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士绅转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杨尚文,杨昉,西学东渐,知识转型
士绅转型论文文献综述
申亚雪[1](2019)在《晚清灵石杨氏家族学术活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清时代,灵石多巨族,如两渡何氏、静升王氏、夏门梁氏等,其中杨氏家族鼎兴已在晚清,属大族中的后起者。《灵石县志》中记述的杨氏子弟,最突出的当属“名动京师”的杨尚文和“学贯中西”的杨昉。国内外对杨氏家族的相关研究极少,仅就杨尚文、杨昉两人的部分活动有些微成果,更无法谈及系统的专门性研究。事实上,杨氏家族虽为山西地方家族,但无论是在晚清京城学界还是商界,甚至是政治领域都颇有成就。不仅在国内学人圈中享有盛名,当时来华洋人的相关记述中对其也多有提及。杨尚文刊刻的《连筠簃丛书》被张之洞评价为“多存古书、有关实学、校刊精审”,直至今天依然对研究道咸时期的学术转变,具有极大的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杨昉则从事了大量西方摄影术研究和民间医疗活动,是晚清传播西方光化学知识及医药化学的先驱之一。因此,对杨氏家族学术思想及学术活动的研究,对于理解晚清学术变迁史及中国近代知识的转型有重要意义。晚清杨氏家族两代人学术脉络的更迭和转向,一方面与杨氏自身的家学承继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也是整个晚清时代背景下学术变迁的微观图景。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开始在东方国家大规模传播,知识的转变和技术的进步引发了新的思想观念,不断挑战传统社会的基本信条,这构成了中国近代化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杨氏作为中国传统的士绅家族,其学术取向演变的内在逻辑,直接反映了晚清传统士绅知识转型的具体过程,对杨氏家族的系统研究,可以为窥视传统士绅知识转型提供一个具体而微的视角。本文以晚清杨氏家族为研究对象,将杨氏成员杨尚文、杨昉的学术活动置于晚清历史语境之中进行考察,力图全面勾勒其主要的活动轨迹、人际交往、知识结构、学术选择等。从文献出发,综合杨氏家谱、手稿、墓志铭、时人日记、信札及书籍等核心史料,在梳理史实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原始文献,并将相关时代同人共同纳入考察,系统分析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出的知识观念、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上的具体变化。继而以杨氏家族为视角,窥视晚清士绅的知识转型问题,将地方性研究与历史的宏观研究相结合,进一步探讨晚清社会传统士绅在经历政治秩序、经济制度、文化取向等巨大变化后,其知识观念的近代化转变。努力做到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在深入分析史料的基础上,从杨氏家族的研究中理解具有一般意义的中观问题,力求实现本文研究深度与高度的结合。本文将杨氏家族两代人的学识变化与晚清时代变化紧密结合,首先,将杨尚文和杨昉的学术活动置于其所处的时代及其自身的家学传统的背景中进行探讨。其次,以《连筠簃丛书》的刊刻、杨昉的西法摄影以及“兼善堂”的医疗实践为具体论据,分别考证,边考边论,突出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学术尤其是在算学、地理学、光学、化学及医学几个方面,发生的“转”与“变”。最后,将杨氏家族与晚清士绅的知识转型相结合,进一步探讨杨氏家族与社会整体之互动,力求实现与一般性研究之间的观照和接洽。全文共分七个部分,开篇绪论,说明本文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确定研究内容,辨析相关概念,指出本文所用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梳理文献综述,总结前人成果,提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本文虽是对士绅家族杨氏的系统研究,但同时也为说明晚清士绅的知识转型提供了微观视角。第二部分,集中论述晚清社会的时代背景以及杨氏的家学传统,为避免大维度和大视野的空泛铺垫,主要对杨氏所处的学术环境进行系统的梳理,同时以《杨氏家谱》为核心材料,考证其家族源流和交友关系,为探讨其学术活动奠定基础。第叁部分,以杨尚文及其刊印《连筠簃丛书》活动为主要探讨对象。