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考察论文-毕文胜,杨晶

哲学考察论文-毕文胜,杨晶

导读:本文包含了哲学考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知识,普遍性,必然性

哲学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毕文胜,杨晶[1](2019)在《何谓知识?——从苏格拉底到波普尔的哲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何谓知识问题构成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古希腊,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奠定了以普遍必然性为本质特征的传统知识观的基础;近代对这一传统知识观的捍卫交织着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的证立与怀疑的斗争,最后完成于康德依然独断性的先天主体性的批判中;当代的分析哲学与现象学在各自反对心理主义的斗争中,共同维护着人类千年来的永久梦想——对普遍必然的本质的探索与执着。(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9年12期)

刘芳[2](2019)在《从“理性狂妄”到“相对泥潭”:课程知识观嬗变的哲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观转变影响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背后是整个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一味地绝对反本质、反特定、反抽象,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表现,存在明显的片面性。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哲学思维冲突还需要到现成与生成、本质与现象的实然关系中去找寻。不能逃离了"理性的狂妄"之后,就接着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潭",产生各种非理性主义的茫然及焦虑。在这一点上,需要理论警醒与自觉。要确认知识的多元存在形态,重构课程知识的社会性和关系性,明确系统课程知识的适用条件和界限总体,进而保证对知识对象认知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问题不在于本质性的终极知识是否存在,而在于追问本身以及过程。同时,回归现实进行调和重构,做出符合时代哲学思维特点的课程知识观范式转换。(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严伟英[3](2019)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实践哲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实践哲学彻底翻转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认为理论源自于实践,实践对于理论具有多方面的支撑作用,源自于实践的理论又超越于实践,并因其超越性而对实践发挥着多方面的引领作用。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视角考察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其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始终坚持在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与此同时,始终坚持用源自于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由此呈现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同频共振、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催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刻领会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之间所内涵的哲学智慧,对于我们今天增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自觉性,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滁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姜晨程[4](2019)在《认知科学中的“康德式整合进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科学中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进路各有其优势和困难,它们的思想根源可以分别追溯到西方近代哲学历史中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这种可比性并不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拼凑,而是来源于认知科学和哲学对于同一主题——人类的认知——的关心,两者是对同一现象的不同抽象。但在目前已经出现的对上述两条进路的困难的应对方案中,对哲学史的资源特别是对康德哲学的利用较少,因此对认知科学而言,康德提出的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进路的整合方案就成为了一块未被充分发掘的宝藏,也许能为认知科学的研究带来哲学层面的巨大启发和灵感。另一方面,纵观哲学史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的研究往往能促进哲学的发展,因此对哲学史与认知科学的结合研究也能够为经典的哲学思想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路。作为一项哲学史与认知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本文尝试做以下工作:其一,阐明认知科学中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进路的代表——即符号主义与联结主义——的哲学思想根源以及它们的困难。并说明我们需要一个结合两者优点并避开两者缺点的“上下整合”的进路,而康德哲学很可能能够为这一思路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近来认知科学中新兴的“预测处理”(以下简称为PP)进路则体现出了相关的特征,并值得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其二,论证认知科学中的PP进路具有康德哲学的底色,或者说展示一个对PP的康德式阐释。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方法论上,也体现在相应的基础要素上,并且有着思想史上的清晰脉络。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论证PP在如何构建“上下整合”的认知模型这一问题上也符合“康德式整合进路”的思路。其叁,基于对PP的康德式阐释在构建“上下整合”的认知模型中所体现出的潜力,本文将对它目前所遇到的哲学批评进行考察,以期展示出PP的康德式阐释所可能涵盖的哲学主题的范围。通过梳理,本文发现,这些批评有的可以利用康德哲学的资源(如先验观念论与先验实在论的区分,先验演绎的方法等)来进行应对,有的则需要将PP及其哲学背景放入一般认知科学哲学主题(如推理和表征等)的背景下来进行考察,这两者都将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黄水石[5](2019)在《亚里士多德诗学原则的哲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诗学》在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完整呈现中占据关键位置。《诗学》是对诗艺的根据和原则在本质意义上的展现。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开端性原则先行规定了《诗学》原则。作为哲学的第一原因和最高原则,努斯自身的根本区分在逻各斯的自相区分中得到把握。基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整体及其根本原则,《诗学》的诗学原则可以得到透彻阐明:1.逻各斯所担当的行动必须合乎逻各斯,亦即按照必然或者基于期待而为之可能来展开为如此这般的情节;2.逻各斯所要展开呈现为整一行动的"一切"通透地区分为开端、中段和结束;3.这一逻各斯的完满整体由此就其作为逻各斯技艺的如真现相而言是如此创制实现了的"这一个"。逻各斯在其区分中展开的本质之相必然实现为完满的整体"这一个"。完满地洞见逻各斯如此这般的"这一个"完满整体,这也是净化在爱智慧意义上的应有之义。(本文来源于《长江学术》期刊2019年02期)

占雅男[6](2018)在《“此在”的技术路标与“存在”的体育探索——基于海德格尔技术观的体育哲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立足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探索体育领域中技术的存在问题。研究认为:"此在"通达"存在"需要从人类的生存过程中反映,技术在"此在"的生存实践中被给予,体育在"存在"的本真向度中被创造,技术与体育的交融构成"此在"之生存道路上通往"存在"的现实路径,组建起体育之于技术的历史发展轨迹。提出"此在"的生存需要下,体育与技术共生;生命意义上,体育与技术融合;精神扩张中,体育与技术背离,呈现出生存意义中体育与技术的哲学关系。(本文来源于《体育成人教育学刊》期刊2018年06期)

