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国与1848年欧洲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叶成城[1](2021)在《第二波现代化之“帝国的共鸣”——1848年欧洲变革的案例研究和定性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1848年欧洲变革是19世纪欧洲现代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它最重要的特征是国家之间存在远高于前几个世纪的互动与社会共鸣。除了英国和俄国等少数国家,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在短时间内爆发了社会变革,并且基本都以失败告终。本文结合阶级分析方法和现代化理论,采用定性比较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讨论1848年欧洲各国政治现代化的成败原因。定性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经济危机是政治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它作为外部冲击触发了各国内部的变革诉求。在此基础上,1848年的现代化浪潮存在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是具有较高经济水平且不受反革命联盟影响的国家,它们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来推动政治现代化;第二条路径是具有强国家能力且利益固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它们通过君主立宪制改良来推动现代化进程。此外,通过过程追踪和更长时段的分析可以发现,同时具备上述两条路径所需因素组合的国家,其转型的代价更低且转型后建立的制度也更为稳定。
范中翾[2](2021)在《普列汉诺夫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思想及其形成逻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俄国第一个传播马克思思想的人物。他最初是一个具有革命精神的民粹主义者,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思想是其在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过程中形成的。虽然,迄今为止,国内外学界发表的关于普列汉诺夫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思想的着述比较多,但却存在着一个薄弱环节:缺乏对普列汉诺夫这一思想的形成逻辑及其基本逻辑框架的系统研究。本文认为,只有加强对这一薄弱环节的系统研究,才能全面把握普列汉诺夫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思想,全面、客观地评价其历史地位,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现代启示。全文正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了系统研究普列汉诺夫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思想及其形成逻辑的历史前提,故对俄国民粹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及主要派别加以考察。第二部分:通过系统考察普列汉诺夫由民粹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昭示普列汉诺夫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思想的形成逻辑。第三部分:以相关文本为依据,从哲学批判、政治经经济学批判、科学社会主义批判这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勾勒出普列汉诺夫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思想的基本逻辑框架。第四部分:客观评价普列汉诺夫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思想的贡献与局限,阐述其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启示。
辛涛[3](2021)在《《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七篇序言是马克思恩格斯深入推广《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以及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于1872至1893年期间为再次出版《宣言》的国家撰写的序言。七篇序言的理论内容不仅有对《宣言》文本思想的阐释,而且还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时期凝练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了《宣言》的理论价值,规范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化水准。七篇序言不仅发挥着《宣言》“说明书”的作用,而且其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拓宽了对《宣言》文本的研究深度,打开了结合序言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思路。七篇序言是开启《宣言》思想大门的关键一步,本论文首先通过对七篇序言的撰写背景与撰写缘由入手展开深入研究。其次,通过对七篇序言理论内容,理论逻辑,理论品质三个方面对七篇序言的理论内涵进行学理分析和深入研究,最后,研究七篇序言的理论内涵有助于更加系统和深入把握《宣言》文本的核心要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探索新的价值,通过对七篇序言的理论内涵研究挖掘其中的当代价值,当代价值由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组成,其中,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七篇序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对党的建设所提供和给予的重要启示。本论文由四部分构成,绪论:介绍选题缘由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明确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本选题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阐述七篇序言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七篇序言创作原因,并且对七篇序言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与概述。第二章:从理论内容、理论逻辑、理论品质三个方面对七篇序言的理论内涵展开学理分析和深入研究。第三章:从七篇序言的理论价值、七篇序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启示以及对党的建设的重要启示三个方面阐明了七篇序言的当代价值。
林建华[4](2021)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视野下的巴黎公社革命和巴黎公社》文中研究表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视野下,建立政党、夺取政权、探索建设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追求自身解放过程中演绎的三部曲。150年前的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和巴黎公社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建立新社会、新世界的历史首创精神。迄今,公社的原则和精神依然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而得到继承和弘扬。
陈延华[5](2020)在《马克思民主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中国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间节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之路和正确运用马克思民主思想始终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马克思的理论是探索人类解放和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实现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离不开现实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民主是内含于马克思整体政治思想中的核心价值理念。马克思民主思想根植于唯物史观,这是区别于人类历史上纷繁芜杂的民主思想的最鲜明特征。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民主只是实现了人的政治解放,而只有建立在经济解放基础上的社会解放才是实现真正的民主。本文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主线,在深入研读马克思着作文本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马克思民主思想进行了一个更为系统的梳理和整体的认识,更好地挖掘了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本文除绪论之外,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理论渊源和社会历史背景。马克思民主思想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主权在民思想、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民主思想。致力于改变世界的马克思民主思想根植于马克思参与的社会革命实践和掌握的历史事实之中。工业革命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资产阶级革命又伴随着无产阶级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为无产阶级民主提供了形式上的借鉴,而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无产阶级民主奠定了阶级基础。第二部分,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马克思民主思想经历萌芽、形成、完善三个阶段。在《莱茵报》时期反封建的斗争中,马克思争取人类解放的民主思想开始萌芽孕育。