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身份论文-郝自新

面孔身份论文-郝自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面孔身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生,面孔吸引力,社会身份,初始信任判断

面孔身份论文文献综述

郝自新[1](2019)在《面孔吸引力和社会身份信息对大学生初始信任判断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孔吸引力是交往初期最先获得的信息,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丰富的线索,对人际的初始信任判断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社会身份(职业)也影响着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建立,因此面孔吸引力和社会身份信息对大学生初始信任判断的影响是本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共有叁个实验,通过信任博弈范式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一采用2(被试性别:男、女)×4(不同吸引力面孔图片:男性吸引力高、男性吸引力低、女性吸引力高、女性吸引力低)两因素混合设计对46个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主要探讨被试性别、面孔吸引力高低对大学生初始信任判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被试性别与面孔性别对大学生初始信任判断不存在显着影响,而面孔吸引力对大学生的初始信任判断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大学生对面孔吸引力高的陌生人信任也比较高。实验二采用2(被试性别:男、女)×2(社会身份:教师、商人)混合实验设计对5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探究大学生对教师和商人的信任程度是否存在显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社会身份对大学生的初始信任判断有影响,且大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比对商人的信任高。实验叁采用2(面孔吸引力:高、低)×2(社会身份:教师、商人)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对4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探讨不同面孔吸引力与社会身份对大学生初始信任判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面孔吸引力与社会身份信息对大学生的初始信任判断有着显着的影响作用,当陌生个体的面孔吸引力是低水平时,大学生的初始信任水平受其社会身份的影响,且对教师的信任比商人的信任高,同时认为教师比商人更值得信任;当陌生个体的面孔吸引力是高水平时,大学生初始信任判断的影响没有受到其社会身份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论证了面孔吸引力比社会身份信息对大学生初始信任判断的影响稍大。(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3)

年悦[2](2019)在《舞女、贤妻与地下工作者——上海沦陷前后演员李红的多重面孔与身份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沦陷"前后,李红的公众身份不断变迁,并呈现出以明星、舞女、贤妻与地下工作者为主的、具有较大差异性与张力的多重媒介形象。抗战胜利后,大众媒介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建构性作用,有意识地将李红塑造为符合民众心目中所想象的爱国爱家的贤妻形象,而选择性地遗忘了她曾经被诟病与批驳的舞女形象。如果说英雄叙事满足的是战后大众重构强烈的国族身份认同的集体心理,那么贤妻叙事指向的则是伦理道德秩序遭受战争与新文化冲击后亟须恢复的男权社会秩序。在两种叙事之后,更深层次上发挥着主导作用的是消费文化逻辑,它再一次凸显出女明星被凝视与观看的客体属性。(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9年05期)

张秋梅[3](2018)在《美国亚裔身份的操演性:黄哲伦《黄面孔》之新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亚裔剧作家黄哲伦的半自传体戏剧《黄面孔》以作者本人和父亲的真实经历为蓝本,旨在通过戏剧人物的身份政治和身份流变表达族群间平等和谐的愿望。本文通过族群操演性的理论概念来分析剧中亚裔身份的生成与流变,揭示亚裔标签的荒谬性以及亚裔身份的流动性与身份的断裂,并探讨作者在侗族大歌中寻找到的多元文化之间和谐共生的终极理想。(本文来源于《戏剧艺术》期刊2018年05期)