吴飞[7](2018)在《媒介技术演进脉络的哲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既不是某个目的的手段,它本身也不是一个目的。技术是人类确认和强化自身的方式。媒介技术是延伸人体,又强化和提升人体。人类创造媒介技术的初衷是为"我"、为"我们"的自由与解放,所以媒介是人的社会性存在的要件。那么,寻找事实真相,化解极化分歧,谋求共识共存,就是未来媒介技术突破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新闻》期刊2018年12期)

胡冰[8](2018)在《语境的嵌入与建构—《左传》赋诗活动的语言哲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左传》所记30例外交赋诗(一种直接转述形式)个案为语料,从语言哲学的角度来考察《左传》赋诗的意义生成模式。作者旨在回答以下的研究问题:1)赋诗者在《左传》赋诗活动中选取了《诗经》中的哪些诗?2)所赋之诗歌是如何在《左传》使用语境下发挥其意义交际功能呢?3)为何这些诗歌能够实现其意义交际功能呢?本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建了意义生成叁角论,藉此希望有助于解释《左传》赋诗的意义生成模式。意义生成叁角论认为原诗歌存在的语境(源语境)与意义之间的作用必须依赖诗歌所使用的语境(目标语境)的参与,将源语境中部分嵌入目标语境并重新建构目标语境,这一重新建构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意义的生成过程。在此理论框架的指导下,作者对《左传》中68首赋诗的情况进行了研究,根据语境的不同将这些赋诗分为了两类—差异性大的赋诗以及相似性大的赋诗。在仔细分析过后,作者认为,源语境与目标语境间相似性的大小决定着源语境嵌入目标语境程度的大小。首先,作者考察了源语境与目标语境近乎无相似性的情况,作者假设说差异性过大会导致外交赋诗的失败,这时的嵌入程度过小,我们可将其看作一种归零或陌生化处理。通过对《左传》赋诗个案进行分析,作者发现差异性未必会带来外交的失败,只要听者能适时对源语境归零并对目标语境进行重新建构,就能生成合适的意义,促进交际的成功进行。考察完差异性过大的情况后,作者又对相似性过大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相似性也未必会带来外交的成功。若听者不能将源语境嵌入目标语境并对目标语境进行重新的整合建构,意义将无法生成。反之,只有当听者能在源语境的基础上对目标语境进行重构,才能生成合适的意义,并促进交际顺利进行。本研究得出结论:源语境与目标语境的异同促使活动参加者对源语境进行归零、嵌入处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目标语境,形成拟境;在拟境的形成过程中,诗歌得以生成合适的、符合交际需要的意义,为交际的成功奠定基础。因此,可以说目标语境的嵌入与建构在《左传》赋诗乃至转述语意义生成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8-06-20)

马立新[9](2018)在《人类艺术传播行为法哲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传播权利是艺术传播主体在人类社会政治共同体中天然享有的从事艺术交流传播行为的一种自由或资格。同其他权利一样,艺术传播权利也是人类主体性、自身利益和自由意志的彰显,具有明显的历史性、社会性、文化性特征,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受到政治权力、社会舆论和法律权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艺术传播权利不仅是艺术传播主体的权利,在很多情况下也由艺术生产主体和艺术接受主体所分享,它在艺术传播客体和艺术传播媒介中表征为权力,标志着人类感官的延伸。阐明艺术传播权利的内涵与边界,是建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当代艺术秩序的必要环节。(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吴冠军[10](2018)在《家庭结构的政治哲学考察——论精神分析对政治哲学一个被忽视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人被亚里士多德界定为"政治的动物",但自古希腊以降的政治哲学,家庭始终被排斥在政治之外,其结构也被理解为前政治性的"自然联合"。当把精神分析引入政治哲学时,我们恰好可以对家庭展开一个政治哲学考察:家庭不仅典范性地展示了人类共同体的根本性结构,而且映射出了共同体内部"权力"的运作机理。在此意义上,弗洛伊德与拉康关于家庭的精神分析论说,对政治哲学的研究作出了极富价值的学理贡献。(本文来源于《哲学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哲学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知识观转变影响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的背后是整个哲学思维方式的转换。一味地绝对反本质、反特定、反抽象,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表现,存在明显的片面性。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课程知识观的哲学思维冲突还需要到现成与生成、本质与现象的实然关系中去找寻。不能逃离了"理性的狂妄"之后,就接着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潭",产生各种非理性主义的茫然及焦虑。在这一点上,需要理论警醒与自觉。要确认知识的多元存在形态,重构课程知识的社会性和关系性,明确系统课程知识的适用条件和界限总体,进而保证对知识对象认知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问题不在于本质性的终极知识是否存在,而在于追问本身以及过程。同时,回归现实进行调和重构,做出符合时代哲学思维特点的课程知识观范式转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哲学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1].毕文胜,杨晶.何谓知识?——从苏格拉底到波普尔的哲学考察[J].兰州学刊.2019

[2].刘芳.从“理性狂妄”到“相对泥潭”:课程知识观嬗变的哲学考察[J].教育研究.2019

[3].严伟英.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实践哲学考察[J].滁州学院学报.2019

[4].姜晨程.认知科学中的“康德式整合进路”[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

[5].黄水石.亚里士多德诗学原则的哲学考察[J].长江学术.2019

[6].占雅男.“此在”的技术路标与“存在”的体育探索——基于海德格尔技术观的体育哲学考察[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8

[7].吴飞.媒介技术演进脉络的哲学考察[J].新闻.2018

[8].胡冰.语境的嵌入与建构—《左传》赋诗活动的语言哲学考察[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9].马立新.人类艺术传播行为法哲学考察[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10].吴冠军.家庭结构的政治哲学考察——论精神分析对政治哲学一个被忽视的贡献[J].哲学研究.2018

标签:;  ;  ;  

哲学考察论文-毕文胜,杨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