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形成建立在辩证认识资本主义民主的基础之上,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民主,并展望了无产阶级民主的未来发展: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资料社会公有、物质资料极度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伴随着国家政治统治功能的消亡,民主的政治性也消失了,社会由每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自我管理,真正民主制实现。巴黎公社虽然没有完全践行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但它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收回国家权力的民主政策。通过总结巴黎公社经验,马克思民主思想日益完善。第三部分,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内涵、实质与特征。马克思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组织原则、思想和观念体系、社会管理方式。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的哲学基础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理论。马克思民主思想是对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重新认知,是对人民当家作主的全面阐释,是立足于唯物史观的社会认知,也是实现全人类自由解放的价值诉求。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基本特征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手段性和目的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第四部分,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从理论价值上看,马克思民主思想是辩证认识西方现代民主理论的理论指南、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民主实践困境的智慧源泉、认清西方营销民主与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本质的思想武器、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规律认识的指路明灯。马克思没有对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做出构想,但其民主思想仍然具有丰富的实践价值。中国政治制度体系基本框架是以马克思民主思想为指导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是马克思民主思想的题中之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马克思民主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民主思想中国化的典范,而协商民主制度则是马克思民主思想中国化的生动实践。总之,我们要以唯物史观为主线解读和发展马克思民主思想,尤其要从社会有机体理论中挖掘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实质、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提供智慧源泉,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实现人类解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张翔[6](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形成于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面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在从事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者逐渐分离并相互对立,农业雇佣工人既是土地的实际经营者,也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者,但其能得到的仅是维持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大部分剩余产品则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攫取。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土地等非劳动要素所取得的报酬是通过参与剩余价值分割实现的,资本主义地租正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从农业资本家那里分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它的存在反映了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地租不合理性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地租产生的前提,要改变劳动者备受剥削的处境,就必须在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国有化、农业合作化等手段,确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使土地收益由全体民众共享。而究竟如何实现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恩格斯又为此创立了土地革命理论,把合理的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实现工农联盟的纽带,把工农联盟作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石。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还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出发,横向的比较了欧美有代表性国家的土地制度与东方国家土地制度的差异,提出不同国家要依据国情选择合适的土地制度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方法;从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向上考察了土地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土地所有制的变迁对人类历史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其整体性之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影响深远。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推进和深化的过程。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52年底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把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分析近代以来的中国国情,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作为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适时实施分阶段的土地政策,成功开展了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随后中国共产党在城市实现了土地国有化,在农村则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把农民土地私有制改造为集体所有制,最终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为尽快改变我国经济的落后状况,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展开,农村普遍实行公有化程度更高的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一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统归公社调配与使用,农民实际上丧失了对土地的支配权,在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条件下,这种高度集中的土地管理体制实际是生产关系超常规的变革,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我国农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最初探索仍旧是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入手,探索适合国情的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农民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生产积极性显着提高,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成为趋势,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针对农村土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使承包权继续担负农民的社会保障职责,这样仅承担财产功能的经营权就可以“轻装上阵”进入市场自由流转,从而兼顾了保障农户土地权益与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双重需求,细化并明确了承包农户与实际经营者的产权关系,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扫清了障碍,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的良性互动。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论遇到何种困难,中国共产党始终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坚持不懈的探索,积极构建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理论,努力使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取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形式,实现了坚持与发展的统一,突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自觉与实践探索的与时俱进。