤其是先赋性社会资本和自致性纽带型社会资本能够提供实质支持,而自致性桥梁型社会资本主要发挥信息交流的作用,而且先赋性社会资本的同质性都非常强,自致性社会资本的异质性比较强,这些特征和作用都能够对择偶模式产生不同的影响。从理论上讲,一个人所掌握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叁个方面,个体的择偶模式也受到其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因此,必须在充分认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择偶模式影响的前提下,从理论上探讨叁类不同的社会资本与择偶模式的关系。这就要求构建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叁类社会资本与择偶模式关系的理论模型,提出关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叁类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影响的若干研究假设。要验证这些假设,需要在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导下进行实证调查研究。问卷共包括个人基本资料、社会资本状况、社会支持状况、社会资本投资状况和择偶模式五个部分。其中对社会资本的调查借鉴了边燕杰的“春节拜年网”进行研究,对择偶模式的调查则借鉴了关于择偶模式研究的李克特量表。本次实证调查数据来自于在成都市农民工相对集中的4个城区(青羊区、郫县、温江区和双流县)分层抽样的问卷调查,共获得543个有效样本,均为1980年以后出生的青年农民工,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技术职称和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分布比较合理,是一项比较有代表性的调查。信度检测发现量表数据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调查数据是较为可靠的;效度分析结果也显示问卷中的量表具有较好的构建效度,各题项都是相应唯独的有效指标。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社会资本方面,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资本中,自致性桥梁型社会资本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先赋性社会资本,自致性纽带型社会资本比重最低,反映出青年农民工在城市通过社会资本自我构建已经突破了完全依靠先赋性社会资本的局面。但是由于自致性纽带型社会资本和自致性桥梁型社会资本的差距很大,而自致性桥梁型社会资本不能像自致性纽带型桥梁资本一样提供实质性帮助,因此,虽然青年农民工在城市构建起的社会资本比较多,但能够提供实质性帮助的相对较少,对先赋性社会资本依然有较强的依赖性。实证数据还发现,青年农民工的自致性纽带型社会资本的同质性也非常强,这既反映了青年农民工交往范围比较狭窄,也说明农民工的自致性社会资本能够提供的实质性帮助也会比较有限。择偶模式方面,青年农民工择偶模式总体上呈现出现代化的特征,即择偶途径以自己认识为主,择偶目的以情感性目的为主,择偶范围以打工(工作)所在地为主,择偶标准重视人品个性和双方相容互补。当然,青年农民工的择偶模式也存在多样化的特征,因为无论是择偶途径、择偶目的还是择偶标准,很多其他选项的赞同度也比较高。对于他们的择偶难易程度,一半以上的人感觉自己择偶难度“一般”,叁分之一的人感觉择偶是容易的,感觉到困难的只占少数。感觉困难的原因主要来自经济压力和工作不稳定两个方面。在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影响分析中,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验证所提出的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以择偶模式的五个方面分别做因变量,以物质资本(年收入)、人力资本(受教育年限和技术职称)和叁类社会资本做自变量,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来源地为控制变量。研究结果表明:(1)青年农民工的物质资本只对择偶范围有显着影响:年收入越低,则越倾向于在同乡范围内寻找配偶,但对其他的方面影响不显着。(2)青年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会显着影响到青年农民工的择偶目的、择偶范围和择偶难易程度。人力资本水平越低,则择偶的功利性目的越强,也更喜欢从同乡中选择配偶;人力资源水平越高,择偶会越容易。(3)先赋性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主要影响是:先赋性社会资本丰富的人,为其介绍对象的人就越多,但是他们在择偶途径上对他人介绍的方式赞同度会较低;在择偶目的上其传统型择偶目的更弱:择偶范围上倾向于在同乡中寻找配偶。先赋性社会资本越丰富,择偶标准就越高,但青年农民工面临的择偶难度也会较大。(4)自致性纽带型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主要影响是:自致性纽带型社会资本丰富的人,在择偶途径上会更加认可他人介绍这种方式;在择偶目的上传统型择偶目的较强;在择偶范围上喜欢在包括城里入在内的同地异性中寻找配偶,对城里人更为认可:在择偶标准上对对方经济社会条件的要求较低。而且自致性纽带型社会资本能够明显降低择偶的难度。(5)自致性桥梁型社会资本丰富的人,在择偶目的上其传统型择偶目的较弱;在择偶范围上倾向于在包括城里人在内的同地异性中寻找配偶,但对是否选择城里人的影响不明显;择偶标准中对外表或生理条件的重视程度较低。总体来讲,相对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其择偶模式的影响更大。这表明社会资本是能够对青年农民工的择偶模式做出可以信服的解释的,这也说明社会资本是研究择偶模式的一个良好的视角。但这只是针对青年农民工群体的研究,不是普遍的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影响研究,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运用同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青年农民、青年白领和高校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对其择偶模式的影响,将其结论与青年农民工群体的结论进行对比,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中突出社会资本的作用。另外,验证假设所采用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虽然能够证明假设,但无法将所有变量融入一个模型,因此可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来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个人资本或个人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影响模型。(本文来源于《西南财经大学》期刊2013-06-30)
