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群体偏向论文-姜琳

内群体偏向论文-姜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群体偏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际信任,内群体偏向,信任博弈范式,内隐联想测验

内群体偏向论文文献综述

姜琳[1](2017)在《维、汉中学生人际信任的内群体偏向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人际信任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已经有大量研究从社会学、经济学以及心理学等多角度对人际信任进行研究。结合新疆多民族聚居的鲜明区域特点,从民族群体的角度出发,探究维汉中学生人际信任内群体偏向的特点。对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融合以及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具有现实意义。采用信任博弈范式和内隐联想测验(IAT),从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分类理论出发,对维汉中学生人际信任内群体偏向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共包括叁部分研究:研究一,以民族为分类标准,探究维吾尔族和汉族中学生之间人际信任内群体偏向的整体特点。研究二、叁是在研究一的基础上,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讨维汉中学生的人际信任内群体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二,采用叶娜在2009那编制的《群体认同量表(简化版)》,将被试区分为高群体认同组和低群体认同组,探究不同群体认同水平对人际信任的内群体偏向产生影响。研究叁,依据新疆民汉合班的现状,将被试分为民汉合班被试与单班被试,探究不同身份类别对人际信任内群体偏向产生影响。综合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在外显测验中,汉族中学生未表现出人际信任内群体偏向,维吾尔族中学生表现出人际信任内群体偏向;在内隐测验中,汉族和维吾尔族中学生均表现出人际信任内群体偏向。(2)在外显测验和内隐测验中,群体认同对汉族中学生的人际信任内群体偏向不产生影响;群体认同对维吾尔族中学生的人际信任内群体偏向具有显着影响:高群体认同的中学生人际信任内群体偏向的程度高于低群体认同的中学生。(3)在外显测验和内隐测验中,不同身份类别对汉族中学生的人际信任内群体偏向不产生影响;但两类测验对不同身份类别的维族的影响不同:在外显测验中,合班的维吾尔族中学生人际信任水平高于单班的维吾尔族被试。而在内隐测验中,单班的维吾尔族中学生的人际信任内群体偏向高于合班的维吾尔族中学生。(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2)

李雅君[2](2017)在《Morphing技术下维、汉大学生性别内群体偏向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运用Morphing技术处理实验材料使面孔的变化呈连续动态的过程,使内群体偏向的大小得以量化,从性别角度出发来研究维、汉大学生内群体偏向问题。结果显示,维、汉大学生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性别内群体偏向。(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期刊2017年01期)

张雯雨[3](2015)在《面孔加工具有内群体偏向》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觉得白种人都长得一样,很难分清楚;或者觉得与自己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的面孔较难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面孔的加工具有内群体偏向,即更容易识别和再认与自己同民族、同年龄段以及同性别的面孔。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面孔是带有(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09-22)

王云[4](2015)在《维、汉大学生面孔识别内群体偏向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孔识别内群体偏向是一种已得到普遍证实的现象,表现为个体对于内群体成员面孔的识别与再认成绩显着强于外群体成员面孔。考察内群体与外群体面孔识别的差异除对于面孔识别与群体心理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外,在消除种族偏向、提高司法审判中的目击者辨认准确度等邻域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采用“学习---再认”经典研究范式,从面孔识别内群体偏向社会分类的角度出发,以民族和学校两个分类标准对面孔图片进行内、外群体的划分,探讨在不同社会分类标准下维、汉大学生面孔识别内群体偏向的特点及其民族差异。本文共包括两个研究:研究一将面孔分别以民族和学校作为分类标准,探讨维、汉大学生本族偏向和本校偏向的特点,并比较两种内群体偏向强度。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探讨维、汉大学生内群体偏向中的民族差异。综合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当面孔图片以民族作为分类标准时,维、汉大学生在面孔识别过程中均表现出本族偏向。(2)当面孔图片以学校作为分类标准时,维、汉大学生在面孔识别过程中均表现出本校偏向。(3)当面孔图片同时以民族和学校作为分类标准时,维、汉大学生在面孔识别过程中均表现出本族偏向强于本校偏向。(4)维吾尔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本族偏向(5)维吾尔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本校偏向不存在民族差异。(6)维吾尔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本族与本校差异偏向。目前的研究多是从面孔识别知觉经验差异的角度对内群体偏向这一现象进行解释,本文则是从社会分类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解释,丰富并补充了该领域的研究。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相互交流,共同繁衍生息。研究面孔识别内群体偏向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克服原型效应,增加民族间的交往和互动,为促进社会和民族和谐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撑。(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期刊2015-05-20)

