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网络论文-范育铭

人际交往网络论文-范育铭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际交往网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形态

人际交往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范育铭[1](2019)在《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实形态与困境缓解》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和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实体人际交往令人担忧,他们要么沉浸于微信读屏等网络媒介,要么淡漠于直接和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时下大学生要健康成长和人格完善,就必须关注和优化现实直面形态的人际交往。我们要明确和认同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实价值,梳理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实特征,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实形态与倾向性,强化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理性原则和良性技巧,缓解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困境。(本文来源于《大学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钟静,翟光勇[2](2019)在《网络媒介崛起对青年人际交往的影响与调适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带来人际交往方式的新变革,既为青年融入社会、展现自我提供新的渠道,也对传统人际关系模式带来挑战。网络人际交往的日常生活化,带来社交媒介依赖、人际信任消解和交往伦理失范等风险。应通过传播健康交往观念、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网络法治建设等措施对网络人际交往行为进行调适,推动网络人际交往健康有序发展。(本文来源于《广东开放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罗攀,刘奉洁[3](2019)在《“微博”使用对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的影响:基于强弱关系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社交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使大学生形成了线上与线下交往的交融与重迭。微博作为移动社交网络和社交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产生着重要影响。目的:在以往研究基础之上,运用人际交往相关理论,从强弱关系视角出发,探讨微博对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的影响。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900名大学生微博使用与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的相关数据,剔除无效数据后共735份。结果:(1)差异性分析表明,微博参与行为与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在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专业、年级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浏览行为(t=-5.32, p<0.001)、自我表露(t=2.16, p<0.05)、信息沟通(t=-2.89, p<0.01)在性别上存在着显着差异。互动行为(t=2.51, p<0.05; t=2.83, p<0.01)、微博参与行为(t=2.46, p<0.05; t=2.62, p<0.01)、自我表露(t=2.17, p<0.05; t=2.05, p<0.05)在生源地和独生子女上差异显着。专业在浏览行为(F=5.804, p<0.01)、互动行为(F=7.717, p<0.001)、微博参与行为(F=6.166, p<0.01)以及信息沟通(F=7.361, p<0.01)上存在着显着差异。年级在浏览行为、互动行为、微博参与行为、自我表露、信息沟通、网络依赖、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总分上均存在着显着差异(P<0.001)。(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浏览行为、互动行为、微博参与行为总分均与自我表露、信息沟通、网络依赖以及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总分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3)研究假设检验表明,互动行为对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β=0.60, p<0.001)。结论:微博使用对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孙亮中[4](2019)在《例谈初中生网络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与法治课重视对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教育,在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课安排了"网上交友新时空",意在尽早指导学生正确进行网络人际交往,培育健全人格,构建和谐人际关系。教学这一内容,教师要针对实际、分析学情、讲究策略,努力提升教学效果。一、整合教学资源,聚焦网络人际交往教学目标根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文来源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7期)

王蓉[5](2019)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因此,人们不管是在工作时间还是学习时间,都需要使用网络媒体进行交流。网络平台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人们的交际视野。目前网络社交平台的主要使用者是大学生,因此,本文将主要阐述网络环境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构建的意义、对策以及建议,希望能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网络时代,人们的学习、工作都与网络媒体息息相关,网络平台更是改变了人们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拓宽了人们的交际视野,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他们更是(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9年11期)

刘珊[6](2019)在《小组工作介入独居老人的人际交往网络建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高龄群体在不断蔓延,独居老人作为特殊的老年群体,生活中缺乏他人照料,情感上缺乏支持,社会交往范围单一,致使他们普遍存在着人际方面的困难,自身的人际交往网络不完善,这不但会损害独居老人的身心状况,也会影响其正常生活。当下国内对于独居老人人际交往网络的建构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以A社区独居老人作为服务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根据调查了解独居老人的人际交往状况和问题,以活动理论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为依据,运用互惠模式的兴趣型小组开展小组服务。运用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发现小组进展与人际交往阶段相互契合,使独居老人通过小组介入逐步完善自身人际网络,并对小组工作的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整理出一套针对东北独居老人建构人际网络卓有成效的小组工作模式,为今后开展小组工作奠定基础。这一小组工作模式可以促进社会工作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实务研究,社会工作者可以不断进行运用与提升,发挥其不可替代性。针对独居老人的小组介入与探索,也会促进我国社会工作方法的本土化创新,对完善老年政策与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效的案例。(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王芳[7](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教育的原因和路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网络化日渐深入,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现实社会交往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教育效果不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引发消极影响。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教育的原因,寻找有效的对策,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10期)

陈莹莹[8](2019)在《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支持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健康生活、完成自我价值的特殊能力。虽然网络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虚拟化的社交模式,但是并未真正支持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同时产生了负面的人际交往影响。鉴于此,本研究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对人际交往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总结出了社交网络平台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提出了针对性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策略。(本文来源于《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曾璐[9](2019)在《“网络成瘾”现象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的便捷性、平等性、自由性带给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以极大的便利,但过度依赖网络又使大学生出现符号化世界中交往言行失范、网络化下人际交往能力弱化、现实世界人际关系疏离等情况。基于此,从重新塑造大学生自我认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主阵地作用、形成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合力叁个现实路径出发,解决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人际交往的利弊。(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婷婷[10](2019)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有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以及人际交往的内容也受到网络媒体发展的影响。文章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人际交往中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出引导大学生正确进行人际交往的策略。(本文来源于《当代教研论丛》期刊2019年04期)

人际交往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网络带来人际交往方式的新变革,既为青年融入社会、展现自我提供新的渠道,也对传统人际关系模式带来挑战。网络人际交往的日常生活化,带来社交媒介依赖、人际信任消解和交往伦理失范等风险。应通过传播健康交往观念、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网络法治建设等措施对网络人际交往行为进行调适,推动网络人际交往健康有序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际交往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范育铭.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实形态与困境缓解[J].大学教育.2019

[2].钟静,翟光勇.网络媒介崛起对青年人际交往的影响与调适路径[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9

[3].罗攀,刘奉洁.“微博”使用对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的影响:基于强弱关系的视角[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4].孙亮中.例谈初中生网络人际交往能力培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

[5].王蓉.网络环境下高职院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构建研究[J].知识文库.2019

[6].刘珊.小组工作介入独居老人的人际交往网络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7].王芳.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教育的原因和路径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

[8].陈莹莹.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平台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

[9].曾璐.“网络成瘾”现象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探析[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

[10].李婷婷.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

标签:;  ;  ;  ;  

人际交往网络论文-范育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