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建筑管理

香港的建筑管理

一、香港的建筑施工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童文霞[1](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A建筑设计院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推进,广州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施工图”“进度表”的落地,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新突破、增强珠三角综合经济和交通枢纽的功能和推动珠三角民生文化福祉新改善、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区域经济生活圈成为聚力需要突破的点。珠三角的巨大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与重大项目投资的需求和发展规模在未来十年内将大幅增加,基建市场规模也会快速扩大,无限的商机将会促使更多的中国建筑企业走进湾区,参与市场竞争,承包工程业务。作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A建筑设计院,不仅面临更多的市场发展与机会,同时也急需积极应对更多的市场竞争与发展挑战,A建筑设计院自身更需要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去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开放性市场竞争,顺应时势,勇立发展潮头,在努力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化湾区和世界级国际化城市群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本文拟以A建筑设计院为研究对象,结合战略管理分析方法“PEST”、“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等,系统剖析A建筑设计院的经营现状。以A建筑设计院竞争战略目标为指向,掌握企业发展定位,将重点放到粤港澳大湾区项目上,同时根据不同地市属性,有针对性的抢占市场份额,实施目标集聚竞争战略。在人力、文化、信息、绩效四个方面保障企业的竞争战略的实施,从防患于未然,做好企业的前馈战略控制,实时跟踪,做好实际的控制,及时的分析总结,做好反馈控制等三个方面做好竞争战略控制。确保企业在广州市场业务保持稳步增长的巨大背景情况下,更大范围的发展拓展粤港澳大湾区片区业务。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建筑设计“多元主导”,城市建筑、轨道交通、城乡规划、施工图审查等业务“多元协同”,将A建筑设计院打造成大湾区建筑设计领域内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现代化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背景,研究设计院竞争战略,目前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宏观视角的国内外湾区经济的对比,中观区域和微观企业层面的研究为数不多。

赖世贤[2](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杨祥祥[3](2020)在《香港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步行道边界功能与人的行为、交通安全、空间秩序、商业及公共活动、空间特征等密切相关,其功能设计优劣对步行道空间活力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步行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对空间活力的追求,步行道边界功能从满足基本的通行需求逐渐扩展到非通行需求,呈现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魅力型需求的需求层次。然而,由于交通规划与设计侧重机动交通,当前的步行道边界功能侧重不同的交通方式及空间分离,对人与步行道边界的交互需求和设计关注不足。现有步行道边界功能与设计指导主要存在于一些规范、标准、法规、导则以及步行系统的研究中,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功能设计研究。为提升步行道边界功能的精细化设计程度,有必要对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影响因素、价值、体系、方法进行精细化研究。通过查阅香港街区设计的历史文献、学术文献、规划政策及设计资料研究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相关研究背景、理论及方法现状;通过访谈政府机构人员、社区组织或公益团体人员研究设计成因、设计需求和设计评价;通过实地研究分析步行道边界的功能现象,进而研究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实际需求和设计方法。由于香港市区步行道边界与人的交互程度高,实地研究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侧,涉及太子、旺角、奥运、油麻地、佐敦、柯士甸、九龙、何文田、土瓜湾、马头围、黄埔、红磡、尖沙咀、铜锣湾、湾仔、金钟、中环、上环等区域;通过实验法研究人们对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态度及反馈。依次对步行道边界功能的设计现状、设计基础、影响因素、设计价值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步行道边界功能的设计策略与方法,得出以下结论:随着步行道从“通道”向“场所”转变,香港步行道边界功能呈现出聚集性、多样性、接受性、延展性和移变性;对香港步行道边界现象进行剖析,得出了四个功能设计影响因素,分别为规划、城市形态、活动和行人行为;审视步行道边界功能应当具备何种设计价值,得出空间秩序提升、空间舒适提升、空间感知提升和空间活力提升价值;基于目标与手段提出了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策略。设计目标应当致力于构建弹性化的步行道边界功能体系,设计手段包括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的需求驱动、技术驱动以及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体系构建。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体系包括通行需求功能、行为需求功能、附加需求功能及场所需求功能四个层面;提出了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三类方法,分别为引导功能设计方法、空间功能设计方法以及技术协同设计方法。

覃晓艳[4](2019)在《基于BIM的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评价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协调一致。大型公共建筑施工本身的工程量大、工期长、技术要求高等特点,使其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对其开展绿色施工评价及应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借助BIM技术应用到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中,对于加快绿色施工的转型升级也具有现实意义。对此本文完成了以下工作:1.本文梳理了国内外BIM技术、绿色施工评价的研究和发展现状,阐述了BIM技术、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等基本概念界定和相关基本理论。2.对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作适用性分析,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指标内容,从节地与室外环境等七个方面分别论述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评价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在分析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后,确定基于BIM的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评价指标,建立基于BIM的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法两两比较各层指标因素、分析得出指标权重,借助BIM相关软件实现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数评定,结合权重、得分进行总分统计,最后按总分确定绿色施工评定等级,从而构建出绿色施工评价模型。4.基于本文建立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和绿色施工评价模型,以南宁凤岭客运站的绿色施工为例,验证本文建立的基于BIM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和绿色施工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以及BIM技术运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评价的可操作性。根据案例的评价结果,提出提升绿色施工应用效果的改进施工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中具有适用性、可行性,可借助BIM核心建模软件及其相关的专业分析软件,对绿色施工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在绿色施工评价指标模型中也具有可操作性,故在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中应大力推广应用BIM技术。2.本文构建的基于BIM的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能够全面反映工程绿色施工的各个方面,对工程绿色施工细化到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施工场地环境质量、绿色施工管理、环境保护等七个方面的绿色效果评价,是科学合理、具备可行性的。3.本文采用AHP方法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及权重确定,再结合BIM相关软件对评价指标定量得出评价分值,最终得分为各类指标分数乘以相应权重的总和,最后按总分确定绿色施工评定等级。