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陆碰撞论文-陈文煌,黄奇瑜,闫义,Yildirim,Dilek,陈多福

弧陆碰撞论文-陈文煌,黄奇瑜,闫义,Yildirim,Dilek,陈多福

导读:本文包含了弧陆碰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弧前盆地,利吉混杂岩,微体古生物,物源

弧陆碰撞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煌,黄奇瑜,闫义,Yildirim,Dilek,陈多福[1](2018)在《海岸山脉弧前盆地地层:台湾弧陆碰撞造山的地质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碰撞造山带位于欧亚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结合处,是了解南海俯冲-关闭历史的重要窗口。台湾东部海岸山脉的利吉混杂岩被认为是一套遭受剪切破坏的弧前盆地层序,然而这套层序的年龄至今仍未确定,保存于其中的沉积记录也未受重视。我们对利吉混杂岩及其东侧的残留弧前盆地进行了地层学、微体古生物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综合分析,重建了海岸山脉弧前盆地层序,获取了台湾弧陆碰撞造山的重要地质记录,揭示了台湾弧陆碰撞造山开始的时间。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微体古生物(浮游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分析,我们在利吉混杂岩中识别出了四个独立的生物地层单元,其沉积年代可从<8.5Ma延伸至3.0Ma(浮游有孔虫带N17A–N21)。这些地层单元明显老于位于混杂岩东侧、轻微变形的残留弧前盆地层序(3.4–1.2Ma),这证实了利吉混杂岩是由下部弧前盆地层序剪切而成的。海岸山脉弧前盆地的地层展布特征也暗示了这些早先沉积的下部弧前层序在~3.4Ma以前曾遭受火山弧方向(向东)的背逆冲作用,并被变形、抬升为类似于现代北吕宋海槽西侧花东海脊的地形高区,3.4–1.2Ma间的弧前沉积作用则于东侧的残留弧前盆地继续进行。此外,这些较老的弧前层序的镜质体反射率反而低于年轻的残留弧前层序,同样证明了其遭受背冲构造抬升,而未经历显着的埋藏作用。Nd同位素分析表明,利吉混杂岩中最老的的弧前沉积物(<8.5–6.4Ma)同时来自火山弧和增生楔,说明了增生楔于<8.5–6.4Ma已经开始出露。增生楔的出露可能是由欧亚陆缘减薄陆壳(过渡壳)的底侵作用造成的,这为弧陆碰撞的开始提供了良好的时间限制。6.4Ma以后的弧前沉积物基本上侵蚀自增生楔,则反映了增生楔的持续抬升和大规模出露。(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范亚洲,孟繁聪,段雪鹏[2](2018)在《东昆仑西段夏日哈木榴辉岩原岩属性及陆(弧)陆碰撞》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昆仑西段夏日哈木榴辉岩呈透镜状分布于古元古代金水口群中,榴辉岩的SiO_2含量47.4%~50.78%,Mg#值为40~62,表明其原岩为分异程度较高的基性岩,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基于岩石Nb的含量,将夏日哈木榴辉岩分为两类——富Nb型榴辉岩(Nb>7×10~(-6))和正常榴辉岩(Nb<7×10~(-6))。富Nb型榴辉岩具有贫SiO_2、MgO、Al_2O_3,富集FeOt、TiO_2的特点;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右倾的OIB特点,与古生代富Nb玄武岩和Seki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类似;微量元素具有弱的Nb、Ta、Ti的负异常,与古生代富Nb玄武岩特征类似。正常榴辉岩具有贫FeOt、TiO_2,富集SiO_2、MgO、Al_2O_3的特点;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弱右倾的E-MORB特点,微量元素具有弱的Nb、Ta、P的负异常,U、Sr的正异常,类似于Okinawa板内弧后盆地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富Nb型榴辉岩的εNd(0)和εNd(t=571Ma)值分别为0~4.55、-0.88~7.26,正常榴辉岩的εNd(0)和εNd(t=571Ma)值分别为2.2~5.19、3.17~6.22,两者均位于加里东HP-UHP变质带和大别-苏鲁HP-UHP变质带榴辉岩Sm-Nd同位素组成范围内。在微量元素图解上,样品显示具有地壳混染的趋势。由此可知,夏日哈木榴辉岩的原岩可能是具有陆内弧后盆地玄武岩性质的岩石,源区受到俯冲板片熔体的改造,岩浆过程中同化混染一定量的下地壳。根据现有的年代学资料,夏日哈木榴辉岩峰期变质可能发生在晚奥陶世—志留纪。夏日哈木榴辉岩可能是在弧后盆地消亡过程中,弧陆发生俯冲碰撞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阎贫,王彦林,钟广见[3](2017)在《大陆地幔窗:南海东北部陆缘的极端裂谷拉张与台湾弧陆碰撞》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大陆与大洋板块汇聚时,通常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而弧陆碰撞则代表了大陆俯冲到大洋板块之下。以往解释弧陆碰撞发生的模型中通常都假定陆块前存在大洋板片,位于前端的大洋板片俯冲到另一侧的大洋之下,形成火山弧,并拖曳后方的大陆板片向火山弧碰撞、俯冲。(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中国岩石圈结构与深部作用、专题2: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期刊2017-10-15)

