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古应力场反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五大连池火山群,线性排列模式,区域地应力,反演
古应力场反演论文文献综述
江英豪,王成虎,刘卓岩,张杰[1](2016)在《五大连池火山区域古应力场的初步研究——基于火山口模式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表明区域地应力场会影响火山岩脉群分布及火山口排列。通常情况下火山口排列与喷发时区域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平行,与最小水平主应力垂直。本文结合国外较成熟的火山口排列调查法,以我国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图像和火山口年代数据的基础上,经过图像处理,火山群构造图分析及火山群线性模式处理后反演出五大连池的区域地应力场。结果表明:此方法反演出的五大连池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是北东向,与震源机制解的应力方向信息相符。国外已对该方法开展了较全面的研究,然而国内这方面几乎没人研究。反演结果论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可以将方法应用在国内典型火山群区域,补充区域的应力方向信息。(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0-13)
童亨茂,郑磊[2](2007)在《叁维地震资料在古应力场反演和裂缝预测中的应用——以胜利油田富台潜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古构造应力场反演计算中建立“古构造模型”和“约束条件”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应用叁维地震资料进行古构造应力场反演的思路和方法,并以富台潜山为例,阐述了如何用叁维地震资料来解决古构造应力场研究的“定时”、“定向”和“定量”问题。胜利油田富台潜山研究的实践表明:叁维地震资料可以用来较好地解决古构造应力场研究中的“叁定”问题,其结果的可靠性总体可以得到保障。因此,据于叁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而进行的古应力场数值反演是古应力场研究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裂缝的预测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地质科学》期刊2007年01期)
童亨茂[3](2006)在《叁维地震资料在古应力场反演和裂缝预测中的应用——以富台潜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裂缝性油气藏在已发现的油气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彭仕宓,1998),世界上大多数裂缝性油气藏的裂缝主要为构造裂缝(Nelson,1985),而构造裂缝都是在古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古构造应力场(本文来源于《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6-01-01)
古应力场反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古构造应力场反演计算中建立“古构造模型”和“约束条件”时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应用叁维地震资料进行古构造应力场反演的思路和方法,并以富台潜山为例,阐述了如何用叁维地震资料来解决古构造应力场研究的“定时”、“定向”和“定量”问题。胜利油田富台潜山研究的实践表明:叁维地震资料可以用来较好地解决古构造应力场研究中的“叁定”问题,其结果的可靠性总体可以得到保障。因此,据于叁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而进行的古应力场数值反演是古应力场研究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裂缝的预测提供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应力场反演论文参考文献
[1].江英豪,王成虎,刘卓岩,张杰.五大连池火山区域古应力场的初步研究——基于火山口模式反演[C].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2].童亨茂,郑磊.叁维地震资料在古应力场反演和裂缝预测中的应用——以胜利油田富台潜山为例[J].地质科学.2007
[3].童亨茂.叁维地震资料在古应力场反演和裂缝预测中的应用——以富台潜山为例[C].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