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损伤检验点论文-张艳

期损伤检验点论文-张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期损伤检验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Bmi-1,喜树碱,DNA,损伤反应应答

期损伤检验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1](2017)在《沉默Bmi-1基因对K562/ADR细胞CPT化疗敏感性和DNA损伤检验点CHK2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原癌基因Bmi-1(B-cell specific moloney muri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 insertion site 1)是多梳基因(Polycomb Group genes,Pc G)家族的关键成员之一。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水平,如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rlic myeloid leukemia,CML)等。据报道,Bmi-1与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多药耐药以及放化疗的敏感性密切相关,是导致化疗失败及肿瘤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最新的研究证明,Bmi-1在放疗过程中导致的DNA损伤反应应答(DNA damage response,DDR)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强DNA损伤的修复能力及抑制DNA损伤检验点的激活。同时,在实体肿瘤中,Bmi-1可参与放化疗导致的DDR。但在白血病中,Bmi-1是否可调控化疗药物导致的DDR,以及其如何调控DNA损伤检验点的生物学机制还有待明确。此课题选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DR)作为实验对象,利用能导致DSBs的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即抗肿瘤中药单体-喜树碱(Camptothecin,CPT),和小干扰RNA(siRNA)技术,来探究沉默Bmi-1基因是否增强了CPT导致的DNA损伤反应应答及细胞DNA损伤检验点的调控,并最终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起到增加化疗药物作用于白血病细胞的敏感性,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1.用RT-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比较K562/W和K562/ADR组细胞Bmi-1的表达情况。2.将实验室前期设计好的siRNA序列p Genesil-2-HK、p Genesil-2-Bmi-1 1以及p Genesil-2-Bmi-1 3分别瞬时转染至K562/ADR细胞株中,48h后检测Bmi-1基因的表达,并分别命名为K562/ADR-Ctr、K562/ADR-S1、K562/ADR-S3。同时,我们把含有EGFP基因,能表达荧光蛋白的质粒p Genesil-1(由武汉晶赛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转入细胞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3.选用0、0.005、0.01、0.02、0.04、0.08及0.16μmol/L的CPT药物浓度处理K562/ADR细胞1-4天,应用MTT法检测出K562/ADR细胞对于CPT的最适药物浓度及加药时间。4.用选取好的最适浓度及加药时间(72h IC50:0.016μmol/L)的CPT处理K562/ADR及K562/ADR-s1细胞,用MTT法检测1-5天K562/ADR、K562/AD-R-s1、K562/ADR+CPT及K562/ADR-s1+CPT四组细胞的增殖情况。5.CPT(0.016μmol/L)处理K562/ADR及K562/ADR-s1细胞2h,收获四组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实验观察细胞中DSBs的标志物——γ-H2AX的细胞核聚焦点数。6.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四组细胞中DNA损伤反应蛋白——P-ATM、P-CHK2及γ-H2AX蛋白表达情况。7.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TM激活剂(ATM activator)——Chloroquine diphos-phate(72h,0.014μmol/L)处理的K562/ADR细胞中的P-ATM、P-CHK2及γ-H2AX蛋白表达情况。8.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TM抑制剂(ATM Kinase Inhibitor)——KU55933(72h,10μmol/L)处理的K562/ADRs1细胞中的P-ATM、P-CHK2及γ-H2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K562/ADR细胞Bmi-1的表达量高于K562/W细胞,选取高表达Bmi-1的K562/ADR细胞株用于后续实验。2.观察到p Genesil-1的转染效率在70%左右,且两种siRNA序列成功下调了Bmi-1的表达,选取沉默效果较好的干扰株K562/ADR-s1进行后续实验。3.K562/ADR对于CPT呈现了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并有效的抑制了细胞的增殖,且计算出72h IC50值用作后续实验。4.观察四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发现K562/ADR-s1及K562/ADR+CPT组细胞增殖率较K562/ADR组明显降低,K562/ADR-s1+CPT组的细胞增殖率较K562/ADR、K562/ADR-s1及K562/ADR+CPT组细胞降低的更明显,说明干扰Bmi-1后能够加强化疗药物CPT导致的K562/ADR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加了CPT作用于K562/ADR细胞的敏感性。5.观察四组细胞,发现K562/ADR-s1及K562/ADR+CPT组都有不同程度的γ-H2AX细胞核聚焦点数的存在,在K562/ADR-s1+CPT组中γ-H2AX细胞核聚焦点数较K562/ADR-s1及K562/ADR+CPT组增多,说明干扰Bmi-1后加强了化疗药物导致的DSBs。6.K562/ADR-s1及K562/ADR+CPT组细胞P-ATM、P-CHK2及γ-H2AX蛋白表达量均增多,而K562/ADR-s1+CPT组中的P-ATM、P-CHK2及γ-H2AX表达与K562/ADR-s1及K562/ADR+CPT组比较均有明显的增高。7.加了ATM激活剂组细胞P-ATM、P-CHK2及γ-H2AX蛋白的表达较K562/ADR组细胞明显增高。8.ATM抑制剂组细胞P-ATM、P-CHK2及γ-H2AX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K562/ADR-s1组细胞。结论:沉默Bmi-1基因能够增强K562/ADR细胞对化疗药物CPT的敏感性,可能与其增强CPT导致的DNA损伤反应蛋白P-ATM的活性,从而激活DNA损伤检验点有关。(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7-03-01)

