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量匹配算法论文-唐滢松,曾宪文,梁振,杨毅,肖广鑫

矢量匹配算法论文-唐滢松,曾宪文,梁振,杨毅,肖广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矢量匹配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接地电阻,矢量匹配法,遗传算法,频率特性

矢量匹配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唐滢松,曾宪文,梁振,杨毅,肖广鑫[1](2019)在《基于矢量匹配法和遗传算法的杆塔接地阻抗频域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良好的接地冲击性能是保障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通过采用改进矢量匹配法对杆塔接地电阻的频变阻抗表达式进行数值拟合,基于改进矢量匹配法获得的频域特性,建立接地装置冲击条件下的等值电路模型,通过试验数据对比分析CDEGS和等值电路模型计算得到的频域响应,依据响应结果出现的差异性,从而验证杆塔接地装置在冲击条件下该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瓷避雷器》期刊2019年05期)

楚潇蓉,逯跃锋,陈坤,陆黎娟,范俊甫[2](2019)在《基于支持向量机与尺度不变特征转换算法相结合的线状矢量数据匹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不同来源或不同时间,导致了同一地物在存储方式或属性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异,这给后期的数据处理和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矢量空间数据匹配已经成为关键性问题。为了便于矢量数据匹配,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格化的线状矢量数据匹配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对线状矢量数据栅格化,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提取出所要研究的数据,然后利用Harris算子提取特征点,用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算法计算特征向量并对其进行匹配,最后把匹配结果转换为矢量数据。结果表明该算法不受平移、旋转、缩放、明亮度变化等的影响,弥补了矢量匹配过程中因数据旋转等问题而无法匹配的不足,将矢量数据栅格化处理,使其数据结构更简单,操作容易,更易于算法的实现。可见该方法便于线状矢量数据的匹配,为道路匹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8期)

邹静[3](2019)在《基于形状特征匹配算法的小班矢量面检查与修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高效、共享、稳定的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林业资源数据的准确性和高效便捷性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在林业资源数据的实际处理过程中,受数据复杂性和技术滞后性限制,大部分数据依靠人工处理,由于人工主观性和小班矢量面自身特点,处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错误的平移、旋转以及缩放操作。因目前尚缺乏快速、准确和自动化的小班矢量面检查与修复算法,导致小班矢量面平移、旋转以及缩放错误检查率低、错误修复效果差、耗费时间长等问题,特别是部分肉眼难以发现的错误无法被快速准确地发现与修复,进而导致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较低,对林业决策造成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小班矢量面检查与修复算法,用于对小班错误进行自动检查与修复,来提高林业数据准确性,降低林业数据管理成本。其中,为了克服小班矢量面平移、旋转以及缩放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矢量图形匹配算法,将其应用于小班矢量面的检查与修复算法中,为小班矢量面平移、旋转和缩放的错误修复提供保障。基于小班矢量面的平移、旋转以及缩放错误本质上导致的均是小班矢量面的拓扑移位错误问题,本研究首先利用小班矢量面间的拓扑关系,采用扩维九交模型进行拓扑关系描述和检查,将疑似错误小班以及排除它之后的所有空隙进行提取,然后利用具有平移、旋转和缩放不变性的矢量图形匹配算法对疑似错误小班和空隙进行形状特征匹配。该匹配算法通过对矢量图形及其最长质边距为半径的圆进行同角度等划分,计算每一角度位置上的质边距与最长质边距的比值,根据矢量图形的特征线划分等份构建多维目标分割比特征向量作为形状特征描述子。然后,利用欧氏距离对构建的多维特征向量进行相似度计算,根据计算得到的相似度值找到移位小班对应的匹配空隙。最后利用本文提出的具有平移、旋转和缩放不变性的矢量图形修复算法将错误小班进行复原。本文采用浙江省宁海县二类调查数据中提取的矢量数据进行形状特征匹配算法的测试实验和小班矢量面检查与修复实验。测试实验将小班矢量面进行了平移、旋转、缩放以及道格拉斯-普克算法的简化操作,并与其它叁种常用的图形匹配算法进行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的形状特征匹配算法具有较高的形状匹配率,同时对矢量面的形变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而基于形状特征匹配算法的小班矢量面检查与修复算法实验也克服了小班矢量面的平移、旋转以及缩放的影响,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检查与修复效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9-06-02)

