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特征论文-付子艺,李翰君

防守特征论文-付子艺,李翰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防守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篮球,防守表现,滑步,髋关节

防守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付子艺,李翰君[1](2019)在《变向动作中下肢生物力学特征和重心高度对于篮球防守表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篮球运动员在防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进攻人的信息被动的选择自己的动作,稍晚的启动速度可以通过更快的移动速度来弥补。滑步是防守移动技巧中使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一个动作技术,因为其易于身体保持平衡,并且可以向任何方向进行移动。由于持球进攻队员行进路线选择的多样性,防守队员也需要很好的变向来跟上持球队员,这就需要运动员将滑步与后转身(后撤步)结合在一起。髋关节作为连接下肢和躯干的主要部位,在这需要下肢很好的耐力、敏捷和力量素质的动作中的影响不容忽视,它对于起跳高度、侧向跳距离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髋关节在额、矢状面的外展和伸展运动对于不同动作的影响,不同研究所得出的结果并不同。而滑步要求运动员的重心不要上下起伏过大,并且重心的高低肯定也会影响髋关节在额、矢状面的运动情况,所以,本研究旨在探究髋关节在额、矢状面的运动以及重心高度对于防守时滑步接后转身的变向动作的影响,以了解髋关节在滑步接后转身动作中的影响,为训练中提高运动员防守表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向左的滑步接后转身的变向动作分为叁个阶段——滑步阶段、转身阶段和加速阶段。滑步阶段为左脚倒数第二步至最后一步落地前,转身阶段为左脚最后一步触地后至受试者的骨盆已无明显旋转,加速阶段为转身阶段后至左脚蹬离地瞬间。本研究将骶骨质心侧向移动速度、骶骨质心角速度峰值,以及转身阶段中轴脚在转身后蹬离地瞬间骶骨质心侧向移动速度,这叁个指标作为衡量这叁个动作阶段运动表现的指标。本研究使用Motion红外摄像机和Kistler测力台同步采集我校15名女子专项和非专项篮球运动员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使用Cortex软件对动作文件进行处理,用OFFICE2010计算出以下一些变量:滑步阶段骶骨质心侧向移动速度(V);转身阶段:非中轴脚的髋关节外展和伸展角速度峰值(RHAbdV和RHExt V)、地面反作用力矢状面分力峰值(FSagMax)、骶骨质心角速度峰值(WMax)、中轴脚刚触地时骶骨质心高度(H@FC)、骶骨质心最小值(HMin);加速阶段:后蹬腿的髋关节外展和伸展角速度峰值(LHAbdV和LHExtV)、地面反作用力额状面水平分力峰值(FFroMax)和此时的地面反作用力与水平面夹角(FAngle)、后蹬腿离地瞬间的骶骨质心侧向移动速度(V@TO)和此时骶骨质心的高度(H@TO)。使用SPSS对同一阶段的变量与衡量指标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P=0.05)。研究结果:滑步阶段:更大的RHAbd V(P<0.001)会导致更快的V,但RHExt V与V无显着关系(P=0.350);转身阶段:更大的FSagMax(P=0.002)、RHAbdV(P<0.001)和V(P=0.002)会导致更好的WMax,但是RHExt V与FSagMax(P=0.959)以及WMax(P=0.868)无显着关系;加速阶段:更大的FFroMax(P=0.002)、LHAbd V(P<0.001)、LHExtV(P=0.008)以及更小的FAngle(P=0.002)和H@TO(P=0.018)会导致更快的V@TO。研究结论:滑步阶段,后蹬腿的髋关节外展运动能够给受试者带来更大的侧向移动速度,但是侧向移动速度却与后蹬腿的髋关节伸展运动无明显的关系。转身阶段,非中轴脚一侧的髋关节外展运动更能影响受试者受到的地面反作用力矢状面水平分力,导致运动员转身的运动表现越好,这一阶段与该髋关节在矢状面的伸展运动并无什么关系。加速阶段,原本是转身时中轴腿变成了此时滑步的后蹬腿,此时该侧的髋关节外展和伸展运动都能够导致更好的骶骨质心侧向移动速度,即加速的运动表现,同时,更低的身体重心、更小的地面反作用力与水平面的角度能够产生更大的地面反作用力额状面水平分力,使运动员蹬离地瞬间的侧向移动速度更快。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滑步阶段后蹬腿的伸髋角速度峰值与移动速度没有显着关系,但在加速阶段后蹬腿的伸髋角速度峰值还是与移动速度的关系显着,所以我们认为髋关节无论是在额状面还是矢状面的运动,还有降低身体重心,对于提高防守表现来说都很重要。在力量练习中既要增强髋关节的外展肌,也不能忽视伸髋肌的练习,同时在练习滑步的时候,要降低身体重心。(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张豪[2](2019)在《2017-2018赛季欧冠由攻转守时有球区域的防守行为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足球比赛中,将比赛划分为叁个重要时刻,对方控球时、我方控球时及攻守转换时,其中攻守转换时又包括由攻转守和由守转攻,防守方能够把握由攻转守时将球权夺过来,趁机发起进攻,将给对方带来巨大的威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发和逻辑分析法,研究了2017-2018赛季欧冠进入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八支队伍的13场比赛,在由攻转守时,对第一持球者与第一接应者的防守行为运用特征、重获球权的方式特征,得出了以下结论:1.抢球的运用更具主动性、攻击性,抢球效果区域性明显。由攻转守时,在前场中路、中场边路和中场中路,对第一持球者和第一接应者采取的个人防守行为以积极主动的抢球为主,在中场中路抢球效果好,而前场中路和中场边路抢球效果差,归因于没有把握好抢球的时机,持球队员正面面对防守队员并且已经控制好球,身边有了接应队员,而防守者身后缺乏保护队员。2.不同区域封堵的目的存在着差别。由攻转守时,在前场边路、后场边路和后场中路,对第一持球者和第一接应者采取的个人防守行为以封堵为主。在后场中路主要是封堵射门和威胁性的传球,封堵效果好,而在前场边路和后场边路以封堵传球路线为主,但效果不佳,是因为封堵不及时,封堵距离过远,缺乏对身后接应队员的观察。3.保护是各区域运用最多的小组防守行为,中后场保护效果好。由攻转守时,各场区对第一持球者和第一接应者采取的小组防守行为以保护为主,夹击为辅,围抢最少。在中场和后场区域保护效果好,而在前场区域保护效果不佳,归因于保护的距离过近,缺乏保护的角度。4.各场区断球的运用具有主动性,队员能够准确的预判传球的路线和抓住断球的时机。由攻转守时,各场区对第一持球者和第一接应者采取的个人防守行为中,断球少,成功率高。在防守队员实施断球时,预判好传球路线和抓住断球时机,从接球队员的身后突然插上,形成断球。5.围抢是最具实效性和攻击性的小组防守行为。由攻转守时,各场区对第一持球者和第一接球者采取的小组防守行为中,围抢是实施最少,效果最好的防守行为。在前场边路实施围抢,是因为实施了高位防守战术,有人数的优势,其次,在前场边路区域狭窄,满足人数优势的前提下适合围抢。6.截断球和一对一抢断为两种主要的重获球权方式。由攻转守时,在前场边路对第一持球者和第一接应者采取防守行为中,重获球权的方式以截断球为主,一对一抢断为辅,而在前场中路、中场边路、中场中路、后场边路、后场中路以一对一抢断为主,截断球为辅。(本文来源于《成都体育学院》期刊2019-06-03)

