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造林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滨海防护林,木麻黄,马占相思,巨尾桉
造林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何建夷[1](2019)在《滨海防护林木麻黄、马占相思、巨尾桉造林试验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木麻黄、马占相思、巨尾桉3个树种为研究对象,了解其在福州市马尾区滨海地区的造林情况,分析其造林成活率、胸径年增长量、树高年增长量3个指标。结果表明,巨尾桉在成活率、胸径年增长量、树高年增长量3个方面均表现较优、生长较快,其次是马占相思,再次为木麻黄。研究结果为今后营造滨海防护林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2期)
赵万启[2](2019)在《樟子松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大通县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环境依然严峻的县域之一,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低下的问题是困扰大通县林业发展的瓶颈。培育抗旱树种,综合应用抗旱造林配套技术,解决青海省困难立地的造林成活和保存问题,便成为林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采用通过培育樟子松容器苗,应用保水剂、集水托盘等措施,进行了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有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为青海省相似立地条件的地区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19期)
苏付保,冯立新,买凯乐,马朝忠,苏彬[3](2019)在《马蹄荷优良家系造林试验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代表广西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的15个经初步选优的马蹄荷家系为试材,在广西西部的那坡县和东部的岑溪市开展造林试验,以期为营造马蹄荷人工用材林提供优良家系。结果表明:西部那坡县试验点不同家系的树高、胸径生长量有显着差异,东部岑溪市试验点不同家系的树高、胸径生长量有差异但不显着;对比两个试验点的造林试验结果,不论在广西的东部还是西部来自西部的家系表现均较为突出,综合考虑不同家系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量排名、相比各家系总平均值的增幅和混系种植的需要,为西部区域初步筛选出那坡3、那坡6、那坡5和那坡4等4个优良家系,为东部区域初步筛选出那坡2、那坡5、那坡6和那坡4等4个候选优良家系。因造林试验时间尚短,应继续观测至1/2个轮伐期,以确保试验结果的稳定性和试验结论的科学性。(本文来源于《河池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文义[4](2019)在《青海云杉旱作造林中保水措施试验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青海云杉旱作林成活率,分别使用保水剂、干水、造林粉及地膜覆盖等方式对云杉幼苗进行处理,开展不同保水措施造林试验。试验表明,不同保水措施对青海云杉幼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西农经》期刊2019年19期)
詹林星[5](2019)在《马尾松造林施肥增效试验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开展马尾松造林施含磷量不同的磷酸二铵、钙镁磷、过磷酸钙作基肥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施肥对马尾松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影响差异不显着,对马尾松造林3年、5年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极显着,超过了福建省马尾松同龄速生丰产林树高生长标准。说明在马尾松生长初期施用磷肥,有利于促进其林木的生长。(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9期)
常艳颖[6](2019)在《德国造林技术在辽西地区的造林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辽西地区进行"德国造林技术"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此项技术可以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本文来源于《新农业》期刊2019年18期)
王岩[7](2019)在《不同立地条件和苗木类型红松造林对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和苗木类型对红松林分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松容器苗和裸根苗成活率、保存率、10年生树高和蓄积差异显着,容器苗优于裸根苗。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保存率、10年生树高和胸径、蓄积差异显着,立地条件优>立地条件良>立地条件差。容器苗林分的病虫害发生率低。(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15期)
张煌城[8](2019)在《红豆树杉木混交造林试验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3年生杉木纯林、13年生红豆树及13年生1∶1红豆树-杉木混交林为试验对象,比较不同坡位间生长差异以及不同造林方式对杉木、红豆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下坡位纯林和混交林均表现出生长效果最佳的状态;混交造林相比纯林更有利于培育大径材;各坡位混交造林对红豆树单株材积无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混交造林对杉木单株材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位于中坡坡位;与纯红豆树林相比,杉木与红豆树混交造林对单位面积内的生产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6期)
林什全,陈新强,李志良,何波祥,凌凤清[9](2019)在《龙脑型阴香造林密度与施肥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龙脑型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 chvar. Borneol)造林初植密度和施肥试验,3 a生试验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处理对龙脑型阴香的生长(树高、地径和冠幅)有着显着的影响,而且在主效因子(密度)、副效因子(施肥)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上均达到极显着差异(P<0.01),说明采用不同密度以及不同的施肥处理可调节林分生长,选择合适的处理组合可提高林分生长量。初步结论认为营建龙脑型阴香原料林其初植密度以株行距1.5 m×2.0 m为宜,即3 330株/hm2且以复合肥(N:P:K=15:15:15)作基肥和追肥(即试验的D2F1组合),可在幼林期间可以获得较高的生长量。(本文来源于《林业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吴小丽,马志军[10](2019)在《镇安县油茶造林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镇安县采取单因素设计,进行了不同栽植时间和整地方式对油茶栽植成活率、保存率及幼树生长量影响试验,结果为栽植时间对栽植成活率、保存率、幼树生长量均有影响,其中秋季栽植最有利,其次为初冬栽植,春季栽植效果最不好;穴状整地在成活率、保存率、幼树生长量方面的表现都优于全面整地。建议镇安县栽植油茶适宜于在秋季,采取穴状整地方式。(本文来源于《陕西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造林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指出了大通县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环境依然严峻的县域之一,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低下的问题是困扰大通县林业发展的瓶颈。培育抗旱树种,综合应用抗旱造林配套技术,解决青海省困难立地的造林成活和保存问题,便成为林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采用通过培育樟子松容器苗,应用保水剂、集水托盘等措施,进行了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有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为青海省相似立地条件的地区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造林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何建夷.滨海防护林木麻黄、马占相思、巨尾桉造林试验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9
[2].赵万启.樟子松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研究[J].绿色科技.2019
[3].苏付保,冯立新,买凯乐,马朝忠,苏彬.马蹄荷优良家系造林试验初探[J].河池学院学报.2019
[4].王文义.青海云杉旱作造林中保水措施试验探讨[J].山西农经.2019
[5].詹林星.马尾松造林施肥增效试验效果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
[6].常艳颖.德国造林技术在辽西地区的造林试验[J].新农业.2019
[7].王岩.不同立地条件和苗木类型红松造林对比试验[J].绿色科技.2019
[8].张煌城.红豆树杉木混交造林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2019
[9].林什全,陈新强,李志良,何波祥,凌凤清.龙脑型阴香造林密度与施肥试验研究[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9
[10].吴小丽,马志军.镇安县油茶造林试验[J].陕西林业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