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苏联入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美国,苏联,阿富汗,隐蔽行动
苏联入侵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美国与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据美国国务院最新解密的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FRUS),试图探究美国在1978年初阿富汗政变到1979年末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的反应与政策。1978年4月,阿富汗爆发政变,亲苏的共产主义政党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上台,美国开始关注苏联与阿富汗新政权的关系。随着阿富汗内部反抗活动的不断升级,苏联对阿富汗的援助和影响也相应的扩大,与此同时美国持续关注着苏联在阿富汗的行动,并针对苏联制定了援助阿富汗反政府势力的隐蔽行动。直到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卡特政府才公开向苏联表达强硬态度,随即卡特主义出台,美苏重回对抗。(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第一届世界史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8-08)
艾木拉江·艾山江[2](2019)在《俄罗斯教科书怎样讲述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在国际事务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就是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这是美苏冷战军事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也被认为是导致苏联垮台的重要原因之一。2019年是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40周年、从阿富汗撤军30周年。如今的俄罗斯是怎样看待这一历史事件的?笔者以俄罗斯中学历史教科书为例,(本文来源于《世界知识》期刊2019年12期)
张敬华[3](2016)在《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讲话》政治演说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演说的主要作用是服务于国家和政府的利益。本文旨在通过对丘吉尔的演说辞的音韵、遣词造句、篇章结构等方面的修辞运用进行分析,以期窥探其政治演说之修辞成效。(本文来源于《读天下》期刊2016年18期)
张敬华[4](2016)在《语言思维的构设性与文化代码在英语阅读学习中的解读——以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讲话》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通过对丘吉尔讲话部分内容的解读,指出解读语言思维的构设性与文化代码在高级英语阅读学习中的重要性,解读能够帮助学习者提升阅读的深度和品质。(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6年14期)
Major,James,T.McGhee[5](2016)在《苏联入侵阿富汗:肠子都晦青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所向披靡的苏军,为何在阿富汗鏖战9年,大败而归?1979年12月7日,驻阿富汗的苏联军事顾问突然要求阿富汗武装部队对其坦克和其他关键设备进行拆卸维修。与此同时,首都喀布尔同外地的通讯联系被切断。12月25日,大批苏联空降部队和地面部队开始驻扎在喀布尔。时任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哈菲佐拉·阿明急忙将办公室搬到西南郊的"安全"地带——达鲁拉曼宫。12月27日,700名包括克格勃和苏军总参谋部的特(本文来源于《报刊荟萃》期刊2016年03期)
万兴[6](2015)在《论丘吉尔的《关于希特勒入侵(前)苏联的演说》》一文中研究指出丘吉尔的这篇演说中的语言雄壮豪迈,极富说服力,在其当时紧迫的情势下,说服人们抛弃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思维方式建立了广泛的世界统一战线,抵制纳粹政权。成为了一篇成功的政治演讲稿,同时也是一篇具有文学价值的语篇。(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5年28期)
李珩,实习,生李雅[7](2015)在《俄罗斯人文大学校长比沃瓦尔教授:中国极大地抗击了日本侵略者保证日军无法入侵苏联》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要排除欧洲中心论,因为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中国抗日战争对于二战胜利的重要贡献和重要意义。因为点燃二战大火的火源有叁个:首先是1931年,日军侵入中国的领土,1937年,中国转入全面抗战;第二是德国入侵北非;第叁是德国在欧洲的侵略行径。 苏(本文来源于《重庆日报》期刊2015-09-06)
王丹丹[8](2015)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基于IPP模型的政治语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政治语篇中,政治家们通过使用语言,这一强有力的政治工具,意在构建其政治集团的意识形态,宣传其政治主张,赢得民众支持,最终达到其政治目的。据笔者之观点,前人对政治语篇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类:(1)以Fowler,Hodge和Kress在1970年提出的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为理论基础的政治语篇研究;(2)以韩礼德提出的语言叁大元功能为理论框架的政治语篇人际功能研究;(3)以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理论为基础,对政治语篇中人类的认知机制进行分析;(4)对政治语篇的文本及语言特点进行分析。综合前人研究来看,学者们对政治语篇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对政治语篇文本分析和说话人和听众关系的分析基础之上。以往研究尚未揭示出在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之下,语言背后的深层次意识形态以及在意识形态影响之下政治家们的语言运作机制。无法有效地阐释出政治家们如何通过意识形态构建及意识形态入侵达到其政治目的的。