本文主要分为五章内容,聚焦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萌芽、形成、完善、后续实践与发展整个历史进程,通过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问题的论述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解读,深入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整体性及其内在逻辑,详细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后续的实践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充分挖掘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对中国现阶段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启示。各章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具体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与小块土地相结合的农业经济结构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两极分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无产阶级的反抗意识日益觉醒,开始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了给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性继承国民经济学家对土地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和19世纪欧洲自然社会科学领域其他杰出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土地思想。第二章全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基本内容。在从事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实践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土地相关的概念、范畴和逻辑体系的认识不断深入,逐渐发现: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历经劳动地租、产品地租、货币地租和资本主义地租四个发展阶段。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通过土地国有化等手段,确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并依据所处的历史条件积极探索土地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使土地收益由全体民众共享。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制定明确的土地纲领、建立工农联盟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牢牢掌握国家政权。地租理论、土地国有化理论和土地革命理论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继承、实践与发展。在俄国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列宁立足基本国情制定并实施了布尔什维克党的土地纲领和革命策略,在苏俄实现了土地国有化,同时适时推进苏俄的工农联盟从政治军事联盟向经济联盟转变;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土地纲领时应坚持策略性与原则性的辩证统一、用灵活的土地政策服务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现实需要,进而争取农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支持和参与。他还针对中国等东方国家提出了民族和殖民地土地问题理论,通过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土地革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土地革命实践施加了重要影响。第四章主要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土地思想,进一步提出土地纲领和政策不是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应依据现实革命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先通过土地改革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再分阶段确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公有制在我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实现形式,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努力构建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土地理论,使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取得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形式。理论研究重要的是回应现实问题的解决。第五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现实启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土地占有情况和土地关系的稳定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整个社会阶级和利益结构的均衡性与稳定性,进而决定了统治阶级政权的巩固程度,因此土地问题是任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都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前我国的土地问题集中体现为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所面临的三对矛盾:一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与产权明晰的矛盾,二是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三是计划与市场的矛盾。要推动这些矛盾的合理解决,需要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的基础上,告别“以地谋发展”模式和建立土地资产的良性运营格局,在因时因地持续改革中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土地制度。
王艳[7](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农民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亿万农民为此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农民是解决广大中国人民生存问题的主体力量,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农民是创造中国奇迹的重要力量,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农民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我们有必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思想,以更好地解决农民问题。目前,虽然与马克思恩格斯农民思想形成背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恩格斯对农民的重视、吸引、教育的方法策略对我们国家解决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需要以马克思恩格斯农民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农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凝聚力量。本文除绪论部分外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农民思想的形成,主要从社会历史条件和理论渊源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其社会历史条件是马克思恩格斯所生活的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农民深受迫害以及欧洲革命中农民革命作用的凸显;其理论渊源是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先驱者、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农民思想和法国重农学派的农业农民思想。第二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农民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系统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农民这一历史主体的各个方面的深刻认识,主要分为农民的地位和作用、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农民自身存在的阶级局限性和无产阶级联合和教育农民的正确途径。第三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农民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启示,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农民思想的历史地位,并且学习借鉴了马克思恩格斯重视农民和引导农民的原则策略,提出我国应从高度重视农民的作用、巩固和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工农联盟、尊重和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坚持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这几个方面来不断地改善。
