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丹张静雷晓霞刘竹(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00)
【摘要】本文从药物经济学角度通过对哮喘疾病临床药品使用量的分析,探讨患者、医药人员偏向某种药品的原因。从而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以达到优化和配置卫生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沙丁胺醇气雾剂哮喘药物使用量
【中图分类号】R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125-02
【Abstract】inthispaper,fromtheperspectiveofpharmacoeconomicsanalysisofdruguseinclinicalmedicineasthmadisease,patients,medicalstaffonthecauseofthedeviationofadrug.Inordertopromotesafe,effective,rationaldruguse,toachievetheoptimizationandallocationofhealthresourcesto.
【Keywords】Pharmacoeconomicssalbutamolaerosolasthmamedicationusage
随着人类社会对医疗保健需求的日益增加,卫生费用逐年上涨已经成为妨碍各国卫生事业向前发展的沉重负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尤为突出。药物治疗一方面要考虑疗效,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社会与经济等因素,特别是在当前医疗改革全面推行之际,更要让患者看得好病,也治得起病。
1、药物经济学的效用原理对临床药品用量的影响
药物经济学作为评价医药产品、服务及规划的一门学科,强调在预防、诊断、治疗和疾病管理中的临床、经济和人文的结果,力求做到提供最优配置卫生资源的信息。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业务收入中有50%左右来源于药品,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推行,在大力实施医疗体制改革的同时,其核心问题是要控制好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的迅速增长,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症之一。科学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提高哮喘药物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等哮喘药物,控制药品费用增长,为药品市场营销提供科学依据。
2、哮喘疾病及临床用药现状
2.1哮喘疾病与临床治疗的趋势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常见病。目前,全球哮喘患者约3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随着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逐年增加,支气管哮喘这一全球性疾病越来越被医学界所重视。气道炎症几乎是所有类型哮喘的共同特征,也是临床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并且存在于哮喘的所有时段。如果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哮喘可能致命。目前尚不能根治,但以抑制炎症为主的规范治疗能够控制哮喘临床症状,这也正是本文力求通过药物经济学分析能够合理并经济的达到治疗哮喘的最优结果。国际一项研究表明,经氟替卡松/沙美特罗固定剂量升级和维持治疗,哮喘控制率接近80%,使工作生活几乎不受影响。尽管从患者和经济的角度来看,控制哮喘的费用似乎很高,而不正确的治疗方法会进一步增加治疗费用,从而导致有病不能医或者及时医治。
2.2哮喘疾病与临床用药品种选择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药物比较多,在临床上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主要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全身用激素(泼尼松龙),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钠、扎鲁司特、异丁司特等),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缓释茶碱,抗IgE抗体及其他有助于减少全身激素剂量的药物等。这类药物是哮喘疾病需要长期使用的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缓解药物包括速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丙卡特罗片等)、全身用激素、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如溴化异丙托品、溴化氧托品和噻托溴铵等),短效茶碱及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缓解药物是指按需使用的药物,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
2.3哮喘疾病与临床药品使用量现状
本文选取四川成都4家医院作为调研对象(三甲医院两家,社区医院两家),涉及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吸入溶液,茶碱缓释片,多索茶碱注射剂等25个品种。分别从四家医院药房统计出此类各种药品在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一年中的实际用量并做总量的统计,得出下列结果:图表
图表
如图标所示;用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的药物为黑龙江福和华星制药厂生产的多索茶碱注射液和广州迈特兴华制药生产的茶碱缓释片,用量明显低于其他品种的药品为葛兰素生产的沙丁胺醇吸入溶液(商品名为万托林)和丙酸氟替卡松(辅舒酮)。形成此明显用量差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分析如下:
2.4影响临床药品使用量的因素
2.4.1医患双方医药信息的不对称性
药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并不是由供需双方直接交换的,而是一种被动的消费,由于医患双方医药信息的不对称性,医师作为患者的代理人有较多的选择权,这就造成了各种商业贿赂的发生,另外,医疗保险覆盖的人群,除了自付一小部分药费外,大部分的药品费用是由第三方(医疗保险部门)结算的,[2]从而造成了药品使用量的巨大差异。
2.4.2药品价格利润的影响
如图标所示:黑龙江福和华星制药厂生产的多索茶碱注射液和广州迈特兴华制药生产的茶碱缓释片均属于国家基本药物,其中多索茶碱注射液(0.1g/10ml/支),基本零售价是19.3元,茶碱缓释片0.1g/片*24基本零售价是7.8元,这两种药物也是调研目标对象在同类药物中主要利润来源。
葛兰素沙丁胺醇吸入溶液(万托林)20ml:100mg和丙酸氟替卡松(辅舒酮)(50ug*120吸)均不属于国家基本药物,其中万托林基本零售价是64.6元,辅舒酮基本零售价是118元,此两个品种的医院利润偏低。
2.4.3新药的研发不适应市场需要
由于新药的研发费用比较高,药厂有20年的专利期,因此药价往往偏高,所以要提倡多使用基本药物和通用药,药品能否得到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偿,也是影响药品需求和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配置药品资源要从“价格-补偿-用量”三管齐下同时采取配套措施才能奏效。
3、以药物经济学为指导,实现药品应用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我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的深化改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医疗费用中的药费用快速增长,从而药品的价格问题成为临床用药和患者选择用药的重要因素之一。药品价格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必须以药物经济学为指导,实现药品应用中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应从以下方面思考:首先,医院和医务人员要用药物经济学的观点,把药物的经济性与安全性、高效性、适应性摆在同等位置。这样,可为药品定价的合理化、治疗方案的临床优化和治疗决策的科学化提高依据。其次,高度认识药品的特殊性,药品是特殊商品,专属性强。从以上图表可看出: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类别的药物表现在对症治疗哮喘疾病方面,是治病救人的物质基础。哮喘是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容易加重经济负担,影响身体健康。医护人员在制定治疗方案和选择药物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药品的疗效,而不是经济效益。第三,在医疗中要充分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益的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成本、效益是医疗中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医药人员在服务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医务人员应从公众利益出发,注重效益与成本的平衡,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医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如不重视经济利益而只看社会效益,医疗事业也不可能健康发展。在工作中通过医药服务,切实以患者利益出发,减少不合理用药,降低治疗成本,从而提高整体药物治疗水平,在取得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经济效益,赢得公众信任。
综上所述,本文简析了沙丁胺醇气雾剂等哮喘药物的用量对患者、社会、医务工作者,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配方面力求做到最优配置。充分体现了我们医药领域“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点点滴滴的小医疗改革做起,由点到面,从而最终推动整个医药领域以药物经济学为指导,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配置,达到医疗改革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善联.药物经济学[M]叶桦,陈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胡善联.药物经济学[M]叶桦,陈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