以上AHP法和BIM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实现了对评价指标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表达,且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也验证了该种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方法对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评价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陈智强[5](2019)在《苏州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发生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越来越多。政府监督管理部门作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主体,肩负的责任与压力越来越大,探索现有政府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完善迫在眉睫。就全国而言,目前大部分地区区(县)级政府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部分偏远地区信息技术手段较为落后,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任重道远,政府监管机构当下最急需解决的,就是尽快归纳总结监管过程中的普遍性不足,解决问题并加以推广。本文旨在探讨苏州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督管理目前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吸取安全事故案例教训,提出完善苏州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管的方案,加以论证分析,提出一些符合实际情况的安全监管措施。本文以风险管理理论、杜邦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为指导,采用文献法、比较归纳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苏州太湖度假区现状,找到了太湖度假区存在的监管能力不足、监管方式有待改进、监管法规有待补充、监管效率有待提升、参加单位责任落实不够等问题,通过逻辑分析、经验借鉴及案例分析,提出了完善苏州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督管理的措施,包括明确政府各监管机构权责关系;提升监管能力和改进监管方式;鼓励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完善地方法律法规体系。并对提出的完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希望通过种种改进措施,能有效遏制和控制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为其他地区在建设工程安全监管方面提供借鉴意义。

刘军[6](2019)在《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我国政府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机遇期做出的重要决定,也是当前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经环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步骤和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3月以来,为加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面推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北京市聚焦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等重点环节,相继推出了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简明阐述了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对颇具中国特色的“多规合一”理论进行了系统探讨;全面梳理了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发展和改革历程;详细介绍了当前北京市改革的现状和成效,归纳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北京模式”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特点;同时,重点剖析了北京市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在广泛调研国内外部分城市的相关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值得借鉴的经验。通过深入探讨“多规合一”背景下如何提高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效能等问题,力求找到破解改革瓶颈的途径、策略和措施,为北京市乃至全国深化改革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本文通过概括和提炼2013年以来北京乃至全国的改革实践,指明了当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处于2.0版的发展阶段,最终会演进到3.0版的发展趋势。进而总结出深化我国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及策略:一是正视不同国情的差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二是注重制度框架顶层设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改革相结合;三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四是实现“许可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最后,本文对北京市深化改革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一是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框架,加快构建地方性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二是完善市区两级审批管理体系,确保权责明晰、阳光高效;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让大众享受到改革成果;四是加快“多规合一”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善项目策划生成机制;五是完善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机制,内外联动填补管理真空。

徐拓[7](2019)在《基于对比分析的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优化路径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 15-83-2017)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修订程度存在不足,这既是由标准的普适性及通用性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也是由湿热气候应对的复杂性所决定的,面对其复杂性需要形成更加综合更加系统地应对措施。因此本文选择了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中国台湾EEWH标准、中国香港BEAM-Plus标准这3部世界范围内典型湿热地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广东省绿色建筑地方评价标准进行多维度的对比分析,以期能为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未来修订提供优化路径。首先,论文对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中国台湾EEWH标准以及中国香港BEAM-Plus标准这3部湿热地区代表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了最新修订分析,对其各自的发展脉络、体系特征及现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其中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从气候适应性设计理念打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常规框架整合条文的思路为后文湿热气候相关条文对比分析带来了启示。之后,基于新台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最新版本的修订内容,论文分别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新台港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了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后续修订的9点优化路径,并以这9点优化路径为基础进行更进一步地整合归纳为6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最后,论文回归湿热气候特征,基于对湿热气候的分析探讨其与绿色建筑之间的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梳理湿热气候相关评价点形成系统框架,再从框架展开对新台港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气候相关条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4部标准气候相关条文从评价内容、评价目的、量化方式等方面展开更为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以期能发现其具体差异,为广东省乃至湿热气候下的地方标准条文修订提供更为详实的参考。