左雪松,夏道玉[4](2011)在《女性时代风貌与“剩女”择偶模式——基于传统择偶模式的社会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传媒的推波助澜,"剩女"话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既展现出女性择偶变迁的事实,又呈现了女性的择偶窘境。这一现象需要遵循社会学研究的社会事实——逻辑诊断——范式建构——策略选择这一技术路径,探究当代"剩女"现象的生成机理、现实运行与调适机制。通过对传统择偶模式的社会学梳理,可以揭示其对都市女性择偶适用的现代症结,从科学发展观视界探寻当代女性择偶模式的变革。(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胡序怀,陶林,何胜昔,吴露萍[5](2011)在《深圳流动人口择偶模式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流动人口婚恋择偶模式和影响因素,为流动人口婚恋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深圳市流动人口男性841人和女性774人的婚恋观念和择偶模式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调查对象的基本社会学信息,统计分析流动人口婚恋观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1.男性平均年龄为28.14岁,女性平均年龄为25.12岁;男性平均月收入为2563.09元,而女性平均月收入为2086.46元;男女性对象文化程度以大专,高中或中专和中学学历比例高,女性叁种学历合计占调查女性的91.9%,男性占87.6%。2.男女性择偶标准存在差异,女性更加注重对方的经济和能力,而男性对女性外貌和性格更加注重,但人品都是占据择偶标准首位,两者对学历和幽默感要求都较低。3.男性比女性交往对象的比例高,且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接受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婚前多性伴等观念。4.在交往对象方式方面,男性通过自己认识和通过网络比例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更多通过朋友介绍,父母介绍或工作单位介绍。5.年龄,收入水平是影响择偶标准顺位的因素,而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来深时间都对择偶标准顺位无影响;年龄,来深圳时间是影响对象婚恋观念的影响因素,而文化程度对婚恋观念影响不显着;年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来深时间对对象交友方式影响不显着。结论:男女性在择偶模式上存在差异,年龄、收入水平和来深时间都是流动人口婚恋观和择偶模式的影响因素,在进行家庭婚姻指导时要具有针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性科学》期刊2011年10期)
于红丹[6](2010)在《村落里的中国式“相亲”》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择偶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家庭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总是对谁会和谁结婚抱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能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择偶都不单单是个人情感上的选择,而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下综合各种因素做出的选择。虽然当今社会,缔结两性婚姻以爱情为基础已获得了广泛认同,但在广大乡村地区,受交往范围狭小,财富积累缓慢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等制约,婚姻具有明显的乡土区域性,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等通行于传统农业社会的婚嫁模式仍占主导地位。村落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方,随着近20年来的经济开放、政治变革和文化碰撞,村落中人们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当代的村落是一个现代与传统、变革与循规、开放与束缚共存的多元结合体。本文主要研究生活在村落里的人们择偶观念的变化,尤其是人们现在通过何种模式选择伴侣。择偶模式是男女双方选择配偶的方式和类型。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择偶模式就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本文根据有无第叁者参与择偶过程,把择偶模式分为两种:自由恋爱和引导式择偶。自由恋爱,顾名思义就是指男女间在没有第叁者的干预制约下,根据自己的愿望建立爱情关系的模式。引导式择偶则是通过第叁者的引导,在家长的筛选下选择配偶的模式,在村落社会里人们把这种方式称为“相亲”。位于吉林省某县的S村是典型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传统村落。笔者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在这个交往范围受限、社会流动少、生活方式简单的村落里,人人总是倾向于通过“相亲”来寻找结婚对象,通过媒妁之言,父母参与筛选的引导式择偶模式在村落中依然占主导地位。本文尝试用场域和惯习理论来解释村落里的择偶行为,村落中的人们在特有的场域中,经过长期实践,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他们习以为常的择偶行为,人们在惯习的影响下,把它作为一种模式延续下来。在整个“相亲”过程中,共有四方参与群体,通过对他们在择偶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分析,笔者发现在整个择偶过程中,媒人是双方当事人结识的引导者,家长是子女伴侣的筛选者,亲戚邻居是提供好心意见的建议者,适婚子女在择偶过程中仅仅是在行使被限制的决定权。在结论与讨论部分,首先对村落中引导式择偶模式背后中国乡土社会中特殊的行为方式做了一些粗略的思考,其次是对引导式择偶模式的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研究做了深入的反思。(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期刊2010-11-01)