韩志宏[8](2019)在《统一战线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从统一战线的视角详细分析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及共产国际时期其他主要马克思主义者,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工农联盟思想等基础上,论述工农联盟对在农民占人口优势的国家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具有重要作用,应当始终将其作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加以巩固和发展。在导论中,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是当前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关系到统一战线和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与发展,对解决当下广大工人阶级和农民面临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在开展研究之前,对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总体来看,目前研究的内容多为关注某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观,工农联盟思想的形式、内容、形成、发展、意义以及巩固措施等。而关于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的继承发展、经验教训等的系统、全面、深入和专门研究则极少;对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工农内部阶层分化后,工农联盟面临的分化、影响的有关研究也不多。这种情况虽然给本研究带来不少困难,但却也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第一章,基于统一战线的发展历史,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工农联盟与统一战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首先对与本文主旨密切相关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统一战线和工农联盟、马克思主义等几个核心概念作出界定,为后面行文做好了必要铺垫。其次,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工农联盟为何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即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取得胜利的基本力量、是扩大统一战线联合范围的依靠力量、是人民民主专政统一战线性质国体的基础和统一战线进行社会整合的重要基础。再次,对与工农联盟有关的三个历史与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如工农联盟的发展历程、工农联盟实质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与农民的联盟、建立工农联盟需要无产阶级政党主动争取等,以便纠正长期以来人们对工农联盟的有关误解。第二章,主要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本章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观,工农联盟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涵,以及工农联盟在19世纪的欧洲未能实现的原因。首先,从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作了分析,指出经济上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使工农深受剥削,政治上工人运动蓬勃开展,文化上社会思潮多元迸发。其次,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分别对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工人观和农民观进行了分析,指出他们认为工人阶级具有一个不断发展壮大和逐渐成熟的过程,在革命斗争中逐步认识到联合农民的重要性;而农民在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沉重压迫下不断发生分化,从一个传统保守的势力逐步产生革命倾向,是一支可以争取的重要政治力量。再次,从1848年欧洲革命前后、巴黎公社革命前后和恩格斯晚年三个时期,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提出他们的工农联盟思想在领导和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与完善。最后,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为何在19世纪的欧洲未能实践的原因进行探讨。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是正确的,对无产阶级革命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工人阶级内部派系较多且始终缺乏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保守传统的农民联合意识较差、资产阶级对工农关系的挑拨离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才使这一重要思想在当时未能成功实践。从统一战线的角度看,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是其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他们尤为注重工人阶级内部的团结统一。第三章,主要对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分析。首先,从两个角度分析了列宁辩证的农民观。一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总体而言列宁对农民的认识从“疑虑”到“肯定”;二是从具体的历史时期来看,同一时期列宁对农民充满矛盾认识。其次,立足十月革命时期、国内战争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对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加以分析,指出列宁在十月革命时期间接地实现了工农联盟,国内战争时期削弱了工农联盟,新经济政策时期巩固发展了工农联盟。再次,运用比较研究法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比较,指出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建立工农联盟的重要认识,并根据苏俄具体国情提出了建立工农经济联盟的思想,以及在不同时期联合农民的策略更加灵活等思想,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第四章,主要对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论述。首先,对斯大林的工农联盟思想做了分析。列宁逝世后,主政的斯大林认为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抛弃了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对工农联盟重要性的正确认识,继而指出工农联盟是一个派生问题,居于次要地位,必须建立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苏联在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和国防实力的急剧增强,但它是建立在向农民增收额外税的基础之上,严重削弱和破坏了工农联盟。其次,在对布哈林工农联盟思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其与斯大林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比较,指出他们争论的焦点是对富农作用、对粮食收购危机原因和农业发展道路等认识均不相同,是布哈林继承了列宁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再次,对斯大林与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比较,指出斯大林对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纵然有继承的成分,但更多是否定与背离,主要表现在在实现国家工业化中过渡牺牲农民利益、农业集体化操之过急、过早消灭富农等方面。最后,在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形成的背景下,对共产国际中后期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各国共产党尤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共产党,要重视农民对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满足农民的“局部利益”、争取工农联盟领导权和将农民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当中等思想。第五章,主要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做了研究和分析。首先,对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如李大钊、陈独秀、澎湃、邓中夏等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分析,指出当时他们就对农民参加工人阶级革命的重要性具有一定认识,提出了农民是革命“有力的援军”、工人阶级要争取“工农联合”领导权和实现“耕地农有”是革命的重要问题等思想,对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其次,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分析,指出毛泽东高度重视农民革命主力军作用,引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入农村”,农民的中心问题“就是一个土地问题”等思想,并始终将工农联盟作为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加以巩固和发展,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最后,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的理论贡献加以分析,指出其对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作了创造性发展,将农民提高到“革命主力军”的历史地位,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以及只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能巩固工农联盟等。第六章,主要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农联盟的表现形式发生了重要改变,由革命联盟转变为经济联盟中的工农业和城乡关系。