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分割放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损伤,放疗,剂量学参数
大分割放疗论文文献综述
许群英,蒙以良,黄升武[1](2019)在《Ⅲ/Ⅳ期非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高剂量大分割放疗临床疗效与剂量学参数及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行高剂量大分割放疗临床疗效与剂量学参数及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Ⅲ~Ⅳ期NSCLC患者103例,采用高剂量大分割放疗对患者进行治疗,对NSCLC患者的放射性肺损伤情况进行评估,并对剂量学参数与NSCLC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03例Ⅲ~Ⅳ期NSCLC患者中,73例患者出现放射性肺炎,其中1级35例,2级28例,3级8例,4级2例;49例患者出现放射性肺纤维化,其中1级24例,2级18例,3级6例,4级1例。男性NSCLC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高于女性(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_5与NSCLC患者发生≥3级放射性肺炎有关(P﹤0.05);V_5、V_(20)、V_(30)和平均肺剂量与NSCLC患者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有关(P﹤0.05);V_5、V_(10)、V_(20)、平均肺剂量、大体肿瘤体积和计划靶体积与NSCLC患者发生≥1级放射性肺炎有关(P﹤0.05);大体肿瘤体积和计划靶体积与NSCLC患者发生≥2级放射性肺纤维化有关(P﹤0.05)。结论放疗过程中剂量体积与NSCLC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V_5、V_(20)、V_(30)和平均肺剂量等指标参数。(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21期)
程国威,邓垒,孙莉,苏丹,陈平[2](2019)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胸部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化疗后行胸部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收治的26例初治ES-SCLC化疗后行胸部大分割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应用Kaplan-Meier检验比较ES-SCLC化疗后胸部大分割放疗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26例化疗后行大分割放疗的ES-SCLC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Ⅱ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9. 2%,无Ⅲ级以上放射性肺炎或Ⅲ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1年局部控制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9. 2%、57. 7%。结论 ES-SCLC化疗后行胸部大分割放疗可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且未增加毒性反应。(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21期)
彭丽洁,罗灿,赵利荣[3](2019)在《ExacTrac X线图像引导系统对骨转移癌大分割放疗摆位误差的纠正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ExacTrac X线图像引导系统在骨转移癌大分割放疗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接受大分割放疗的56例骨转移癌患者,每次治疗前采用ExacTrac系统进行图像引导,得到左右、头脚、腹背3个平移方向以及左右、头脚、腹背3个旋转方向的摆位误差,采用6D治疗床进行纠正,得到ExacTrac系统纠正后的患者体位摆位误差,采用Wilcoxon检验分析比较纠正前后摆位误差值。结果 56例骨转移癌患者获得纠正前后各448组6D误差值。纠正前后,左右、头脚、腹背方向平移摆位误差分别为(2.263±1.9652) mm和(0.428±0.3894) mm,(3.899±2.8935) mm和(0.428±0.3563) mm,(1.883±1.8522) mm和(0.459±0.4865) mm,左右、头脚、腹背方向旋转摆位误差分别为(0.943±0.8266)°和(0.264±0.2186)°,(0.798±0.8750)°和(0.384±0.4891)°,(1.082±1.0431)°和(0.241±0.2104)°,各方向纠正前后摆位误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xacTrac图像引导系统可以减少骨转移癌大分割放疗的摆位误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肿瘤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刘卫芳[4](2019)在《对接受保乳手术的早期单发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大分割放疗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对接受保乳手术的早期单发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大分割放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普外科接受保乳手术的130例早期单发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术后放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后分割放疗,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后大分割放疗。对比放疗期间两组患者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放疗后其乳房的美容效果。结果:放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放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乳房美容效果的优良率较高,P <0.05。结论:对接受保乳手术的早期单发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大分割放疗可显着提高其乳房的美容效果,且不会增加其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09期)