周丽[4](2018)在《面孔身份识别的工作记忆机制及编码阶段悲伤表情对抑郁个体面孔身份识别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面孔表情身份识别的视觉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机制。此外,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进一步考察了编码阶段悲伤表情对抑郁个体面孔身份识别的影响。方法:(1)研究一包含叁个行为学实验,采用改编后的延迟辨别任务,考察悲伤和快乐表情出现在实验任务的不同阶段(以快乐面部表情作为基线水平(见Jackson,Wu,Linden,&Raymond,2009)与悲伤表情进行比较),对面孔身份识别的WM表现的影响。实验1将悲伤和快乐表情呈现在编码阶段,考察25个被试(13个女性)的WM表现。实验2将悲伤和快乐表情呈现在提取阶段,考察23个被试(16个女性)的WM表现。为了调查情绪信息在WM编码结束或保持时是否被弃用,在实验3中,仍将悲伤和快乐表情呈现在编码阶段,但在保持间隔插入一个情绪词分类任务,考察词汇与面孔之间的情绪一致性对34个被试(21个女性)WM表现的影响。(2)研究二同样采用改编后的延迟辨别任务,同研究一实验1的范式,将悲伤和快乐表情呈现在编码阶段,考察悲伤表情对抑郁个体面孔身份识别的影响,对21位控制组被试(9位女性)和20位抑郁组被试(11位女性)进行了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结果:(1)研究一包含叁个行为学实验,实验1结果发现,在编码阶段呈现表情时,悲伤表情下面孔身份的WM显着差于快乐表情下面孔身份;实验2结果发现,在提取阶段呈现表情时,悲伤和快乐表情下的面孔身份的WM没有差异;实验3结果发现,词汇与面孔之间的情绪一致性没有支持对于面孔身份的记忆,即编码阶段呈现的面孔情绪无法持续到保持阶段。(2)研究二行为学结果表明,抑郁组和控制组对于悲伤表情下面孔身份的WM均显着差于快乐表情,另外,抑郁组的总体击中率(Hits,匹配试验中被试正确地做出了“是”的反应的比率)显着低于控制组。对击中反应的脑电结果表明,相比于快乐表情下的面孔身份,抑郁组和控制组均对悲伤表情下的面孔身份有着更大的顶正成分(Vertex Positive Potential,VPP,150-200ms)和P3b(300-450ms)波幅。此外,组别与面孔情绪在VPP波幅上的交互作用显着,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于悲伤表情下的面孔身份,抑郁组的VPP波幅显着小于控制组;而对于快乐表情下的面孔身份,两组的VPP波幅差异不显着。同时,组别与面孔情绪在P3b波幅上的交互作用呈边缘显着,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于抑郁组来说,不同表情下面孔身份的P3b波幅主效应不显着;而对于控制组来说,悲伤表情下面孔身份的P3b波幅显着大于快乐表情下面孔身份。结论:(1)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编码阶段的悲伤表情削弱了面孔身份的识别。(2)在视觉工作记忆编码阶段呈现负性表情时,抑郁个体对于面孔身份的匹配决策能力下降与早期编码加工不足有关。(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高雅[5](2018)在《适应范式对面孔知觉中情绪和身份知觉的影响:行为及ERP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孔知觉对于判断个体的各项特征非常重要,例如我们对一个人的性别,表情,种族,年龄或身份的知觉都可以通过对人脸的加工获得。然而,我们对于一个面孔的判断在不同的时间段并不一定是保持一致的,而是会受到先前的经验、环境的影响。例如面孔适应后效就是这样的一个现象,面孔的某一属性在长时间作用于被试后,被试在知觉随后呈现的面孔时,会倾向于在该属性上有一个相反方向的知觉偏移,这就是所谓的面孔适应后效(FAE)。本文主要研究面孔情绪知觉和面孔身份知觉在适应范式下产生的适应后效现象,同时结合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探索面孔适应后效潜在的神经机制。在实验一中,我们首先通过将两个高加索男性Adam和Bob的面孔变形,以产生一系列的身份强度从100%Adam连续变化到100%Bob的面孔图片。实验要求被试在适应于某个身份信息(Adam/Bob)之后再去判断随后呈现的这些变形面孔的身份是Adam还是Bob。结果发现,在适应Bob之后,被试更容易判断随后呈现的模棱两可的面孔图片为Adam,反之亦然,即为面孔身份适应后效(FIAE)。实验还在任务期间同时记录了EEG数据,并对应每个变形面孔分析了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发现,当被试适应于人脸的某一身份之后(例如,Bob),会对相同身份的后续面孔(例如,Bob)诱发的晚期正电位(LPP)产生抑制效应,使其振幅减弱并潜伏期延长。当我们使用侧脸(45°旋转)作为适应面孔而正脸变形面孔仍然作为测试面孔时,面孔适应后效和LPP神经抑制效应虽然变小但依然显着存在。这种通过适应面孔和测试面孔之间身份信息的相似性而对LPP振幅和潜伏期的调节作用表明,LPP神经抑制效应可以作为FIAE效应的潜在神经机制。在实验二中,我们通过将快乐和悲伤表情的两张面孔变形,生成连续的从100%快乐到100%悲伤一系列面孔图片,并要求被试在适应于某个情绪面孔(快乐或悲伤)之后再去判断随后呈现的这些变形面孔的情绪。我们发现,长时间适应于一种面部表情(如快乐)会使人们对随后呈现的人脸的知觉判断偏向另一种表情(如悲伤),此为面孔情绪适应后效(FEAE)。然而,这种FEAE现象当前后面孔的身份不一致时就消失了。也就是说,被试对随后的面孔情绪的判断并不受先前来自于不同身份的面孔情绪适应的影响。实验在任务期间同时记录了EEG数据,并对应每个测试面孔分析了事件相关电位(ERP)。结果发现,当先前呈现的快乐适应面孔与随后的探测面孔具有相同身份时,由快乐测试面孔诱发的,分别在~250ms和~400ms时出现两种明显减弱的ERP成分(N250r和LPP)。但是,当不同于测试面孔身份的快乐面孔被用作适应刺激时,这两种ERP成分的抑制效应都消失了。我们的实验结果证明了两点,首先,面孔情绪适应效应无法跨身份存在,说明我们对于情绪的加工依赖于对身份信息加工的神经元群的参与;其次,有无N250r和LPP成分的衰减效应也可在具有相同身份和不同身份的面孔刺激间做出区分,间接证明了N250r和LPP成分是面孔情绪适应后效的相关神经机制。我们的研究结果对面孔情绪的跨身份适应后效及其神经机制的提供了第一个直接的电生理证据。本研究我们通过行为学和ERP技术的结合,对面孔身份适应后效和面孔情绪适应后效两种视觉后效做了详细论证,结果都发现晚期正成分LPP对适应机制的敏感性,因此我们认为,对人脸高水平信息如情绪和身份的适应发生在面孔加工的较晚时期,并与神经水平的“疲劳模型”相关联。(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01)