吴凤贺,张琦,潘孟春,陈棣湘,万成彪[4](2018)在《基于ICCP的地磁矢量匹配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等值线最近点迭代(ICCP)的地磁匹配算法在地磁总量特征相似区域应用时存在的误匹配问题,提出基于ICCP的地磁矢量匹配算法。该算法利用地磁矢量测量信息与匹配区域的矢量地磁图,采用叁分量差异寻找地磁等值线附近的最优参考路径,进而求解刚性变换矩阵,通过刚性变换实现惯导指示路径的误差校正。仿真分析传统标量ICCP算法存在明显误匹配的情况及该情况下矢量匹配算法的校正效果,同时对比标量算法可以实现正确匹配情况下矢量算法的匹配效果。结果表明:基于ICCP的地磁矢量匹配算法不仅能够解决传统标量算法存在的误匹配问题,而且相对于标量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8年02期)

王健周[5](2017)在《基于矢量叁角形的指纹匹配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纹识别技术是生物特征识别领域中一个研究热点,针对各种技术难题,有很多国内外学者对指纹识别技术作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不少算法或改进算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指纹识别存在的一些技术难点仍未得到完全解决,例如方向场精度不高、预处理效果差、匹配速度慢以及对低质量指纹图像识别效果差等问题。匹配算法在指纹识别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匹配算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匹配结果的准确度。目前关于匹配算法的研究很多,并且已经提出了许多效果不错的算法,例如基于点模式的匹配算法、基于纹线结构的匹配算法等。在这些算法中图像的质量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即指纹图像质量不能太差,可以提供足够多的特征信息。以基于点模式的匹配算法为例,该算法要求指纹图像中的特征点数目必须达到一定的数目,否则无法进行匹配。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有时我们必须处理质量较差的图像。要处理这些特殊情况下的图像,就对匹配算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指纹识别的关键技术——指纹匹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匹配算法。目前消费类产品越来越小型化,人们对移动设备的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指纹识别系统则开始应用在这些小型的消费类产品中如手机、手提电脑等。所以设计一套体积更小、速度更快的嵌入式指纹识别系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如下工作:(1)分析了主流指纹匹配算法的原理,并指出了各个算法的优点和不足。主要包括基于点模式的指纹匹配算法、基于指纹纹线结构的指纹匹配算法、基于相关性的指纹匹配算法等。(2)对现有基于矢量叁角形的指纹匹配算法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针对现有算法的不足,即对质量较差的指纹图像匹配效果不理想,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指纹匹配算法,在初次匹配时加入指纹细节点的纹线结构,相对角度差,两个夹角的差等信息构建多种判决门限来完善初次匹配,从而提高精确度,在二次匹配中运用自适应门限,进一步提高了匹配的正确率。结果表明,该算法针对低质量指纹图像有较好的匹配效果。(3)用Verilog语言设计了基于FPGA的指纹识别算法的硬件电路。将指纹识别认证算法中指纹图像检测、指纹图像增强、指纹特征点提取以及指纹特征点比对等模块设计成专用硬件电路,用硬件实现指纹识别认证算法,提高指纹识别认证算法的速度。可以方便的应用到各种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并设计了MATLAB和Modelsim的联合仿真平台。(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张炳达,赵紫昆,郭凯,黄杰,冯鑫[6](2016)在《基于矢量匹配法和遗传算法的频变输电线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避免矢量匹配法建立的频变输电线暂态模型易受初始迭代极点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矢量匹配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频变输电线等值电路建模方法。通过构造迭代极点的适应度函数,对矢量匹配过程中出现的迭代极点群体实施遗传操作,力求快速获取具有全局最优的特性导纳、延时函数的近似有理式。同时,为保证近似有理式的稳定性,采用线性约束最小二乘法实施参数拟合。实践表明,该方法构建的频变输电线暂态模型有较高的仿真精度。(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赵键,鲁敏,张军[7](2015)在《基于恒定动量矢量的快速大形变微分同胚非刚体标记点集匹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经典的基于微分同胚非刚体变换的标记点匹配算法虽然克服了以往非微分同胚变换方法不能处理大形变非刚体变换的问题,但是普遍存在时空复杂度较高,算法收敛速度较慢以及匹配精确性和变换光滑性不能兼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恒定动量矢量的快速大形变微分同胚非刚体标记点集匹配算法,该方法利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的恒定动量矢量以及时间依赖的多尺度再生核来构造速度矢量场,然后采用基于规则化控制参数的确定性退火机制来搜索最优动量矢量,从而得到最终的微分同胚变换形变场.最后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新算法能使匹配的精确性和变换的光滑性达到较好的平衡兼顾,而且也较大程度地降低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以及空间复杂度.(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陆海陵,徐澄吉,唐明,赵成斌,李成岭[8](2015)在《基于矢量匹配算法评估电缆高频衰减参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缆高频衰减系数的计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在已知电缆结构参数后,本文利用改进型矢量匹配算法评估计及涡流损耗与介质散射的高频参数。算法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在1~10MHz范围内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电气技术》期刊2015年07期)