张娜,潘维佳,邢淑芬,方平[5](2014)在《群体内地位及地位稳定性对面试中内群体偏向的影响:群体羞愧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的研究表明,羞愧情绪能够调节不同地位和地位稳定性个体的内群体偏好行为,本研究希望在人力资源领域检验这一结果。实验中60名大学生被试作为面试官参与一项虚拟的网络面试,分别对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的两名的应聘者的应答表现做出录用相关的评价与建议。地位和地位稳定性是通过向被试提供组织内部层级结构图和其所处职位、入职年限和职位变动可能性信息来操纵。面试官的羞愧,则是通过在面试录像中展示应聘者在任务绩效以及叁方面的组织公民行为:帮助、建言、忠诚度的相对表现——内部人员低于外部人员的程度来诱发。面试评价包括胜任力评估、总体印象与工资及培训时间建议,借此来衡量面试官的内群体偏见。结果发现,当内部应聘者的面试表现低于外部应聘者时:1)高地位群体的羞愧程度比低地位群体更高;2)四个处理组的面试官所表现出的相对内群体偏见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低不稳、高不稳、低稳、高稳;3)除了稳定高地位的面试官的相对内群体偏见程度随羞愧增加而减少外,其他叁组:高地位不稳定、低地位稳定和不稳定的面试官的相对内群体偏好都随着羞愧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低地位不稳定组的面试官受到羞愧影响的程度最大,变化幅度最明显。该研究与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结果总体一致,能够为非威胁-威胁情景理论所解释,即这种群体羞愧的亲社会效应可能只出现于身份安全的情况下,而在身份受到威胁的情境中,内群体忠诚性可能超越于情绪所能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0-10)

唐乐[6](2014)在《面孔识别中的内群体偏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孔识别中的内群体偏向是指个体对内群体成员面孔的再认成绩显着高于外群体成员面孔,认知和社会心理学近几十年来的研究证实了该效应存在的稳定性。关于该效应主要有知觉经验假说、社会分类假说和分类——个体化模型叁种理论解释,但围绕其心理机制仍然存在争议。今后的研究应采用多种手段更全面地考察影响内群体偏向的相关因素。(本文来源于《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杨红升,黄希庭[7](2012)在《社会分类与面孔识别的内群体偏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孔识别中的内群体偏向是一种已得到普遍证实的现象,表现为个体对于内群体成员面孔的识别与再认成绩显着好于外群体成员面孔。在回顾近年来从社会分类角度对该现象所作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概括并比较了其中的两条主要研究途径。既往的研究一致证明单纯的社会分类自身即足以使得个体对内群体成员面孔产生更强的整体加工,从而表现出内群体偏向。然而这些研究的实验情境设置过于简单,今后的研究应设置更为复杂的多群体背景来考察分类标准在内群体偏向中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胡发稳,王沛,李昌庆,李丽菊[8](2011)在《内群体偏向:内隐和外显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内群体偏向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对人的社会适应和生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考查内群体偏向的内隐和外显效应及其关系,文章采用经典IAT范式和自编同伴活动情境材料,借助电脑呈现,对38名汉族大学生(男18,女20)和3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男20,女19)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内群体偏向的内隐效应显着,且不受性别、民族因素的影响;(2)性别、民族是影响外显同伴活动中内群体偏向的主要因素,女性的外显内群体偏向效应大于男生,少数民族的外显内群体偏向大于汉族;(3)内群体偏向的IAT效应与分享活动得分呈显着负相关(r=-0.23,p<0.05),高外显内群体偏向者的反应时高于低外显内群体偏向者。(本文来源于《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10-21)

