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偏心距假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颈干角,人工假体,股骨偏心距
高偏心距假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栋[1](2016)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不同颈干角股骨假体对股骨偏心距重建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可以有效解决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已发展为骨科常规手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如何精确重建股骨偏心距(femoral offset,FO)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和难题,精确重建股骨偏心距有利于平衡髋关节软织张力,从而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术后关节功能。THA术中重建股骨偏心距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股骨颈干角对其影响较为显着。虽然同一厂牌的股骨假体常可以提供两种颈干角的选择,但国内尚未引入类似的产品。对于THA术中使用不同颈干角的股骨柄假体,在国人中重建股骨偏心距的情况,尚无太多的研究。目的:本文通过总结回顾使用两种不同颈干角股骨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探讨不同颈干角股骨假体在国人中重建股骨偏心距的情况,为国人THA术中假体的选择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01月-2013年12月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关节外科连续收治、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10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随访研究。根据THA中使用股骨假体颈干角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使用135°Depuy Corail股骨柄,B组使用127°Stryker Trident股骨柄。术后行Harri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测量术后健侧和术侧股骨偏心距、术后手术侧股骨偏心距相对于健侧变化值(x FO)、该变化值与健侧股骨偏心距的比值,简称变化率(sd FO)、sd FO>15%或<-15%患者例数(即outliers)、双下肢长度差异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颈干角、双下肢长度差、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成功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两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未发生感染及假体脱位、翻修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较术前显着改善(P<0.05),但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变化值(x FOa)为(1.84±5.74)mm,B组变化值(x FOb)为(5.89±5.71)mm)。A组变化率(sd FOa)为(8.58%±19.47%),B组变化率(sd FOb)为(21.01%±20.22%)。B组x FO和sd FO均显着大于A组(P<0.05)。A组离群者21例,B组离群者3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3个月两组双下肢长度差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135°Depuy Corail和127°Styker Trident股骨假体均能对股骨偏心距较好的重建。2.应用135°Depuy Corail和127°Styker Trident股骨柄行THA手术近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3.127°Styker Trident股骨假体可能由于假体本身设计问题,可能使THA术后股骨偏心距过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6-02)
韵向东[2](2015)在《中国人群TKA患者胫骨平台偏心距测量及应用和股骨远端假体匹配分析研究—单中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人群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时(TKA),经常发现假体不能完全匹配。在股骨侧,有时出现股骨假体悬突或覆盖不足;在胫骨侧,当使用延长柄假体时,如果延长柄与胫骨髓腔轴不匹配,会引起胫骨平台的覆盖不全或悬突。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使用的假体参数多来自西方人群的数据。本研究利用影像学分析中国人群TKA患者的胫骨平台中心与胫骨干轴线的关系;明确TKA术后股骨假体的匹配情况;分析使用延长柄TKA的临床结果。结果显示:(1)中国人群TKA患者大部分胫骨干轴线位于胫骨平台中心前外侧,在内侧平台软骨下截面水平其平均偏心距是7.61 mm。(2)中国人群TKA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容易出现假体的覆盖不足,很少出现悬突,男性更容易出现覆盖不足。(3)中国人群TKA患者使用偏心延长柄时,其偏心范围不完全合适,有时手术中只能采用妥协的方式来适应中国TKA患者的偏心距。(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5-04-01)
吴秀明[3](2014)在《Corail高偏心距股骨柄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早期临床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orail高偏心距股骨柄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采自我院2009年4月-2012年8月,采用美国Depuy公司Corail高偏心距股骨柄假体共37例40髋病例,随访进行了髋关节Harris评分、X线及临床并发症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平均手术时间54.8±7.24min(34-70min),术中出血245.6±38.2ml(145-348ml)。术后腓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发生脂肪液化1例;无脱位、假体松动、感染、假体周围骨折;未出现大腿痛等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无死亡、翻修等。患侧股骨偏心距从术前平均为34.78±7.34㎜(22-49㎜)到术后平均为43.46±6.12㎜(31-55㎜);髋臼旋转中心的重建率为82.5%;双下肢等长重建率为87.5%;Harri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34.4±5.7分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平均84.5±5.3分;术后1-2周内假体的初始固定质量按照Healy标准评定,均达到优的标准。术后37例40髋获得平均随访12±4.7月的随访的病例全部患者均获骨性固定。结论对于股骨偏心距较大的患者,Corail高偏心距股骨柄假体在早期THA中固定牢靠,能很好地重建股骨偏心距、髋臼旋转中心、恢复双下肢等长、恢复髋关节的稳定。(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4-06-01)
