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外出劳动力回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劳动力回流,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平顶山市
外出劳动力回流论文文献综述
许慧琼[1](2016)在《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对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正逐渐由农村-城市的单向流动格局转变为农村-城市和城市-农村的双向流动格局,这种变化无疑将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实地调查获得的农户的数据,以考察农村外出劳动力个体的回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年龄偏大,已婚的、文化程度较低、有过培训经历的以及月结余低于2000元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可能性较大;而性别、流入地类型、配偶是否同在外地以及是否有子女对回流的影响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决策论坛——地方公共决策镜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期刊2016-12-10)
余惠卿[2](2015)在《卓资县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阶段,另外,各二叁四级城市的经济正处于以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稳步发展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外出的劳动力回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为了能够很好的安置这些回流劳动力,政府部门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来保障这些农村外出回流劳动力的就业率。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单单解决表面的就业工作是不够的,这样只能治标不治本,我们需要对劳动力的回流原因及其回流特征作出比较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此,笔者以我的家乡卓资县为例,深入到基层进行了走访调查,收集数据,同时还查阅了相关的大量资料,对卓资县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对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本文首先是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对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了一些阐述;进而查阅了有关劳动力回流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献,了解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然后阐述了卓资县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现状,卓资县的概况,以及卓资县回流人口的一些特征;接着对于卓资县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原因作出了深入的分析,有政府政策上的宏观原因,企业所处经济市场的原因,以及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原因等;接下来分析政府在引导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认为政府部门不仅仅是要解决就业问题,还要完善其社会保险制度,加大对文化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的投入力度,依靠卓资县特有的地理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等第叁服务行业,以及打造有卓资县自身特色的产业等;最后部分笔者根据以上的研究成果,作出了一些总结,针对改善当地农村外出回流劳动力的就业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建议,例如完善卓资县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卓资县人民回乡创业创新,建立健全保障卓资县外出劳动力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何晓玲[3](2015)在《四川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动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现象是继“民工潮”与“民工荒”之后又一个引发全社会关注的劳动力流动现象。随着政府对“叁农”问题解决力度的增大,以及十一届叁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和实行推进,使得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现象更加明显。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四川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等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推进,以及四川省委提出的“提升首位城市、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的战略构想,四川省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对四川省的城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四川省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动因进行研究分析,深入了解四川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对研究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回流的研究意义做出说明并对劳动力转移相关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成果有相应的了解。回顾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历史以及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历史,并对四川省农村劳动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说明。然后根据调研数据对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原因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然后根据研究所表示的影响劳动力回流的因素,提出应对劳动力回流的具体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5-05-01)
王利伟,冯长春,许顺才[4](2014)在《传统农区外出劳动力回流意愿与规划响应——基于河南周口市问卷调查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产业转移和劳动力回流为主要特征的"双转移"是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背景下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市场机制下产业和劳动力的理性选择。在此背景下,以河南周口市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访谈,分析了传统农区外出劳动力空间流向和回流意愿,重点对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动力、行为选择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从政府和制度层面提出回流地的规划响应。结果表明:①周口市外出劳动力回流意愿强烈,且有近期返乡的打算;②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动力呈现多元化,县城是除本村外回流劳动力居住和生活的重要空间选择;③就业机会、教育和医疗水平是外出劳动力回流最为关注的城镇吸引要素。最后,从地方政府和制度层面提出放权强县、促进"双转移"良性循环互动、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和推进土地户籍制度改革的规划响应措施。(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14年07期)
于水,姜凯帆,孙永福[5](2013)在《“空心化”背景下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意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村的人口"空心化"现象愈加严重,给农村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农村多元化产业,进行农村的就地城镇化,吸引外出农民回流,在家乡就近就业,实现治理人口"空心化"和推动城镇化建设的双赢。文章基于苏北农村的调研,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外出农民就近就业意愿。结果表明:农民回流意愿与受教育程度、外出收入所占比例、回家频次、家中是否有老人或学生、对当地教育和基础设施满意度等显着相关。分析农民工回流意愿,对治理农村人口"空心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东经济管理》期刊2013年11期)
杨云彦,石智雷[6](2012)在《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禀赋与外出务工劳动力回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农村地区家庭禀赋对个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学术界予以更多的关注。为了考察外生性的家庭禀赋对劳动力就业流动的影响,文章通过构建新生代外出务工劳动力和户主子女的回流决策两个计量模型来进行经验论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迁移选择是综合考虑家庭禀赋状况的理性决策,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的外出劳动力。家庭经济资本的增加会阻碍家庭外出务工成员的回流。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概率起初随着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自然资本的增长而上升,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下降。家庭成员只有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本,外出务工劳动力才能对家庭社会资本加以充分利用。另外,分析显示年轻一代劳动力和第一代劳动力对家庭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利用是有差异的。(本文来源于《人口研究》期刊2012年04期)
陶振兴[7](2012)在《小城镇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来,农村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在城乡间流动。小城镇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现象是继“民工潮”后出现的又一新的农村劳动力迁移现象。对这一新现象加以研究,既有助于探寻一条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的有效路径,继而带动农村社区的发展;又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以X镇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的基本事实为案例,着力探讨小城镇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选择机制、作用机制及其与农村社区发展的关系叁个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了一种对小城镇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现象的社会经济解释。首先,本文回顾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其次,介绍了调查的相关情况和研究设计;再次,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梳理和分析对该镇外出劳动力回流的选择机制与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指出了传统的“家”文化和以宗亲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对其回流的重要影响;而后,根据该镇的经验提出了引导小城镇劳动力合理、有序回流的政策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做了小结与讨论,指出了后续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2-05-01)