韦翔[3](2019)在《第31届奥运会男篮八强赛转换防守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男篮在第31届奥运会上发挥不尽人意,5场小组赛全负,遗憾出局,场均输给对手29.6分;不止整体进攻得分能力弱,防守端的不足更是让国人扼腕。本文通过研究第31届奥运会男篮八强赛的转换防守特征,试图探析世界最高水平强队对转换进攻的防守原则、策略和技战术打法,从而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男子竞技篮球的最新发展趋势,为国内各级篮球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第31届奥运会男篮八强赛的转换防守特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最终从防守快攻和防守衔接段进攻两大部分来描述转换防守的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将转换防守分为防守快攻和防守衔接段进攻两方面,两类防守兼具保护内线和破坏进攻延续的统一。2、八强队伍在防快攻之封堵一传中采取就近球员干扰加速退防至本方半场策略;堵接应队员采取贴身压迫式防守,迫使其向边线推进;防快下队员采取抢占身前进攻路线,坚持不给中路突破的原则。呈现出保护内线为主;控制球的运转方向和接应,对重点人重点布防的特征3、八强队伍在防守衔接段进攻基础配合中以向防球为中心,兼顾保护限制区,重点球员重点布防。八强队防守传切配合和掩护配合成功率较高,防守突分配合和策应配合成功率较低。(本文来源于《武汉体育学院》期刊2019-06-01)