朱明磊[8](2019)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线建筑工人的主体,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建筑业经济支柱性地位获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国五千余万建筑业农民工普遍存在年龄大、个人资本少、就业质量差、市民化难等突出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我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需要,亟待通过产业工人化手段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学术界针对“建筑业农民工问题”做了诸多探讨,普遍指出从事“苦、累、险、脏、乱、差”工作的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承受着权益保障严重不足、职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等诸多不公平待遇,已经成为“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典型代表,但是鲜有系统研究“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机理与对策”的学术成果,难以为政府部门制定解决方案提供针对性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影响机理和路径对策研究,对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助力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全国性调研数据,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问题和现实障碍。(1)从历史发展的维度探究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演变历程和现状问题;(2)从建筑农民工自身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障碍和外部条件(社会、政府、行业、企业)障碍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3)从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两个视角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趋势进行了预判。其次,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文献研究、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确定了27个影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因素;(2)借助ISM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逻辑辨析和层阶分析,得到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图;(3)对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多层递阶结构进行深度解析,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是“在社会、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外部条件作用下,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三者共同提升的过程,最终享有现代产业工人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和平等的城市社会福利待遇”。再次,借助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工地调研访谈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1)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再次设计调研问卷,并选取重庆市20个建筑工地进行调研访谈;(2)根据第二次调研数据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完成了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3)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利用SD工具构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借助中国统计年鉴和实地调研访谈数据,设定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等不同政策情景运行该动态仿真模型,情景分析了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和敏感程度,动态实证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得到了影响我国建筑业产业工人数量变化和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速率变化的政策敏感因素。最后,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以培育一批稳定的高素质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为最终目标,基于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实障碍和影响机理,提出了“建构建筑业农民工人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积累共同提升的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并明确了对策措施的阶段性和时序性。本文遵循“现状问题-障碍分析-机理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形成了研究观点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丰富了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相关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应用范畴,有助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深化;同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提出了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培育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建筑业产业工人队伍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思路参考和智力支持。

徐萍[9](2019)在《建筑工程品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筑业作为中国的支柱行业,其建筑品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民生活品质和人身安全状况。在市场经济体制作用下,各级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建筑工程质量加强监管,使得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总体水平有了大幅改善,安全和质量事故率明显下降。但是,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外来文化冲击以及新时代人民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建筑工程渐渐无法满足当代使用者的品质需求。用户对建筑工程品质投诉不断、施工现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建筑观感和适用性差等频现弊端,严重阻碍了建筑工程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建筑业市场亟需一套完善的、普适的、覆盖建筑建设和运营双阶段的质量评比机制,使内在品质得以彰显,将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上升到城市发展的战略层面。本文通过定性分析、定量评价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建筑工程品质评价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通过对建筑工程质量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深入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将建筑工程品质概括为“质量”与“品位”的综合,并将品质评价分为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两个评价阶段,进而从目的、范围、主体、实施过程四个方面阐述了建筑工程品质评价的内涵。然后,基于已有文献和国内外现行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标准的分析总结,从结构工程、装饰工程、安装工程三个方面构建建设阶段初步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邻域粗糙集对指标体系进行约简,筛选出精度最高的指标集并计算指标权重,形成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品质评价模型。基于文献分析及使用者访谈,选取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初步评价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和问卷调查法,确定了观感质量、适用性能、耐久性能、物业服务性能及环境性能等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构建基于ANP法的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评价模型。其次,结合专家意见将建筑工程建设阶段评价模型与运营阶段评价模型相结合,计算建筑工程品质评价最终评分。通过对新加坡和日本及我国现有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标准应用的分析,从评价机构、评价结果、评分应用构建建筑工程评价体系的应用框架。从完善法律政策体系、改善质量保修制度、加强社会监管等维度提出了我国建筑工程品质评价制度补偿的思路。