吴书贵[5](2019)在《左乳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和常规分割放疗的剂量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本研究拟比较早期左乳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和常规分割放疗靶区及心脏各亚结构的剂量,通过等效剂量学量化各剂量参数,比较两种不同放疗方式心脏各部分放疗吸收剂量差异。材料和方法:收集江西省肿瘤医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早期左乳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10例,增强定位扫描后在Pinnacle叁维治疗计划系统勾画靶区及心脏、肺、对侧乳腺、脊髓等正常组织器官,心脏亚结构包括左前降支和左心室。采用调强放疗技术分别制定两种放疗计划:经典常规分割模式50Gy/25F和大分割放疗模式42.56Gy/16F。采用生物等效剂量式量化大分割模式下心脏、LAD、LV、患肺、对侧乳腺的剂量参数,并评价两种不同放疗方式下心脏及其亚结构的剂量体积关系。结果:(1)调整2Gy分次剂量后,大分割组心脏、左心室、左肺最大剂量均小于常规分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前降支最大剂量略小于常规分割组,无统计学差异。(2)与常规分割相比大分割组降低心脏、左心室平均剂量27cGy、67cG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样降低左前降支、左肺平均剂量(2367cGy VS 2291cGy,P=0.037和1089 cGyVS 1005cGy,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大分割放疗降低心脏的等效照射体积,V5、V10、V20、V30、V4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左室等效照射体积,V5、V20有统计学差异(P<0.05),降低左肺等效照射体积,V5、V10、V20、V30、V40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种放疗方案靶区覆盖率均较满意,大分割放疗组最大剂量及平均剂量比常规分割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剂量学比较左乳癌保乳术后常规分割和大分割两种放疗模式,靶区覆盖均可满足临床要求,与传统常规分割放疗相比大分割放疗降低心脏及其亚结构和左肺的辐射剂量,大分割放疗不会额外增加心脏和肺部远期放疗毒性。(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01)
陈海文,卢耀勇,张坤强,杨长福[6](2019)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毒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常规分割放疗与大分割放疗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60例在本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分割放疗,观察组采取大分割放疗,对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对患者均随访12个月,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地转移率、12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急性皮肤反应(1~2级放射性损伤)有16例,声嘶10例,放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等血液毒性反应4例,超过半年以上的晚期损伤,包括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皮肤溃疡形成、臂丛损伤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仅有5例患者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炎症性改变较前增多,两组急性和晚期损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分割放射治疗的短期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相当,两者放疗后毒副作用比较无明显差异,可考虑替代常规分割放疗在临床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07期)
位楠楠,李多杰[7](2019)在《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全乳腺放疗在降低局部肿瘤复发同时也可改善患者生存情况。虽然全乳腺标准放疗可以实现良好的肿瘤控制及美容效果,且具有不良反应轻的特点,但5~7周的治疗时间对患者相对较长,甚至可能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因此临床上越来越倾向大分割放疗和加速部分乳腺照射的短疗程放疗。短疗程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均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具有与常规放疗相似的生存和局部肿瘤控制效果,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相较于常规分割放疗,短疗程放疗具有缩短治疗总时间,减少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显着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期刊2019年04期)
尤鑫,张秀珍,苏娜[8](2018)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大分割放疗的临床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局部晚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48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给予患侧胸壁及锁骨上野大分割照射,处方剂量43. 5 Gy/15 f,2. 9 Gy/f,观察放疗后近期疗效及早、晚期放射性损伤。结果全组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1年局控率及生存率为100. 0%,远处转移率16. 7%。放疗后4例(8. 3%)出现2级放射性皮肤反应,12例(25. 0%)出现2级放射性食管黏膜反应,3例(6. 2%)出现1级急性放射性肺炎,4例(8. 3%)出现2级以上血液毒性,无发生肝肾损害的病例。至随访结束,未发生晚期放射性心脏病、肺炎及肺纤维化。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局部晚期患者,放疗采用单次剂量2. 9 Gy,总剂量43. 5 Gy的剂量分割,近期疗效及患者耐受性均良好,可考虑作为替代常规分割的方案选择。(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8年35期)