廖超[4](2019)在《防守反击打法的运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足球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节奏越来越快、对抗日益激烈、攻防转换的次数也越来越多,随即应运而生的打法也在发生着改变,从2010年南非世界杯以西班牙为主的传控打法到14年巴西世界杯以德国队为主的快速反击加丢球后的就地反抢以及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防守反击打法,这一打法无论是强队还是弱队都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防守反击打法并不是弱队的标签,也不是强队所摒弃的,打法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衡量的标准就是实用与否。运用这一打法从强队的角度出发,更多的是站在战术层面上,从弱队的角度去考虑更多的是出于保守,避免过早的失球以及在守住球门不失的前提下,适时的反击的思路。这一打法其实在足球界早就提及,追溯用该打法距今最近的取得最好成绩的一次是前中国男足主教练里皮带领的意大利队,在2006世界杯上举起了大力神杯,现如今,高卢雄鸡法国队运用这一打法也站在了世界足坛的最高峰;防守反击打法是更加强调攻守平衡的打法,主张球队在稳固自身防守的前提下,利用球队大举压上,进攻时出现失误或者通过自身的围抢获得球权后进攻其身后留下的空当,该战术在进攻时强调快、准、活,准确的找到传球点、快速的进攻到威胁区域、灵活的选用进攻套路,经历本届世界杯的洗礼,防守反击打法以其简练、实用将会得到更多球队的肯定。本文以国内“常规技术统计”方法惯例为基础,借鉴国际足联技术部主任首席讲师汉斯·马洛茨基博士的方法,综合足球资深专家和学者的意见,制定出该论文的统计标准。并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2018年第21届世界杯决赛阶段64场比赛为研究对象,对32强球队不同场区、不同时间段、不同比分状态下、时间运用、传球次数、获得球权方式、发动防守反击形式等进行全面的统计与分析力求找出本届世界杯防守反击打法运用特点及规律。通过研究结果表明:1.防守反击这一打法的运用频率与球队的实力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各队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的运用这一打法。2.俄罗斯世界杯运用防守反击打法次数以及成功次数在不同场区、比分状态是有显着性差异的,具体表现为1、2、3区域发起的次数少于4、5、6、7区域,在成功次数上,2、6区域较少,3、7区域较多;比分状态为平局发动反击的次数以及成功次数高于领先、落后的比分状态;运用的次数与时间段没有显着性差异。3.本届世界杯运用防守反击打法成功率高的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6-14s。4.本届世界杯运用防守反击打法成功率高的在传球次数上主要表现为0次、5-8次以及1次传球。5.俄罗斯世界杯在不同方式获得球权发动反击次数、成功次数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具体表现为抢断较对方失误发起反击的次数以及成功次数更高。6.运用防守反击打法时,反击的路线存在显着性差异,中路反击的次数多于左、右路。7.俄罗斯世界杯发动反击的形式多样,其中能够取得较多进球数的主要是长短结合以及突传结合。8.俄罗斯世界杯运用防守反击打法成功方式中,直接取得的进球最多,在运用防守反击打法时不能达到直接进球效果的时候,利用球员造杀伤的能力获得定位球也是取得进球的一种选择。(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李乔[5](2019)在《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双打“防守反击”技战术运用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世界排名进入前六名的女双运动员,她们分别是(排名不分前后)陈清晨/贾一凡(中国)、骆赢/骆羽(中国)、高桥礼华/松友美佐记(日本)、莱特/彼得森(丹麦)、郑景银/申升瓒(韩国)、张艺娜/李绍希(韩国)并且以她们两两之间相互比赛的30场比赛录像中比赛所使用防守反击的技战术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录像统计、数理统计、专家访谈法的研究方法对她们的防守反击中的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纵向、横向的对比,对她们技战术运用特征做出尽量系统、定量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这六对选手的防守反击的技战术特征及运用效果进行对比,从而尝试着寻找其内在的规律,准确地把握当今世界优秀女子双打的防守反击技战术风格以及发展需求,能够为我国女子双打项目科学、系统的训练和提高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防守反击”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影响比赛的胜负,两者的比率越高对争取赛比赛胜利的优势越明显;中国女双“防守反击”的使用率高于国外,而中国的“防守反击”的得分率低于国外。2.女双“防守反击”战术的实施多以抽球、挡球、挑球、推球、搓放、勾球技术使用为主,其中以抽直边、斜边和挡直边、斜边的打法为主,女双防守进攻线路时以回直边、直中球打法为主。3.中外女双在前、中场“防守反击”的技术使用上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中国在前场注重抢网的搓放来反击,而国外则注重挑两边底线来寻找反击;在中场,国外较中国更多的使用挑球。4.在防守反击阶段最后一拍不同性质的得失分情况中,直接得分和压迫性失误失分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49.39%和26.15%;中外相比,中国的直接得分率低于国外,主动失误率高于国外,六对选手中高桥礼华/松友美佐记直接得分比例最高,而中国选手陈清晨/贾一凡主动失误比例最高;女双反击后的主要得分技术为杀球、封网,失误送分的技术以挡球为主。(本文来源于《广州体育学院》期刊2019-06-01)

