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就诊论文-郭艳丽,阚淑芳

急诊就诊论文-郭艳丽,阚淑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急诊就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综合护理,老年急腹症,急诊护理,特点

急诊就诊论文文献综述

郭艳丽,阚淑芳[1](2019)在《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及急诊护理措施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急腹症患者的就诊特点,并且针对性的开展护理干预,总结其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6例老年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者接受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分析老年急腹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中患者的总护理有效率为77.7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老年急腹症患者乏力、呕吐恶心、疼痛为主要症状,但原发病较多,对疼痛缺乏敏感,疾病指示性差,因此开展急诊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病情,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1期)

杨敏娟,黄云彪,赵宜静,王文朋,解惠坚[2](2019)在《上海市浦东新区PM_(2.5)污染对医院急诊内科就诊人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上海市浦东新区细颗粒物(PM_(2.5))日均浓度对医院急诊内科就诊人次的影响。方法 2015—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逐日大气污染资料、气象资料和医院急诊内科就诊资料分别来源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环境监测中心、区气象局和区某综合医院。采用基于Poisson回归的广义相加模型(GAM)控制时间趋势、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和温湿度等因素后分析PM_(2.5)对急诊内科就诊人次的影响,通过分层分析探索PM_(2.5)效应在不同疾病别、性别、年龄组别以及不同温度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 2015—2017年医院急诊内科就诊总人次数为559 395人次,PM_(2.5)日均浓度为42.7μg/m3。PM_(2.5)对急诊内科就诊总人次在当日(lag0)即表现出影响,在滞后2日(lag2)时出现最大单日效应,RR值为1.003 1(95%CI:1.000 5~1.0056);PM_(2.5)对心脑血管疾病就诊人次的影响在当日(lag0)即出现最大效应,RR值为1.004 8(95%CI:1.000 6~1.009 1);PM_(2.5)对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次的单日最大效应出现在滞后2日(lag2),RR值为1.003 3(95%CI:0.999 8~1.006 9),但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PM_(2.5)对医院急诊内科就诊人次的影响在男性人群中效应更强,单日最大效应出现在滞后2日(lag2),RR值为1.003 8(95%CI:1.000 8~1.006 8);PM_(2.5)对0~14岁年龄组影响最大,当日(lag0)效应RR值为1.019 3(95%CI:1.004 0~1.034 0);中等温度时PM_(2.5)的效应RR值较低温水平和高温水平时大。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PM_(2.5)污染对医院急诊内科就诊人次有影响,且在不同疾病、性别、年龄组别以及温度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9年19期)

杨伟,高建民,文申英,杨杨[3](2019)在《中国秦岭地区急诊患者就诊时间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我国秦岭地区急诊患者就诊时间规律,为提升其急诊患者救治的针对性及工作效率提供建议。方法:以秦岭地区某市急救中心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描述及χ~2、t检验、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秦岭地区急诊患者就诊时间规律。结果:秦岭地区日急诊患者人数呈现"叁峰"分布,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P≤0.05)。男性患者日就诊平均年龄呈现"早高晚低",早上8时平均就诊年龄最大(47.91岁),晚上19时平均年龄最小(38.81岁)(P≤0.05);女性患者日均就诊年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急诊患者就诊高峰呈现单峰分布,就诊高峰出现在6、7月份;男性急诊患者平均年龄小于女性患者(P≤0.05);女性就诊患者6月份平均年龄最小(39.88岁),1月份就诊年龄最大(52.84岁)(P≤0.05)。结论:秦岭地区急诊患者就诊时间具有自身区域特点,应加强男性人群健康教育,减少人群意外事件发生,降低男性群体急诊就诊率。秦岭地区医疗机构急诊、急救部门应加强每年6、7月份的急救人员及医疗急救设备的配置,保障急救患者有效治疗。同时也应针对每日就诊患者早上年龄偏大,晚间年龄偏小的就诊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诊疗预案及人员、设施配置方案。(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翁晓青,王春燕,王欣,方芳[4](2019)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分布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神性疾病是一类不同于躯体性疾病的特殊疾病类型,具有病程长,无有效干预时恶化倾向明显等特点,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扰~([1,2])。由于精神性疾病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新型药物的研发及社会对精神性疾病患者的支持度提高等因素,患者的总体预后逐渐向好~([3])。但精神性疾病、躯体性疾病常常合并存在,导致许多患者及家属在选择综合性医院或是精神病专科医院时针对性不足~([4,5])。因此,有必要对专科医院急诊科的管理模式进行再优化,以提高急诊科与病房间的交接、救治效率。1对象与方法(本文来源于《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刘婷婷,李涛,胡毅[5](2019)在《急诊就诊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急诊就诊的晚期肺癌患者临床特点及3个月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肿瘤内科正规治疗过程中急诊入院的112例晚期肺癌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其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112例中,男75例(66.9%),女37例(33.1%),中位年龄67.2岁。病理类型包括腺癌67例(59.8%),鳞癌24例(21.4%),小细胞肺癌21例(18.8%)。就诊原因为肺部感染69例(61.6%),呼吸衰竭63例(56.3%),意识障碍26例(23.2%),咯血13例(11.3%),癫痫8例(7.1%),出血6例(5.4%),放射性肺炎6例(5.4%),上腔静脉综合征4例(3.6%)。3个月内死亡率为64.3%。单因素分析显示,呼吸衰竭、白细胞计数、血乳酸、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白蛋白与晚期肺癌患者急诊入院后3个月内死亡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酸(OR:1.624,P=0.024)、白蛋白(OR:0.839,P=0.001)和呼吸衰竭(OR:2.972,P=0.013)是晚期肺癌急诊后3个月内死亡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晚期肺癌急诊入院患者预后差,3个月内死亡率高,高乳酸血症、低白蛋白血症和呼吸衰竭是其3个月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刘娜,郭庆,胡娟,张蓉,朱雪娇[6](2019)在《综合性医院急诊患者就诊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叁甲综合性医院急诊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急诊患者就诊特点,为急诊资源合理安排、急诊救治研究方向及医务人员培训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8月1日-2018年7月31日期间在宜昌市某叁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就诊的74 021名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就诊科室、诊断、主诉或症状及转归。数据采用Predictive Analytics Software 25.0版本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频数、构成比)、χ~2检验(计数资料)及方差分析。结果纳入资料完整的患者共72 966人次。急诊患者就诊以全天17:00~23:00时段居多,四季中以夏季和冬季较多。急诊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外科患者男性占比显着高于内科男性(P<0.05);0岁~14岁患者男性占比显着高于女性(P<0.05);全年患者以25岁~54岁人群占比较高,共37 975人(52%)。所有诊断中非急诊患者占比较高,共14620(20.0%),疾病诊断中创伤患者最多,共14924人(20.5%)。结论急诊医疗资源需求具有波动性,为预防疾病、合理调配资源,进一步提升急诊科救治能力和抢救水平,改善急诊医疗护理质量提供了客观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病案》期刊2019年07期)

