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休闲涉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休闲动机,休闲涉入,休闲满意度
休闲涉入论文文献综述
郭启贵,桑美玲,罗炯[1](2019)在《老年人休闲动机、休闲涉入对休闲满意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老年人休闲参与动机、休闲涉入及休闲满意度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以西南地区重庆市主城区65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休闲参与动机量表、休闲涉入量表、休闲满意度量表采取立意抽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EFA)与验证性(CFA)因素相结合方法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处理,利用结构方程模式(SEM)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休闲动机对休闲涉入有显着正向影响作用;休闲动机对休闲满意度有显着正向影响作用;休闲涉入在参与休闲动机对休闲满意度的影响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老年人参与休闲活动,因持续的涉入休闲活动得以维持身体健康,人际互动佳,能放松心情并提升自我满足感,进而促进身心健康,对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则生活满意度较佳。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休闲活动,能减缓人口老化衍生的健康问题,提升个人未来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葛兰琴[2](2019)在《游客休闲涉入、地方依恋和行为意向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农事体验为导向,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乡俗文化浓厚等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在大众休闲度假时代来临的外部因素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部因素双轮驱动下,我国乡村旅游迎来了全面发展的绝佳机遇,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乡村旅游也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经营模式单一、同质性强、开发方式不合理以及认识程度不够深等。地方依恋是人与地方的情感纽带,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影响游客对旅游地评价、态度及游后行为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涉入被认为是个体的心理状态。在此背景和理论基础下,文章以游客个体心理为切入点,将涉入理论与地方依恋理论结合,深入探究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休闲涉入和地方依恋是否会促进游客行为意向,并探讨了地方依恋的中介作用,即休闲涉入是否会通过影响地方依恋而对行为意向产生作用。文章旨在研究游客心理从而促进游客行为意向,进而有针对的提高乡村旅游的重游率,为景区经营管理者提供新思路。首先,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后,发现少有学者同时从休闲涉入和地方依恋角度来研究游客的行为意向。因而,文章基于涉入理论和地方依恋理论,从愉悦性、重要性和象征性叁个维度衡量休闲涉入,从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衡量地方依恋。文章选取了巢湖市“叁瓜公社”游客作为本研究对象,建立了休闲涉入、地方依恋和行为意向叁者之间的概念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研究所需数据。其次,将获取到的数据初步整理后,利用SPSS22.0首先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再运用相关性分析检验各个变量间以及各变量维度间的相互关联程度,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变量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它们的影响程度。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愉悦性、重要性和象征性均会显着正向影响地方依恋及其两个维度;地方依恋及其两个维度均会显着正向影响行为意向;休闲涉入及其各维度均会显着正向影响行为意向。(2)在休闲涉入影响行为意向路径中,地方依恋具有中介效应,具体来说地方依赖在愉悦性、重要性和象征性分别作用行为意向关系中均有部分中介作用,其中地方依赖在愉悦性影响行为意向关系中中介效应最强;地方认同在愉悦性、重要性和象征性分别作用行为意向路径中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其中地方认同在象征性影响行为意向路径中的中介效应最强。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提高休闲涉入、增强地方依恋两个方面就如何提高游客行为意向提出相关建议,同时文章阐述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1-01)