郭文波[6](2019)在《陕西省U-14女足个人防守能力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足球作为发展我国足球事业的重要后备力量,加之女子足球的关注度在世界上不断提高,对于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成为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个人防守作为足球比赛防守战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战术行动体现着整体战术的特征。本文通过对在2017年全国女子足球U-14秋季锦标赛上获得第九名的陕西省U-14女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通过观察陕西省U-14女足参加锦标赛的比赛录像对参赛球员在比赛中进行一对一防守时的防守技术进行统计,并使用EXCLE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前八名球队个人防守行为(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所运用的防守技术)实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比赛录像,从而寻找出陕西省U-14女足与强队在一对一情况下个人防守能力上的差距。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陕西队前、中、后场叁区防守行为次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F=11.398,p<0.01,不同区域的防守行为次数存在极显着性差异。陕西队在抢球、断球、头顶球防守、解围四项技术的运用上,不同场区之间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在铲球、封堵、犯规叁项技术的运用上,不同场区之间不存在差异性(p>0.05)。2、陕西省U-14女足在前场防守时投入兵力少,个人的防守能力得到一定的展示。抢球和断球的成功率较低,丢球后的跟跑和对断球时机判断的不准确,很难有效遏制对方的进攻。拼抢丢球后的盲目铲球造成本方的多次犯规。积极主动的抢点头球为中后场的布防争取了时间并减轻了一定的防守压力。3、陕西省U-14女足中场球员实施防守时的单兵作战能力不强,即使有队友的协作,也会因为彼此之间的默契程度较低导致防守的失败。中场抢断球后的控制能力较差,在快节奏的拼抢状态下,失误次数较多。中场球员身高的优势在头顶球防守时占上风,但对头顶球后的第二落点保护不够。中场的解围次数较多,透露出球员面对球权时的不自信。6场比赛得到的叁张黄牌都出现在中场,丢球后的盲目铲球造成了防守的失败。4、陕西省U-14女足在后场的防守成功率达到63%,排名第四位。相比于中、前场,后场的防守更为稳固。后场球员在进攻高压下也充分展示出个人的防守能力。后场的抢球和断球次数都大幅减少,但成功率较高,这也符合现代足球的防守理念。后场球员在处理球时的坚决态度使得在头顶球和解围防守方面的成功率较高。陕西队在本届比赛中只失叁球,也进一步证明后场球员的防守能力较前场、中场球员强。5、通过对各支球队全场场均防守次数与防守成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r=0.737,p<0.05,防守行为实施次数与防守成功率存在显着相关性,防守次数多,防守的成功率越大,比赛成绩越好。而陕西省U-14女足的防守频次和防守的成功率在与实力强的球队比较后,防守频次少,防守成功率低。体现出陕西队球员在防守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与强队的差距。在全场的防守行为实施中,抢球和断球的占比最大,防守解围的成功率最高。(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佰鹏,伊超[7](2019)在《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淘汰赛阶段主要防守技术运用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2018年世界杯足球淘汰赛阶段主要防守技术运用特征的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断球技术是当前足球比赛中主要的抢截技术,抢球技术的运用相对谨慎,争顶头球主要运用在球场中路,铲球在防守中的危险性较高,容易造成犯规。(本文来源于《安徽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陈滔,李乔[8](2019)在《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双打“防守反击”技战术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世界排名前5名中的陈清晨/贾一凡(中国)、高桥礼华/松友美佐纪(日本)、莱特/彼得森(丹麦)、郑景银/申升瓒(韩国)4对女双运动员所使用"防守反击"的技战术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录像统计、数理统计、专家访谈法的研究方法对这4对选手的防守反击的技战术特征及运用效果进行对比,从而寻找其内在的规律,准确地把握当今世界优秀女子双打的防守反击技战术风格以及发展需求,以期为我国女子双打项目科学、系统的训练和提高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运动》期刊2019年02期)