刘俊,卢绪菁[9](2018)在《影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同步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影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同步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该院的5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放疗同步化疗,研究组则进行影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同步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表达水平(血清MMP-9、VEGF及PA)。结果研究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57.69%(χ2=4.591,P<0.05),两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MMP-9、VEGF分别为(135.24±15.68)ng/mL及(128.05±26.75)ng/L,低于对照组的(166.72±18.96)ng/mL及(153.87±32.65)ng/L(t=6.524,3.119,P<0.05),PA为(120.04±13.11)U/L,高于对照组的(99.42±9.87)U/L(t=6.407,P<0.05)。结论影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同步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较好,安全性值得肯定,故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8年35期)
罗菊锐,陈星星,杨昭志,张丽,马金利[10](2018)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Ⅱ期临床研究——中期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大分割放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多项随机临床试验中已经得到证实,但全乳大分割瘤床同期加量的放疗模式目前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人群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同期瘤床加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入组保乳术后切缘阴性、病理诊断为浸润性癌、分期pT_(1-2)N_0M_0、术中瘤床钛夹标记的患者接受全乳大分割同期瘤床加量放疗(ClinicalTrail.gov:NCT02617043)。放疗处方剂量为全乳计划靶体积(planned target volume,PTV) 40 Gy/15次/3周,同期瘤床加量至48 Gy/15次/3周。放疗后评估急性不良反应、美容效果以及预后。结果:2015年1月—2016年8月,共计358例患者前瞻性连续性入组本研究。患者中位年龄45岁(25~71岁),71.2%(255例)为绝经前的年轻女性,其中T_1和T_2患者分别为276例(77.1%)和82例(22.9%)。放疗期间及放疗后3个月内,53.6%和8.1%的患者出现Ⅰ~Ⅱ度的放射性皮炎,主要表现为放疗区红斑(38.8%)以及放疗后干性脱皮(41.3%)。13例(3.6%)患者出现湿性脱皮,主要位于乳头、乳晕区,无Ⅲ度以上放射性皮炎。4例Ⅰ度放射性肺炎,1例Ⅲ度放射性肺炎。美容效果自评"极好"和"好"率分别为37.0%和44.8%。中位随访28.3个月(6.0~40.7个月),3例患者出现局部区域复发,4例远处转移(2例合并复发),2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98.6%。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全乳大分割同期瘤床加量放疗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其晚期不良反应以及对疾病局部控制的有效性仍需长期随访来证实。(本文来源于《中国癌症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大分割放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化疗后行胸部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收治的26例初治ES-SCLC化疗后行胸部大分割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应用Kaplan-Meier检验比较ES-SCLC化疗后胸部大分割放疗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26例化疗后行大分割放疗的ES-SCLC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Ⅱ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9. 2%,无Ⅲ级以上放射性肺炎或Ⅲ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1年局部控制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9. 2%、57. 7%。结论 ES-SCLC化疗后行胸部大分割放疗可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且未增加毒性反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分割放疗论文参考文献
[1].许群英,蒙以良,黄升武.Ⅲ/Ⅳ期非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高剂量大分割放疗临床疗效与剂量学参数及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分析[J].癌症进展.2019
[2].程国威,邓垒,孙莉,苏丹,陈平.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胸部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分析[J].医学综述.2019
[3].彭丽洁,罗灿,赵利荣.ExacTracX线图像引导系统对骨转移癌大分割放疗摆位误差的纠正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9
[4].刘卫芳.对接受保乳手术的早期单发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大分割放疗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9
[5].吴书贵.左乳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和常规分割放疗的剂量学比较[D].南昌大学.2019
[6].陈海文,卢耀勇,张坤强,杨长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毒性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9
[7].位楠楠,李多杰.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9
[8].尤鑫,张秀珍,苏娜.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大分割放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
[9].刘俊,卢绪菁.影像引导下大分割放疗同步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8
[10].罗菊锐,陈星星,杨昭志,张丽,马金利.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Ⅱ期临床研究——中期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