陈小敏,张素琴[2](2013)在《DNA损伤检验点ATM-chk2通路影响衰老的作用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DNA损伤检验点ATM-chk2通路对影响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4个月龄、12个月龄、20个月龄和28个月龄各10只,分别取4个月龄、12个月龄、20个月龄和28个月龄大鼠的骨髓组织进行ATM-chk2通路的观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个月龄、12个月龄、20个月龄和28个月龄SD大鼠的ATM基因表达随着月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不同月龄大鼠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ATM-chk2通路基因蛋白表达呈逐渐上升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 ATM基因表达及ATM-chk2通路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和大鼠月龄直接相关,年龄越大ATM基因表达日渐降低,ATM-chk2通路基因蛋白表达呈逐渐上升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生》期刊2013年15期)

刘波[3](2009)在《PPM1G在DNA损伤检验点和纺锤体检验点中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真核细胞内调节细胞周期各个时期转换有序进行的重要调控机制,主要包括DNA损伤检验点、DNA复制检验点和纺锤体检验点等细胞周期检验点。检验点缺陷会导致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及最终癌变的发生。蛋白质的磷酸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调节机制,它控制着许过细胞的活动。异常的蛋白质磷酸化与许多人类疾病包括痛症的发生相关,它可能是由于蛋白质的磷酸化作用失调引起的。PPM1G属于蛋白磷酸酶PP2C家族,PPM1G在组织中普遍表达,尤其在睾丸、骨骼肌和心脏中的表达量较高,这种普遍性的表达表明PPM1G可能在各种组织和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本文探讨蛋白磷酸酶PPM1G在DNA损伤检验点和纺锤体组装检验点中的功能。我们发现用RNA干扰技术抑制PPM1G的表达导致DNA损伤诱导的G2/M检验点缺陷,DNA损伤标记物γH2AX的水平在DNA损伤后4小时仍保持较高水平。PPM1G在体外对γH2AX去磷酸化。这些结果提示PPM1G参与DNA损伤诱导的G2/M检验点的调控和DNA修复,γH2AX是PPM1G的底物。我们还发现用RNA干扰技术抑制PPM1G的表达导致纺锤体毒素Nocodazole或Taxol诱导的纺锤体检验点的失活,同时纺锤体检验点关键基因X编码的RNA和蛋白质水平显着下降。PPM1G和DNA依赖的RNA聚合酶PolII相互作用。这些结果提示PPM1G可能通过对纺锤体检验点关键基因X在转录水平的调控而参与纺锤体检验点的激活。(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张瑞涛,史惠蓉[4](2008)在《G_2~M期DNA损伤检验点与卵巢癌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G2~M期是细胞生长的终末环节,是各种致癌和抑癌因素作用的必经之路。DNA损伤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如果细胞在有丝分裂之前不能维持自身基因组的稳定性,损伤的基因就会随着细胞分裂遗传给子代细胞,最终导致恶变。G2~M期DNA损伤检验点是细胞周期运行至有丝分裂前细胞自我修复的最后时机,CDK1是细胞周期G2~M期检验点的核心因子。近年研究表明,参与G2~M期DNA损伤检验点的细胞因子与卵巢癌关系密切,综述近年G2~M期DNA损伤检验点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国际妇产科学杂志》期刊2008年06期)