因此,一方面要以工农互促、城乡结合来推动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来不断巩固工农联盟。其次,对改革开放初期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分析。由于改革开放和城乡二元体制等影响,城乡、工农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三农”问题越发凸显。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其工农联盟思想主要体现在党制定的“三农”方针和政策上,总结起来就是: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发展农业要靠政策支持和科学指导,建立新型乡镇企业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发扬经济民主下放生产经营管理权,以及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再次,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以来的工农联盟思想进行了分析论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和完善,“三农”问题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逐步提出要把农业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的首位,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以及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等思想,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党的工农联盟思想。结语部分,进一步对全文作了总结提升,提出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对我国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价值与启示。那就是从统一战线的视角来看,在农民绝对数量仍然庞大的我国,必须坚持工农联盟在统一战线中的基础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尤其是工农联盟的领导,坚持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切实维护和照顾农民的利益,以及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引导等。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对我国广大农民的联合与团结,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广泛争取人心、凝聚力量。
王俊勇[9](2019)在《《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转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马克思在《新莱茵报》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转向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了造成这一转向的现实原因和理论原因,并对这一转向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了概括。《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放弃了革命即将到来的判断,转而得出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机之后才能来临的重要结论。促使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重新调整既有现实原因,也有更为深刻的理论原因。从现实原因来看,一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二是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现状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从理论原因来看,主要是马克思批判视角的切换:一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从唯物史观的一般解读重新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二是理论出发点发生了变化,即从劳动的逻辑过渡到资本的逻辑。马克思在《新莱茵报》时期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转向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它不仅启发了列宁以及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探索,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我们回答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提供了思路,为我们实现经济大发展与文化大繁荣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智力保障。
王俊勇[10](2018)在《《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基于1848年欧洲革命斗争失败对自己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作了反思与总结。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的晴雨表,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科学性又建立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刻的批判基础之上。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研究问题的方法论指南,是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基石,但仅仅依靠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还不足以得出科学的革命理论,须进一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经济学研究。《新莱茵报》时期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研究的伟大意义恰恰是马克思在此时开启了一条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相交融的致思理路。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马克思在此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发展变化及其这种变化的原因,客观评价《新莱茵报》时期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并从马克思在《新莱茵报》时期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总结中尝试回答落后国家能否跨越"卡夫丁大峡谷"这一历史难题。
二、俄国与1848年欧洲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国与1848年欧洲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1)第二波现代化之“帝国的共鸣”——1848年欧洲变革的案例研究和定性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文献梳理与理论框架 |
(一)经济基础理论 |
(二)观念变革理论 |
(三)人口压力理论 |
(四)社会认知理论 |
(五)效仿和扩散理论 |
三 1848年欧洲变革的定性比较分析 |
(一)变量选择与赋值 |
(二)条件组合的定性比较分析 |
(1)条件组合的一致性(consistency)与覆盖率(coverage)检验 |
(2)解释变量组合结果分析 |
(3)QCA分析结果的意义 |
四 1848年欧洲变革的因果路径与案例分析 |
(一)变革模式A:瑞士与法国 |
(二)变革模式B:奥地利 |
(三)变革模式A+B:丹麦 |
(四)小结 |
五 结论 |
(2)普列汉诺夫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思想及其形成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与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现有理论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 |
3.归纳与分析的方法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一、俄国民粹主义的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及主要派别 |
(一)俄国民粹主义的历史背景 |
1.俄国东正教对俄国民粹主义形成的影响 |
2.俄国农村公社制度对民粹主义形成的影响 |
3.十二月党人对民粹主义形成的影响 |
(二)俄国民粹主义的理论渊源 |
1.空想社会主义对俄国民粹主义的影响 |
2.斯拉夫派与西欧派之争对俄国民粹主义的影响 |
(三)俄国民粹主义的演变历程 |
1.俄国民粹主义形成阶段 |
2.俄国民粹主义扩张和分化阶段 |
3.俄国民粹主义的衰落阶段 |
二、普列汉诺夫由民粹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 |
(一)与众不同的民粹主义者 |
1.作为民粹主义者的普列汉诺夫 |
2.具有不同于一般民粹主义者的闪光点 |
(二)开始对民粹主义产生怀疑 |
1.开始认识到工人阶级对俄国革命的重要作用 |
2.在对革命方式的认识上同多数民粹主义者产生分歧 |
3.开始背离民粹主义理论 |
(三)民粹主义观的开始瓦解与开始接近马克思主义 |
1.对民粹主义的信念开始瓦解 |
2.开始接近马克思主义立场 |
(四)对民粹主义的彻底清算与完成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
1.对民粹主义观的彻底清算 |
2.完成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
三、普列汉诺夫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思想的基本逻辑框架 |
(一)对俄国民粹主义的哲学批判 |
1.批判俄国民粹主义的唯心主义基础 |
2.批判民粹主义的英雄史观 |
(二)对民粹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1.批判俄国民粹主义关于村社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观点 |
