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游客动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扬州市,乡村旅游,行为分析
游客动机论文文献综述
梁传波,焦世奇[1](2019)在《扬州市乡村旅游游客动机与行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的方式,对扬州市7家乡村旅游景点游客的结构特征、旅游动机、旅游决策以及满意度进行分析。调研结果显示,扬州市乡村旅游游客以中青年、收入水平中等、学历稍高的家庭为主,他们选择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休闲观光,自然风光好、环境优美的景点更受青睐。游客对扬州市乡村旅游的自然风光和食宿条件满意度较高,但对管理服务、交通条件以及人文民俗等方面满意度不高。(本文来源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赵雪祥,骆培聪[2](2019)在《乡村旅游目的地游客旅游动机对重游意愿的影响——交往意愿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游客需求视角,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乡村旅游目的地游客旅游动机对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并以交往意愿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地游客旅游动机正向影响游客交往意愿和游客重游意愿;乡村旅游地游客交往意愿正向影响游客重游意愿;乡村旅游地游客交往意愿在旅游动机和重游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认为,要针对游客出游动机开展针对性营销策略,打造体验性较高的旅游产品促进当地居民与游客的交往,重视乡土景观资源的保护,从而使乡村旅游地获得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程圩,张霄玥,隋丽娜[3](2019)在《我国游客对境外“打工度假”的风险感知及旅游动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打工度假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且以青年群体为主,对旅游风险感知和旅游动机的研究对其未来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用因子分析法萃取出4项打工度假的旅游风险感知因子(国内环境、文化差异、身心安全和目的地工作环境)、3项打工度假的旅游动机因子(能力提升、开拓眼界和摆脱现状),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国内环境、身心安全和目的地工作环境的风险感知会显着影响能力提升和摆脱旅游现状的旅游动机。因打工度假的特殊性,文化差异上的旅游风险感知对旅游者决策并不会造成显着的影响,而旅游者的动机更偏向能力提升和摆脱现状方面而非开拓眼界,并据此采取相关管理措施。(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王金伟,杨佳旭,郑春晖,王琛琛[4](2019)在《黑色旅游地游客动机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研究——以北川地震遗址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黑色旅游已逐渐成为广义休闲旅游谱系中的一个颇受关注的组成部分,但关于黑色旅游动机和目的地形象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却相对缺乏。文章以北川地震遗址区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黑色旅游地游客动机和目的地形象的结构特征及其内部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黑色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娱乐与自我发展"动机显着正向影响整体形象",公益与教育启迪"动机显着正向影响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而"见证与灾区探寻"动机显着正向影响认知形象,并显着负向影响整体形象。同时,认知形象显着正向影响情感形象,情感形象显着正向影响整体形象,情感形象在认知形象对整体形象的影响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由此可知,"情感"是黑色旅游目的地形象内部演化的关键内核。(本文来源于《旅游学刊》期刊2019年09期)
周彬,雷凤瑶,虞虎,张亦弛[5](2019)在《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类型及差异,为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升级转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进行实地调研,利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开展描述统计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均值计算、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使用AMOS21.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5个游憩动机均值表现为健康放松4.37>社会交往4.03>学习教育3.96>自我实现3.86>逃避压力3.79;不同学历游客在逃避压力动机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不同职业游客在学习教育、自我实现以及逃避压力动机上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不同家庭年收入的游客在学习教育、社会交往及健康放松动机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健康放松是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体验森林游憩活动的首要驱动因素,其次为社会交往、学习教育和自我实现,而逃避压力位居最后。在维护森林生态安全前提下,建议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森林康养、森林研学、森林度假、森林养老和森林体育等旅游产品。(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王镇宁,骆培聪[6](2019)在《基于因子分析的嵩口古镇游客动机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永泰县嵩口古镇为例,通过采用抽样调查的形式,在案例地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并运用SPSS17.0软件的因子分析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归纳出游客前往嵩口古镇旅游的4类主要动机,分别是学习与游览观光、探索与增进感情、购物与情感交际、逃避与摆脱现状,并针对上述游客动机为永泰嵩口镇开发古镇旅游提出若干合理建议.(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袁婷婷[7](2019)在《自然灾害旅游地游客重游意愿与旅游动机的关系研究——以北川羌城旅游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黑色旅游一直是学术界广受关注的一个领域,已有研究较多关注黑色旅游者的动机,但很少关注黑色旅游者动机与重游意愿的关系。该文以汶川大地震的重要纪念地"北川羌城旅游区"为案例,在调研分析旅游动机的基础上,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叁项主要动机因子,按动机强烈程度排名依次为:"感受地震灾难动机""教育与学习动机"和"休闲与亲情动机",然后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旅游动机与重游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旅游动机确实影响旅游者的重游决策,在所提炼的叁项旅游动机因子中,"感受地震灾难动机"和"教育与学习动机"对旅游者的重游意愿有着负向影响,重游概率随着这两个动机的提高而减小;"休闲与亲情动机"对重游意愿有正向影响,重游概率随着该动机提高而增大。因此,自然灾害型旅游地需强化灾害产品和灾害教育的趣味性,增加旅游者的休闲体验,方可实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度假旅游》期刊2019年04期)