杨尚文作为“名动京师”的文人,对当时的学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连筠簃丛书》的刊刻过程、内容、特点及历史价值,也与道咸年间传统学术的内在转变紧密相连。以《连筠簃丛书》的刊刻活动,窥见19世纪四五十年代参与群体知识转变的具体过程,并与时代整体的变迁彼此呼应。第四部分,主要通过杨尚文之子杨昉从事摄影实践的史实,窥视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其知识结构发生的变化。西方摄影技术传入中国后,引起具备经济基础和智力基础的士绅的关注,杨昉就是其中之一。杨氏在60-80年代进行了大量的摄影活动,还将具体的操作方法做了专门记录,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摄影光学和化学的专业知识。具备传统光学基础的杨昉转向操试西法摄影,表明了洋务运动时期从传统知识向西方近代科学知识转变的历史过程。第五部分,以19世纪80年代杨氏开设的民间医疗机构“兼善堂”为载体,探讨其医药学思想的内在变化,进而反映出晚清医疗知识体系的独特性。一定程度上,杨昉代表了晚清士绅对中西医学知识的态度,也进一步反映出晚清传统士绅在知识观念上的局限性,同时也呈现出中西医学知识彼此影响,而又相互博弈的历史过程。第六部分,通过对杨氏家族学术活动的深入分析和系统整理,借以厘清“旧学”与“新知”在杨氏两代人的学术活动中如何相互影响,并力图从时代发展中寻找其社会根源,从而通过杨氏学术的变化过程窥视晚清士绅知识转型的宏观问题。结论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概括性总结,指出在传统知识与西方知识并存的19世纪中后期,从杨氏家族的学术活动可以看出,传统知识阶层在“中体西用”思维框架的影响下,一方面对传统知识保持“尊崇”,另一方面又“偏爱”于西方实用性知识,不断在黑暗中进行摸索。中国近代知识体系建构于20世纪,而从知识转型和知识自觉的层面来看,传统士绅的近代化转型早已根植于19世纪的晚清社会。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是:1.研究材料创新:本文通过调研,查阅了许多一手文献,整理出与杨氏直接相关的手稿、刻本、家谱、墓志铭、日记、信札等史料,力求研究系统而全面,其中《杨氏家谱》《杨昉墓志铭》《兼善堂药目》及相关外文文献都在国内首次系统引用,并结合现存实物资料和杨氏后人访谈,增强对杨氏研究的丰富性和客观性。2.研究视角创新:将杨氏家族的研究与士绅知识转型研究相结合,从微观视角着眼,窥视历史一般问题,力求研究深度与高度的结合。同时,立足于既往士绅研究的薄弱之处,聚焦于清末政治体制变革之前的19世纪,以杨氏家族学术转变的研究视角将晚清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如何与传统知识互相冲突又彼此妥协的过程展示出来,进一步窥视晚清士绅这一复杂社会群体如何以知识为媒介渐次开始近代化转型的复杂图景。3.研究内容创新:对杨昉手稿《朗山杂记》中的物理光学、化学及应用科学的相关记载进行学理的考析,对《兼善堂药目》中的医药学理论和医学哲学问题进行历史剖析,突破以往研究中单纯的事迹钩沉,丰富研究内容,使本研究更加深入和扎实。(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颜世敏[2](2019)在《士绅蜕变与社会转型:重读李劼人“大河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劼人及其“大河小说”一一《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价值为多位重要评论家所肯定,但囿于研究方向与作品社会史意图的错位,具体研究中扎实有力的阐发依然不足。本文借鉴社会史的研究视野、聚焦李劼人“大河小说”中士绅阶层的变迁,以之为中心线索,梳理其时社会结构的变动,社会转型的种种表现,揭示作家的人物塑造与描摹历史风云之间更内在的联系。本文以士绅阶层蜕变与社会转型为中心,一方面是基于“大河小说”中“绅粮”“半官半绅”“学绅”“绅商”人物穿梭往来,贯穿始终的文本事实,另一方面,以社会史的研究视野观察,士绅阶层居于中国传统“官-绅-民”这一稳定的社会结构的枢纽地位,这一阶层的变动牵动全局,实为考察社会变革的中心环节。在《死水微澜》中首先看到的却是一个士绅人物“隐身”的复杂乡镇社会空间,袍哥头目所代表的本土社会势力走向前台,倚靠外来洋教的力量也影响日盛,凸显出这一时期基层社会权力的变动。随着“大河叁部曲”的第二部《暴风雨前》,空间由乡镇而进入省城,官绅人物的典型郝达叁在成都的权势和声望都愈加稳固,士绅家庭走出的子弟们如郝又叁、尤铁民、苏星煌等人,在新思想的影响下则逐渐蜕变、分化为知识分子、革命者、留学生,集中体现了士绅阶层在近代变迁的诸多面向。