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服饰论文-施有禄

宗教服饰论文-施有禄

导读:本文包含了宗教服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宗教信仰自由,政教分离,宗教服饰表达,规制

宗教服饰论文文献综述

施有禄[1](2018)在《宗教信仰自由背景下宗教服饰的表达与规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它包括信教自由和宗教行为自由两个方面。前者作为内部自由,是一项绝对的权利,而后者作为外部自由,是一项相对的权利,与公民的其他基本权利一样,也应受到法律的适当限制。宗教服饰表达作为宗教信仰自由外部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自由也存在边界,有其限度,对其进行规制,亦是在情理之中。本文旨在从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视角对宗教服饰表达与规制的界限做出界定。整篇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阐述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内容,具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宗教信仰自由的立法依据,这可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渊源,其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被国际公约、国际人权文书和各国宪法法律所广泛确认。第二部分,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分别对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原则的概念、内容、限制做了阐释,并分析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必要性和意义,以及与政教分离原则的关系,从而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做好理论铺垫。第二章介绍了与宗教服饰表达有关的法治难题,对国外由宗教服饰表达而引发的争议事件及国内外有关宗教服饰表达的禁令做一概述,并对由此产生的“肯定说”与“否定说”两派观点及其理由进行了概述,推断出争论的焦点在于以宗教服饰表达为代表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边界问题。第叁章通过案情分析、判决结果和案件评析叁个方面对欧洲人权法院有关宗教服饰表达争议的叁个判例做了全面分析,推导出欧洲人权法院在处理类似案件时的裁判依据,即欧洲人权法院在审理有关宗教服饰表达规制争议的案件时,通常分为审查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保护范围、审查对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限制、审查限制行为的合宪性叁个步骤。第四章在理论铺垫和对司法实践分析的基础上,以宗教信仰自由的视角重新审视宗教服饰表达的规制问题,通过对比国内外相关立法和实践情况,提出规制宗教服饰表达的基本思路,对于解决宗教服饰表达争议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8-05-21)

辛宇玲[2](2017)在《“神佛衣境——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服饰文化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开展》一文中研究指出7月15日,由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和上海纺织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神佛衣境——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服饰文化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正式开展。此展是2017年上海纺织博物馆推出的华服典章系列展之一,是继2014年以来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和上海纺织博物馆合作的绚彩中华系列的"中国穆斯林民族服饰文化展""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精品文化展""中国少数民族配饰文化展""中国少数民族织染绣文化展"的第5个展览。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服饰是特定宗教信仰的产物,具有多(本文来源于《《中国博物馆通讯(2017.08 总第360期)》》期刊2017-08-01)

王桦[3](2010)在《凉山彝族毕摩与苏尼的宗教服饰》一文中研究指出凉山彝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祖先崇拜为核心,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为一体的原始宗教信仰,其重要的宗教仪式活动一般由毕摩和苏尼主持。在凉山彝族的信仰中,毕摩和苏尼是人与鬼神间的媒介,可以为人们提供宗教服务。毕摩曾是最早的政教合一的统治者,亦(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0-04-13)

马晓华[4](2009)在《凉山彝族的宗教服饰》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凉山彝族,长期居住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20世纪中叶前尚停留在奴隶制社会。在长达千年之久、封闭而传统的社会中,形成了古朴而独特的服饰风貌,成为彝族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在凉山彝族服饰中,毕摩和苏尼的服饰,是研究四川凉山彝族原始宗教直观而重要的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宗教》期刊2009年04期)