赵紫昆[9](2014)在《基于矢量匹配法和遗传算法的频变输电线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大多数事故都是由操作过电压引起的,为了仔细分析研究过电压过程,避免过电压现象产生的危害,建立精确的频变输电线路电磁暂态模型极其重要。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频变输电线路暂态模型的建立过程,表明了建模关键在于对输电线特性导纳和传输函数的有理近似的精确度上。目前应用矢量匹配法对两者进行迭代匹配所得结果较之前提出的方法更为精确。但该方法的缺点为匹配结果受随机初始极点的影响较大。如果初始迭代极点选择不当,将会影响拟合结果的精确度并且严重影响该方法的收敛速度。为了避免矢量匹配法建立的频变输电线暂态模型易受初始迭代极点的影响,论文提出了一种将矢量匹配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频变输电线等值电路建模方法。借鉴生物界进化理论,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搜索全局最优极点。通过构造迭代极点的适应度函数,对矢量匹配过程中出现的迭代极点群体实施遗传操作,力求快速获取具有全局最优的特性导纳、传输函数的近似有理式。同时,为保证近似有理式的稳定性,采用线性约束最小二乘法实施参数拟合。并将该方法实现于仿真平台上,经过实践比较,该方法构建的频变输电线暂态模型有较高的仿真精度,并且将遗传算法和矢量匹配法相结合的这种寻优过程比单纯用遗传算法寻优收敛速度快得多,证实了该模型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4-12-01)

李伟,门佳,郝倩[10](2014)在《运动矢量加速度预测起始搜索点的块匹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块匹配运动估计是去除图像序列时间冗余的重要手段,在MPEG-4、H.264/AVC等视频编码标准中都得到了应用,但消耗了巨大的运算量。论文阐述了块匹配算法原理,归纳了当前运动估计中采用的各种手段,建议使用一种运动矢量加速度预测搜索起点的算法,利用相邻的若干参考帧中对应块的运动加速度来预测待编码块的起始运动矢量。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效果明显,减少了搜索次数且准确度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数字工程》期刊2014年09期)

矢量匹配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不同来源或不同时间,导致了同一地物在存储方式或属性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差异,这给后期的数据处理和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矢量空间数据匹配已经成为关键性问题。为了便于矢量数据匹配,提出了一种基于栅格化的线状矢量数据匹配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对线状矢量数据栅格化,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提取出所要研究的数据,然后利用Harris算子提取特征点,用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算法计算特征向量并对其进行匹配,最后把匹配结果转换为矢量数据。结果表明该算法不受平移、旋转、缩放、明亮度变化等的影响,弥补了矢量匹配过程中因数据旋转等问题而无法匹配的不足,将矢量数据栅格化处理,使其数据结构更简单,操作容易,更易于算法的实现。可见该方法便于线状矢量数据的匹配,为道路匹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矢量匹配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1].唐滢松,曾宪文,梁振,杨毅,肖广鑫.基于矢量匹配法和遗传算法的杆塔接地阻抗频域特性分析[J].电瓷避雷器.2019

[2].楚潇蓉,逯跃锋,陈坤,陆黎娟,范俊甫.基于支持向量机与尺度不变特征转换算法相结合的线状矢量数据匹配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3].邹静.基于形状特征匹配算法的小班矢量面检查与修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9

[4].吴凤贺,张琦,潘孟春,陈棣湘,万成彪.基于ICCP的地磁矢量匹配算法研究[J].中国测试.2018

[5].王健周.基于矢量叁角形的指纹匹配算法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

[6].张炳达,赵紫昆,郭凯,黄杰,冯鑫.基于矢量匹配法和遗传算法的频变输电线建模[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6

[7].赵键,鲁敏,张军.基于恒定动量矢量的快速大形变微分同胚非刚体标记点集匹配算法[J].电子学报.2015

[8].陆海陵,徐澄吉,唐明,赵成斌,李成岭.基于矢量匹配算法评估电缆高频衰减参数的研究[J].电气技术.2015

[9].赵紫昆.基于矢量匹配法和遗传算法的频变输电线模型[D].天津大学.2014

[10].李伟,门佳,郝倩.运动矢量加速度预测起始搜索点的块匹配算法[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4

标签:;  ;  ;  ;  

矢量匹配算法论文-唐滢松,曾宪文,梁振,杨毅,肖广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