刘玉荣[8](2011)在《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是继"民工潮"之后,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又一引入注目的现象。文章从基本概念、回流历史、回流原因、回流理论和模型、回流效应、对策与建议点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提出了今后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最后,探讨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研究中需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探索》期刊2011年12期)
唐爱民[9](2011)在《西部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动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都是农民工的主要输出地。近年来,农民工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从2008年底开始农民工回流的迹象明显,2011年春节过后这种迹象更加突出。中西部各地纷纷落实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及时细化配套服务措施,亮出优厚的福利牌,让农民工舒心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这似乎表明,中西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已经大大增强,农民工由东向中西部回流已呈明显态势。劳动力回流对城乡社会、经济等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政策依据。为了更好的解决农民转移就业问题和收入问题,有必要对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尤其是造成其回流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因此,紧扣时代背景,在西部地区劳动力流动呈现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在中东西经济发展失衡,东部地区劳动吸纳能力逐渐减弱、经济拓展空间缩减,西部地区具有可持续发展广大前景的背景下,研究西部地区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东中西地区差异的角度把握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而深入剖析西部地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中存在的特殊性及其合理性;在进行劳动力流动趋势分析的同时,从政策体制因素、经济发展和产业转换、人口变动以及劳动力人力资本因素等方面,运用定性和定量、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量化影响西部地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因素,深入分析和探讨外出劳动力返乡回流的外在客观因素和内在动机;根据影响劳动力回流的各项因素,针对性的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提出如何应对劳动力回流的对策措施。(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期刊2011-10-20)
刘林军[10](2010)在《应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问题日益严重。为妥善解决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回流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问题,还需要对回流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全面弄清楚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原因和影响,并客观地看待我国政府应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问题具体行为及其不足之处,为回流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有益的更加全面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对有关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概括,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然后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回流的现状、特征、原因以及影响,指出了我国回流农村劳动力表现出的:回流地域的不均衡性、回流意愿的被动性、回流劳动力素质的进步性和务农性等特征,把回流的原因分为主动回流和被动回流两个方面,并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接着重点分析了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行为表现,指出了我国政府在应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问题存在的:农村外出劳动力政治参与机制不健全,利益诉求渠道不畅通、经济收入不乐观和维护农村外出劳动力权益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不足之出。最后提出了我国政府应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问题的对策建议,包括:建立健全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政治参与机制,建立健全维护农村外出劳动力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适合农村外出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拓宽回流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和构建回流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创业服务体系等五方面。(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0-06-10)
外出劳动力回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进入了“新常态”阶段,另外,各二叁四级城市的经济正处于以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稳步发展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外出的劳动力回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为了能够很好的安置这些回流劳动力,政府部门采取了大量的措施,来保障这些农村外出回流劳动力的就业率。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单单解决表面的就业工作是不够的,这样只能治标不治本,我们需要对劳动力的回流原因及其回流特征作出比较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此,笔者以我的家乡卓资县为例,深入到基层进行了走访调查,收集数据,同时还查阅了相关的大量资料,对卓资县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对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本文首先是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对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作了一些阐述;进而查阅了有关劳动力回流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文献,了解其相关的研究进展:然后阐述了卓资县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现状,卓资县的概况,以及卓资县回流人口的一些特征;接着对于卓资县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原因作出了深入的分析,有政府政策上的宏观原因,企业所处经济市场的原因,以及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原因等;接下来分析政府在引导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认为政府部门不仅仅是要解决就业问题,还要完善其社会保险制度,加大对文化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的投入力度,依靠卓资县特有的地理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等第叁服务行业,以及打造有卓资县自身特色的产业等;最后部分笔者根据以上的研究成果,作出了一些总结,针对改善当地农村外出回流劳动力的就业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建议,例如完善卓资县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卓资县人民回乡创业创新,建立健全保障卓资县外出劳动力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等方面内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出劳动力回流论文参考文献
[1].许慧琼.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实证研究[C].“决策论坛——地方公共决策镜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2016
[2].余惠卿.卓资县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对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
[3].何晓玲.四川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动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4].王利伟,冯长春,许顺才.传统农区外出劳动力回流意愿与规划响应——基于河南周口市问卷调查数据[J].地理科学进展.2014
[5].于水,姜凯帆,孙永福.“空心化”背景下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意愿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
[6].杨云彦,石智雷.中国农村地区的家庭禀赋与外出务工劳动力回流[J].人口研究.2012
[7].陶振兴.小城镇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现象研究[D].广西大学.2012
[8].刘玉荣.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问题研究评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1
[9].唐爱民.西部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动因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
[10].刘林军.应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政府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10
标签:劳动力回流;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平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