任乃馨,陈文锋,励奇添[6](2017)在《面孔身份信息与社会范畴信息的层级交互》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孔是判断个体身份和社会范畴的重要途径,而这两类信息的加工存在相互影响。本文选择了性别、职业与种族叁个社会范畴,采用以来自不同身份或社会范畴的上下半脸组合为刺激的合成脸范式,以对齐脸和错开脸任务反应时的差异大小(合成脸效应)为因变量,来探讨身份加工与社会范畴(性别、职业、种族)加工之间是否存在不对称的相互影响,从而建立面孔信息加工的层级交互模型。研究一选用不同性别的影视明星面孔作为实验材料,探究性别与身份的相互影响。性别判断任务中,身份相容与不相容条件的合成脸效应不存在显着差异;身份判断任务中,性别相容和不相容条件的合成脸效应存在显着差异;说明性别加工中不存在身份信息的参与,但身份加工中存在性别信息的参与。研究二选用影视明星与体育明星面孔作为实验材料,探究职业与身份的相互影响。职业判断任务中,身份相容与不相容条件的合成脸效应存在显着差异。身份判断任务中,职业相容和不相容条件的合成脸效应不存在显着差异;说明职业加工存在身份信息的参与,而身份加工不存在职业信息的参与。研究叁采用高加索与亚洲面孔作为实验材料,探究种族与身份的相互影响。身份判断任务中出现了种族分离现象:目标面孔为亚洲面孔时,种族相容和不相容条件的合成脸效应不存在显着差异;目标面孔为高加索面孔时,上述合成脸效应存在显着差异;这说明:对于本族面孔,身份加工不存在种族信息的参与;对于异族面孔,身份加工存在种族信息的参与。本文通过上述叁个研究,发现面孔身份加工与性别、职业以及种族加工之间存在不对称的相互影响,能够构建一个层级交互模型:上层信息的加工需要下层信息的参与,而下层信息的加工则不需要上层信息的参与。面孔信息加工的层级交互模型中,身份为中心,性别为下层信息,职业为上层信息。独特的是,不同种族面孔的种族相对于身份,其层级关系出现了分离:对于本族面孔,种族为上层信息;对于异族面孔,种族为下层信息。(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陈斌,周国梅[7](2017)在《注意调节动态面孔身份的集群编码》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可以从一组相似的对象中精确地计算概要统计量(如,平均数和方差),这被称为集群编码。目前只有很少研究考察了集群编码是否是强制性的(即对于注意刺激的集群编码是否受无关刺激的影响),没有研究考察人们是否能对注意刺激的平均、无关刺激的平均、或所有刺激的平均都形成表征。本研究结合了多物体追踪任务和面孔集群编码的研究范式,考察这些问题。实验1中,被试首先看到4个随机平面移动的面孔,然后看到1个测试面孔,判断该面孔是否在刚才的4个面孔中出现过。结果发现,如果测试面孔是4个面孔的平均,被试判断为出现过的百分比显着多于4个新面孔的平均的百分比。这表明,人们对运动的面孔也可以进行集群编码。实验2,3和4考察注意的作用。实验中,被试首先看到8个随机平面移动的面孔,被试需要追踪其中4个面孔。当移动停止,被试需要判断四个追踪面孔的位置。然后,出现一个测试面孔,被试需要判断该面孔是否在刚才的4个追踪面孔中出现过。结果发现,被试更多报告追踪的4个面孔的平均,然后是全部8个面孔的平均。它们都要比新的8个面孔的平均更多被报告。这些结果表明,人们可以对注意面孔的平均、全部(注意+无关)面孔的平均都形成表征,即,面孔身份的集群编码是层级的;动态面孔身份的集群编码不是强制性的,受到注意的调节,至少是部分调节。最后,我们讨论了这些发现对MOT研究的启示。(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郭姗姗,蒋重清[8](2017)在《陌生人面孔-声音身份信息的跨通道匹配:行为和ERP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意在考察人们能否匹配陌生人的面孔与其声音的身份信息,并探索背后的原因,共实施2个实验。在实验1中同时呈现1个声音和2张面孔图片(其中一张面孔与声音同属一人),要求被试选择与声音身份信息相匹配的面孔,记录被试的选择和眼动数据,并在实验后对被试进行面孔和声音再认任务(考察记忆力)和瑞文测验联合型测验(CRT:考察观察力和推理能力)。实验2先呈现1个声音,后呈现1张面孔,要求被试判断该面孔与之前呈现的声音是否同属一人(面孔-声音匹配与不匹配的比例为1:1),记录行为与脑电数据。两个实验中被试的正确率均显着高于随机概率,p <0.01,一致揭示了人们具有将陌生人的面孔和声音身份信息匹配的能力,也从侧面反映了面孔和声音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实验1的眼动数据表明只在眉眼区域发现了眼动模式的显着差异,即被试对于声音身份信息匹配的面孔眉眼区域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显着长于不匹配的凝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面孔-声音匹配的总注视次数显着多于不匹配的总注视次数,揭示了眉眼区域包含着大量的身份信息。