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邻里场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联结失效,",邻里中心",需求导向,精致化
邻里场所论文文献综述
卢银桃,侯成哲,黄洁琼,王珊,蒋跃庭[1](2018)在《社区场所活力重塑路径的探索——以杭州“邻里中心3.0”规划建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生活需求,传统的公共服务和社区公共场所供给模式与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之间联结失效,造成公共设施使用低效、资源闲置的同时居民还在抱怨公共场所太少。以需求导向为原则提出"邻里中心"的设施供给模式,通过对行政管理需求的适应提出与其等级相对应的"街道——社区"两级体系;通过1400多份针对不同类型人群的调查,提出符合居民使用需求的设施类型选择;通过对城市不同地区发展实际的适应提出四种布局模式,并为了激发混合的活力提出空间交织融合的要求;通过对居民使用便利的适应提出开放灵活、品质舒适的运营要求,并提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管共治的建设管理模式。最后结合杭州市实践,指出"邻里中心"的建设是一个充满了挑战和革新的过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循序渐进地推动这一精致生活舞台的建设。(本文来源于《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期刊2018-11-24)
杜晓霞[2](2016)在《商品房邻里场所依赖的居民交往空间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住房商品化后,邻里流动速度显着提高,居住空间分异明显,同时居民通勤时间、工作时间增加,压缩了邻里交往的意愿,使得邻里关系趋于松散。居住环境的改变特别是供邻里交往的公共空间的不足,使得邻里交往情况进一步恶化,最终降低了居民对居住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开展,居民的住房缺口日益减少,住房需求逐步向安全、情感和归属等更高层次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希望能探究邻里场所依赖的特征,进而探究对居住环境认同和依靠的需求特征。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对商品房邻里、场所依赖和交往空间特征的概念进行了定义,结合相关理论和文献,对影响商品房邻里场所依赖程度的交往空间特征变量进行了定义及定量化,并运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计算商品房邻里场所依赖指数。其次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建立邻里场所依赖的交往空间特征分析方法。接着在提出模型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结合随机效用模型,构建变量的影响路径分析模型,并提出模型估计、检验和修正的方法,绘制最终的模型路径图。在实证分析部分,通过随机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购买住房的居民,较低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的居民,居住时间较长的居民具有更高的邻里场所依赖程度,交往的邻居人数越多,邻里交往的越频繁,邻里场所依赖程度越低。而邻里间交往的深度越深,居民的邻里场所依赖程度越高。同时住房建筑面积小、住房楼层数少、通勤时间短和公共空间水平高的物质环境下邻里场所依赖程度较高。在影响路径方面,受教育程度、交往深度、通勤时间和住房类型对邻里场所依赖程度具有直接影响效应,而居住时间和公共空间水平则是通过影响交往深度而间接地影响邻里场所依赖程度。同时受教育程度对邻里场所依赖程度影响效果程度最高,其次是住房类型和通勤时间,且两者的影响效果皆为负,接着是交往深度和公共空间水平,而居住时间的影响效果最弱。基于以上实证分析结论,本文针对住宅产品设计、产品定位、居住区规划和管理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陆柳莹[3](2007)在《旧城区更新改造中邻里场所的塑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给城市建设带来了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以后,城市问题错综复杂的旧城区更新改造动力十足,人们不仅要求物质环境的更新交替,更是对能够彼此进行精神交流、促进邻里关系和谐的公共空间有着强烈诉求。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起步较晚,研究与规划的系统性不强,对存在于街区内部的邻里场所——这类规模等级较低的城市公共空间关注不够。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各方面标准不健全,改造求快求量大,缺乏对城市环境品质规范要求的社会背景下进行了简单的大规模改造,使城市空间越来越密实,人们交流的邻里场所越来越稀缺。邻里场所作为填充旧城区城市公共空间主干网络的基质部分,对促进人们情感交流、维系街区社会网络、稳定社会结构起到重要作用。在此情况下,将邻里场所的塑造有机纳入旧城区整体更新改造战略中,具有使社会、经济、环境、人文需求等整体效益综合提高的意义。本论文以邻里场所为研究主题,以旧城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回顾了以往国内外旧城区更新改造与邻里场所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建设实践,总结对我国旧城区邻里场所塑造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方法与建设经验。针对我国旧城区改造的特殊历史背景,总结旧城区的功能构成、布局特征,以及旧城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现状问题,提出旧城区邻里场所建设的重要性。其次,以旧城区叁个典型街区邻里场所的现状调研为例,总结旧城区邻里场所的类型和现状问题,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使用者叁方面,探讨影响邻里场所塑造的深层次影响因素。提出在旧城区更新改造中整体建构邻里场所的思路与方法;提出旧城区高品质邻里场所的评价标准和塑造原则,以及邻里场所建设的引导要素;并针对旧城区邻里场所建设运行机制出现的几类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最后,通过具体案例的规划设计研究,检验论文提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希望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西部其他城市旧城区邻里场所的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7-05-28)
