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句法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绍兴方言,副词,非句法结构,词汇化
非句法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吕洁丽[1](2014)在《绍兴方言副词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指的是两个相邻的无组合关系的成分序列,由非结构单位凝固成词的演变过程。本文以绍兴方言副词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参考历史文献,在相对封闭的范围内考察六个典型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现象。其创新点在于首次系统、深入地探讨绍兴方言副词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现象,力求揭示其词汇化模式。全文共8章。第一章是本文论题的背景部分,介绍了词汇化理论及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理论,对绍兴方言副词的非句法结构进行分类。第二章至第七章是根据分类而论述不同类别的词汇化特征,采取概论和个案专论的形式,旨在分析现象,揭示规律。第二章分析由副词连用形成的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其个案是“总就”。第叁章分析“助动词+副词”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其个案是“当即”、“当忙”。第四章分析“形容词+结构助词”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其个案是“真个”。第五章分析“连词+动词”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其个案是“倘许”。第六章分析实词缩省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其个案是“一来”和“怕道”。第七章分析语用固化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其个案是“来勒个”和“这就”。最后是全文的总结部分,通过对六类非句法结构的分析,总结出绍兴方言副词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机制:结构形式、语义变化、语用效果、韵律作用和认知心理。(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大学》期刊2014-12-01)
刘丞[2](2014)在《非句法结构反问形式的演化及其动因与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法化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而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涉及具有主观因素的非句法结构语法化的问题,虽讨论颇丰,遗留问题却还很多。本文主要以构式语法理论为主导,借助语法化、主观化、词汇化、言语行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理论,对非句法结构的语法化进行研究,将研究问题限定在非句法结构反问形式的演化及其动因与机制上,并选取构式功能转化作为切入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新的尝试与分析。本文总计七章:第一章主要阐明本文的研究对象与意义、相关研究现状与理论依据、本文内容与体例。其中理论依据主要对语义层次与招请推理进行介绍,详细分析语义层次与变化路径、招请推理与会话原则。同时对构式与基于构式的语法化进行介绍和述评,具体涉及构式语法相关研究及其共性、语法化与构式的关系,其中最为主要的部分是基于构式分析了非句法结构的语法化,并在基础上提出了非句法结构语法化所涉及的过程与层次。第二章主要分析从反问到感叹程度转化中的语法化现象。着重讨论在由反问到感叹的功能转化中语法化为主观程度副词的“何其”与“何等”,两者的语法化和词汇化与所在构式语气功能的转化有很大关系,而这正是当前语法化研究中关注甚少的。第叁章主要分析从反问到规劝祈使转化中的语法化现象,着重关注在反问到祈使的功能转化中,语法化为表示规劝的语气副词“何必”与“何妨”。第四章主要分析从反问到标记话语,着重关注来自反问的两个典型的话语标记:“谁说不是”与“谁知”。其中“谁说不是”作为反问句到话语标记的典型,“谁知”作为反问到话语标记的典型,两者分别作为认同标记和反预期标记。本章也涉及对话语标记功能的述评。第五章主要分析从反问到关联衔接。着重关注两个来自反问的连词“哪怕”与“岂止”。“哪怕”的研究虽然较为丰富,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而“岂止”的研究则稍显滞后。除此之外,本章也涉及与反问相关的连词研究简述与当前不足。第六章主要分析反问形式的变异及其再发展。着重关注“何”的语音变异与副词“好在”的演化、语义独立与非句法结构“岂敢”的标记化。除此之外,本章也对其他反问形式的演化与变异作了简述。第七章根据之前各章节的研究所得,基于构式功能演化分析非句法结构反问形式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探讨演化的共性与殊项。最后是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可能的创新之处以及本研究的不足。本文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对构式与语法化研究整体关注的前提下,外在语义语用功能的作用也是不能小觑的。以往语法化的研究将类推机制置于很高位置,它的确也是符合语法化由实到虚、由具体到抽象的演变斜坡。但是重新分析(或转喻)的作用对于构式而言,特别是在构式语义语用变化中的作用,也是不容的忽视的,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重新分析对具有主观性因素的非句法结构的语法化影响显着,而这却是当下汉语语法化研究中所缺乏的。2.将非句法结构的语法化与词汇化、主观化、标记化、语用法的语法化等接口问题放在某一特定句法构式框架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还不多见。3.打破传统上以某一特定语素为基础构成的副词小类研究的常规,本文以反问构式框架为基准,选取共同来自反问的副词性成分为研究对象,从反问构式框架功能转化的角度对其进行统一分析,一方面有利于探明构式框架的功能走向,另一方面对演化过程中共性与殊项的探讨想必会更有价值。这样的研究目前也还不多见。(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1)