郭妍宏,朱应葆[5](2007)在《DNA损伤检验点调控的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种因素可以引起DNA损伤而最终导致基因产生错义突变、缺失或错误重组。为确保遗传准确性,细胞形成了复杂的细胞周期监督机制,即细胞周期检验点。其中DNA损伤检验点由许多检验点相关蛋白组成,可以识别损伤的DNA,经复杂的信号转导途径引发蛋白激酶的级联反应,减慢或阻滞细胞周期进程,从而为细胞修复损伤的DNA赢得时间。(本文来源于《生理科学进展》期刊2007年03期)

沈洪兵,胡志斌,马红霞,靳光付,苗瑞芬[6](2007)在《DNA损伤检验点磷酸肌醇-3-激酶相关蛋白家族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因组的完整性是人类避免恶性病变的必要条件。香烟烟雾及空气污染物中的致癌物可引起不同DNA损伤修复通路的激活,但首先是共有的DNA损伤检验点通路的活化。磷酸肌醇-3-激酶相关蛋白(PIKK)家族成员ATM,ATR和DNA-PKcs处于损伤检验点通路的最上游,负责下游蛋白包括p53和H2AX的磷酸化活化和募集。研究表明,PIKKs 损伤反应系统的激活处于肿瘤发生的早期,但相应基因多态性尤其是DNA-PKcs与肺癌的遗传易感性研究尚罕见报告。方法:本研究首先针对DNA-PKcs基因,运用连锁不平衡(LD) 分析从Hapmap数据库中挑选了10个标签SNPs,再从ATM/ATR基因上各选取了1个具有代表性的多态性位点,以illumina高通量平台及PCR-RFLP的方法对500名新发肺癌患者和517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的基因型进行了检测,来探讨PIKKs基因的基因型/单倍型 (haplotype)/双倍型(diplotype)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在单位点分析中,与野生纯合子比较,DNA-PKcs基因有4个SNPs与肺癌显着相关(rs12334811,突变纯合子OR=0.28,95% CI:0.09-0.89;rs4873737,突变纯合子OR=0.33,95%CI:0.13-0.84;rs8178085,杂合子OR= 0.65,95%CI:0.44-0.95;rs7003908,杂合子OR=0.76,95%CI:0.59-1.00)。单倍型分析显示 DNA-PKcs“2112212221”单倍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达到统计学显着性水平(P< 0.0001,经1000次permutation模拟)。与含有该基因其他单倍型的双倍型相比较,含有 DNA-PKcs“2112212221”单倍型的双倍型与肺癌的患病风险符合共显性模型,携带1-2拷贝 DNA-PKcs“2112212221”单倍型的个体与不携带这个单倍型的个体比较,患肺癌的风险降低了42%(OR=0.58,95%CI=0.38-0.89)。这一保护性在非吸烟者(OR=0.49,95%CI= 0.24-1.00),肿瘤家族史阴性者(OR=0.54,95%CI=0.33-0.90),ATM rs228591多态位点变异基因型携带者(OR=0.45,95%CI=0.26-0.79)和ATR rs6782400多态位点野生基因型携带者 (OR=0.37,95%CI=0.16-0.88)尤为显着,但我们没有发现明显的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论:本研究是第一个有关DNA-PKc多态性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结果支持DNA-PKc的遗传变异可作用于肺癌的患病风险。(本文来源于《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7-07-01)