沈钢[9](2018)在《欧洲和亚洲足球强队的防守技战术时空特征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15年亚洲杯前四名球队的18场比赛和2016年欧洲杯前四名的19场比赛的常规时间为研究对象(欧洲杯1/8决赛四场比赛不做分析),以抢球、断球、争顶球、铲球、盯人、选位和围抢七项技战术为对比指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比赛的不同时和空间进行立体分析,得出结论:1.在以上七项技、战术对比指标中,欧洲杯前四名球队共计运用次数4256次,成功2748次占64.6%,形成本方球权1572次,占36.9%;亚洲杯前四名球队共计运用次数5118次,成功3235次占51.2%,形成本方球权1786次占34.9%。亚洲球队在比赛中采用了非常主动的防守策略,所以在整体技、战术指标的使用次数上要多于欧洲球队,但受到个人技术及战术素养的影响,亚洲球队在技、战术指标成功率和有效率上要低于欧洲球队。2.在抢球、断球、争顶球和铲球四项技术对比指标中,欧洲杯前四名球队共计运用次数3185次,成功2134次占67.0%,形成本方球权1183次,占37.1%;亚洲杯前四名球队共计运用次数4954次,成功2481次占62.7%,形成本方球权1373次占34.7%。因为亚洲球队采用了积极的防守策略,所以在整体技术指标的使用次数上要多于欧洲球队,但由于亚洲球员的技术水平不如欧洲球员,在技术指标的成功率和有效率上要少于欧洲球队。3.在盯人、选位和围抢叁项战术对比指标中,欧洲杯前四名球队共计运用次数1071次,成功614次成功率为57.3%,形成本方球权389次,有效率为36.3%;亚洲杯前四名球队共计运用次数1164次,成功754次成功率为64.8%,形成本方球权413次,有效率为35.5%。因为亚洲球队的个人防守能力有所欠缺,所以亚洲球队增加了将防守战术的使用次数,不但在整体战术指标的使用次数上要多于欧洲球队,并且亚洲球队在战术指标成功率要多于欧洲球队,欧洲杯四强仅在叁项战术数据的有效率上略高于亚洲杯四强。(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11-29)