晚清国家与社会巨大的动荡与变革浪潮,在《大波》中被推向了高潮,小说生动再现了“保路运动”中“官、绅、民”等各个阶层社会矛盾的激化,士绅阶层依靠其权力的扩张和动员民众的地方影响力,向清廷抗争,保卫自己的利益;地方官员既要推行国家政策又要稳定民心,处于进退失据的两难境地;民众在报刊舆论、会场讲演的积极调动下,发挥出巨大的热情和力量,但走出阶级话语的群众形象,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民众单纯、从众的真实侧面。李劼人的“大河叁部曲”不仅以时间轴线叙写四川省内士绅阶层的蜕变与分化,而且还呈现了士绅阶层社会空间的变化与转型之迹象,他们在从传统空间的茶馆、公馆走向新兴空间的会场、学堂的过程中,实现了阶层的蜕变与转型。本文结合社会史的研究视野,系统梳理出李劫人“大河小说”叁部曲中贯穿的士绅阶层蜕变的线索,从而勾勒出叁部曲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剧变与转型的深层脉络。而且这一研究视角与作家本人自觉的社会史创作意识是契合的,李劼人正是以士绅阶层的活动和蜕变为中心写就了这幅社会历史画卷。“大河小说”所具有的长久生命力、其文学史意义和研究价值,也正是基于李劫人自觉的社会史创作意识,以阶层变迁而不仅仅是阶级视角反映了具体、生动、丰富的社会转型过程,写出了若干近代社会生活中典型人物,塑造出许多具有生命活力、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本文来源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尤育号[3](2019)在《清末温州士绅与地方教育转型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转型是清末新政时期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容之一,这一转型既有来自朝廷的制度设计,也有地方的自主参与。清末温州地方兴学和经费筹措大多采取士绅"同人集办"的方式,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士绅"圈子"往往成为地方兴学的主体。作为其时惟一的府级学务管理机构,温处学务分处虽系官绅合设,但极具绅治色彩。它的设立,不仅促进了地方士绅的集结,使得他们的兴学活动有了体制化的依托,同时也使本地区在兴学事务上较之省内其他地区呈现更多的自主性。概言之,朝廷在学务场域的权力让渡与地方士绅的兴学能动性的互动,促成了一个颇具自主性的地方学务空间,从而使清末地方教育转型呈现出明显的"国家化"与"地方性"同时并存的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地方志》期刊2019年01期)
孙珊,刘超建[4](2018)在《清末新政背景下广西士绅阶层的社会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1901年清末新政推动下,广西地方官员积极推行新政,其范围涉及经济、政治、教育、思想等多个领域。清末新政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广西的近代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地方士绅阶层的社会流动,促使其成为一个拥有多重角色和具有革新特点的社会阶层。士绅阶层的转变,不仅为广西推行新政注入了一股新的社会力量,减轻了社会阻力,而且加速了地方社会变化。但士绅阶层的转变又离不开内部和外部的驱动,正是在这双向驱动之下,促进了广西士绅阶层的社会转型。(本文来源于《贺州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芳正[5](2018)在《徽州近代教育转型过程中的纷争——以徽州近代士绅的教育活动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科举废止后,徽州传统教育开始了漫长的近代转型过程,士绅群体是办理徽州近代新式教育的主体力量。在有限的教育领域中,为扩大自身话语权,士绅竭力发挥教育影响力,因此士绅之间、士绅与宗族之间、教育主客体之间分歧和矛盾日渐凸显,在学校内外,纷争时有发生,这构成了徽州近代教育转型过程中重要的历史现象。(本文来源于《泰山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陆文龙[6](2017)在《中西之间:清末民初苏州地区士绅家庭教育转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近代社会变迁中,家庭教育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以往研究中,对家庭教育,尤其是士绅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与转型并未特别重视,对士绅家庭如何回应中西文化碰撞及如何抉择也并未太多涉及。苏州传统的士绅家庭教育以科举为导向,重视读书应试,鼓励行善,强调修身。这种传统的家庭教育存在父母与子女地位不平等,教育内容比较狭隘,易产生愚孝行为等问题。