基于前人政治语篇研究,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笔者尝试构建Ideology-Perspective and Prominence模型(简称IPP Model),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温斯顿·丘吉尔在1941年发表的希特勒入侵苏联时发表的演讲。以特定的历史和政治环境为研究背景,通过IPP模型系统地论证了丘吉尔演讲中的各语言层次特点,以弥补前人政治语篇研究中的不足。笔者从以下叁方面构建了IPP模型:第一,在特定历史和政治背景之下,出于对政治利益的维护和政治利益的达成,政治家们如何在政治语篇中构建其政治集团的意识形态;第二,在发表演说过程中,政治家们会如何利用特定的语言表达将听众的注意力引向特定视角,这些视角对于政治家们阐明其政治立场和态度有何帮助;第叁,政治家们是如何利用特定的语义表达﹑特定的句法结构以及特定的修辞手段突显其政治立场,进而更容易达成其政治目标。本文共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基本原理、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结构安排。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前人政治语篇研究情况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叁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IPP模型,包括其构建方式及工作机制。第四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以丘吉尔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讲为封闭语料,阐释了IPP模型是如何发挥其对政治文本的解释作用的。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局限性,并对今后的研究给出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IPP模型以前人政治语篇研究为基础,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融合了意识形态构建、视角理论以及突显理论,以具体政治语篇文本为封闭语料,不失为一个解释政治语篇强有力的工具。在当今话语霸权存在的时代,揭示语言表达与意识形态之间的深层次关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隐藏在政治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侵入,还可以帮助外语学习者建立敏锐的政治意识,理性地看待国际政治事务。(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5-04-01)
范雯,廖廷良,张璇[9](2014)在《修辞文体学视角下丘吉尔《论希特勒入侵苏联演讲稿》的词汇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丘吉尔一生发表了许多富于技巧且打动人心的演说,《论希特勒入侵苏联演讲稿》是其演说辞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篇。本文以文体学知识为基础,从名词和形容词的选用方面,对《论希特勒入侵苏联演讲稿》的用词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该演说辞中,演说者大量运用生活、军事和劝谏类具体名词来描述事件,运用多元化手段来指代同一政体或军团,采用名词平行结构来增强描述的力度,选用动词进行式的形容词来刻画场景,以达到传达演说、唤起听者共鸣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陈丽萍[10](2014)在《对丘吉尔的《就希特勒入侵苏联演讲》的语篇功能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韩礼徳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理论框架,本文从语篇功能的角度讨论了丘吉尔的《就希特勒入侵苏联演讲》。语篇功能主要是从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叁方面来实现。本文具体分析了政治演讲语篇中的主位结构和词汇衔接。(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期刊2014年07期)
苏联入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70年代末,在国际事务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就是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这是美苏冷战军事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深陷阿富汗战争泥潭也被认为是导致苏联垮台的重要原因之一。2019年是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40周年、从阿富汗撤军30周年。如今的俄罗斯是怎样看待这一历史事件的?笔者以俄罗斯中学历史教科书为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苏联入侵论文参考文献
[1]..美国与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C].华东师范大学第一届世界史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2].艾木拉江·艾山江.俄罗斯教科书怎样讲述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J].世界知识.2019
[3].张敬华.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讲话》政治演说赏析[J].读天下.2016
[4].张敬华.语言思维的构设性与文化代码在英语阅读学习中的解读——以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讲话》为例[J].明日风尚.2016
[5].Major,James,T.McGhee.苏联入侵阿富汗:肠子都晦青了[J].报刊荟萃.2016
[6].万兴.论丘吉尔的《关于希特勒入侵(前)苏联的演说》[J].校园英语.2015
[7].李珩,实习,生李雅.俄罗斯人文大学校长比沃瓦尔教授:中国极大地抗击了日本侵略者保证日军无法入侵苏联[N].重庆日报.2015
[8].王丹丹.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基于IPP模型的政治语篇分析[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
[9].范雯,廖廷良,张璇.修辞文体学视角下丘吉尔《论希特勒入侵苏联演讲稿》的词汇特点[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
[10].陈丽萍.对丘吉尔的《就希特勒入侵苏联演讲》的语篇功能分析(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