陈文煌,黄奇瑜,林彦均,闫义,陈多福[4](2015)在《台湾东部海岸山脉乐合弧前盆地层序:记录活跃斜向弧陆碰撞之构造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东部海岸山脉弧前盆地层序由西侧的利吉混杂岩和东侧的残留弧前浊积层序组成,记录了北吕宋火山岛弧与欧亚大陆边缘碰撞的构造演化。在海岸山脉中段,利吉混杂岩不仅分布于乐合弧前盆地西侧,也出露于残留弧前层序中央。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微体化石研究,论述乐合弧前盆地内各地层单元的时空展布特征及其构造控制机制。综合浮游有孔虫与钙质超微化石研究结果,利吉混杂岩泥质基质可限定在早上新世4.3~3.4 Ma内,而残留弧前浊积层序沉积在晚上新世3.4~3.0 Ma,说明利吉混杂岩不是与残留弧前浊积层序同时异相的滑塌堆积,出露于盆地中心的利吉混杂岩也不是沉积于向斜轴部的最年轻地层。在乐合弧前盆地,年老的利吉混杂岩总体上分布于年轻的残留弧前层序西侧,该地层展布特征类似于台湾东南海域北吕宋海槽内受向东背冲构造控制的花东海脊–残留弧前盆地。这说明乐合弧前盆地早期沉积层序在不晚于3.4 Ma时同样受到背冲构造的控制,被变形抬升为花东海脊地形高区。而位于东侧的残留弧前盆地在3.4~3.0 Ma间继续沉积正常浊积层序。乐合弧前盆地的地层展布特征不仅记录了初期弧陆碰撞阶段的向东背冲构造,也记录了成熟期弧陆碰撞阶段的向西逆冲构造。在成熟期弧陆碰撞阶段,花东海脊被进一步向西剪切为利吉混杂岩,残留弧前层序及火山岛弧向西逆掩于利吉混杂岩之上,形成海岸山脉。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使得部分利吉混杂岩以构造窗的方式出露于盆地中心。(本文来源于《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期刊2015年06期)

许红[5](2014)在《中国海域的陆陆碰撞和弧陆碰撞构造特征及资源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迄今为止,地球科学界有关中国海域板块构造运动特征的研究主要涉及板块间的相向运动,成果追溯至上个世纪,在国际上最受瞩目者当属弧陆碰撞增生,岩石圈动力学特征的成果。其中,在南海方向,重点研究了沿马尼拉海沟的欧亚板块向菲律宾海板块的俯冲增生,系菲律宾岛弧对于台湾南部的碰撞,以台湾同行为主的工作围绕那里第四纪以来已经发生和今天正在发生的弧陆碰撞作用,大量的成果成(本文来源于《海峡科技与产业》期刊2014年07期)