最后,以南京市某房地产项目为研究案例,运用前文构建的建筑工程品质评价体系,邀请专业评价小组对项目建设阶段进行品质评分,并采用项目使用者对项目运营阶段的满意度进行品质评分,进而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朱发国[10](2019)在《建筑安全政府监管问题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对提高我国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激励作用,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仍然存在不少缺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安全管理机构对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重大且面临不小压力,安全监管体系也需要在不断的实际工作中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本文通过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工程监管经验,采用对比分析法对比国内外监管体系,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我国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监管体系优化建议。1、参阅相关文献,分析了英国、美国、德国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模式,从多个方面与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监管模式进行了对比,提出国内外监管模式中存在的差异及国内监管存在的问题。2、政府对建设单位的监督管理一直是我国的监管体系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本文具体探讨了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分析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现行政府监管部门对建设单位安全监督管理的不足。3、以现有的县级安全监督站运行机制为例,通过对现有监督机构、监督手段、监督力量的分析,结合近年该县的安全生产形势及各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缺陷,深入的分析监管体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立法层面、监管机制、监管力量、责任主体责任落实、从业人员监管、安全教育体系等方面对现有体系提出优化建议。

二、香港的建筑施工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港的建筑施工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A建筑设计院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2.1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
        1.2.2 关于竞争战略的研究
        1.2.3 关于建筑设计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比较分析法
    1.6 研究思路
第二章 A建筑设计院基本概况及发展环境分析
    2.1 A建筑设计院基本概况及内部环境分析
        2.1.1 单位简介
        2.1.2 组织机构
        2.1.3 人员资质
        2.1.4 经营状况
    2.2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
        2.2.1 宏观政治环境分析
        2.2.2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2.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2.2.4 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2.3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分析
        2.3.1 世界四大湾区的对比
        2.3.2 湾区背景下建筑企业的对比
        2.3.3 细分市场的应对策略
        2.3.4 A建筑设计院的整体应对方式
    2.4 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4.1 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现状
        2.4.2 建筑设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5 A建筑设计院与同业的竞争对手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建筑设计院竞争战略的选择与制定
    3.1 A建筑设计院竞争战略目标
        3.1.1 A建筑设计院总体竞争战略目标
        3.1.2 A建筑设计院业务板块发展目标
    3.2 SWOT分析及战略匹配
        3.2.1 A建筑设计院的优势
        3.2.2 A建筑设计院的劣势
        3.2.3 A建筑设计院的机会
        3.2.4 A建筑设计院面临的威胁
        3.2.5 SWOT矩阵战略匹配
    3.3 A建筑设计院竞争战略的选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建筑设计院竞争战略的保障控制与实施策略
    4.1 提升内部技能
        4.1.1 规范流程管理
        4.1.2 构建人才梯度队伍
        4.1.3 优化组织机构
        4.1.4 完善绿建特色专业服务
    4.2 创新科研资源
        4.2.1 促进技术交流
        4.2.2 对接多方合作
        4.2.3 打造区域智库
    4.3 促进市场外拓
        4.3.1 把握需求下的机遇
        4.3.2 开展粤港澳智能设计
        4.3.3 整合融入大湾区设计
        4.3.4 探索市场开发模式
        4.3.5 构建信息化平台
    4.4 竞争战略的保障措施
        4.4.1 开展人员培训及考核
        4.4.2 建立长效机制的企业文化
        4.4.3 建立信息沟通保障
    4.5 战略控制
        4.5.1 前馈控制
        4.5.2 实际控制
        4.5.3 反馈控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主要的创新点
    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香港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创新点
    1.3 研究范围、方法及路线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比例与尺度对步行道边界功能的影响
        1.4.2 城市规划边界与步行道建筑边界功能
        1.4.3 规范和标准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1.4.4 项目实践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1.4.5 步行道服务水平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1.4.6 小结
第2章 香港步行道边界与功能关系
    2.1 边界的相关概念
        2.1.1 边界
        2.1.2 步行道
        2.1.3 步行道边界
        2.1.4 香港步行道边界
        2.1.5 功能设计
    2.2 步行道边界与空间关系
        2.2.1 边界功能与空间
        2.2.2 步行道的边界效应
    2.3 香港步行道边界的功能特性
        2.3.1 香港的高密度特征
        2.3.2 边界功能的集聚性
        2.3.3 边界功能的多样性
        2.3.4 边界功能的接受性
        2.3.5 边界功能的延展性
        2.3.6 边界功能的移变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香港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影响因素
    3.1 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关系协调
        3.1.2 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的影响因素提取
    3.2 规划与步行道边界功能
        3.2.1 不同道路类型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3.2.2 香港规划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3.2.3 规划的低效率
    3.3 城市形态及活动与步行道边界功能
        3.3.1 城市形态与边界轮廓
        3.3.2 商业活动与边界尺度
        3.3.3 生活活动与边界行为
        3.3.4 事件活动与边界场景
        3.3.5 管理活动与边界指导
    3.4 行人行为与步行道边界功能
        3.4.1 行人的构成特征
        3.4.2 行人行为对边界功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香港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价值
    4.1 空间秩序提升
        4.1.1 安全控制增强
        4.1.2 流动效率提高
    4.2 空间舒适提升
        4.2.1 空间交流提升
        4.2.2 步行道安全提升
        4.2.3 行人舒适度提升
    4.3 空间感知提升
        4.3.1 视觉形象指示
        4.3.2 空间密度指示
        4.3.3 空间指引
        4.3.4 行为指引
        4.3.5 商业吸引
    4.4 空间活力提升
        4.4.1 绿化补充
        4.4.2 活动补充
        4.4.3 意义延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香港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策略
    5.1 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目标
    5.2 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驱动
        5.2.1 需求驱动
        5.2.2 技术驱动
    5.3 步行道边界的功能体系构建