黄琦[7](2008)在《乡镇外来务工人员的择偶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社会转型过程中。期间,国民经济工业体系和支柱产业的不断壮大,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形成了庞大的外出务工群体。而随着乡村自身的城镇化发展,农村人口不仅在城乡之间流动,而且从欠发达乡村向较发达乡镇之间的流动也日益显着。外出务工者以年青人居多,他们或正值谈婚论嫁的年龄,或刚走进婚姻,面临维护和发展新家庭的重任,加上在流入地又面临再社会化的重重阻力,因而,他们的婚恋问题凸显,成为家庭社会学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以苏南地区经济较发达的T镇的外来务工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研究的自填问卷法搜集研究资料,在社会、家庭和个人叁层面相结合的理论解释框架下,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择偶问题进行定量分析。首先,从择偶动机、择偶标准、择偶方式、择偶时间四个维度,用描述性分析和交互分析来呈现乡镇外来务工人员的择偶模式特征;然后,通过Logistic回归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影响其择偶模式的相关性因素。结果显示,乡镇外来务工人员的择偶模式已表现出从“家庭本位”向“个人本位”的现代性迁移;其择偶模式受到个人、家庭以及流动经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所考察的12个影响因素中:年龄、收入、外出务工时间、务工经历以及母亲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力显着。(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08-06-01)
姜立娟[8](2008)在《新生代农村青年的择偶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察了吉林省中部地区S村新生代农村青年的择偶模式及其变迁。其中包括传统的“介绍婚”择偶模式以及由此为原始动因所催生出的“异地通婚”的新择偶模式。文章一方面分析了农村社会传统择偶模式如何在内部动因和外部冲击的双重作用下转向革新的过程;另一方面也阐明了新择偶模式在与传统择偶模式交锋之后的调整和适应过程。S村的个案说明:择偶一方面应是个人意愿的选择,另一方面也与家庭生活紧密相关,一种择偶模式必须能够适应当地的社会生活才能最终得到延续性的存在,地域和传统因素对于择偶模式的限定作用在短期内无法消除。“异地通婚”模式在促成当地传统择偶模式变迁的同时,也在调整自身后成为当地农村与“介绍婚”并行不悖的另一种择偶模式,是促成当地农村新生代青年择偶模式多样化的主要动力。(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8-03-20)
潘永,朱传耿[9](2007)在《“80后”农民工择偶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528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得知:80后农民工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他们在择偶上出现了年龄偏早化、择偶观念逆传统化、婚期选择集中化等趋势。针对这种变化,笔者认为构建科学合理的择偶模式势在必行,政府、家庭、社会和个人应各尽其责,协调合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偶观,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来源于《西北人口》期刊2007年01期)
叶妍,叶文振[10](2005)在《流动人口的择偶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以厦门市流动人口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厦门市流动人口婚姻家庭抽样调查”的数据,描述流动人口择偶模式的主要特征,对流入厦门的流动人口的择偶意愿、目的、时间、标准以及途径等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流动人口择偶模式的对策建议。分析结果表明,流动人口在对择偶模式的选择和实践上越来越重视自身的需要和体验;在各种假想的影响因素中,教育、性别和年龄的作用最大,流出的时间和收入水平的影响却相对比较微弱。(本文来源于《人口学刊》期刊2005年03期)
择偶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择偶模式与婚恋匹配长久以来一直是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日常话题。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这样一种常识性的结论,即在择偶过程中,双方匹配或交换的特质与资源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优势在于年轻、体貌等外在吸引力,而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择偶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贾志科,沙迪,风笑天.城市在职青年择偶模式的行业差异研究[J].青年探索.2018
[2].朱荟.美貌与地位:择偶模式中的交换假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
[3].郭显超.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4].左雪松,夏道玉.女性时代风貌与“剩女”择偶模式——基于传统择偶模式的社会学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5].胡序怀,陶林,何胜昔,吴露萍.深圳流动人口择偶模式调查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1
[6].于红丹.村落里的中国式“相亲”[D].东北财经大学.2010
[7].黄琦.乡镇外来务工人员的择偶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
[8].姜立娟.新生代农村青年的择偶模式[D].吉林大学.2008
[9].潘永,朱传耿.“80后”农民工择偶模式研究[J].西北人口.2007
[10].叶妍,叶文振.流动人口的择偶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以厦门市流动人口为例[J].人口学刊.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