陈致同,詹瑜璋,卢佳遇[6](2013)在《增积造山楔状体生长机制研究:由台湾弧陆碰撞带板岩区热变质资料评估底侵作用之重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增积造山楔的物质经由前缘增积或底侵作用(basal accretion/underplating)进入造山楔,两种物质增积模式的相对比重控制着造山楔的构造与成长。台湾造山带传统上被认为是主要由前缘增积生长的增积楔典型案例,然而近年来变质岩石学与热定年学的许多研究结果与此基本假设的预测不符;同时考虑岛内岩石堀升量及其分布、活动构造与现今上部地壳缩短区域分布、下冲中国大陆边缘的复杂(本文来源于《第七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3-06-14)

耿威,张训华,温珍河,黄奇瑜,高志清[7](2013)在《台湾东部海岸山脉对弧陆碰撞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岛位于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交界处,处在马尼拉海沟和琉球海沟两个方向相对的俯冲带的转换位置。由于从中新世以来吕宋岛弧与欧亚大陆斜向碰撞(弧陆碰撞)形成了今日台湾构造格局,特有的构造地质环境和正在进行中的块体增生使其成为地质学家的研究热点。针对吕宋岛弧海岸山脉段对弧陆碰撞的响应,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海岸山脉年代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和利吉混杂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海岸山脉的快速隆升和剥蚀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海岸山脉地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集中在利吉混杂岩的形成机制、花东海盆洋壳性质和利用海岸山脉凝灰岩进行弧陆碰撞发展过程研究等几个方面。(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3年01期)

许红,夏斌,蔡乾忠,孙和清[8](2007)在《台湾的弧陆碰撞研究及其地层沉积构造研究年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台湾及其邻近地区典型板块构造弧陆碰撞运动的研究历史沿革与代表性观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将1977年颜沧波有关台湾及其邻近地区典型板块构造弧陆碰撞运动研究的观点与30年后黄奇瑜教授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性介绍;同时介绍了反映台湾及其邻近地区典型板块构造弧陆碰撞运动的地层沉积构造综合研究年表。(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动态》期刊2007年03期)

丁巍伟,杨树锋,陈汉林,程晓敢,吴能友[9](2006)在《台湾岛以南海域新近纪的弧—陆碰撞造山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岛以南海域(台南滨海)弧—陆碰撞带位于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南海的结合部位,是新近纪弧—陆碰撞研究的理想场所。本文通过对南海973航次在该区域的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认为台南滨海弧—陆碰撞带增生的火山—沉积楔由恒春海脊和高屏斜坡两部分组成,前者是菲律宾海板块的增生楔,后者是欧亚板块的增生楔,在增生楔体和火山弧之间是作为弧前盆地的北吕宋海槽。自中新世中期以来,南海洋壳开始沿着马尼拉海沟向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形成活动大陆边缘的增生部分———恒春海脊;与此同时菲律宾海板块开始向北西方向移动,前缘的吕宋岛弧距今6.5Ma以来朝着亚洲陆缘斜向汇聚,形成了被动大陆边缘的增生部分———高屏斜坡。由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斜向汇聚,弧—陆碰撞具有穿时性,造山作用首先发生在台湾岛的北部,然后向南部及台南滨海发展。(本文来源于《地质科学》期刊2006年02期)

陈颐亨[10](2001)在《台湾弧—陆碰撞的地球动力学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弧—陆碰撞是俯冲带发生的主要造山过程之一。在西太平洋 ,台湾、帝汶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还发生着活跃的弧—陆碰撞。其中台湾的构造是最不复杂的 ,因而其地质记录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以前对台湾弧—陆碰撞的研究基本上依据陆地地质和地球物理 ,近年来台湾东部和南部的海(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动态》期刊2001年09期)