马欢欢[10](2018)在《水球“六打五”的战术特征及其防守的重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球比赛中,经常会有防守队员因被判违规而离短暂场离场20秒的情况出现,"六打五"局面下进球机会最多,能否妥善解决"六打五"的攻防问题,对于取得比赛胜利将起到关键作用。研究和总结"六打五"战术,有利于提高水球整体竞争力。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六打五"的关键作用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运动精品》期刊2018年08期)

防守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现代足球比赛中,将比赛划分为叁个重要时刻,对方控球时、我方控球时及攻守转换时,其中攻守转换时又包括由攻转守和由守转攻,防守方能够把握由攻转守时将球权夺过来,趁机发起进攻,将给对方带来巨大的威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发和逻辑分析法,研究了2017-2018赛季欧冠进入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八支队伍的13场比赛,在由攻转守时,对第一持球者与第一接应者的防守行为运用特征、重获球权的方式特征,得出了以下结论:1.抢球的运用更具主动性、攻击性,抢球效果区域性明显。由攻转守时,在前场中路、中场边路和中场中路,对第一持球者和第一接应者采取的个人防守行为以积极主动的抢球为主,在中场中路抢球效果好,而前场中路和中场边路抢球效果差,归因于没有把握好抢球的时机,持球队员正面面对防守队员并且已经控制好球,身边有了接应队员,而防守者身后缺乏保护队员。2.不同区域封堵的目的存在着差别。由攻转守时,在前场边路、后场边路和后场中路,对第一持球者和第一接应者采取的个人防守行为以封堵为主。在后场中路主要是封堵射门和威胁性的传球,封堵效果好,而在前场边路和后场边路以封堵传球路线为主,但效果不佳,是因为封堵不及时,封堵距离过远,缺乏对身后接应队员的观察。3.保护是各区域运用最多的小组防守行为,中后场保护效果好。由攻转守时,各场区对第一持球者和第一接应者采取的小组防守行为以保护为主,夹击为辅,围抢最少。在中场和后场区域保护效果好,而在前场区域保护效果不佳,归因于保护的距离过近,缺乏保护的角度。4.各场区断球的运用具有主动性,队员能够准确的预判传球的路线和抓住断球的时机。由攻转守时,各场区对第一持球者和第一接应者采取的个人防守行为中,断球少,成功率高。在防守队员实施断球时,预判好传球路线和抓住断球时机,从接球队员的身后突然插上,形成断球。5.围抢是最具实效性和攻击性的小组防守行为。由攻转守时,各场区对第一持球者和第一接球者采取的小组防守行为中,围抢是实施最少,效果最好的防守行为。在前场边路实施围抢,是因为实施了高位防守战术,有人数的优势,其次,在前场边路区域狭窄,满足人数优势的前提下适合围抢。6.截断球和一对一抢断为两种主要的重获球权方式。由攻转守时,在前场边路对第一持球者和第一接应者采取防守行为中,重获球权的方式以截断球为主,一对一抢断为辅,而在前场中路、中场边路、中场中路、后场边路、后场中路以一对一抢断为主,截断球为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防守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付子艺,李翰君.变向动作中下肢生物力学特征和重心高度对于篮球防守表现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张豪.2017-2018赛季欧冠由攻转守时有球区域的防守行为特征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9

[3].韦翔.第31届奥运会男篮八强赛转换防守特征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9

[4].廖超.防守反击打法的运用特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5].李乔.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双打“防守反击”技战术运用特征分析[D].广州体育学院.2019

[6].郭文波.陕西省U-14女足个人防守能力特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7].李佰鹏,伊超.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淘汰赛阶段主要防守技术运用特征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9

[8].陈滔,李乔.中外优秀羽毛球女子双打“防守反击”技战术特征研究[J].运动.2019

[9].沈钢.欧洲和亚洲足球强队的防守技战术时空特征对比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8

[10].马欢欢.水球“六打五”的战术特征及其防守的重要性[J].运动精品.2018

标签:;  ;  ;  ;  

防守特征论文-付子艺,李翰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