冯晨,严永红,徐华伟[3](2018)在《“休闲涉入”与“社会支持”——基于积极心理干预的大学校园健康支持性环境实现途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需要应对激烈竞争、自身价值实现等多重压力,在学习与交往过程中逐渐滋生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环境作为学生们日常休闲交往的重要场所,不仅应满足功能使用、文化审美、技术生态等方面的诉求,还需兼顾健康支持性。利用环境干预促成积极的日常行为也因此成为当代健康校园研究的重点。从积极心理学研究出发,尝试分析积极心理与健康支持性环境之间的关联。提出休闲涉入与社会支持可作为健康环境与积极心理干预的重要中介途径,帮助充分激活积极心理资本,并结合案例对其具体实现方式进行归纳总结。(本文来源于《中国园林》期刊2018年09期)
张平,史文文,侯光定,罗金花[4](2018)在《休闲骑行参与者休闲动机与休闲涉入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休闲骑行参与者休闲动机因素,以及其与休闲涉入的关系,采用休闲动机和休闲涉入问卷对213名休闲骑行参与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休闲骑行参与者的休闲动机有4个因素,分别是智力性、刺激-逃避性、胜任-熟练性和社交性,其中社交性和刺激-逃避性是骑行者参与骑行的最主要因素;休闲动机中的社交性和智力性因子可以显着正向预测休闲涉入。研究在理论上分析了休闲骑行者参与骑行的动机因素,并明确了其与休闲涉入的关系;在实践上解析了当前休闲骑行活动发展的现状,同时为大力发展骑行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北体育科技》期刊2018年07期)
尹郑刚[5](2018)在《健走者休闲涉入、休闲价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获取健走者休闲涉入、休闲价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结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量表对郑州地区健步走爱好者进行调查,运用结构方程式探索各个变量的关系并分析原因。结果结构模型回归分析显示各变量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都在0.257以上(均P=0.001),各变量间的正向交互影响关系均达到了显着水平。结论健走者休闲涉入是实现价值,产生幸福的基础,健步走爱好者应积极影响带动其他人亲身体验健步走运动,实现并感悟其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李群[6](2018)在《乡村旅游者休闲涉入对地方依附的影响测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杭州茶文化农家乐为例,从休闲涉入(吸引力、自我表现、中心性)和地方依附(地方依赖及地方认同)的维度出发,构建乡村旅游者休闲涉入和地方依恋的结构方程模型。运用AMOS21.0软件进行测量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模型的路径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吸引力、自我表现、中心性分别显着正向影响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受到自我表现和中心性的显着正向影响;吸引力对地方认同正向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邓琴[7](2017)在《溪头村游客休闲涉入、游憩冲突及调适行为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旅游是现代社会人们回归自然、调养生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承载力有限,不同休闲涉入程度的游客因旅游资源、活动空间的竞争,导致游憩冲突的产生,并采取不同调适行为以减轻压力,此类情形应当受到旅游学界的重视。在服务市场领域,已有一些关于消费者之间互动的研究;在旅游领域,也有大量关于旅游地主客互动影响游客体验质量进而影响当地社区文化的研究;但是关于旅游地游客之间、游客与除东道主之外的游憩环境构成要素之间非良性互动的相关研究比较少,值得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文献梳理,研究模型构建,问卷量表设计及修正,实地数据收集,运用SPSS和AMOS数据处理工具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过程,从而得到的休闲涉入、游憩冲突、调适行为叁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1)叁个潜变量之间,休闲涉入对游憩冲突感知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游憩冲突对调适行为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休闲涉入对调适行为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游憩冲突在两者之间产生中介作用。(2)观测变量维度上,休闲涉入与游憩冲突之间,吸引力对游憩冲突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自我表现对游憩冲突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游憩冲突与调适行为之间,来自散步游客的冲突对资源替代、绝对替代、活动替代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来自机动车的冲突对合理化、产品转移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休闲涉入与游憩冲突之间,中心性对时间替代、绝对替代、直接行动、合理化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吸引力对资源替代、绝对替代、直接行动、合理化有显着的负向影响。