黄海燕,洪云玉,李玉兰,仲文秀,王兴军[7](2019)在《GDF-15、NT-proBNP与急诊就诊时血压心率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就诊时血压、心率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77例(急性心衰组),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急性心衰组分为临床程度分级Ⅰ级14例,Ⅱ级22例,Ⅲ级22例,Ⅳ级19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DF-15、NT-proBNP,常规做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胸部X线检查,分析GDF-15、NT-proBNP与患者就诊时血压、心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急性心衰组的GDF-15、NT-proBN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衰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衰组临床程度Ⅰ~Ⅳ级组GDF-15、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F-15、SBP、DBP、心率与NT-proBNP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0.723、0.273、0.210、0.474,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就诊时的血压、心率可以作为急性心衰患者危险分层、判断预后、选择治疗方案的指标,并且简单易取得,与GDF-15、NT-proBNP联合分析则更具有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19期)

韦性富,郑山,翁俊,聂永红,王敏珍[8](2019)在《甘肃省金昌市气温变化对高血压门急诊就诊人数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高血压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但其潜在危险因素还未完全明确。[目的]通过研究甘肃省金昌市温度变化与高血压门急诊人数的关系,探讨潜在的影响高血压门急诊人数的气象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甘肃省金昌市3所综合医院每日门急诊高血压就诊信息(ICD-10:I10—I15),以及同期气象资料(包括日平均气温、相对湿度、气压、风速)和大气污染资料(PM10、NO2、SO2)。采用准Poisson回归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时间的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气象因素、环境污染物等混杂因素后,分别建立24 h及48 h温度变化与高血压门急诊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模型,估计效应值,拟合暴露反应关系图,并进行年龄、性别的分层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高血压门急诊患者61 438例。同期金昌市24 h平均负变温、正变温及48 h平均负变温、正变温分别为(-2.18±1.91)℃、(1.80±1.26)℃和(-2.98±2.56)℃、(2.66±1.98)℃。广义相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4 h温度变化、48 h温度变化与每日高血压门急诊人数大致呈"U"型曲线。24 h温度变化、48 h温度变化对高血压门急诊人数均有影响,并存在滞后效应:24 h负变温在滞后1 d(ER=-1.25%,95%CI:-1.93%~-0.57%)、正变温在滞后5 d(ER=2.77%,95%CI:1.86%~3.69%)效应值最大;48 h负变温在滞后3 d(ER=-0.67%,95%CI:-1.14%~-0.21%)、正变温在滞后1 d(ER=1.53%,95%CI:0.94%~2.13%)效应值最大。24 h及48 h正变温对高血压门急诊人数的影响明显大于负变温。分层分析发现变温对女性和65~74岁人群的高血压门急诊人数影响更大。[结论]金昌市24 h及48 h温度变化对高血压门急诊人数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大致呈"U"型,且正负变温均会影响高血压门急诊人数。相对负变温,正变温对高血压门急诊人数影响更大。女性及老年高血压患者门急诊人数更易受温度变化影响。(本文来源于《环境与职业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夏永红[9](2019)在《急诊留观酒精中毒患者就诊特点分析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急诊观察室诊疗酒精急性中毒的就诊典型特点,在临床实践以及条件基础上制定对应的处理干预措施。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急诊观察室采取输液手段进行治疗的急性酒精中毒91例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纳入对象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通过基线数据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住院信息等进行归纳和整理。结果在急诊室留观患者中,于晚上8点到凌晨4点出现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所占比例相对较多;从月份而言,夏季、年末两个阶段出现急性酒精中毒比例更高。以患者临床症状为依据对其酒精中毒程度进行评估,其中判定为重度患者需要在院接受治疗平均时间为(12.2±3.1)h,此类患者需对其进行针对性一级护理。结论急诊观察室诊疗患者出现急性酒精中毒情况在就诊的时间、季节方面存在规律性。对于部分特殊患者如激惹状态或者好斗的,需要对患者、护士做好安全保障措施。(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39期)