张田田[3](2013)在《试论“何必呢”的标记化——兼论非句法结构“何必”的词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表评注功能的语气副词"何必"由疑问词"何"与情态动词"必"构成的非句法结构发展而来。非句法结构"何必"常出现在反问语境中,由于语境吸收,表示"不必"之义,逐渐演变为一个语气副词。成词后的"何必"与其后"呢"连用形成话语标记"何必呢",语用强调是"何必呢"标记化的主要动因,语境吸收和语用推理是"何必呢"标记化的主要机制。话语标记"何必呢"在言语交际中具有语篇组织、隐性否定和人际互动等语用功能。(本文来源于《语言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李慧[4](2012)在《非句法结构“拉倒”的主观化与语法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拉倒"本是述补结构,本身具有处置义,表结果和状态。在很多方言中会有"拉倒"连用的现象,表示"算了"、"把某一件事结束了,完结了"的意思。从"行"域到"知"域,从实际描述物体到表示抽象意义的内心活动,"拉倒"的搭配产生许多分叉:"不……就拉倒"、"拉倒好了"、"拉到得了"、"拉倒算了"、"拉倒吧""拉倒吧你",逐渐成为主观意义很强的谓语动词,成为语气助词,产生情态功能意义,与某些语气助词连用只作为话语标记。文章最后指出实义动词在语言使用中逐渐主观化,寻求类似演变的方法与途径解决产生的共性问题。(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2年78期)
刘红妮[5](2009)在《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是语言演变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当今国内外学界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但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语法化研究蔚为大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词汇化研究却还方兴未艾,处于发展阶段。近年来,虽然词汇化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多薄弱地带和空白领域,还远远没有深入。对于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较多,国内也有学者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而对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大多只是零散、个别或宽泛的研究,在本文之前,迄今为止这方面还没有比较具体、系统的专门性研究。“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与“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相对,指的是两个没有直接组合关系、而只在句子线性序列上相邻的成分序列经由词汇化而成为一个独立的词的语言演变过程。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是词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以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从汉语的实际出发,立根于扎实的语言文献,采用共时和历时、词汇和语法,特别是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西方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以概论和典型个案专论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在这个封闭的范围和系统内具体考察了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研究中关注较少或虽有关注但还需进一步探讨的10个类别、30多个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现象。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比较系统、深入地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研究背景、范围、种类、共性与个性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机制、规律和影响因素等,提出了“多元词汇化”等观点,力图找出特点,揭示一定的规律,力图尝试对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事实和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的研究不但具有词汇化本体研究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语言教学、辞书编纂、中文信息处理等多方面的实际应用价值。全文前有绪论,后有结论,主体部分共包括14章,可分为4个部分。第一章是全文论题的背景部分。理清语法化和词汇化的概念、国内外研究概况、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界限、汉语双音虚词的演变归属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认为汉语非句法结构形成实词的就是词汇化,形成双音虚词的则很多是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重合,还有的演变是词汇化和语法化相继发生,本文主要侧重于从非句法结构的成分序列到成词的词汇化角度,但其中也自然会牵涉到语法化或功能的演变。