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洁江苏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211102
一、高中语文阅读作业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上的作业系统使用较少。学生在打好高中语文学习基础的阶段,接触频繁的文本来源于教材,最先积累的知识和培养的技能来源于教材。语文教材的课后阅读作业系统已经成形,教材上的作业系统对检测学习效果、实现学习目标有重要作用。教材上的作业系统也是学生自学、自测的重要途径。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的作业系统为例,学生从高一学年到高二第一学期的期中学习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上的作业设计有“文本研习”、“积累与应用”、“问题探讨”、“活动体验”“写作”等呈现方式,作业训练的目的性明确,从基础知识到实践内容都有体现。每本苏教版教材分为若干专题,每个专题下又分为若干板块,每个板块下有若干文章。一般在每个板块后设置“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作业,每个专题又设置“积累与应用”和“写作”部分。教师很少以教材上的作业系统为主。长期以来,学生对教材上的作业系统没有印象,很少使用。
2.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数量不一。高中语文阅读作业往往采用市面上可见的已经出版的练习册,教师对练习册的依赖程度很高,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上的题目设置大多围绕教学内容,将教学要点罗列出来,省去了教师上课设计问题的麻烦,直接使用练习册会造成学生对课堂内容的不关注。练习册的题目设置没有难易的依据,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关注不够,现成的题目不一定适合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有的阅读作业设计难免会侧重选文本身,这样就会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容易厌倦文本。有些教师几轮教学下来所用作业的内容没有太大变化,练习册上题目的更新也没有那么及时,久而久之语文阅读作业变得陈旧、单调、死板。
阅读作业的形式主要是书面作业,往往是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对所学知识的反复训练。作业设计往往是教师或者备课组完成,学生参与得少,作业形式都是教师参考练习册上的常见题型并照搬过来的。学生作业大多是个人独立完成,那么在完成过程中缺少了合作,对合作意识的培养欠缺。
阅读作业量没有科学依据,不能适度掌控。作业设计得多了,学生完成的时间就会紧张,不能保证效率。作业设计得少了,涵盖的知识点就有可能变少了,那么学生完成作业的预期目标可能就实现不了。教师采用备课组设计好的作业,如果不经过挑选,直接拿来使用不一定适合自己所教的学生。
3.缺少独创性。作业设计教师参与得多,学生参与得少,师生合作设计得也少。市场上配套的阅读作业设计层出不穷,教师大多选择已有的阅读作业,适当整合,让学生完成。如果学生自己课外有兴趣选择作业,大部分也会选择现成的练习册。高中语文阅读作业难以突破现有的资料,广大师生局限于目前的教学生活,对创新设计无从下手。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教材上的作业系统华而不实。教材编写者通过作业设计,强调了自己编写教材的意图,比如苏教版“问题探讨”作业重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广大师生对教材上的作业系统的使用很少,主要因为有些作业考察的知识点零散,可操作性不强,教材上作业系统出现的题目类型和活动方案不是平常作业中常见的,教师和学生就放弃了教材上的作业系统,投向了其他作业,学生对教材的印象就剩下背诵默写名篇了。
2.作业设计者缺少思考。(1)没有关注学生的发展。如果学生无论完成多少阅读作业,都不能切实提高阅读能力,学生感知文本、理解文本、探究文本的能力始终不能提高,这就说明教师选择的作业没有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的作业设计只是随意挑选练习。学生是不断发展的,学生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一到高三,语文阅读水平在不断变化,每一届的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相同。同一份作业,适合今年的学生,不一定适合第二年的学生。教师选择的作业如果没有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就不能实现作业设计的目标。(2)知识水平有限。教师是作业的主要设计者,教师的精力有限,在设计阅读作业时往往借鉴他人的成果。教师的阅读水平有限,原创的练习不一定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也很少关注,教师应该常常思考学生为什么不能结合文本深入研习,为什么学生不知道如何结合个人体验和生活实际完成作业,为什么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缺少创新性。有的教师设计作业,生怕遗漏了知识点,贪多求全,不能把握好作业的数量和质量,教师要想清楚其实学生在每篇文本的学习中都会获得知识,经过适当的训练就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在日后的实践中仍然能够发挥作用,每一次作业的重点不要多,但是要做到尽量实现作业的目标,达到训练的效果。
3.功利心理主导。(1)高考的驱使。受到高考分数的吸引,广大师生和家长会把目光投向答题成效上,那么作业设计往往采用题海战术,搜集各种高考真题、模拟试题,所以他们认为作业的内容形式要向高考看齐,作业的数量是越多越好。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筛选试题、如何批改试题上,对阅读作业的设计过程渐渐忽略了。试想如果学生抱有功利心理,学生通过三年的高中阅读训练,在高考答题中并未体现出预期的语文答题效果。短时间内语文素养难以提高,高考答题效果不明显,就会对阅读作业失去兴趣,也会对阅读教学产生厌烦情绪。
(2)实用主义心理作祟。以古诗文为例,古诗文毕竟距离当代有很长的时间,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开始帮助学生如何阅读“浅易”的古诗文。古诗文教学重点,慢慢转移到读懂文本和如何答题上,古诗文的文化价值渐渐被忽略了。领悟古诗文博大精深的文化意义是我们要阅读古诗文的重要目的之一,片面地强调古诗文学习的实用性,就会忽略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