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沉迷论文-林晓丹,苏静和,刘分江

工作沉迷论文-林晓丹,苏静和,刘分江

导读:本文包含了工作沉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生,网瘾,角色扮演游戏,“隐形人”

工作沉迷论文文献综述

林晓丹,苏静和,刘分江[1](2019)在《唤醒沉迷角色扮演游戏的“隐形人”——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新形势下,做好因网络成瘾导致的大学生学业困难、人际关系敏感、精神压力等问题的解决工作,提高思政教育研究的针对性及感染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方向。本文运用辅导员工作案例的形式,分析大学生沉迷网络角色扮演手机游戏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高校辅导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赵喜恒[2](2019)在《浅谈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帮助高职学生克服“沉迷网络”的教育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校园"低头族"逐年增加,高职大学生"沉迷网络"问题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焦点。依托积极心理学理论以及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使用网络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针对高职大学生"沉迷网络"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与积极心理学实践理念的契合度进行对照,最终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环境营造等方面做出教育实践探索。(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期刊2019年03期)

陈宏辉,张麟,王夏阳,曾爽津[3](2018)在《企业社会责任主管的道德认同、职业呼唤与工作沉迷》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社会责任主管是一个新兴的职业管理群体,他们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职场中表现出明显的工作沉迷的特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提出道德认同—职业呼唤—工作沉迷的关系模型,通过对参加全国企业社会责任培训的管理人员进行两阶段调研,收集了286份有效问卷。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主管的道德认同感越高,他们表现出工作沉迷行为的倾向性越强,职业呼唤在其中起到中介效应的作用。进一步审视工作沉迷的两个维度(工作乐趣和工作驱动)可以发现,职业呼唤在道德认同与工作乐趣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的作用,在道德认同与工作驱动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研究结论揭示了中国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主管的心理意向影响工作行为的作用机制,并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性建议。(本文来源于《珞珈管理评论》期刊2018年03期)

韦帮娅[4](2018)在《前瞻性人格对职业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促使生产要素特别是人才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国内员工的跳槽现象频发,人才流动量较大。研究表明,员工们在选择新工作时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职业成长,把职业成长作为跳槽的重要考量因素(胡蓓等,2008;胡晓龙等,2017),所以职业成长对员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职业成长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有研究指出职业成长与员工的个性特征相关,员工的性格特征会通过个人的社交网络和对工作的沉迷程度等因素,间接影响其职业成长(翁清雄、席酉民,2012)。日趋复杂的社会变化要求企业要具备前瞻性的视野,员工作为组织中的一员,实现职业成长能够与企业的发展性质保持一致,员工的个性特征中,尤其是前瞻性人格这一人格特征是否会对员工的职业成长产生影响?此外,某些行业为了面对激烈的竞争,已逐渐形成高强度的加班文化,员工们为了获得职业成长,甚至会产生工作沉迷现象,那么前瞻性人格、工作沉迷究竟怎样影响职业成长?都值得进一步探究。本研究即从前瞻性人格出发,以职业成长(内在和外在)为因变量,对其影响机理进行研究,根据文献梳理,把工作沉迷作为前瞻性人格与职业成长的中介变量,把组织承诺作为研究工作沉迷和职业成长间的调节变量,不仅具有创新性,且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等,得出如下几方面的结论:1.前瞻性人格对内在职业成长和外在职业成长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2.工作沉迷在前瞻性人格对内在职业成长和外在职业成长的影响过程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3.组织承诺在工作沉迷对内在职业成长和外在职业成长的影响中并未起调节作用。最后,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对如何帮助员工实现职业成长和留住人才提供了管理启示,并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期刊2018-06-30)

本刊编辑部[5](2018)在《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紧急通知 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有效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强调,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地要充分认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本文来源于《天津教育》期刊2018年06期)

[6](2018)在《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做好预防 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工作答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提问。问:教育部为什么印发这个紧急通知?答: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发展,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不断出现,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近一时期,甚至出现人身伤亡、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为切实(本文来源于《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期刊2018年05期)