2.批判俄国民粹主义贬低工人阶级地位的经济学观点 |
(三)对民粹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批判 |
1.批判民粹主义忽视政治斗争 |
2.批判民粹主义的恐怖主义手段 |
3.批判俄国民粹主义否定工人阶级的作用 |
4.批判民粹主义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歪曲 |
四、普列汉诺夫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思想的贡献、局限与启示 |
(一)普列汉诺夫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思想的贡献 |
1.推进了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
2.维护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科学理论 |
(二)普列汉诺夫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思想的局限 |
1.对俄国民粹主义的认识不够全面 |
2.对资本主义与俄国农村关系以及农民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 |
3.对俄国资本主义与俄国资产阶级的认识不够全面 |
(三)普列汉诺夫对俄国民粹主义批判思想及其发展逻辑的启示 |
1.提高对民粹主义潜在危害的警惕 |
2.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运用 |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
4.保持对资本主义的客观认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主要中文参考文献 |
▲专着 |
▲ 期刊文章 |
▲学位论文 |
(二)参考文献 |
▲期刊文章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综述评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撰写缘由及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撰写背景 |
一、欧洲革命运动为无产阶级革命扫清道路 |
二、第一国际推动无产阶级革命顺利进行 |
三、巴黎公社革命为无产阶级革命树立榜样 |
第二节 《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撰写缘由 |
一、无产阶级革命的现实需要 |
二、欧洲工人运动的实际需要 |
三、再版《共产党宣言》的理论需要 |
第三节 七篇序言对《共产党宣言》的坚持与发展 |
一、1872年德文版序言 |
二、1882年俄文版序言 |
三、1883年德文版序言 |
四、1888年英文版序言 |
五、1890年德文版序言 |
六、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 |
七、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
第二章 《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七篇序言的理论内容 |
一、阐明《宣言》的核心思想 |
二、明确《宣言》的性质和任务 |
三、根据历史形势进行补充完善 |
四、紧密联系实际不断创新发展 |
第二节 七篇序言的理论逻辑 |
一、以《宣言》再版与传播历程为起点 |
二、以《宣言》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为主线 |
第三节 七篇序言的理论品质 |
一、坚定不移扞卫马克思主义 |
二、科学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 |
三、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 |
第三章 七篇序言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七篇序言的理论价值 |
一、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
二、坚守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精神 |
三、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
第二节 七篇序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启示 |
一、关于新时代政治建设的启示 |
二、关于新时代经济建设的启示 |
三、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启示 |
第三节 七篇序言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重要启示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坚守“初心”和“使命” |
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视野下的巴黎公社革命和巴黎公社(论文提纲范文)
一、巴黎公社的创举是苏维埃俄国的预演 |
二、十月革命后多国无产阶级政权的短期存在是巴黎公社的重演 |
三、政党建设、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永恒的主题 |
(5)马克思民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理论渊源和社会历史背景 |
2.1 马克思民主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 |
2.1.1 主权在民思想 |
2.1.2 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 |
2.1.3 空想社会主义的民主思想 |
2.2 马克思民主思想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2.2.1 工业革命为无产阶级民主奠定了经济基础 |
2.2.2 资产阶级革命为无产阶级民主提供了形式上的借鉴 |
2.2.3 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无产阶级民主奠定了阶级基础 |
第3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 |
3.1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萌芽 |
3.1.1 马克思民主思想萌芽的思想原点 |
3.1.2 以自由为核心的革命民主主义民主思想 |
3.2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形成 |
3.2.1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民主的辩证认识 |
3.2.2 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民主思想 |
3.2.3 马克思的未来社会民主思想 |
3.3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完善 |
3.3.1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实践验证 |
3.3.2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理论升华 |
第4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内涵、实质与特征 |
4.1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内涵阐释 |
4.1.1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 |
4.1.2 作为组织原则的民主 |
4.1.3 作为思想和观念体系的民主 |
4.1.4 作为社会管理方式的民主 |
4.2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实质 |
4.2.1 马克思民主思想是对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重新认识 |
4.2.2 马克思民主思想是对人民当家作主的全面阐释 |
4.2.3 马克思民主思想是立足于唯物史观的社会认知 |
4.2.4 马克思民主思想是实现全人类自由解放的价值诉求 |
4.3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基本特征 |
4.3.1 马克思民主思想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
4.3.2 马克思民主思想是手段性和目的性的统一 |
4.3.3 马克思民主思想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
第5章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
5.1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理论价值 |
5.1.1 辩证认识西方现代民主理论的理论指南 |
5.1.2 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民主实践困境的智慧源泉 |
5.1.3 认清西方营销民主与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本质的思想武器 |
5.1.4 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规律认识的指路明灯 |
5.2 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实践价值 |
5.2.1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是马克思民主思想的题中之义 |
5.2.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马克思民主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
5.2.3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民主思想中国化的典范 |
5.2.4 协商民主制度是马克思民主思想中国化的生动实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6)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关于几个主要概念的界定 |
四、选题的基本内容 |
五、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经济基础:与小块土地相结合的农业经济结构逐渐瓦解 |
二、社会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 |
三、政治基础:欧洲各国阶级斗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