郑桂灵[10](2019)在《急诊“分级”就诊疏浚生命通道》一文中研究指出门诊挂不上号,去急诊看;不知道看哪个科,去急诊;白天没时间看病,晚上去急诊看……今后,这些非紧急情况去急诊,可能不那么“划算”了。为了将有限的急救资源更好地用于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北京将提高急诊的“准入门槛”。5月1日起,北京20家设有急诊的市属医院将启动(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报》期刊2019-05-10)

急诊就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估上海市浦东新区细颗粒物(PM_(2.5))日均浓度对医院急诊内科就诊人次的影响。方法 2015—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逐日大气污染资料、气象资料和医院急诊内科就诊资料分别来源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环境监测中心、区气象局和区某综合医院。采用基于Poisson回归的广义相加模型(GAM)控制时间趋势、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和温湿度等因素后分析PM_(2.5)对急诊内科就诊人次的影响,通过分层分析探索PM_(2.5)效应在不同疾病别、性别、年龄组别以及不同温度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 2015—2017年医院急诊内科就诊总人次数为559 395人次,PM_(2.5)日均浓度为42.7μg/m3。PM_(2.5)对急诊内科就诊总人次在当日(lag0)即表现出影响,在滞后2日(lag2)时出现最大单日效应,RR值为1.003 1(95%CI:1.000 5~1.0056);PM_(2.5)对心脑血管疾病就诊人次的影响在当日(lag0)即出现最大效应,RR值为1.004 8(95%CI:1.000 6~1.009 1);PM_(2.5)对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次的单日最大效应出现在滞后2日(lag2),RR值为1.003 3(95%CI:0.999 8~1.006 9),但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PM_(2.5)对医院急诊内科就诊人次的影响在男性人群中效应更强,单日最大效应出现在滞后2日(lag2),RR值为1.003 8(95%CI:1.000 8~1.006 8);PM_(2.5)对0~14岁年龄组影响最大,当日(lag0)效应RR值为1.019 3(95%CI:1.004 0~1.034 0);中等温度时PM_(2.5)的效应RR值较低温水平和高温水平时大。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PM_(2.5)污染对医院急诊内科就诊人次有影响,且在不同疾病、性别、年龄组别以及温度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急诊就诊论文参考文献

[1].郭艳丽,阚淑芳.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及急诊护理措施效果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2].杨敏娟,黄云彪,赵宜静,王文朋,解惠坚.上海市浦东新区PM_(2.5)污染对医院急诊内科就诊人次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9

[3].杨伟,高建民,文申英,杨杨.中国秦岭地区急诊患者就诊时间规律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

[4].翁晓青,王春燕,王欣,方芳.精神病专科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分布特点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9

[5].刘婷婷,李涛,胡毅.急诊就诊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9

[6].刘娜,郭庆,胡娟,张蓉,朱雪娇.综合性医院急诊患者就诊特点分析[J].中国病案.2019

[7].黄海燕,洪云玉,李玉兰,仲文秀,王兴军.GDF-15、NT-proBNP与急诊就诊时血压心率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9

[8].韦性富,郑山,翁俊,聂永红,王敏珍.甘肃省金昌市气温变化对高血压门急诊就诊人数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9

[9].夏永红.急诊留观酒精中毒患者就诊特点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0].郑桂灵.急诊“分级”就诊疏浚生命通道[N].中国人口报.2019

标签:;  ;  ;  ;  

急诊就诊论文-郭艳丽,阚淑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