[7](2018)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答问》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提问。1.教育部为什么印发这个紧急通知?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发展,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不断出现,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近一时期,甚至出现人身伤亡、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参考》期刊2018年10期)

[8](2018)在《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年1月份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为25.4%,约为1.96亿;10-1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为19.6%,约为1.51亿。为了占据网民四分之一的学生群体,为了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部办公厅于4月20日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本文来源于《平安校园》期刊2018年05期)

秀娟[9](2018)在《儿童沉迷电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视的普及,儿童户外活动的时间逐渐减少,而接触电视的时间在逐渐增多。儿童时期是人的初步社会化时期,对认识世界的初步阶段,自此,过渡依赖电视、沉迷电视会对其成长有不良影响。对此问题,本文通过对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满族屯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调研、访谈和观察,认识和了解了儿童接触电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儿童沉迷电视问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小组工作,对儿童成长有所影响。最后总结出,关注儿童成长是社会、学校、家庭甚至电视台等各方面的应有之意,应提高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注,使其健康成长。论文共分为六部分,文章开头的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现有文献。第二部分是第一章的内容,在此部分主要介绍的是研究地与研究对象的现状描述,包括满族屯的介绍、满族屯学校的介绍以及儿童的生活现状与电视的互动情况等。第叁部分是第二章内容,是开展具体小组工作的部分。在此部分主要介绍的是小组活动相关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准备、小组活动的开展以及小组活动的评估等内容。第四部分是第叁章的内容,是开展具体个案工作的部分,此部分包括个案工作前期准备,开展工作及活动总结等。第五部分是第四章的内容,此部分主要写的是社会工作介入后取得的经验与不足以及后期开展活动所注意的问题。最后一部分是结论部分。(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5)

李旸[10](2015)在《家长式领导与工作沉迷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家长式领导是普遍存在于华人企业中的一种领导模式,它包括仁慈领导、德行领导和权威领导叁个方面的要素。同时,由于当今社会竞争的加剧,许多企业都鼓励“工作狂”般的工作模式,员工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不断加大,由此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工作沉迷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在Spence和Robbins(1992)对工作沉迷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家长式领导风格作为前因变量,研究中国家长式领导风格对工作沉迷产生的影响,探讨适合中国文化特点、能有效降低工作沉迷带来的负面影响的领导行为。本研究可以分为叁个步骤:首先是文献回顾,在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和相关的研究假设;其次是问卷研究,利用网络编制在线问卷,对不同城市、不同行业的员工进行有偿问卷调查,并收集数据;最后,运用分析软件SPSS和AMOS深入探讨上述变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证实了本文提出的部分假设,但是,仍有部分假设未得到证实。主要的结论有:1.家长式领导风格中的仁慈领导,与工作沉迷者享受工作的程度,以及工作沉迷者的工作卷入程度正相关。2.家长式领导风格中的德行领导,与工作沉迷者的享受工作程度,以及工作卷入程度正相关。3.家长式领导风格中的权威领导,与工作沉迷者的强迫工作感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5-05-29)

工作沉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校园"低头族"逐年增加,高职大学生"沉迷网络"问题成为学校育人工作的焦点。依托积极心理学理论以及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使用网络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针对高职大学生"沉迷网络"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与积极心理学实践理念的契合度进行对照,最终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环境营造等方面做出教育实践探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作沉迷论文参考文献

[1].林晓丹,苏静和,刘分江.唤醒沉迷角色扮演游戏的“隐形人”——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2].赵喜恒.浅谈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帮助高职学生克服“沉迷网络”的教育工作[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

[3].陈宏辉,张麟,王夏阳,曾爽津.企业社会责任主管的道德认同、职业呼唤与工作沉迷[J].珞珈管理评论.2018

[4].韦帮娅.前瞻性人格对职业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深圳大学.2018

[5].本刊编辑部.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紧急通知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J].天津教育.2018

[6]..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工作答问[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8

[7]..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答问[J].基础教育参考.2018

[8]..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J].平安校园.2018

[9].秀娟.儿童沉迷电视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10].李旸.家长式领导与工作沉迷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

标签:;  ;  ;  ;  

工作沉迷论文-林晓丹,苏静和,刘分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