(3)徒步游客与其他类型游客的差异:徒步游客的休闲涉入程度总体上高于其他类型游客。徒步游客的游憩冲突水准总体上低于其他类型游客。调适行为上,徒步游客的资源替代、直接行动得分高于非徒步游客;非徒步游客时间替代、绝对替代、活动替代、合理化、产品转移得分高于徒步游客。(4)溪头村受访游客在遭遇到来自散步游客的冲突时,会影响其对行为调适策略的采行;遭遇来自机动车的冲突会影响其对认知调适策略的采行。最后,基于研究假设被检验的结果,对研究模型进行了修正,并依此分别对游憩者和游憩地管理者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建议游客加入支援团体、学习放松技巧提升游客的休闲涉入水准;二是管理者要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提高吸引力,提升游客的吸引力水准;叁是倡导都市人共建与共享乡村的理念,促进游客对自身行为的约束,降低游憩冲突的发生几率;四是以全域旅游为思路,加强与周边景区联动发展,将游客分散,提升体验质量;五是强化特色品牌立体化宣传语营销,扩大知名度,使之成为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以提升游客休闲涉入的自我表现水准;六是完善投诉反馈渠道,引导游客积极应对游憩冲突。(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7-06-01)
张雅静,胡春立[8](2015)在《休闲农庄游客休闲涉入、休闲效益与行为意向关系研究——以宁波生态休闲农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休闲大格局的逐渐形成,生态休闲农庄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休闲选择。文章探讨了休闲主体的休闲涉入、休闲效益和行为意向之间的结构关系。研究发现:休闲效益对行为意向的影响最为显着,休闲涉入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位居其次,休闲涉入对休闲效益的影响相对较弱,叁组影响都达到显着效果;休闲效益的作用比较特殊,它不但能被自变量显着预测,还能够显着预测依变量。休闲效益具有中介作用,休闲主体从生态休闲农庄的休闲活动中获得休闲效益,从而强化休闲涉入,提高休闲主体对生态休闲农庄的重游率和推荐率。笔者认为,应该加强生态休闲农庄的宣传,为不同涉入程度的休闲主体提供多样化服务;要打造体现本土休闲文化和生态文化的休闲环境;要提供能满足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享受的休闲产品;要实施差异化战略,打造独特的休闲创意产品。(本文来源于《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袁苏[9](2015)在《城市公园使用者休闲涉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居民休闲意识不断增强,城市公园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和旅游者进行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对城市公园使用者休闲涉入与地方依恋关系的探讨,有利于增强公园使用者的地方依恋感,从而提高公园的利用率。针对以上问题,作者运用文献法与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休闲涉入和地方依恋等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并选取愉悦性、重要性和象征性来衡量城市公园使用者休闲涉入,选取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衡量地方依恋,并提出了六个研究假设。然后,作者进行了研究设计,包括对研究框架和调查问卷的设计,并根据研究目的,选取莲花山作为研究案例,进行问卷的发放及收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1)城市公园使用者的休闲涉入和地方依恋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使用者休闲涉入的程度越高,对城市公园的依恋感就越强烈;(2)城市公园使用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休闲行为特征对休闲涉入和地方依恋关系的影响程度不同。最后,提出莲花山公园地方依恋水平提升策略。此项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将休闲涉入、地方依恋理论共同引入城市公园的研究中;(2)尝试引入人口统计学特征和休闲行为特征作为控制变量,探讨其对假设模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5-06-30)
张耀川[10](2014)在《台湾银发族从事木球运动之休闲动机、休闲涉入与休闲效益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医疗的进步,延长平均寿命,人口老化的议题,在当今社会俨然已成为重要的课题,在亚洲地区,台湾人口老化的速度仅次于日本,对于银发族的休闲产业规划,提升生活质量及生命价值就愈趋重要随着愈来愈多的老年人将投入休闲活动,「休闲动机」与「休闲涉入」之影响各项休闲活动之效益,变成重要讨论议题。因此,本研究以动机理论为基础,透过实证方式来研究探讨台湾银发族从事木球运动之「休闲动机」、「休闲涉入」与「休闲效益」。本研究使用结构方程模式验证研究构面间关系,其研究结果如下:1.「休闲动机」对「休闲涉入」有正向影响关系。当银发族具有参与活动之动机时会提升其「休闲涉入」之程度。从构面内容得知活动对于参与者重要性、快乐、心情改变、有趣及向往最为受到参与者所认同,亦是主要参与休闲运动的涉入所在。2.「休闲涉入」对「休闲效益」有正向影响关系。银发族「休闲涉入」高时,将提升其「休闲效益」3.「休闲动机」对「休闲效益」有正向影响关系。银发族实际感受的服务质量超越期望的服务质量时,会提升其「休闲效益」。木球运动对于银发族的「生理效益」、「心理效益」、「社交效益」有显着效益,可改善睡眠情形、舒畅身心、促进家人间的感情。(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4-12-20)