胡美,张明,陈昌[8](2019)在《广州市乡村体育旅游游客的旅游动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水平的提高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使乡村体育旅游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广州市乡村旅游游客的旅游动机,发现影响因素主要有体验因子、健康因子和突破因子,对各因子进行了分析,并依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力图更好地促进乡村体育旅游的飞速发展,实现全民健身和经济的腾飞。(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曾真[9](2019)在《基于游客游憩动机及行为特征下的城市绿道优化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对于土地空间和自然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影响了城市发展规划以及人居环境建设。城市绿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类“城市问题”的蔓延,作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人居环境优化的支撑空间之一,绿道集生态保护、娱乐休闲、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低碳生活方式,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等需求。我国城市绿道的建设根本是服务于城市居民,以提供交通、休憩、休闲等功能为主。游憩动机是激发、引导和推动人们进行游憩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本文以绿道中游客的游憩动机为切入点,找出影响游人绿道游憩的主要因素。基于游客意愿为导向的城市绿道建设对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均有重要作用。基于不同的游憩动机划分游客人群,深入分析不同类型游客的游憩行为差异,为推动城市绿道实现以人为本的功能多元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选择福州市福道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对福道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游憩动机、行为特征以及游憩体验进行探讨分析。(1)运用主因子分析法得出福道游客的主要游憩动机包括亲近自然、舒缓身心、探索新奇、保持健康、娱乐消遣、个人兴趣、交流与求知七大类;(2)在得出游憩动机主因子的基础上,将7个主因子的得分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分析比较,最终将福道游客分为保持健康类、舒缓身心类、探索新奇类、亲近自然与娱乐类四种类型。(3)运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类型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行为特征,发现不同类型的游客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出行方式、到达所需时间、游憩时段、游憩频次、游憩同伴、主要游憩行为均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4)游客对于福道的总体满意度大致上可视为基本满意,二级指标层中的满意度值从大到小依次为自然环境、游憩体验、基础设施、便民服务。(5)基于各类游客群体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和游憩行为方面存在的差异性,结合福道游客的游憩后体验评价,提出以游客的游憩需求为导向的城市绿道现状优化策略。(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4-01)
余菜花,廉同辉,袁勤俭,金陈妍[10](2019)在《任务不确定性、感知可用信息缺失和时间距离对游客社会化搜寻动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诸如任务等影响游客社会化搜寻的因素,为旅游机构利用社交服务网站开展营销活动,成功激发游客的出游行为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实验法,考察任务不确定性(确定性任务vs.不确定性任务)、感知可用信息缺失(高vs.低)和时间距离(长vs.短)对游客社会化搜寻动机的影响。[结果/结论]结果显示:1)相对于确定性任务,不确定性任务下,游客的社会化搜寻动机大;2)相对于感知可用信息缺失程度低,感知可用信息缺失程度高下游客的社会化搜寻动机大;3)相对于时间距离长,时间距离短下游客的社会化搜寻动机大;4)时间距离能调节任务不确定性与游客社会化搜寻动机之间的关系,感知时间距离短,任务不确定性对游客社会化搜寻动机无影响;感知时间距离长时,不确定任务下社会化搜寻动机强,确定性任务下社会化搜寻动机弱。(本文来源于《现代情报》期刊2019年04期)
游客动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游客需求视角,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乡村旅游目的地游客旅游动机对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并以交往意愿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地游客旅游动机正向影响游客交往意愿和游客重游意愿;乡村旅游地游客交往意愿正向影响游客重游意愿;乡村旅游地游客交往意愿在旅游动机和重游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认为,要针对游客出游动机开展针对性营销策略,打造体验性较高的旅游产品促进当地居民与游客的交往,重视乡土景观资源的保护,从而使乡村旅游地获得可持续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游客动机论文参考文献
[1].梁传波,焦世奇.扬州市乡村旅游游客动机与行为分析[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
[2].赵雪祥,骆培聪.乡村旅游目的地游客旅游动机对重游意愿的影响——交往意愿的中介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程圩,张霄玥,隋丽娜.我国游客对境外“打工度假”的风险感知及旅游动机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王金伟,杨佳旭,郑春晖,王琛琛.黑色旅游地游客动机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研究——以北川地震遗址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9
[5].周彬,雷凤瑶,虞虎,张亦弛.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J].林业科学.2019
[6].王镇宁,骆培聪.基于因子分析的嵩口古镇游客动机实证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袁婷婷.自然灾害旅游地游客重游意愿与旅游动机的关系研究——以北川羌城旅游区为例[J].度假旅游.2019
[8].胡美,张明,陈昌.广州市乡村体育旅游游客的旅游动机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
[9].曾真.基于游客游憩动机及行为特征下的城市绿道优化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
[10].余菜花,廉同辉,袁勤俭,金陈妍.任务不确定性、感知可用信息缺失和时间距离对游客社会化搜寻动机的影响[J].现代情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