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回车巷小学:吴利芬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功能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战场,在教育改革的新途径中,我们如何打好这场主战役,从理论和实践的两个方面反思现今的课堂,重新构建起明天的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堂构建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学的本质、基本要求、教师作用等作了明确的解释。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以往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构建体现新的理念和策略的新课堂?结合自己的学习与教学实践,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以体验感受为脉络
课堂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这就是说,课堂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个性,都是完整的生命主体。语文课堂教学以体验感受为脉络,就是让学生用身体去亲自经历,用心灵去亲自感悟,去体验语文,去感悟语文,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体验写作,体验实践,体验探究,使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体验感受而又富于个性色彩的过程。如,在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庐山的云雾》一课中,在引导学生理解“飘飘欲仙”时,于老师并没有从字面上解释,而是说:“哪个同学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请上台来。你们能不能做出飘飘欲仙的样子?”于是,十几个孩子张开双臂,如仙人一般轻盈飘逸,展翅欲飞。
二、注重发现
学生是机灵又富于创见的,他们知道自身和周遭正发生的一切,能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适应周围人群的思想与情感。爱因斯坦说,往往发现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也有人说,发现是成功的一半,这足以说明发现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发现才能读进去,品出味,只有发现才能读得深,悟得透。如在教学《荷花》一课的教学片断时,教师让学生反复阅读网上资料以后,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有的说,我发现荷塘里的荷花太美了!有的说,这些荷花把我们的祖国装点得如诗如画。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么课文里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看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在汇报时有的说,我发现作者观察一池美丽的荷花以后,重点抓住三种不同的姿态和不同的开放程度的荷花来进行描写,并且作者在用词造句上也是很讲究的,用了“有的……有的……有的……”在写不同的开放程度“全开的”,“刚开的”,“花骨朵儿”等。特别是“冒”和“挨挨挤挤”更富有情趣,具有拟人色彩,把荷花写活了,写动了,很有青春活力。学生的这种发现是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上的,如果不认真读书就发现不了作者的这么多值得吸取的东西。
三、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课堂上,我让孩子们去体验、去探究、去感悟,尽情地展示自己。如在课堂上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主动,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量。
2、引领孩子读书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有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学生才能形成较高的语文水平。
我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渗透阅读方法,课外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展阅读空间,帮助学生建立以教材为内核,然后按名家名篇、自选读物、即时读物为序,逐步构建向外扩展的详读圈,让学生走进自己的读书世界。推荐的书目一般是根据所教的课文而定的。
3、在生活中学语文
教学中,我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追寻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力求让家庭生活成为学生学语文的温床,校园生活成为学生学语文的乐园,社会生活成为学生学语文的天地,让语文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一些。如“在生活中识字”大街上、电视中、车厢里……到处成为孩子识字的地方。
四、加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有不少“空白点”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极好的机会。如《诚实的孩子》一课中说,列宁打碎了姑妈家的花瓶“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不说话”为什么不说话?他在想什么?教师可用这一“空白点”要求学生想象,列宁躺在床上可能想到什么?先说说再把它写下来。再如教学《狼和小羊》课的结尾部分时,教师抓住小羊究竟被狼吃了没有?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有的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拓展想象的空间;有的就凭自己的小脑袋进行大胆想象。在汇报时,有的说:小羊那么善良温顺,不会被狼吃掉的。狼太坏了是没有好下场的,一定会掉进河里被淹死的。有的说,小羊被他妈妈救走了。有的说,狼被猎人打死了。从学生的补白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并且其内容很有思想,认为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真可谓思维、说话、情感“一石三鸟”。
五、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合作探究的教学手段
合作探究是现代学习和工作的显著特点,也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语文课堂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以合作探究为教学手段。通过合作探究,完全摒弃了老师的讲解与分析,将学生推到了课堂主人的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智慧潜能,提高学生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在“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部分,就是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就是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合作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可见,以合作探究为手段的课堂,将不断地带领学生走向语文学习的新境界。
总之,新课程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不仅面向学生的现在,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也有人说: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德国第斯多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的因素很多,只要我们能够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施教,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树立新的教学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新的质量观,新的评价观,就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