休闲涉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农事体验为导向,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乡俗文化浓厚等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在大众休闲度假时代来临的外部因素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部因素双轮驱动下,我国乡村旅游迎来了全面发展的绝佳机遇,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乡村旅游也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经营模式单一、同质性强、开发方式不合理以及认识程度不够深等。地方依恋是人与地方的情感纽带,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影响游客对旅游地评价、态度及游后行为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涉入被认为是个体的心理状态。在此背景和理论基础下,文章以游客个体心理为切入点,将涉入理论与地方依恋理论结合,深入探究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休闲涉入和地方依恋是否会促进游客行为意向,并探讨了地方依恋的中介作用,即休闲涉入是否会通过影响地方依恋而对行为意向产生作用。文章旨在研究游客心理从而促进游客行为意向,进而有针对的提高乡村旅游的重游率,为景区经营管理者提供新思路。首先,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和深入的理论分析后,发现少有学者同时从休闲涉入和地方依恋角度来研究游客的行为意向。因而,文章基于涉入理论和地方依恋理论,从愉悦性、重要性和象征性叁个维度衡量休闲涉入,从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衡量地方依恋。文章选取了巢湖市“叁瓜公社”游客作为本研究对象,建立了休闲涉入、地方依恋和行为意向叁者之间的概念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研究所需数据。其次,将获取到的数据初步整理后,利用SPSS22.0首先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再运用相关性分析检验各个变量间以及各变量维度间的相互关联程度,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变量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它们的影响程度。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愉悦性、重要性和象征性均会显着正向影响地方依恋及其两个维度;地方依恋及其两个维度均会显着正向影响行为意向;休闲涉入及其各维度均会显着正向影响行为意向。(2)在休闲涉入影响行为意向路径中,地方依恋具有中介效应,具体来说地方依赖在愉悦性、重要性和象征性分别作用行为意向关系中均有部分中介作用,其中地方依赖在愉悦性影响行为意向关系中中介效应最强;地方认同在愉悦性、重要性和象征性分别作用行为意向路径中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其中地方认同在象征性影响行为意向路径中的中介效应最强。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提高休闲涉入、增强地方依恋两个方面就如何提高游客行为意向提出相关建议,同时文章阐述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休闲涉入论文参考文献
[1].郭启贵,桑美玲,罗炯.老年人休闲动机、休闲涉入对休闲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2].葛兰琴.游客休闲涉入、地方依恋和行为意向的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9
[3].冯晨,严永红,徐华伟.“休闲涉入”与“社会支持”——基于积极心理干预的大学校园健康支持性环境实现途径研究[J].中国园林.2018
[4].张平,史文文,侯光定,罗金花.休闲骑行参与者休闲动机与休闲涉入的关系[J].湖北体育科技.2018
[5].尹郑刚.健走者休闲涉入、休闲价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6].李群.乡村旅游者休闲涉入对地方依附的影响测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邓琴.溪头村游客休闲涉入、游憩冲突及调适行为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7
[8].张雅静,胡春立.休闲农庄游客休闲涉入、休闲效益与行为意向关系研究——以宁波生态休闲农庄为例[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9].袁苏.城市公园使用者休闲涉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5
[10].张耀川.台湾银发族从事木球运动之休闲动机、休闲涉入与休闲效益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