孙波,王毅,刘世珑,李瓦里[4](2008)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与股骨偏心距重建:术前模板设计所选假体与术中符合率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随着髋关节置换病例的增加,再次翻修的病例也逐渐增多,偏心距对于翻修手术的要求较高。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股骨偏心距的重建方法和影响因素。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分析,于2001-12/2007-12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对象:选择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6年间收治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36例,男15例,女21例,平均年龄68.2岁(64~75岁),初次置换至翻修手术的平均时间为7.8年(5~17年)。按术中是否进行股骨偏心距重建分为股骨偏心距重建组27例,未重建组9例。患者对治疗均知情同意。方法:拍摄患者骨盆正位X射线片,对术后股骨偏心距重建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初次置换术后和翻修术后股骨矩保留值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股骨矩保留值与股骨偏心距重建的关系。②术前模板设计所选假体与术中假体符合率。③翻修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结果:术前模板设计所选股骨假体与术中选用假体符合率为80.56%(29/36),股骨偏心距重建率为75.0%(27/36)。股骨偏心距重建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高于股骨偏心距未重建组(t=2.987,P=0.005)。股骨偏心距重建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股骨偏心距未重建组(P=0.026)。股骨偏心距重建组、股骨偏心距未重建组初次置换术后和翻修术后股骨矩保留值差异有显着性(t=2.645,P=0.012;t=2.827,P=0.008)。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股骨偏心距重建是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使用规范、细致的术前测量,减少术中股骨矩的损伤,重建髋关节的软组织平衡。(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期刊2008年39期)
汤宇,孙天胜[5](2006)在《股骨偏心距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功能及相关生物力学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全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术中,软组织平衡不足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而股骨偏心距的恢复和重建对髋关节软组织张力的平衡非常重要,为此就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偏心距或软组织平衡的相关研究做以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75-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offset,arthroplasty(orreplacement),softtissuebalance”,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选择髋关节置换术后与股骨偏心距或软组织平衡研究有关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类文章,排除综述类文章及未提供摘要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6篇相关文献,3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50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36篇文献中,10篇涉及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平衡的生物力学原理,16篇涉及偏心距对假体微动及磨损的影响,12篇涉及偏心距调整的方法,22篇涉及重建股骨偏心距的注意事项,16篇涉及股骨偏心距对假体设计的影响和要求。本文选用符合纳入标准的16篇文献。资料综合:在全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术中,软组织平衡不足也是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由于髋关节本身的解剖特点,外展肌必须维持一定张力才能保持髋关节在站立及步态过程中的稳定。而股骨偏心距直接影响了外展肌张力的变化。偏心距不足可能影响假体稳定性,增加术后假体磨损;增加的偏心距由于加大了外展肌力臂,而减小了髋臼压力,最终减少了髋臼聚乙烯磨损;但是过大的偏心距使应力传导不均,微动增加,导致松动、骨溶解增加等并发症,因此对全髋关节置换或翻修术应充分重视偏心距的恢复。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精确恢复股骨偏心距的长度,可以增加外展肌张力,提高稳定性,加大假体活动范围,减少聚乙烯磨损和无菌性松动,从而提高假体的使用年限。(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康复》期刊2006年33期)
高偏心距假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人群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时(TKA),经常发现假体不能完全匹配。在股骨侧,有时出现股骨假体悬突或覆盖不足;在胫骨侧,当使用延长柄假体时,如果延长柄与胫骨髓腔轴不匹配,会引起胫骨平台的覆盖不全或悬突。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使用的假体参数多来自西方人群的数据。本研究利用影像学分析中国人群TKA患者的胫骨平台中心与胫骨干轴线的关系;明确TKA术后股骨假体的匹配情况;分析使用延长柄TKA的临床结果。结果显示:(1)中国人群TKA患者大部分胫骨干轴线位于胫骨平台中心前外侧,在内侧平台软骨下截面水平其平均偏心距是7.61 mm。(2)中国人群TKA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容易出现假体的覆盖不足,很少出现悬突,男性更容易出现覆盖不足。(3)中国人群TKA患者使用偏心延长柄时,其偏心范围不完全合适,有时手术中只能采用妥协的方式来适应中国TKA患者的偏心距。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偏心距假体论文参考文献
[1].张国栋.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不同颈干角股骨假体对股骨偏心距重建的比较[D].吉林大学.2016
[2].韵向东.中国人群TKA患者胫骨平台偏心距测量及应用和股骨远端假体匹配分析研究—单中心研究[D].兰州大学.2015
[3].吴秀明.Corail高偏心距股骨柄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早期临床疗效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
[4].孙波,王毅,刘世珑,李瓦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与股骨偏心距重建:术前模板设计所选假体与术中符合率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
[5].汤宇,孙天胜.股骨偏心距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功能及相关生物力学的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