        5.3.1 功能体系的维度分析
        5.3.2 通行需求功能
        5.3.3 行为需求功能
        5.3.4 附加需求功能
        5.3.5 场所需求功能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香港步行道边界的功能设计方法
    6.1 引导功能设计方法
        6.1.1 方向引导设计
        6.1.2 行为引导设计
        6.1.3 服务引导设计
    6.2 空间功能设计方法
        6.2.1 空间流动效率设计
        6.2.2 空间流线设计
        6.2.3 空间热敏度设计
        6.2.4 空间约束性设计
    6.3 技术协同设计方法
        6.3.1 信息系统协同
        6.3.2 新型材料与工艺应用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7.1 讨论
    7.2 结论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
附录 A 国际上的步行道改善指导文献及倡议方法
附录 B 我国提升步行体验的主要政策文件
附录 C 规范和标准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附录 D 典型项目实践中的步行道边界功能
附录 E《香港步行道环境规划准则》中边界设计相关内容
附录 F《香港2030+》影响步行道边界的策略措施
附录 G 旺角购物区地区改善计划中的方针及措施

(4)基于BIM的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评价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1.2.1 国内外BIM技术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绿色施工与评价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界定和相关基本理论
    2.1 BIM概述
        2.1.1 BIM基本内涵
        2.1.2 BIM的特点
        2.1.3 BIM的优势
    2.2 大型公共建筑概述
        2.2.1 大型公共建筑的定义
        2.2.2 大型公共建筑的特点
    2.3 绿色施工内涵
    2.4 本章小结
3 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3.1 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中的适用性分析
    3.2 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3.2.1 节地与室外环境
        3.2.2 节能与能源利用
        3.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3.2.5 施工场地环境质量
        3.2.6 绿色施工管理
        3.2.7 环境保护
    3.3 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评价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BIM的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的应用效果评价
    4.1 基于BIM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1.1 基于BIM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2 基于BIM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 基于BIM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4.3 基于BIM的绿色施工评价模型的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BIM技术在本工程绿色施工中的主要应用
        5.2.1 BIM在绿色施工模拟方面的应用
        5.2.2 BIM在绿色施工过程管理方面的应用
    5.3 基于BIM的本工程绿色施工情况
    5.4 基于BIM的绿色施工应用效果评价
    5.5 提升绿色施工应用效果的改进施工措施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于BIM的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专家意见咨询表
致谢

(5)苏州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关键词解释
        1.2.1 苏州太湖度假区
        1.2.2 建设工程安全
        1.2.3 政府监管
        1.2.4 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制度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苏州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管概况
        2.1.1 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的地理位置和建设规划
        2.1.2 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的由来发展
        2.1.3 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
        2.1.4 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管体系
        2.1.5 政府安全监管工作的制度和基本措施
    2.2 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现状的调研
        2.2.1 政府安全监督现状的问卷调查
        2.2.2 政府安全监管机构及人员的访谈归纳
        2.2.3 政府安全监管小型座谈会的信息反馈
        2.2.4 政府安全监管检查数据的总结
    2.3 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2.3.1 监管基础能力有待提高
        2.3.2 监管方式有待改进
        2.3.3 监管法规有待加强
        2.3.4 监管效率有待提升
        2.3.5 参建各方主体安全责任落实不够
    2.4 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2.4.1 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宣传滞后、安全意识强调不够
        2.4.2 建设工程法律法规不完善、惩处措施缺乏依据
        2.4.3 建设工程盲目追求效率、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
        2.4.4 政府监管工作体系不完备、监管机制简单落后
        2.4.5 参建各方安全措施配合不及时、检查落实不到位
        2.4.6 对突发安全事故处理不妥当
3 苏州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管方案完善的论证
    3.1 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3.1.1 风险管理理论
        3.1.2 杜邦十大基本安全理念
        3.1.3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3.1.4 安全生产法
    3.2 国内外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管经验借鉴
        3.2.1 国外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管经验
        3.2.2 国内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管经验分享
        3.2.3 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管案例举要
    3.3 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管方案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3.3.1 政府监管的体制模式完善
        3.3.2 政府监管的目标、内容和组织保障
        3.3.3 政府监管完善的环境和实现条件
        3.3.4 方案实施的代价及实施效果分析
4 改进苏州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管的对策
    4.1 推进政府监管机构改革
        4.1.1 完善监管机构运行体制
        4.1.2 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4.2 创新政府监管方式
        4.2.1 运用“智慧工地”安全监管系统
        4.2.2 外聘优秀专家,购买第三方社会服务
        4.2.3 创建联动中心
    4.3 加强监管法制建设
        4.3.1 强化立法推动
        4.3.2 强化严管重罚
        4.3.3 强化联合执法
        4.3.4 强化跟踪整改
    4.4 落实参建各方主体安全生产责任
        4.4.1 落实建设单位主体安全责任
        4.4.2 强化对监理单位的监管工作
        4.4.3 落实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苏州太湖度假区建筑施工安全政府监管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B 苏州太湖度假区建筑施工安全政府监管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C 访谈提纲
致谢

(6)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性及预期成果
        1.5.1 创新性
        1.5.2 预期成果
第2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工程建设项目
        2.1.2 行政审批制度
        2.1.3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2.2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理论