刘巍峰,于珊珊,陈冠军,李越中[7](2006)在《DNA损伤检验点与损伤修复及基因组稳定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有机体基因组DNA经常会受到内源或外源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结构发生变化,产生损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有机体也相应形成了一系列应对与修复损伤DNA,并维持染色体基因组正常结构功能的机制。其中DNA损伤检验点(DNA damage checkpoint)就是在感应DNA损伤的基础上,对损伤感应信号进行转导,或引起细胞周期的暂停, 从而使细胞有足够的时间对损伤DNA进行修复,或最终导致细胞发生凋亡。DNA损伤检验点信号转导途径是一个高度保守的信号感应过程,整个途径大致可以分为损伤感应、信号传递及信号效应3个组成部分。其中3-磷脂酰肌醇激酶家族类成员ATM (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和ATR (ataxia-telangiectasia and Rad3-related) 活性的增加构成整个途径活化的第一步。它们通过激活下游的效应激酶,Chk2/Chk1,通过协同作用许多其他调控细胞周期、DNA复制、DNA损伤修复及细胞凋亡等过程的蛋白质因子来实现细胞对DNA损伤的高度协调反应。近十几年,随着此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步揭示了DNA损伤检验点途径发生过程中,各种核心组分通过与不同调节因子、效应因子及DNA损伤修复蛋白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以实现监测感应异常DNA结构并实施相应反应的机制;其中,检验点衔接因子(mediators)以及染色质结构,尤其是核小体组蛋白的共价修饰在调控ATM/ATR活性,促进ATM/ATR与底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介导DNA损伤位点周围染色质区域上多蛋白复合物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动态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人们也开始发现DNA损伤检验点途径与DNA损伤修复、基因组稳定性以及肿瘤发生等过程之间某些内在的联系。该反应途径在通过协调细胞针对DNA损伤做出各种反应的基础上,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调控DNA损伤修复过程,并与DNA损伤修复途径协同作用最终保证染色体基因组结构的完整性,而检验点途径的改变,则会引起基因组不稳定的发生,包括从突变频率的提高到大范围的染色体重排,以及染色体数量的畸变。如:突变发生在肿瘤形成早期,会大大增加肿瘤发生的几率。文章将对DNA损伤检验点途径机制及其对DNA损伤修复、基因组稳定性影响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期损伤检验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DNA损伤检验点ATM-chk2通路对影响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D大鼠4个月龄、12个月龄、20个月龄和28个月龄各10只,分别取4个月龄、12个月龄、20个月龄和28个月龄大鼠的骨髓组织进行ATM-chk2通路的观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个月龄、12个月龄、20个月龄和28个月龄SD大鼠的ATM基因表达随着月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不同月龄大鼠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ATM-chk2通路基因蛋白表达呈逐渐上升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 ATM基因表达及ATM-chk2通路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和大鼠月龄直接相关,年龄越大ATM基因表达日渐降低,ATM-chk2通路基因蛋白表达呈逐渐上升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期损伤检验点论文参考文献

[1].张艳.沉默Bmi-1基因对K562/ADR细胞CPT化疗敏感性和DNA损伤检验点CHK2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7

[2].陈小敏,张素琴.DNA损伤检验点ATM-chk2通路影响衰老的作用机制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

[3].刘波.PPM1G在DNA损伤检验点和纺锤体检验点中的功能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4].张瑞涛,史惠蓉.G_2~M期DNA损伤检验点与卵巢癌的关系[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08

[5].郭妍宏,朱应葆.DNA损伤检验点调控的分子机制[J].生理科学进展.2007

[6].沈洪兵,胡志斌,马红霞,靳光付,苗瑞芬.DNA损伤检验点磷酸肌醇-3-激酶相关蛋白家族基因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C].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7

[7].刘巍峰,于珊珊,陈冠军,李越中.DNA损伤检验点与损伤修复及基因组稳定性(英文)[J].遗传学报.2006

标签:;  ;  ;  ;  

期损伤检验点论文-张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