原因初探系列实验中发现面孔-声音匹配能力与记忆能力和推理能力相关显着。实验2中在不同性别(男、女)的面孔图片上ERP数据模式有所不同,对于男性面孔图片,相比于面孔-声音身份一致条件,不一致条件在左前额叶区和在左颞叶区诱发了更负的ERP成分,时间窗口分别为680~780ms和250ms~550ms;对于女性面孔图片,相比于面孔-声音身份一致条件,不一致条件在左前额叶区诱发了更正的ERP成分,时间窗口为800~900ms。综上所述,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人们具备对陌生面孔-声音身份信息跨通道正确匹配的能力,这种能力受人们的学习经验、记忆能力、推理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面孔和声音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特定的面孔匹配特定的声音",体现了自然选择的特点具有进化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雷斯曼[9](2016)在《身份与认同:思辨“中国舞蹈的面孔”——记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首期“306青年学者沙龙”》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5月19日,北京舞蹈学院综合楼306会议室拉开了一场立足于中国舞蹈本体之上的身份识别与国际认同的青年思辨会。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重磅推出的"青年学者沙龙"旨在现代化语境之下重识中国舞蹈的国际文化身份,通过青年学者的精神互动与学术思辨来对话全球化视野下中国舞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校长郭磊、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负责人、副校长邓佑玲及副校长(本文来源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张琴[10](2016)在《不变和可变社会范畴加工对面孔身份识别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孔身份识别(从不同面孔中识别出特定个体)对于人们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以及与他人进行日常交流至关重要。与此同时,面对每天涌来的庞杂的社会信息,我们往往通过社会范畴加工来简化对他人的认知,即根据性别、种族、年龄、表情等范畴信息,在时间和认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速并准确地认知与了解他人。为此,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范畴信息是否会对特定的面孔身份识别产生影响?功能性面孔识别理论认为,社会范畴加工未影响面孔身份识别(Bruce&Young,1986);面孔知觉的分布式神经模型认为,可变社会范畴(例如,表情)不会对身份识别产生影响;然而,不变社会范畴(例如,种族和性别)却会影响面孔身份识别(Haxby,Hoffman,&Gobbini,2000);Quinn和Macrae(2011)进一步提出了面孔知觉动态性理论。该理论主张,无论可变社会范畴加工还是不变社会范畴加工,二者必然都会对面孔身份识别产生影响。为了检验与修正以往理论及其分歧,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社会范畴对面孔身份识别的影响,本研究分别考察了以种族为代表的不变社会范畴和以表情为代表的可变社会范畴对面孔身份识别的影响。研究包括3个实验,都采用加纳选择注意范式。实验1探讨不变社会范畴(种族)加工是否会对面孔身份识别产生影响。实验2探讨可变社会范畴(表情)加工对面孔身份识别的影响。在上述两个实验的基础上,实验3探讨不变(种族)和可变(表情)社会范畴加工对面孔身份识别产生的共同影响。结果发现:1)不变社会范畴(种族)的激活会促进面孔身份识别;2)可变社会范畴(表情)加工干扰了面孔身份识别;3)不变和可变社会范畴同时加工时,不变社会范畴加工给面孔身份识别带来的促进作用大于可变社会范畴加工带来的干扰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证明,不同类型的社会范畴对面孔身份识别的影响具有本质差异。(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6-05-13)