林上杰,单雯[9](2007)在《变化的成败反馈与组内合作对团体自尊和内群体偏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针对前人研究无合作交流和未控制被试自尊的不足,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实验设计,以 Crocker 等人(1990)编制的“社会认知能力倾向测验”为成败操纵任务,对合作组和不合作组的成员在接受四种不同成败反馈后的团体自尊和内群体偏向量表分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成功-失败”组的团体自尊显着高于“失败-失败”组,“失败-失败”组的团体自尊显着低于其他叁组:(2)当反馈(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1-01)

贾艳杰[10](2005)在《自尊对自我增强和内群体偏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增强描述一种过度积极的自我知觉,对于它的具体概念及测量,研究者并未达成共识,社会比较取向和自我洞察取向对自我增强的测量都混淆了与自我增强偏差无关的成分,而新的研究取向——人际取向从全面的人际知觉中得到更为精确的自我增强偏差。内群体偏向描述一种对自己所属群体的积极偏向。以往研究发现,自尊是自我增强和内群体偏向共同的作用机制,而特质的属性,如模糊性和重要性会对自我增强产生影响,它们对内群体偏向的影响还未确定。国外关于自我增强和内群体偏向的研究相当多,而国内对二者结合进行探讨的研究还较缺乏。本研究采用人际取向,考察自尊在不同的特质类型上对自我增强和内群体偏向的影响。 本研究将内群体锁定为大学生中的“好朋友圈子”,运用问卷调查法,整个研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收集整理描述大学生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特质形容词,并从中选出模糊的和明确的词,共12个;第二阶段,随机抽取被试,对12个词的积极程度和模糊程度进行评定;第叁阶段,根据评定结果编制最终问卷;第四阶段,通过公开招募与现场邀请的方式招募“好朋友圈子”作为被试,随后正式施测;第五阶段,根据原始数据计算自我增强偏差并进行数据的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 (1) 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在好朋友圈子内,高自尊的个体在模糊积极和模糊消极的特质上(相对于明确特质)表现出了更高的自我增强水平;群际知觉中,在模糊的特质上(相对于明确特质)也体现出更高的内群体偏向水平。 (2) 低自尊的个体模糊积极的特质上(相对于明确积极),表现出更高的自我增强水平,而在消极的特质上,模糊的特质和明确的特质差异并不显着。但是,在评价圈内好友时,与高自尊者相比,中自尊水平被试也利用了特质的模糊性来夸大内群体偏向,低自尊被试在模糊和明确特质上的内群体偏向没有差异。 (3) 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特质,在重要特质上(相对于次要特质),高自(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5-06-01)

内群体偏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运用Morphing技术处理实验材料使面孔的变化呈连续动态的过程,使内群体偏向的大小得以量化,从性别角度出发来研究维、汉大学生内群体偏向问题。结果显示,维、汉大学生均表现出了明显的性别内群体偏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群体偏向论文参考文献

[1].姜琳.维、汉中学生人际信任的内群体偏向的实验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7

[2].李雅君.Morphing技术下维、汉大学生性别内群体偏向实验研究[J].时代教育.2017

[3].张雯雨.面孔加工具有内群体偏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4].王云.维、汉大学生面孔识别内群体偏向的实验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

[5].张娜,潘维佳,邢淑芬,方平.群体内地位及地位稳定性对面试中内群体偏向的影响:群体羞愧的调节作用[C].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4

[6].唐乐.面孔识别中的内群体偏向[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

[7].杨红升,黄希庭.社会分类与面孔识别的内群体偏向[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8].胡发稳,王沛,李昌庆,李丽菊.内群体偏向:内隐和外显效应[C].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

[9].林上杰,单雯.变化的成败反馈与组内合作对团体自尊和内群体偏向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7

[10].贾艳杰.自尊对自我增强和内群体偏向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5

标签:;  ;  ;  ;  

内群体偏向论文-姜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