第二章是全文的基础部分。在讨论汉语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及其主要的几种构成方式之后,重点讨论汉语非句法结构概念的提出、研究现状、范围与性质、分类标准及类别等等。除了前人已经深入研究过的类别和个案外,将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共分为10个类别,具体探讨了30多个非句法结构形成的词语,其中不少是虚词,也包括一些实词。这10个类别分别体现在第叁章-第十叁章中。第叁章到第十叁章这11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每一部分采取总论和专论的形式,旨在揭示现象,发掘规律。第叁章探讨“动+助”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X着/了/过”的典型个案是“算了”“X的/地/得”的典型个案是“免得”。“算了”的词汇化后又发生语法化,具有情态和话语标记两种功能。“免得”经由多种词汇化途径分别演变为连词和动词,是“多元词汇化”。本章主要侧重于助词并入和附缀化。第四章探讨“动+介(于)”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副词“终于”和连-介兼类词“由于”。这一类演变都是发生在句法演变后,即介词“于”后面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之后,介词“于”和其前动词相继发生去范畴化,介词并入,完成词汇化。“由于”还有一定的个性。介词并入在这类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五章探讨“动/形+介(以)”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加以”和“难以”。它们的形成都是由于介词“以”后的宾语由名词性成分扩展为谓词性成分而导致的,因此都多少具有一些助动词的性质。“加以”的连词用法和形式动词用法是经由不同的途径、在动词“加”不同的义项基础上分别演化成的。这是一种“多元词汇化”模式。“难以”的词汇化说明其是“半助动词或边缘助动词”。本章主要侧重于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的“多元词汇化”模式和句法演变的影响。第六章探讨“动+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继而”“进而”。这一类演变主要都是与动词的非范畴化尤其是整个句子的句法结构的简化有关。另外,这一类演变结果一般都兼有副词和连词两种特征。非范畴化、句法结构的简化在词汇化中的作用值得重视。第七章探讨“形+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幸而”“甚而”“甚至”。“幸而”的演变途径为:非句法结构→副词。“甚而”的演变途径为:非句法结构→连词→副词。“甚至1”是并列短语句法结构的词汇化演变为形容词,“甚至2”最基本的连词用法演变过程和“甚而”相似:非句法结构→连词→副词,而后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一系列的用法和功能。这一类演变都与句法演变尤其是结构简化有关。第八章探讨“副+连”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时而”“忽而”。这一类词汇化的演变都是和“而”的附缀化有关,还和相应或相近的迭用格式的构式化、同义或近义的这一族词内部的调整、分工有关。附缀化、特异性、构式化等是这一类词汇化的特点。第九章探讨“连+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则已”和“以期、以免、以便”等“以V”类词。“则已”的词汇化和“不V则已”特定构式化、“则”和“已”的去范畴化、主观化和韵律有关。“以V”1类除了和非范畴化等有关外,还和连词“以”的附缀化及强化机制有关,“以V1”词语内部的不同则是和V的语素义不同有关。另有特殊的“以V2”演变,其形成则是和介词“以”的宾语省略,介词功能悬空有关。主要侧重于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非范畴化、构式化、语素义、附缀化等的互动与影响。第十章探讨“反诘副+动”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连词“哪怕”和副词“何须”。语用推理在这一类词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和句法环境、动词的非范畴化、主观性等因素有关。“哪怕”在词形上有“那怕”的问题。“何须”的词汇化有“何”功能需要强化的因素。因为语用推理的作用,“反诘副+动”词汇化后都表示“不V”的语义,有的词汇化程度高的还会更进一步,表示假设、非现实的情况。本章主要侧重于语用推理的影响。第十一章探讨“名/动+副”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是:“其实”“势必”“想必”“谅必”。认为“其实”是“代词‘其’+副词‘实’”非句法结构形成的。“势必”“想必”的形成与表义差异与各自的语素义有关。“谅必”由“想必”类推成词。“势、想、谅”和“必”的语素义决定了词汇化后的词语推测性高低强弱。语素义在词语词汇化中的作用需要重视。第十二章和第十叁章探讨一类经由实词省缩形成的比较特殊的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典型个案分别是“再不”“之后”“从中”;“据说、据称、据云”“据悉”“按说、照说”“据传、据闻”“照办”“听说”等。连词“再不”是经“再不然”省缩“然”词汇化形成的,“之后”是“X之后”的X省缩后形成的。副词“从中”是在“X,从(X)中VP”的句法环境中,“从X中”语用省略凝缩为“从中”。它们的形成都和语用有关。“据说、据称、据云”是“据X说/称/云”结构中省缩X词汇化整合成词。“据悉”是“据X(Y)悉”经过二重隐含和省缩形成的。“据传”“据闻”和“照办”,均有两种以上的省缩成词路径,比较特殊。“按说”是“按X说”省缩形成,X一般是“规矩、(道)理”等表常理或常规性的词语。“听说”是“听(X)说”中兼语省缩的结果。这与语言的经济性、整合、创新等分不开的。本章主要侧重于省缩形成的非句法结构词汇化中的语用、整合等因素。总之,每一章都围绕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进行论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第十四章是全文的总结部分。通过对10类非句法结构的30多个典型个案的深入考察,总结出汉语非句法结构词汇化的总体特点和规律,共性与个性,形成动因和机制,互动影响的因素,学术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并且探讨了英语中类似的同类现象,揭示了本文研究的类型学意义,最后指出了以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最后是附录。附录1:《现代汉语词典》(2005)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虚词词表;附录2:《现汉》(2005)后缀派生式、重迭形成的复合虚词以及联绵虚词;附录3:《现汉》(2005)非句法结构词汇化形成的词语列表;附录4:本文词条索引。(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9-03-01)