张明坤[5](2009)在《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云南少数民族名目繁多的祭祀仪式中,巫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加强作法时的神秘感和威慑力,巫师在祭祀活动中通常身穿特殊的法衣,使用各种法器,按照想象中的神的意愿来主持各祭祀活动。这些原始宗教服饰作为联结鬼神与人间的媒介,是原始信仰的物化标志和感性象征,最能集中、综合地体现出少数民族拙朴的原始宗教精神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折射出各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同时反映出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母体中孕育形成的民族审美意识和审美精神。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探究其蕴含的民族文化,是了解云南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审美情趣的一种特殊而有效的途径。因此,对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本文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的造型特征着手,进而对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对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心理进行探索,得到了以下结论: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的研究,得出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按造型可分为法帽的造型、法衣的造型、法器的造型以及纹身和人体彩绘。在此基础上,探讨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造型特征,将其归纳为意象造型、主观造型、幻想造型、程式化造型等几方面。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的审美特征,包括自然之美、灵性之美、古朴之美和工艺之美等方面。分析了原始宗教服饰具有尚红、尚黑、尚白等色彩审美差异,得出各民族原始宗教服饰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是源于每个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审美意识。对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审美意识从宗教意识和功利意识两方面进行研究,为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的审美意识研究提供了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体现了万物有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原始信仰。分析出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所反映的原始宇宙观念,包括动物化生说、阴阳五行说、神创说。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是各民族文化的显性表征,通过对其研究,得出原始宗教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记载、民族历史的缩微、民族识别的符徵。通过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探索出其体现的少数民族思维模式,包括神话思维、审美思维、理性思维等。总结出原始宗教服饰是各民族同胞的情感寄托,体现了人们祭神祭祖、祈福求祥、避邪驱鬼、免灾祛病的愿望。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体现的主体意识的研究,得出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表现了人们对超自然、超人间的巨大神力的敬畏、依赖和崇拜的心理。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物的研究,得出了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具有民族认同性、文物性和工艺性。分析出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的主要传承方式及传承场。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境遇的研究,对原始宗教服饰及其传承人所临的危机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应采取的措施,并对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传承的新特点及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综上所述,论文对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的造型特征、审美特征及其蕴涵的文化价值进行了探讨,对其体现的少数民族文化心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的再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09-02-26)

郑剑[6](2005)在《浅议民族宗教服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许多信奉宗教的民族中,宗教人士与他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宗教人士的服装也因其特殊身份而与众不同。作为服饰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类别,宗教服饰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分析。(本文来源于《饰》期刊2005年01期)

张承宗[7](2005)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服饰》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服饰开始出现,并在中外文化的交流变化中,形成了一些与中国传统服饰相适应的特点。僧衣的名称较多,形制也逐步中国化。道服则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本文来源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余鸣[8](2002)在《云南瑶族宗教服饰的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认为 :原始信仰与道教的融合 ,是瑶族宗教文化的独有特征。进而指出瑶族神职人员“师公”、“道公”做法时的特殊着装 ,涵盖着丰富的宗教文化意义 ,是其他民族中少见的宗教礼服 ,除了具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审美价值外 ,对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2年03期)

邓学禹[9](1983)在《宗教服饰》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服饰,广义而言,是指公共、家庭和个人祭祀活动中穿着的范围广范的服装和饰物徽记。它们包括自东正教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装饰华丽的圣餐礼服,以及原始社会人们的纹身、刺身和人体彩绘。某些类型的宗教服装可用于区分一宗教集团内部的祭司阶层和一般成员,亦可用于表示祭司集团的阶级和地位。某些宗教集团要求其神职人员(祭司、和尚、修女、道士、尼姑等)在所有的时间均穿着相应的宗教服装,而其他一些宗教团体仅要求在祭祀活动中穿着。在诸如犹太教、伊斯兰教这样的神权社会中,宗教法规决定其成员是否可穿着某些服(本文来源于《宗教学研究》期刊1983年03期)

宗教服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7月15日,由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和上海纺织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神佛衣境——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服饰文化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正式开展。此展是2017年上海纺织博物馆推出的华服典章系列展之一,是继2014年以来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和上海纺织博物馆合作的绚彩中华系列的"中国穆斯林民族服饰文化展""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精品文化展""中国少数民族配饰文化展""中国少数民族织染绣文化展"的第5个展览。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服饰是特定宗教信仰的产物,具有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宗教服饰论文参考文献

[1].施有禄.宗教信仰自由背景下宗教服饰的表达与规制[D].湖北大学.2018

[2].辛宇玲.“神佛衣境——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服饰文化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开展[C].《中国博物馆通讯(2017.08总第360期)》.2017

[3].王桦.凉山彝族毕摩与苏尼的宗教服饰[N].中国民族报.2010

[4].马晓华.凉山彝族的宗教服饰[J].中国宗教.2009

[5].张明坤.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服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

[6].郑剑.浅议民族宗教服饰[J].饰.2005

[7].张承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服饰[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8].余鸣.云南瑶族宗教服饰的内涵[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9].邓学禹.宗教服饰[J].宗教学研究.1983

标签:;  ;  ;  ;  

宗教服饰论文-施有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