四、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和农民争取自身权益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国民经济学家对土地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
二、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想 |
三、18-19世纪欧洲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其他杰出成就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萌芽 |
二、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形成 |
三、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发展完善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地租理论 |
一、土地所有权与其他权能相分离产生地租 |
二、封建地租形式的演化与地租的资本化 |
三、资本主义地租及其与相关范畴的区别 |
四、分成制与农民小块土地所有制 |
五、住宅及房租理论 |
第二节 土地国有化理论 |
一、土地国有化的条件和实行土地国有化的原因 |
二、土地国有化的具体实施路径 |
三、土地国有化之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 |
第三节 土地革命理论 |
一、对资产阶级、工人和农民进行阶级分析 |
二、分析农民土地问题与实现工农联盟的关系 |
三、恩格斯晚年对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土地革命策略的新认识 |
第四节 欧美国家与东方社会土地理论 |
一、欧美有代表性国家现行的土地制度及其发展方向 |
二、东方有代表性国家的土地制度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
三、东西方国家土地制度的多样性 |
第五节 土地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论 |
一、土地是人类文明发展所需自然条件的核心组成部分 |
二、史前社会的土地公有制结构及其解体和后续发展 |
三、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形成的土地私有制和“地产”的财富属性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实践探索与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的曲折演绎 |
一、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关于土地问题的论战 |
二、考茨基《土地问题》对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部分继承与发展 |
第二节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
一、土地国有化理论在苏俄的实践与发展 |
二、全面论述合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 |
三、明确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土地纲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四、适时推进工农联盟从政治军事联盟向经济联盟进行转变 |
五、民族和殖民地土地问题理论及其影响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
第一节 对中国农民及其土地问题展开初步探索(1921-1927年) |
一、中国传统土地思想与中国共产党最初的土地政策 |
二、农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力量与无产阶级天然的同盟者 |
三、合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实现工农联盟的关键 |
第二节 从国情出发适时实施分阶段的土地政策(1927-1952年) |
一、明确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 |
二、总结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出土地革命路线 |
三、立足基本国情的变化对土地政策适时做出调整 |
四、土地改革运动确立了农民对土地的完整所有权 |
第三节 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1953年至今) |
一、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逐步确立与巩固 |
二、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 |
三、针对农村土地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 |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充分认识农村土地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 |
一、农村土地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 |
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现存的主要矛盾 |
三、关于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争论 |
第二节 在因时因地持续改革中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土地制度 |
一、坚持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三个底线”不动摇 |
二、告别“以地谋发展”模式和建立土地资产的良性运营格局 |
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马克思恩格斯农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1.1 选题目的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0.3 本文研究方法 |
0.3.1 文本研究法 |
0.3.2 比较研究法 |
0.3.3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
0.4 本文创新之处 |
1 马克思恩格斯农民思想的形成 |
1.1 马克思恩格斯农民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1.1.1 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备受剥削 |
1.1.2 欧洲革命中农民重要性的突显 |
1.2 马克思恩格斯农民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1.2.1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先驱者的农民思想 |
1.2.2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农民思想 |
1.2.3 法国重农学派的农业农民思想 |
2 马克思恩格斯农民思想的主要内容 |
2.1 农民的地位及作用 |
2.1.1 农民从事农业劳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
2.1.2 农民是决定民主革命成败的重要力量 |
2.1.3 农民起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
2.2 重视工农联盟的建立 |
2.2.1 建立工农联盟的基础和条件 |
2.2.2 无产阶级是工农联盟的领导力量 |
2.3 农民自身存在的阶级局限性 |
2.3.1 农民具有根深蒂固的私有观念 |
2.3.2 农民具有政治依附性 |
2.3.3 农民具有落后保守性 |
2.3.4 农民具有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重属性 |
2.4 无产阶级联合和教育农民的正确途径 |
2.4.1 无产阶级的任务是随时随地教育农民 |
2.4.2 无产阶级应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农民 |
2.4.3 尊重农民意志是接近农民的正确方法 |
2.4.4 通过合作社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
2.4.5 采用灵活变通的方式来帮助农民 |
3 马克思恩格斯农民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当代启示 |
3.1 马克思恩格斯农民思想的历史地位 |
3.1.1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的基石 |
3.1.2 为社会主义国家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指导 |
3.2 马克思恩格斯农民思想的当代启示 |
3.2.1 高度重视农民的作用 |
3.2.2 巩固和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工农联盟 |
3.2.3 尊重和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 |
3.2.4 坚持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8)统一战线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有关研究状况 |
(二) 国外有关研究状况 |
三、研究方法、思路及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
(三) 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工农联盟与统一战线的关系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 马克思主义 |
(二) 统一战线和工农联盟 |
(三)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
二、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
(一) 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取得胜利的基本力量 |
(二) 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扩大范围的依靠力量 |
(三) 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的基础 |
(四) 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进行社会整合的重要基础 |
三、工农联盟的有关历史与理论问题 |
(一) 工农联盟的发展历程 |
(二) 工农联盟的实质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与农民的联盟 |
