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晋西黄河古渡碛口镇商业试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杰[1](2021)在《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策略研究 ——以山西省临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张晓莎[2](2019)在《山西临县碛口号子传承人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西临县碛口号子简称“号子”,是一门根植民间、伴随黄河水运而产生的汉族民歌体裁。它是近现代黄河上的纤夫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为配合用力,自然而然发出的吆喝声,起着协调动作、鼓舞和调节情绪的作用。碛口号子不仅是当地劳动人民为了理想生活团结拼搏的号角,更是传承晋商文明的重要基因,这对于研究当地民俗、记录历史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碛口号子不仅极具实用价值,它还能反映出劳动者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并以审美的眼光来体现生活劳动,兼具艺术价值。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碛口号子在社会飞速发展中不仅失去了与商业运输相关的社会功能,在其传承与发展中面临巨大困境,更是淡出人们的视野退出历史舞台,甚至销声匿迹。同样艺人也面临着断层危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迫在眉睫。因此,笔者将以山西临县碛口号子传承人及其保护为切入点和关注点,试图在田野调查、文献分析整理以及口述史相结合的基础之上,梳理碛口号子的发展脉络及文化内涵,挖掘、整理碛口号子及其传承人的生存状态、传承形式,引发我们对当代号子传承与发展的思考。通过本篇文章的研究,一方面弥补本专业对山西临县碛口号子传承人这方面的空白,另一方面笔者希望自己能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山西临县碛口号子经历百年,因其紧靠黄河,声音粗犷、嘹亮,在长期与民众相伴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带有着独特的黄河韵味。本文的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对山西临县碛口号子的历史发展脉络、地理环境、文化内涵等进行了全面概述,同时对碛口号子传承人,从民俗学专业的角度对现存的碛口传承人的生活、生存环境、传承方式、贡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关注碛口号子的生存现状,结合当前碛口号子及其传承人的实际情况,对其未来的发展与保护建言献策。笔者认为,山西临县碛口号子,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加强碛口号子的研究,科学地保护和利用该遗存,及其传承人对碛口号子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杜鹏军[3](2018)在《山西省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国家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高度重视。在2016年李克强总理批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产业融合,推进农村新产业的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是农村产业升级的一部分,加快农村现代化步伐,积极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社会增益。2018年两会提出振兴农村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融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有效发展。本文以山西省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学习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相关基础理论,明确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概念及发展内涵;通过检索山西统计年鉴、临县统计年鉴、临县统计公报、政府工作报告等相关文件,结合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临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旅游业发展现状;构建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融合的广度、深度、贡献度三个方面对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策略和建议。对推动山西省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岳东[4](2015)在《唐代六胡州、洛阳间的粟特商队》文中提出唐代六胡州仍保持着经商的传统,从事着远程长途贸易。石州因着地理交通的便利,经济腹地的支撑,吸引了大量六胡州粟特商队前来定居,形成聚落。从六胡州出发,经石州水陆转运,通往洛阳的商路十分畅通,无定河谷、汾河谷道中,农牧业、城镇、交通的汇集,为远程商贸的展开提供了便利,骆驼祆神形象就诞生在这条路上。
任泉清[5](2014)在《碛口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之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碛口古镇是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商镇聚落的典型代表。以古镇风情与"两黄文化"为核心,探究古镇明清建筑群、革命遗址、风俗民情、晋商文化、饮食文化等特点,利于发掘古镇文化新亮点,对古镇旅游开发、修缮与保护、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薛亚娟[6](2013)在《晋西碛口古镇文化景观整体保护研究 ——以口述史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西碛口古镇凭借其独特的地域生态和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最初被专业学者重视到后来旅游开发被普通大众认可,证明了它自身存在的价值。然而这些有价值的资源历经沧桑,极其脆弱,若不加以保护只是一味的利用,最终只会走向消亡。在保护的时候,要突破以往只重视实体建筑保护的惯例,加强对无形的、活态的文化进行保护,最终探索出一种整体保护的模式。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目的、意义、方法,以及“文化景观”、“口述史”等相关概念。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本文的主体,第二章从民众记忆中看晋西碛口古镇的辉煌历史及功能转变后的现代遭遇,在梳理碛口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一方面阐述碛口古镇文化景观多样化的原因,另一方面探讨为什么要对文化景观进行开发保护。第三章介绍了碛口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价值,从文化景观的分类标准中找到合适的视角,把碛口文化景观分为具象文化景观和非具象文化景观两大类,并从碛口的每一项文化景观出发挖掘它们的价值。第四章采用了口述史的方法,从碛口古镇生活的各类主体出发,讨论了他们对碛口文化景观保护的看法。第五章从实践出发,在遵循村落保护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探索碛口古镇文化景观的整体保护模式。本文以晋西碛口古镇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文化景观的保护为研究重点,试图通过口述史的方法,在对背景情况充分掌握的前提下,探索出对碛口古镇文化景观整体保护的一种模式,这样不仅可以传承中华文脉,保护文化遗产,而且可以为古村镇文化景观探索新的保护方式并使其为古村镇的建设做出贡献。