        2.2.1 政府规制理论
        2.2.2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2.2.3 多规合一理论
第3章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情况概述
    3.1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历史沿革
        3.1.1 审批制度初创阶段(1949年——1983年)
        3.1.2 审批制度发展阶段(1984年——1989年)
        3.1.3 审批制度逐步完善阶段(1990年——2007年)
        3.1.4 审批制度不断优化阶段(2008年——2012年)
        3.1.5 审批制度改革起步阶段(2013年——2017年)
        3.1.6 审批制度改革加速深化阶段(2018年至今)
    3.2 2013 年以前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主要问题
第4章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现状分析
    4.1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
        4.1.1 制度框架建设
        4.1.2 管理系统重构
        4.1.3 审批流程再造
        4.1.4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4.1.5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北京模式”
    4.2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效
        4.2.1 办事便利度提高,企业和公众获得感有所增强
        4.2.2 责任规划师制度得以确立,开启公共参与新模式
        4.2.3 简政放权力度加大,审批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4.2.4 审批流程得到重塑,审批效率显着提高
        4.2.5 审批事项大幅精简,审批手续成本降低
        4.2.6 典型案例
    4.3 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相关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健全,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
        4.3.2 政府相关部门对深化改革的动力不足,积极性缺乏有效调动
        4.3.3 市场主体和群众对改革的认可度不高,获得感不明显
        4.3.4 审批流程再造还有优化的空间,管理方式转变不充分
        4.3.5 审批全过程监督落实不到位,存在管理真空
    4.4 目前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法律法规政策修订相对滞后,客观上延缓了改革进程
        4.4.2 既定部门利益格局业已形成,导致深化改革的内生动力不足
        4.4.3 既往审批思维和行为模式惯性存在,导致改革措施落实有偏差
        4.4.4 当前违法失信成本偏低,导致改革成效打折扣
第5章 国内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及其经验启示
    5.1 国内部分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变革及其经验
        5.1.1 香港特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
        5.1.2 厦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
    5.2 国外部分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及其经验
        5.2.1 英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
        5.2.2 美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实践
    5.3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对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启示
        5.3.1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法律体系相对完善
        5.3.2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比较得当
        5.3.3 行政主体的组织架构和行为模式有差异
        5.3.4 行政监管不缺位,对市场主体资质要求严格
        5.3.5 信息化程度较高,努力打造电子政府
第6章 深化我国及北京市审批制度改革的策略与建议
    6.1 我国审批制度改革演进模式
        6.1.1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1.0
        6.1.2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1.X
        6.1.3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2.0
        6.1.4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3.0
    6.2 深化我国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及策略
        6.2.1 正视不同国情差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6.2.2 注重制度框架顶层设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改革相结合
        6.2.3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进一步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6.2.4 实现“许可管理”向“信用管理”转变,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
    6.3 深化北京市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6.3.1 健全审批制度框架,加快构建地方性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
        6.3.2 完善市区两级审批管理体系,确保权责明晰、阳光高效
        6.3.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让大众享受到改革成果
        6.3.4 加快“多规合一”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完善项目策划生成机制
        6.3.5 完善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机制,内外联动填补管理真空
结语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A 北京市通过土地公开交易市场取得土地开发权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2013年版)
附录B 北京市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核准类项目,2013年版)
附录C 北京市通过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备案类项目,2013年版)
附录D 北京市社会投资房屋建筑类工程审批流程图(2018年版)
附录E 北京市政府投资房屋建筑类工程审批流程图(2018年版)
附录F 北京市市政交通线性工程审批流程图(2018年版)
附录G 厦门市小型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2018年版)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基于对比分析的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建筑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1.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展沿革与地方化需求
        1.1.3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地方标准发展现状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湿热气候影响
    2.1 地方标准优化中的气候因素作用分析
    2.2 广东省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2.2.1 广东省气候特征:湿热气候
        2.2.2 湿热气候的影响:最难以控制的气候
    2.3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展现状
        2.3.1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情况
        2.3.2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现状分析
    2.4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优化方法与对比对象选择
        2.4.1 优化方法选择:对比分析法
        2.4.2 对比对象选择:新台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发展进程与最新修订分析
    3.1 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发展进程
    3.2 适用建筑类型增多,标准体系部分整合
    3.3 评价定级取消认证级
    3.4 评价阶段不变,指标大类体现阶段特色
    3.5 大类名称修改,大类权重趋向均衡
    3.6 条文修订:重新整合,体现“气候、资源、健康、生态”理念
        3.6.1 气候适应性设计
        3.6.2 资源综合利用
