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殖民论文-于凤保

反殖民论文-于凤保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殖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概念框架,《老人的报偿》,镜像神经元,反殖民审美认知

反殖民论文文献综述

于凤保[1](2019)在《神经操纵下的反殖民审美认知:评巴布亚新几内亚英语戏剧《老人的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概念框架是人类大脑赖以运作的神经机制,也是认知主体在戏剧欣赏过程中建构审美认知体验的根本方式。基于概念框架的自身特征和运作形式,戏剧欣赏可在抽象审美认知、具象审美认知和混合审美认知叁个层面上进行。研究认为,借助词语概念框架的激活、镜像神经元的运作、理想认知图式与非理想认知图式的置换和并置以及多重输入空间的网络映射,巴布亚新几内亚戏剧《老人的报偿》有效操纵了读者或观众对殖民者罪恶本性和伪善面目的无意识神经审美认知,使土着受众在期待"报偿"中彻底觉醒,进而推进巴新反殖民主义运动。(本文来源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柴逸扉,孙立极[2](2019)在《“不能忘记台湾人民反殖民的历史”——“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巡回展”走进新北市》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巡回展"第32站在新北市芦洲区芦洲李宅举行。台湾抗日志士及亲属、部分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一道出席开幕式。有关专家表示,整个日据时期的台湾史就是殖民与反殖民的斗争史,期待台湾民众通过图文展了解历史,继而理解现在、走向未来。(本文来源于《台声》期刊2019年09期)

刘燕[3](2019)在《恩古吉笔下的反殖民巫师》一文中研究指出《乌鸦奇才》是非洲着名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于2006年发表的长篇力作,由作者本人从基库尤语译为英语后出版发行。《乌鸦奇才》以恩古吉的故国肯尼亚为背景,讽刺肯尼亚独裁政府,文学政治性是其突出特点。而其政治性是藉由魔幻现实主义的独特手法得以入木叁分地再现出来。魔幻现实主义再现手法的特性在于,它是基于某一地域独特的历史境遇或文化信仰,借助神秘主义方式,以魔幻为叙述手段,从而更为深刻地再现现实。由此出发,本文尝试对恩古吉的《乌鸦奇才》独特的魔幻现实再现机制进行分析。《乌鸦奇才》以肯尼亚政府的腐败统治为现实基础,小说文本从多方面再现了肯尼亚现实:莫伊独裁,民众反抗,以及全球化带来的政治压迫。恩古吉通过魔幻叙述给Aburiria(肯尼亚在小说中的虚构名)披上一层神秘面纱,通过一系列魔幻叙事,再现政治现实。恩古吉的《乌鸦奇才》取意广泛,分别从西方宗教、东方神秘主义以及非洲土着传统等叁个宏大的神秘视野来展开魔幻叙事及再现。故而,本文从西方、东方以及土着非洲叁方面元素的有机结合来论证证恩古吉借魔幻故事再现肯尼亚政府的动机。西方元素主要体现在文本中对圣经典故的大量引用和改写;东方元素主要体现在主人公的佛教哲学;而非洲方面则在于基库尤人对巫术的信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魔幻现实再现的内在机制—文本化、想象结域化以及去中心化。恩古吉将非洲口头传承的故事进行文本化,变虚构为真实。通过故事叙事,东方、西方及非洲叁方面的想象得以结域化,最终得出去中心化这一终极政治主张。恩古吉的再现机制,归根结底是借用魔幻现实主义对故国政府进行讽刺,其目的是为了给肯尼亚提供一种新希望—摆脱以西方为中心的霸权性影响。在后殖民语境下,这种希望也是众多“非中心”国家的心声。通过对这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由表及里的剖析,本文尝试揭开恩古吉文中Aburiria国家的神秘面纱,并展现恩古吉的反殖民政治立场。(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建华,刘刚[4](2019)在《“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巡回展”苗栗开幕》一文中研究指出4月1日,"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巡回展"第31站在苗栗县铜锣乡中兴小学开幕,铜锣中平村民众以及中兴小学师生等逾百人参加。本次展览展出珍贵图文史料150帧以上,具体呈现1895年至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的50年间,台湾民众在各个时期的反抗行动与牺牲,尤其突出展示了苗栗铜锣地区抗日先辈丘逢甲、吴汤兴、邱国霖等人,以及罗福星事件的光荣历史。台湾辜金良基金会董事长、策展人蓝博洲表示,日(本文来源于《台声》期刊2019年07期)

艾琳(Erika,Janeth,Cardona,G)[5](2019)在《拉丁美洲当代音乐中的殖民与反殖民性思维初探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主要向中国音乐学界介绍探讨拉丁美洲当代音乐中的反殖民立场,并对那些在中国音乐界仍未被知晓的拉丁美洲重要思想家和音乐学家的理念进行深入阐述。在本文中笔者还将基于上海音乐学院外国留学生的身份对中国当代音乐中“殖民性”不断发展的危险现状以及与此同时在思想上有所觉醒的一代作曲家们进行观察。在行文之初,笔者首先试想将论文的研究对象重点集中在拉丁美洲的局部区域。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迫使笔必须对拉丁美洲的相关现状展开普遍性的研究。因此,本文中对拉丁美洲当代音乐殖民性现状的研究主要基于乌拉圭作曲家、音乐学家科里恩·阿哈罗尼亚(Coriun Aharonian)以及阿根廷作曲家、音乐学家格雷西拉·帕拉斯卡韦迪斯(Graciela Paraskevaidis)的观点之上。其次,在本文中笔者还希望通过访谈的方式对当代中国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思想进行了解,这些思想可能对中国音乐在当代和未来是否具有“殖民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和复杂的历史等原因,本文将不过多涉及中国具体的历史或特殊事件来讨论上述问题。(本文来源于《上海音乐学院》期刊2019-04-01)