宋文娟,王志宏[4](2006)在《社区和谐在崇川》一文中研究指出万象园社区合唱团演唱的南通号子《邻居好赛金宝》刚一唱完,现场的社区居民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两位小朋友向66岁的领唱者施兰英献上他们刚刚采摘的小花,现场的掌声更加热烈了…… 这是前不久崇(本文来源于《南通日报》期刊2006-05-20)
魏华,朱喜钢,周强[5](2005)在《沟通空间变革与人本的邻里场所体系架构——西方绅士化对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对西方绅士化的回顾和反思中认识到,中产阶级对于和谐沟通氛围的追求损害了低收入居民的利益,从而引发笔者提出“沟通空间”概念,并对国内大城市沟通空间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对比人本的社会空间趋势,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大城市沟通空间进行变革,认为合理的沟通空间对社区融合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共生性竞争邻里场所体系”的规划布局模式和形成机制。(本文来源于《人文地理》期刊2005年03期)
谢芳[6](2001)在《街坊节——邻里情感沟通的场所》一文中研究指出街坊节(Street fair)是美国社区的民间节日。有的是有固定日子,有的却是“心血来潮”。只要街坊们高兴,随便哪一天都可以给自己过个节。每个社区一旦决定举办街坊节,只要事先在社区的街道上贴出告示,告知某日、某时、某地举行街坊节;并另行通知辖区警察分局,届时派员来维持秩序就算“大功告成”了。 具有共同族裔背景的街坊节 早年,来到纽约的各个族裔的移民都是扎堆居住,所以形成今天的纽约版图上可以看到的许多以“小意大利”、(本文来源于《社区》期刊2001年09期)
邻里场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住房商品化后,邻里流动速度显着提高,居住空间分异明显,同时居民通勤时间、工作时间增加,压缩了邻里交往的意愿,使得邻里关系趋于松散。居住环境的改变特别是供邻里交往的公共空间的不足,使得邻里交往情况进一步恶化,最终降低了居民对居住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开展,居民的住房缺口日益减少,住房需求逐步向安全、情感和归属等更高层次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希望能探究邻里场所依赖的特征,进而探究对居住环境认同和依靠的需求特征。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对商品房邻里、场所依赖和交往空间特征的概念进行了定义,结合相关理论和文献,对影响商品房邻里场所依赖程度的交往空间特征变量进行了定义及定量化,并运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计算商品房邻里场所依赖指数。其次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建立邻里场所依赖的交往空间特征分析方法。接着在提出模型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结合随机效用模型,构建变量的影响路径分析模型,并提出模型估计、检验和修正的方法,绘制最终的模型路径图。在实证分析部分,通过随机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购买住房的居民,较低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的居民,居住时间较长的居民具有更高的邻里场所依赖程度,交往的邻居人数越多,邻里交往的越频繁,邻里场所依赖程度越低。而邻里间交往的深度越深,居民的邻里场所依赖程度越高。同时住房建筑面积小、住房楼层数少、通勤时间短和公共空间水平高的物质环境下邻里场所依赖程度较高。在影响路径方面,受教育程度、交往深度、通勤时间和住房类型对邻里场所依赖程度具有直接影响效应,而居住时间和公共空间水平则是通过影响交往深度而间接地影响邻里场所依赖程度。同时受教育程度对邻里场所依赖程度影响效果程度最高,其次是住房类型和通勤时间,且两者的影响效果皆为负,接着是交往深度和公共空间水平,而居住时间的影响效果最弱。基于以上实证分析结论,本文针对住宅产品设计、产品定位、居住区规划和管理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邻里场所论文参考文献
[1].卢银桃,侯成哲,黄洁琼,王珊,蒋跃庭.社区场所活力重塑路径的探索——以杭州“邻里中心3.0”规划建设为例[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2018
[2].杜晓霞.商品房邻里场所依赖的居民交往空间特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3].陆柳莹.旧城区更新改造中邻里场所的塑造研究[D].长安大学.2007
[4].宋文娟,王志宏.社区和谐在崇川[N].南通日报.2006
[5].魏华,朱喜钢,周强.沟通空间变革与人本的邻里场所体系架构——西方绅士化对中国大城市社会空间的启示[J].人文地理.2005
[6].谢芳.街坊节——邻里情感沟通的场所[J].社区.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