随着西学的涌入与科举的停废,不同层次的士绅家庭出于不同的考量,对待中西文化态度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他们面临叁种选择,或固守传统,或完全西化,或者介乎这两者之间。对于第叁种情况,又有以中学或西学为主,或两者并重这叁种倾向。本文主要利用家书、文集等多种资料为考察依据,以徐兆玮和柳亚子为例,采用词频分析和文献解读等方想式,对他们的家庭教育进行考察,力图丰富江南地区士绅家庭教育转型的多层面相。徐兆玮和柳亚子在早年经历等方面虽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成长环境与人生阅历,使得他们的家庭教育展现了两种不同转型之路。(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吴晶,周膺[7](2016)在《浙江近代文化转型中的士绅蜕变——以丁丙为中心的丁氏家族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绅士阶层在近代社会转型时期从等级职业结构中分解出来,突破传统的身份矩矱,在新的功能职业结构中转变为多角色的文化主体,以文化先觉或文化自觉主导社会变革,自身也取得更能表达情志、更充分可能的个人和社会实现。杭州丁氏家族以实业、藏书和慈善叁大世业重建和改造社会,成为绅士阶层蜕变的典范,也构成浙江文化新世相的典型表征。(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6年06期)
孙政[8](2016)在《转型时期的江南士绅徐兆玮研究(1894-1911)》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近代中国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也是近代中国由甲午战争至辛亥革命演进的重要社会转型时期。而士绅阶层作为连接国家与民众之间的中介纽带,或固步坚守,或趋时更新,在近代史上呈现出可圈可点的活动场景,也流露出身处近代化过程中遭遇的矛盾困境及其角色定位。本文以《徐兆玮日记》为解读文本,以江南士绅徐兆玮为研究对象,截取他身处1894-1911年的特定历史时段,通过梳理并考察以徐兆玮为代表,包括张鸿、曾朴、丁祖荫等集聚的清末常熟知识群体,如何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大潮中构建传统文化与西学新知兼容并包的知识结构和学养,以及生成并拓展的人际交往空间,进而发挥士绅阶层独特的文化权力,呼吁振作士林使命精神,并积极从事教育改革,推动地方自治等活动,为维护地方社会秩序、建设家乡文化教育事业奔走奋力的历史情景,藉以揭示这一知识群体在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多重面相。对于士绅阶层的区域性研究,对现代知识界在面对新时代的社会担当和精神支撑提供历史的借鉴,推进新型知识分子的价值关怀与理想追求。(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张高伟[9](2015)在《清末民初江南地方的士绅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金松岑、柳亚子这两个中下层士绅为考察对象,分析他们在清末民初之际的论说与实践,展现二人地方权势的构建与变迁。以金、柳为代表的士绅在变世之局中对个人出路的探寻实丰富了江南地区士绅转型的多层面相。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勾描了近代吴江的地理,与苏、沪的交通、通信,并侧重分析金家和柳家在各自地方的家势、交际,这些是金松岑与柳亚子与生俱来的背景。第二部分,论述了金、柳二人在革命潮下对各自出路的探寻,二人在早年都拜服于革命思潮,之后柳亚子到上海参与南社,而金松岑继续地方教育,退出了“革命中心”。第叁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注目于金松岑和柳亚子地方权势的构建与变迁。金松岑迁苏治学,又冶游交友,其声望已经越出吴江一地,最终得以步入政途。柳亚子凭借南社积聚了广大的交友圈,当他在上海不得志转归吴江,亦能声振乡里。第五部分作为结语,对金、柳二人这数十年的转型之路做一比较、评论。金松岑和柳亚子在家势、早年经历上虽有不少类似之处,但亦有诸多相异处,使得他们走上了不同的转型之路,展现了两种思想转变的历程。金松岑更多地依托经营吴江地方教育进而上升到政界,思想由激进转为保守,对地方教育和水利建设等政务形成了较为理性的看法。而柳亚子依赖在上海主盟南社,在文人圈子赢得了名望,进而回到吴江地方宣传新思想,相较而言,柳亚子的思想一直比较趋新,较多夹杂个人的情绪。(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5-05-15)