        3.6.3 智能健康建筑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台湾EEWH标准与中国香港BEAM-Plus标准发展与最新修订分析
    4.1 中国台湾EEWH标准发展历程
    4.2 中国台湾EEWH标准最新修订
        4.2.1 评价体系新增境外版
        4.2.2 大类不变,部分条文修改
    4.3 中国香港BEAM-Plus标准发展历程
    4.4 中国香港BEAM-Plus标准最新修订
        4.4.1 评价体系新增室内与社区
        4.4.2 增设大类指标权重,既有建筑增加“管理”大类
        4.4.3 条文修订情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台港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横向对比分析
    5.1 概述
    5.2 宏观层面:评价体系框架与评价定级方式
        5.2.1 标准体系:拓展与整合
        5.2.2 评价阶段:结合标识管理,运营评价为主
        5.2.3 评价定级:“入门易”与“高评难”
        5.2.4 指标大类:大类设置与分值占比差异分析
    5.3 微观层面:条文内容与评价方式
        5.3.1 场地:结合城市设计与建立生态评价体系
        5.3.2 能源:成效导向量化评价与优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评价
        5.3.3 资源:材料碳足迹与全生命期评价
        5.3.4 室内环境质量:健康建筑与智能建筑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台港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湿热气候相关条文对比分析
    6.1 概述
    6.2 湿热气候与绿色建筑——应对与利用
        6.2.1 传统建筑应对湿热气候:被动式通风设计
        6.2.2 现代建筑应对湿热气候:机械设备降温除湿
        6.2.3 从超越建筑尺度出发综合应对湿热气候
        6.2.4 利用湿热气候资源:太阳能、雨水与生态资源
    6.3 基于湿热气候分析的评价点梳理
        6.3.1 新加坡Green Mark标准“气候应答设计”大类介绍
        6.3.2 结合绿色社区标准完善评价点梳理
        6.3.3 评价点梳理:覆盖全生命期、兼顾室内外环境舒适
    6.4 湿热气候相关条文对比分析与优化路径
        6.4.1 绿化与景观:优化绿化量化评价指标,兼顾生态效应
        6.4.2 自然环境保护:构建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
        6.4.3 雨水管理:基地保水、雨水径流控制与雨水利用
        6.4.4 室外风环境:超越建筑尺度的风环境分析与设计优化
        6.4.5 室外热环境:综合措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6.4.6 室外光环境:光照分析、遮阳与防止自然光光污染
        6.4.7 太阳能利用:综合建筑与场地的太阳能开发潜力评估
        6.4.8 建筑自然通风:公共空间自然通风与结合空气品质综合评价
        6.4.9 门窗气密性:兼顾门窗材料性能,以漏风率为评价指标
        6.4.10 外立面与围护结构:减少得热量与提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6.4.11 机械设备性能:用户需求、空气质量影响与新风全热交换
    6.5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成果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章节安排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农民工
        2.1.2 建筑业农民工
        2.1.3 建筑业产业工人
        2.1.4 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化
        2.1.5 建筑业农民工市民化
        2.1.6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3 文献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城乡一体化相关理论
        2.3.2 社会权利贫困理论
        2.3.3 需求层次理论
        2.3.4 系统相关理论
        2.3.5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2.3.6 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3.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历史追溯
        3.1.1 历史起源
        3.1.2 演进历程
    3.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现状考察
        3.2.1 职业化现状
        3.2.2 市民化现状
        3.2.3 产业工人化现状
    3.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自身资本积累障碍
        3.3.1 人力资本积累障碍
        3.3.2 经济资本积累障碍
        3.3.3 社会资本积累障碍
    3.4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外部条件限制障碍
        3.4.1 社会方面障碍
        3.4.2 政府方面障碍
        3.4.3 行业方面障碍
        3.4.4 企业方面障碍
    3.5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趋势预判
        3.5.1 维持现状
        3.5.2 改变现状
    3.6 本章小结
4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解析
    4.1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因素识别
        4.1.1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4.1.2 基于调研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4.1.3 基于访谈结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4.1.4 关键影响因素确定
    4.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研究
        4.2.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4.2.2 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
        4.2.3 解释结构模型(ISM)运算结果
    4.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机理解析
        4.3.1 直观分析
        4.3.2 深层次分析
        4.3.3 系统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影响机理的静态实证
    5.1 样本来源与数据统计
        5.1.1 问卷设计
        5.1.2 数据来源
        5.1.3 描述性统计
    5.2 调研数据分析与评价
        5.2.1 人力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5.2.2 经济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5.2.3 社会资本的存量现状描述及评价
        5.2.4 “三资”总存量现状描述
    5.3 静态实证分析
        5.3.1 Logit模型简介
        5.3.2 Logit模型构建
        5.3.3 Logit模型结果及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与情景分析
    6.1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优势
        6.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6.1.2 系统动力学特征
        6.1.3 系统动力学对本文的适用性
    6.2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动态仿真
        6.2.1 仿真模型构建步骤
        6.2.2 人力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6.2.3 经济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6.2.4 社会资本子系统因果关系图
        6.2.5 系统因果关系总图构建
        6.2.6 系统存量流量图绘制
        6.2.7 函数关系说明
        6.2.8 系统模型检验
    6.3 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系统的情景分析
        6.3.1 情景分析思路
        6.3.2 情景分析方法及主要流程
        6.3.3 仿真模拟分析与评价
        6.3.4 资本投资总量变化情景
        6.3.5 单位资本需要量变化情景
        6.3.6 产业工人目标数量变化情景
    6.4 本章小结
7 推动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对策建议
    7.1 人力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7.1.1 加快建筑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7.1.2 加快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
        7.1.3 推动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
        7.1.4 加速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7.1.5 加强建筑工人劳动权益保护
        7.1.6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资格准入制度