(三) 工农联盟的建立需要工人阶级政党主动争取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 工人阶级和农民在资本主义发展中深受剥削 |
(二) 工人运动在此起彼伏中走向壮大 |
(三) 多元社会思潮对工人阶级和农民影响深远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工农观 |
(一) “真正革命的阶级”——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和成熟 |
(二) 农民由“保守反动”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 |
三、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内涵 |
(一) 工人阶级与农民的联合必要而且可能 |
(二) 工人阶级要对农民加强教育引导 |
(三) 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时期均要巩固工农联盟 |
四、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工农联盟思想未能实践的原因 |
(一) 工人阶级各派别对农民重要性的认识不一 |
(二)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关注工人阶级自身团结问题 |
(三) 资产阶级长期挑拨工农关系 |
(四) 所提工农联合措施较为宏观 |
第三章 列宁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辩证的农民观:从“动摇的力量”到“可靠的同盟者” |
(一) 历史地看:对农民的认识由“疑虑”到“肯定” |
(二) 具体地看:同一历史时期对农民充满矛盾认识 |
二、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内涵 |
(一) 工人阶级要对农民加强“鼓动与组织工作” |
(二) 工农“真诚的联合”才能保卫社会革命成果 |
(三)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离不开工农经济文化联盟 |
三、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工农联盟思想的继承发展 |
(一) 工农联盟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极为重要 |
(二) 提出建立工农经济联盟的思想 |
(三) 联合农民的策略更加灵活 |
第四章 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斯大林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 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存在某些矛盾” |
(二) 工农联盟“是一个派生问题” |
(三) 推动工业化要向农民征收额外税 |
(四) 斯大林和布哈林关于工农联盟问题的争论 |
(五) 斯大林对列宁工农联盟思想的背离 |
二、共产国际时期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 重视与农民结成联盟 |
(二) 满足农民的“局部性要求” |
(三) 共产党要争取工农联盟的领导权 |
(四) 将农民经济逐步吸收到社会主义经济之中 |
第五章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 农民是革命“有力的援军” |
(二) 工人阶级要争取“工农联合”的领导权 |
(三) 实现“耕地农有”是革命的重要问题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 农民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
(二) 中国革命应“由城市转入农村” |
(三) 农民的中心问题“就是一个土地问题”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农联盟思想的理论贡献 |
(一) 将农民提高到“革命主力军”的历史地位 |
(二) 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最核心的问题 |
(三)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能巩固工农联盟 |
第六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以来党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农联盟表现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关系 |
(一) 以工农并举和城乡结合推动工业化 |
(二) 开展农业合作化以巩固工农联盟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 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 |
(二) 农业发展要靠政策支持和科学指导 |
(三) 发展新型乡镇企业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 |
(四) 下放生产经营管理权发扬经济民主 |
(五) 鼓励并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以来党的工农联盟思想 |
(一) 把农业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的首位 |
(二) 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
(三) 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转向 |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文章的创新之处和基本内容 |
第一章 《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转向 |
第一节 革命失败初期的理论总结及对革命趋势的判断 |
一、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趋势 |
二、不断革命理论 |
三、共产主义者同盟 |
第二节 基于革命形式的发展对革命理论的深刻反思 |
一、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机之后才有可能 |
二、无产阶级专政 |
三、工农联盟 |
第三节 马克思革命理论变化的总体审视 |
一、分析方法的变化 |
二、革命策略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转向分析 |
第一节 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转向的现实原因 |
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复苏 |
二、对无产阶级现状分析 |
第二节 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转向的理论原因 |
一、从唯物史观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
二、从劳动的逻辑到资本的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转向的影响及意义 |
第一节 《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转向的影响 |
一、列宁在新时代下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发展 |
二、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探索 |
第二节 《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转向的意义 |
一、拓展了解答“卡夫丁峡谷”难题的理论视域 |
二、为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大发展和文化大繁荣提供了理论支持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革命失败初期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及其斗争策略 |
1. 预测革命即将到来及其必然性探究 |
2. 不断革命理论 |
3. 改组共产主义者同盟 |
二、在批判中砥砺前行———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反思 |
1. 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机之后才有可能 |
2. 无产阶级专政 |
3. 工农联盟 |
三、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调整的原因剖析 |
1.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客观物质力量的重新认识 |
2. 无产阶级的现状分析 |
四、跨越“卡夫丁大峡谷”的理论反思与历史回答 |
五、结语 |
四、俄国与1848年欧洲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 [1]第二波现代化之“帝国的共鸣”——1848年欧洲变革的案例研究和定性比较分析[J]. 叶成城. 欧洲研究, 2021(04)
- [2]普列汉诺夫对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思想及其形成逻辑研究[D]. 范中翾.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的理论内涵及当代价值研究[D]. 辛涛.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视野下的巴黎公社革命和巴黎公社[J]. 林建华.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21(02)
- [5]马克思民主思想研究[D]. 陈延华. 吉林大学, 2020(03)
- [6]马克思恩格斯土地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D]. 张翔. 中央财经大学, 2020(02)
- [7]马克思恩格斯农民思想研究[D]. 王艳. 辽宁大学, 2020(01)
- [8]统一战线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工农联盟思想研究[D]. 韩志宏. 山东大学, 2019(02)
- [9]《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转向研究[D]. 王俊勇.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10]《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思想研究[J]. 王俊勇. 理论界, 2018(12)
标签:恩格斯论文; 无产阶级政党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