弧陆碰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东昆仑西段夏日哈木榴辉岩呈透镜状分布于古元古代金水口群中,榴辉岩的SiO_2含量47.4%~50.78%,Mg#值为40~62,表明其原岩为分异程度较高的基性岩,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基于岩石Nb的含量,将夏日哈木榴辉岩分为两类——富Nb型榴辉岩(Nb>7×10~(-6))和正常榴辉岩(Nb<7×10~(-6))。富Nb型榴辉岩具有贫SiO_2、MgO、Al_2O_3,富集FeOt、TiO_2的特点;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右倾的OIB特点,与古生代富Nb玄武岩和Seki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类似;微量元素具有弱的Nb、Ta、Ti的负异常,与古生代富Nb玄武岩特征类似。正常榴辉岩具有贫FeOt、TiO_2,富集SiO_2、MgO、Al_2O_3的特点;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弱右倾的E-MORB特点,微量元素具有弱的Nb、Ta、P的负异常,U、Sr的正异常,类似于Okinawa板内弧后盆地玄武岩微量元素特征。富Nb型榴辉岩的εNd(0)和εNd(t=571Ma)值分别为0~4.55、-0.88~7.26,正常榴辉岩的εNd(0)和εNd(t=571Ma)值分别为2.2~5.19、3.17~6.22,两者均位于加里东HP-UHP变质带和大别-苏鲁HP-UHP变质带榴辉岩Sm-Nd同位素组成范围内。在微量元素图解上,样品显示具有地壳混染的趋势。由此可知,夏日哈木榴辉岩的原岩可能是具有陆内弧后盆地玄武岩性质的岩石,源区受到俯冲板片熔体的改造,岩浆过程中同化混染一定量的下地壳。根据现有的年代学资料,夏日哈木榴辉岩峰期变质可能发生在晚奥陶世—志留纪。夏日哈木榴辉岩可能是在弧后盆地消亡过程中,弧陆发生俯冲碰撞的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弧陆碰撞论文参考文献

[1].陈文煌,黄奇瑜,闫义,Yildirim,Dilek,陈多福.海岸山脉弧前盆地地层:台湾弧陆碰撞造山的地质记录[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2].范亚洲,孟繁聪,段雪鹏.东昆仑西段夏日哈木榴辉岩原岩属性及陆(弧)陆碰撞[J].地质学报.2018

[3].阎贫,王彦林,钟广见.大陆地幔窗:南海东北部陆缘的极端裂谷拉张与台湾弧陆碰撞[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中国岩石圈结构与深部作用、专题2: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2017

[4].陈文煌,黄奇瑜,林彦均,闫义,陈多福.台湾东部海岸山脉乐合弧前盆地层序:记录活跃斜向弧陆碰撞之构造演化[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5

[5].许红.中国海域的陆陆碰撞和弧陆碰撞构造特征及资源意义[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4

[6].陈致同,詹瑜璋,卢佳遇.增积造山楔状体生长机制研究:由台湾弧陆碰撞带板岩区热变质资料评估底侵作用之重要性[C].第七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摘要集.2013

[7].耿威,张训华,温珍河,黄奇瑜,高志清.台湾东部海岸山脉对弧陆碰撞的响应[J].地质论评.2013

[8].许红,夏斌,蔡乾忠,孙和清.台湾的弧陆碰撞研究及其地层沉积构造研究年表[J].海洋地质动态.2007

[9].丁巍伟,杨树锋,陈汉林,程晓敢,吴能友.台湾岛以南海域新近纪的弧—陆碰撞造山作用[J].地质科学.2006

[10].陈颐亨.台湾弧—陆碰撞的地球动力学过程[J].海洋地质动态.2001

标签:;  ;  ;  ;  

弧陆碰撞论文-陈文煌,黄奇瑜,闫义,Yildirim,Dilek,陈多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