        7.1.7 完善建筑工人职业发展体系
        7.1.8 改善建筑工人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
    7.2 经济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7.2.1 完善建筑工人工资保障制度
        7.2.2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7.2.3 加快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
        7.2.4 建立多层次城市住房供应体系
        7.2.5 加速推行“房地产税”
    7.3 社会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7.3.1 提高组织化程度
        7.3.2 改善建筑工人工作和生活环境
        7.3.3 促进城市社会融入
        7.3.4 加强社会支持力度
    7.4 实现对策建议的阶段性和时序性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课题
    C 调查问卷Ⅰ
    D 调查问卷Ⅰ统计结果
    E 各地“关于推进建筑产业工人转型”的工作总结(部分)
    F 基于文献成果的影响因素识别
    G 调查问卷Ⅱ
    H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建筑工程品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建筑工程品质评价相关概念和内涵
    2.1 品质的相关概念和内涵
        2.1.1 品质的概念
        2.1.2 品质的内涵
    2.2 建筑工程品质的概念和内涵
        2.2.1 建筑工程品质的概念
        2.2.2 建筑工程品质的内涵
    2.3 建筑工程品质评价的概念和内涵
        2.3.1 建筑工程品质评价的概念
        2.3.2 建筑工程品质评价的内涵
第3章 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品质评价模型构建
    3.1 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品质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3.1.1 发达国家和地区现行标准
        3.1.2 大陆现行评价标准及其不足
        3.1.3 初步评价指标体系
    3.2 基于邻域粗糙集的评价指标优化
        3.2.1 基于NRS的优化算法
        3.2.2 数据采集
        3.2.3 邻域半径计算
    3.3 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品质评价模型最终构建
        3.3.1 建设阶段品质评价指标集约简
        3.3.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第4章 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评价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4.1 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评价指标的选取
        4.1.1 基于SLR的指标识别
        4.1.2 基于深度访谈的评价指标识别
        4.1.3 建筑工程使用者评价指标梳理
    4.2 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评价指标优化
        4.2.1 调研目的、内容及对象选择
        4.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2.3 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3 基于ANP的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评价模型构建
        4.3.1 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评价模型的思路
        4.3.2 建筑工程运营阶段品质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第5章 建筑工程品质评价体系应用
    5.1 建筑工程品质评价模型构建
    5.2 国内外建筑工程品质评价体系应用研究
        5.2.1 新加坡与日本建筑工程品质评价体系应用现状
        5.2.2 国内建筑工程品质评价体系应用现状
        5.2.3 国外建筑工程品质评价对我国的启示
    5.3 建筑工程品质评价应用框架
        5.3.1 建筑工程品质评价成果应用
        5.3.2 建筑工程品质制度补偿内涵与思路
第6章 案例研究
    6.1 工程基本概况
        6.1.1 项目建设情况
        6.1.2 项目运营情况
    6.2 项目品质评价
        6.2.1 项目建设阶段品质评价
        6.2.2 项目运营阶段品质评价
    6.3 项目评价结果分析与建议
        6.3.1 建设阶段评价结果分析
        6.3.2 运营阶段评价结果分析
        6.3.3 项目综合评分分析与建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
        7.1.1 研究结论
        7.1.2 研究创新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建筑工程建设阶段品质初步评价指标
附录2 邻域粗糙集代码
附录3 访谈笔记
附录4 Nvivo生成的初始编码表
附录5 调研问卷1
附录6 调研问卷2
致谢

(10)建筑安全政府监管问题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建筑安全监管模式分析
    2.1 国外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安全监管模式
        2.1.1 英国建筑安全监管模式
        2.1.2 美国建筑安全监管模式
        2.1.3 德国建筑安全监管模式
        2.1.4 香港建筑安全监管模式
    2.2 国内安全生产监管模式
        2.2.1 法律基础
        2.2.2 安全监管体系
    2.3 国内外安全生产监管模式比较
        2.3.1 国内外模式差异分析
        2.3.2 国内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府对建设单位安全监管现状分析
    3.1 建设单位自身管理特性
        3.1.1 管理的系统性
        3.1.2 管理的指导性
        3.1.3 管理的动态性
    3.2 建设单位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3.2.1 建设单位对施工安全的影响因素
        3.2.2 建设单位施工安全管理缺陷
    3.3 政府对建设单位的监管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县级建筑安全监管模式现状分析
    4.1 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基本概况
        4.1.1 安全监管流程
        4.1.2 监督手段
        4.1.3 人员管理与安全教育
        4.1.4 该县近三年安全形势分析
    4.2 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4.2.1 法律体系的完善性问题
        4.2.2 监管职能分工问题
        4.2.3 监管执法力度与规范性
        4.2.4 监管队伍建设问题
        4.2.5 对从业人员的监管缺陷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筑安全监管优化与建议
    5.1 安全管理机制的优化
    5.2 强化监管力量
    5.3 监管手段创新
        5.3.1 建立激励性的奖励机制
        5.3.2 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
        5.3.3 创新科技监管手段
    5.4 强化参建责任主体监管
        5.4.1 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监管
        5.4.2 对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管
        5.4.3 对建设单位的安全监管
    5.5 建立准入型监督管理制度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香港的建筑施工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A建筑设计院竞争战略研究[D]. 童文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3]香港步行道边界功能设计研究[D]. 杨祥祥.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4]基于BIM的大型公共建筑绿色施工评价及应用研究[D]. 覃晓艳. 广西大学, 2019(03)
  • [5]苏州太湖度假区建设工程安全政府监管研究[D]. 陈智强.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6]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研究[D]. 刘军. 清华大学, 2019(01)
  • [7]基于对比分析的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优化路径研究[D]. 徐拓.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8]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机理与对策研究[D]. 朱明磊. 重庆大学, 2019(01)
  • [9]建筑工程品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徐萍. 东南大学, 2019(05)
  • [10]建筑安全政府监管问题与优化研究[D]. 朱发国. 南华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香港的建筑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