王菠[6](2019)在《一个真正的反殖民主义斗士——评《茫茫藻海》中的边缘女性克里斯托芬》一文中研究指出《茫茫藻海》中黑人奶妈克里斯托芬是一个边缘女性,她的作用和地位少有研究者关注。事实上,她代表着西印度群岛的"属下",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强有力地表达了后殖民抵抗话语。"属下能说话吗?"这个问题一直是后殖民小说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聚焦《茫茫藻海》中黑人奶妈克里斯托芬,通过对该人物的形象分析,揭示边缘女性寻求自我的历程,尝试证明"属下"不但能说话,更可进行有力反抗。(本文来源于《宿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唐德州[7](2018)在《反殖民主义义士——读“宫仲遗命书”》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是《胶澳租界条约》签订120周年。日前,笔者读到青岛市城阳区档案馆珍藏的一份形成于清光绪叁十年(公元1904年)的原始档案——"宫仲栶遗命书",真实反映了当时青岛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抵御德国统治的坚贞气概,展现了一段以一介乡儒为代表的中国人民誓死反抗殖民主义统治、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这位私塾先生令人肃然起敬,亦重新掀开了这页尘封了120年的德国侵华历史。如果没有19世纪末德国入侵青岛,从宫仲栶个人履(本文来源于《山东档案》期刊2018年06期)

段小莉[8](2018)在《论瓦努阿图殖民时期英语诗歌中文化记忆的反殖民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是"一带一路"南线的一个重要地理空间2,但该国生产的英语文学却极少被我国学者关注。本文以文化记忆为研究切入点,以瓦努阿图在殖民时期的英语诗歌为文化样本,企图探究在英法殖民统治时期瓦努阿图土着诗人对土着民族文化记忆的反殖民建构的思考。研究认为,瓦努阿图殖民时期英语诗歌大致从回忆过去、审视当下和建构未来叁个方面建构了土着民族的文化记忆,为建立自我、对抗殖民和走向未来提供了极具系统性的理论思考。(本文来源于《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段小莉[9](2018)在《南太平洋上的反殖民之歌:论莱奥玛拉英语诗歌中的文化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瓦努阿图是南太平洋地区与我国建交的八个国家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南线的重要地理空间,但该国生产的英语文学却极少被我国学者关注。本文试图以瓦努阿图土着诗人艾伯特·莱奥玛拉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文化记忆为研究切入点,探究极富文化身份忧患意识的诗人在诗歌中如何为复兴土着民族文化记忆和化解族群文化身份危机进行文化记忆的反殖民建构。研究认为,诗人在诗歌中从回忆过去、审视当下和建构未来叁个角度,先后唤醒了土着族群何如痛失本民族宗教信仰的过去,痛定思痛地考察了民族传统文化消亡在当下造成的种种文化身份危机,并据此大量生产承载复兴传统文化的文化文本,系统性地重构了土着民族的文化记忆。(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俞雪容[10](2018)在《被压抑的灵魂,未完成的解放——解析《一粒麦种》女主人公梦碧在反殖民运动中的成长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梦碧是《一粒麦种》中的女主人公,作为小说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女性人物,她的人生历程向读者展示了肯尼亚女性的觉醒。她是在反殖民斗争中成长起来的肯尼亚新女性。肯尼亚的解放结束了殖民者的统治,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并未随之结束,女性的反抗仍在继续。在近代肯尼亚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女性一直被殖民者欺压,被国内男权社会剥夺话语权,但也正是在这样的压迫中她们觉醒并勇敢地站起来为自己"被压抑的灵魂"而斗争。路途虽然艰辛,但未来充满光明与希望,她们终将取得女性解放的胜利。(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反殖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日,"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巡回展"第32站在新北市芦洲区芦洲李宅举行。台湾抗日志士及亲属、部分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一道出席开幕式。有关专家表示,整个日据时期的台湾史就是殖民与反殖民的斗争史,期待台湾民众通过图文展了解历史,继而理解现在、走向未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殖民论文参考文献

[1].于凤保.神经操纵下的反殖民审美认知:评巴布亚新几内亚英语戏剧《老人的报偿》[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

[2].柴逸扉,孙立极.“不能忘记台湾人民反殖民的历史”——“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巡回展”走进新北市[J].台声.2019

[3].刘燕.恩古吉笔下的反殖民巫师[D].上海师范大学.2019

[4].李建华,刘刚.“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巡回展”苗栗开幕[J].台声.2019

[5].艾琳(Erika,Janeth,Cardona,G).拉丁美洲当代音乐中的殖民与反殖民性思维初探与反思[D].上海音乐学院.2019

[6].王菠.一个真正的反殖民主义斗士——评《茫茫藻海》中的边缘女性克里斯托芬[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7].唐德州.反殖民主义义士——读“宫仲遗命书”[J].山东档案.2018

[8].段小莉.论瓦努阿图殖民时期英语诗歌中文化记忆的反殖民建构[J].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2018

[9].段小莉.南太平洋上的反殖民之歌:论莱奥玛拉英语诗歌中的文化记忆[J].外国语文研究.2018

[10].俞雪容.被压抑的灵魂,未完成的解放——解析《一粒麦种》女主人公梦碧在反殖民运动中的成长历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

标签:;  ;  ;  ;  

反殖民论文-于凤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