刘红妮[6](2007)在《非句法结构“算了”的词汇化与语法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算了"原本是非句法结构,"算"和"了"彼此之间不构成直接的句法关系。随着"算"词义的不断虚化,从"行"域到"知"域,加之常用于反问句中,非句法结构的"算了"开始表示"不算了",从而词汇化为一个凝固的抽象义动词表示"作罢"之义,白话的"算了"逐渐替代文言的"罢了"。成词的"算了"发生语法化,进入到"言"域,成为语气助词,产生情态功能,并进一步语法化而产生话语标记功能。文章最后从现代汉语共时平面进行探讨,指出研究类似演变要注意的共性问题。(本文来源于《语言科学》期刊2007年06期)
非句法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语法化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而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涉及具有主观因素的非句法结构语法化的问题,虽讨论颇丰,遗留问题却还很多。本文主要以构式语法理论为主导,借助语法化、主观化、词汇化、言语行为、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理论,对非句法结构的语法化进行研究,将研究问题限定在非句法结构反问形式的演化及其动因与机制上,并选取构式功能转化作为切入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新的尝试与分析。本文总计七章:第一章主要阐明本文的研究对象与意义、相关研究现状与理论依据、本文内容与体例。其中理论依据主要对语义层次与招请推理进行介绍,详细分析语义层次与变化路径、招请推理与会话原则。同时对构式与基于构式的语法化进行介绍和述评,具体涉及构式语法相关研究及其共性、语法化与构式的关系,其中最为主要的部分是基于构式分析了非句法结构的语法化,并在基础上提出了非句法结构语法化所涉及的过程与层次。第二章主要分析从反问到感叹程度转化中的语法化现象。着重讨论在由反问到感叹的功能转化中语法化为主观程度副词的“何其”与“何等”,两者的语法化和词汇化与所在构式语气功能的转化有很大关系,而这正是当前语法化研究中关注甚少的。第叁章主要分析从反问到规劝祈使转化中的语法化现象,着重关注在反问到祈使的功能转化中,语法化为表示规劝的语气副词“何必”与“何妨”。第四章主要分析从反问到标记话语,着重关注来自反问的两个典型的话语标记:“谁说不是”与“谁知”。其中“谁说不是”作为反问句到话语标记的典型,“谁知”作为反问到话语标记的典型,两者分别作为认同标记和反预期标记。本章也涉及对话语标记功能的述评。第五章主要分析从反问到关联衔接。着重关注两个来自反问的连词“哪怕”与“岂止”。“哪怕”的研究虽然较为丰富,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而“岂止”的研究则稍显滞后。除此之外,本章也涉及与反问相关的连词研究简述与当前不足。第六章主要分析反问形式的变异及其再发展。着重关注“何”的语音变异与副词“好在”的演化、语义独立与非句法结构“岂敢”的标记化。除此之外,本章也对其他反问形式的演化与变异作了简述。第七章根据之前各章节的研究所得,基于构式功能演化分析非句法结构反问形式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探讨演化的共性与殊项。最后是结语,总结本文的主要结论、可能的创新之处以及本研究的不足。本文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对构式与语法化研究整体关注的前提下,外在语义语用功能的作用也是不能小觑的。以往语法化的研究将类推机制置于很高位置,它的确也是符合语法化由实到虚、由具体到抽象的演变斜坡。但是重新分析(或转喻)的作用对于构式而言,特别是在构式语义语用变化中的作用,也是不容的忽视的,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重新分析对具有主观性因素的非句法结构的语法化影响显着,而这却是当下汉语语法化研究中所缺乏的。2.将非句法结构的语法化与词汇化、主观化、标记化、语用法的语法化等接口问题放在某一特定句法构式框架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还不多见。3.打破传统上以某一特定语素为基础构成的副词小类研究的常规,本文以反问构式框架为基准,选取共同来自反问的副词性成分为研究对象,从反问构式框架功能转化的角度对其进行统一分析,一方面有利于探明构式框架的功能走向,另一方面对演化过程中共性与殊项的探讨想必会更有价值。这样的研究目前也还不多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句法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吕洁丽.绍兴方言副词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4
[2].刘丞.非句法结构反问形式的演化及其动因与机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3].张田田.试论“何必呢”的标记化——兼论非句法结构“何必”的词汇化[J].语言科学.2013
[4].李慧.非句法结构“拉倒”的主观化与语法化[J].考试周刊.2012
[5].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
[6].刘红妮.非句法结构“算了”的词汇化与语法化[J].语言科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