郭漫[10](2014)在《近代社会变革中的士绅转型——以邯郸名绅王琴堂个案研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王琴堂被称为邯郸最后一位名绅,其一生行状颇具典型性。王琴堂接受私塾教育,后科举入仕,被清廷派去留洋考察;出任过民国官员,后由官入商,积极从事邯郸地方公共事业。王琴堂个人行状的变化,实际是整个士绅阶层在生产机制、所处社会结构位置、知识体系、身份与集体意识上转换的缩影,是邯郸士绅阶层向近代化转型的外在表现和必然结果。尽管王琴堂的转型相对积极,但受时代所限,其转型过程甚为艰辛。(本文来源于《沧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士绅转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李劼人及其“大河小说”一一《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价值为多位重要评论家所肯定,但囿于研究方向与作品社会史意图的错位,具体研究中扎实有力的阐发依然不足。本文借鉴社会史的研究视野、聚焦李劼人“大河小说”中士绅阶层的变迁,以之为中心线索,梳理其时社会结构的变动,社会转型的种种表现,揭示作家的人物塑造与描摹历史风云之间更内在的联系。本文以士绅阶层蜕变与社会转型为中心,一方面是基于“大河小说”中“绅粮”“半官半绅”“学绅”“绅商”人物穿梭往来,贯穿始终的文本事实,另一方面,以社会史的研究视野观察,士绅阶层居于中国传统“官-绅-民”这一稳定的社会结构的枢纽地位,这一阶层的变动牵动全局,实为考察社会变革的中心环节。在《死水微澜》中首先看到的却是一个士绅人物“隐身”的复杂乡镇社会空间,袍哥头目所代表的本土社会势力走向前台,倚靠外来洋教的力量也影响日盛,凸显出这一时期基层社会权力的变动。随着“大河叁部曲”的第二部《暴风雨前》,空间由乡镇而进入省城,官绅人物的典型郝达叁在成都的权势和声望都愈加稳固,士绅家庭走出的子弟们如郝又叁、尤铁民、苏星煌等人,在新思想的影响下则逐渐蜕变、分化为知识分子、革命者、留学生,集中体现了士绅阶层在近代变迁的诸多面向。晚清国家与社会巨大的动荡与变革浪潮,在《大波》中被推向了高潮,小说生动再现了“保路运动”中“官、绅、民”等各个阶层社会矛盾的激化,士绅阶层依靠其权力的扩张和动员民众的地方影响力,向清廷抗争,保卫自己的利益;地方官员既要推行国家政策又要稳定民心,处于进退失据的两难境地;民众在报刊舆论、会场讲演的积极调动下,发挥出巨大的热情和力量,但走出阶级话语的群众形象,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民众单纯、从众的真实侧面。李劼人的“大河叁部曲”不仅以时间轴线叙写四川省内士绅阶层的蜕变与分化,而且还呈现了士绅阶层社会空间的变化与转型之迹象,他们在从传统空间的茶馆、公馆走向新兴空间的会场、学堂的过程中,实现了阶层的蜕变与转型。本文结合社会史的研究视野,系统梳理出李劫人“大河小说”叁部曲中贯穿的士绅阶层蜕变的线索,从而勾勒出叁部曲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剧变与转型的深层脉络。而且这一研究视角与作家本人自觉的社会史创作意识是契合的,李劼人正是以士绅阶层的活动和蜕变为中心写就了这幅社会历史画卷。“大河小说”所具有的长久生命力、其文学史意义和研究价值,也正是基于李劫人自觉的社会史创作意识,以阶层变迁而不仅仅是阶级视角反映了具体、生动、丰富的社会转型过程,写出了若干近代社会生活中典型人物,塑造出许多具有生命活力、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士绅转型论文参考文献
[1].申亚雪.晚清灵石杨氏家族学术活动研究[D].山西大学.2019
[2].颜世敏.士绅蜕变与社会转型:重读李劼人“大河小说”[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
[3].尤育号.清末温州士绅与地方教育转型考察[J].中国地方志.2019
[4].孙珊,刘超建.清末新政背景下广西士绅阶层的社会转型[J].贺州学院学报.2018
[5].刘芳正.徽州近代教育转型过程中的纷争——以徽州近代士绅的教育活动为中心[J].泰山学院学报.2018
[6].陆文龙.中西之间:清末民初苏州地区士绅家庭教育转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7].吴晶,周膺.浙江近代文化转型中的士绅蜕变——以丁丙为中心的丁氏家族考察[J].浙江学刊.2016
[8].孙政.转型时期的江南士绅徐兆玮研究(1894-1911)[D].苏州科技大学.2016
[9].张高伟.清末民初江南地方的士绅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15
[10].郭漫.近代社会变革中的士绅转型——以邯郸名绅王琴堂个案研究为例[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