面孔身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海"沦陷"前后,李红的公众身份不断变迁,并呈现出以明星、舞女、贤妻与地下工作者为主的、具有较大差异性与张力的多重媒介形象。抗战胜利后,大众媒介充分发挥着自己的建构性作用,有意识地将李红塑造为符合民众心目中所想象的爱国爱家的贤妻形象,而选择性地遗忘了她曾经被诟病与批驳的舞女形象。如果说英雄叙事满足的是战后大众重构强烈的国族身份认同的集体心理,那么贤妻叙事指向的则是伦理道德秩序遭受战争与新文化冲击后亟须恢复的男权社会秩序。在两种叙事之后,更深层次上发挥着主导作用的是消费文化逻辑,它再一次凸显出女明星被凝视与观看的客体属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面孔身份论文参考文献

[1].郝自新.面孔吸引力和社会身份信息对大学生初始信任判断的影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2].年悦.舞女、贤妻与地下工作者——上海沦陷前后演员李红的多重面孔与身份政治[J].当代电影.2019

[3].张秋梅.美国亚裔身份的操演性:黄哲伦《黄面孔》之新的解读[J].戏剧艺术.2018

[4].周丽.面孔身份识别的工作记忆机制及编码阶段悲伤表情对抑郁个体面孔身份识别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8

[5].高雅.适应范式对面孔知觉中情绪和身份知觉的影响:行为及ERP研究[D].西南大学.2018

[6].任乃馨,陈文锋,励奇添.面孔身份信息与社会范畴信息的层级交互[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7].陈斌,周国梅.注意调节动态面孔身份的集群编码[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8].郭姗姗,蒋重清.陌生人面孔-声音身份信息的跨通道匹配:行为和ERP证据[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9].雷斯曼.身份与认同:思辨“中国舞蹈的面孔”——记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首期“306青年学者沙龙”[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

[10].张琴.不变和可变社会范畴加工对面孔身份识别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6

标签:;  ;  ;  ;  

面孔身份论文-郝自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