严少飞[7](2011)在《山西省域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基础性研究》文中认为山西是历史文化大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村镇资源。这既是山西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多数历史文化村镇都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诸多矛盾。尽管不少历史文化村镇基本都已编制了相关的保护规划,对指导保护与发展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山西历史文化村镇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且分布局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因此需要在省域层面上提出一个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整体策略,探寻山西省域层面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方法是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山西省69处历史文化村镇的系统调查,获取了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的较为全面的基础资料,对其保护发展现状、特色价值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山西历史文化村镇在物质空间、经济发展、保护规划及旅游产业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深层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在结合山西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于历史村镇保护研究的基础上,对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的现状类型进行分析研究,着重从地形地貌、经济特点、文化类型、保护类型、保护现状、空间类型、产业结构、村镇规模八个方面对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的类型进行综合划分,进而对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的特色进行总结提炼,并从省域层面对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的整体保护与发展提出“一区一走廊,两群十主题的”规划结构,结合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特色、遗存完整度、发展现状等,进一步提出包括保护等级、发展方式、新旧空间关系在内的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整理与挖掘,对于省域层面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作了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以期对省域层面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编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白利权[8](2010)在《黄河中游古代渡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时期,黄河古渡在沟通黄河两岸人们往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研究黄河古渡不仅可以复原黄河古渡本身的历史状况,也可以反映周边地区的历史状况,并且能为当今的渡口经济开发和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主要研究了黄河中游古渡的时空分布状况,历史时期兴衰变迁及其各种价值作用。黄河中游古渡由于河段的不同呈现三种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即晋陕大峡谷段分布较为稀疏;小北干流至三门峡段和孟津至桃花峪段分布较为稠密,并且着名的津渡也较多。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同时,本文也探讨了黄河中游古渡的时间分布特征,即在清朝以前,渡口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而自清代后期,又逐渐走向衰弱。这与社会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变革有着密切联系。然后,此文着重考察了西口古渡、碛口、蒲津渡、茅津渡、孟津古渡和玉门古渡,这些古渡是不同河段古渡的典型代表,也是不同河段历史地理状况的缩影,它们见证了黄河中游地区的历史发展和变迁。再次,本文从经济、军事和政治几方面宏观地论述了黄河中游古渡的各种价值作用,它们对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文章又探讨了黄河中游古渡在黄河流域城镇发展史中的推动作用,并且简单探讨了古渡在当今的旅游价值。
胡媛媛[9](2007)在《山西传统民居形式与文化初探》文中提出民居作为人类必不可少的的生活场景舞台,其发展演化可以追溯到旧时期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条件在建筑形式演变过程中变化不大,但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给民居建筑带来不同层面的影响。人们创造了历史,历史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生活方式。本文从研究山西传统民居形式与文化着手,分析山西传统民居在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建筑单体形式、群体组合方式、建筑平面布局以及宗法制度对建筑的影响等。为现代的民居建筑发展找到与传统形式的契合点,目的是在研究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当下、创造未来更多更好的建筑形式。
张春丽[10](2007)在《“碛口古镇及古村落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碛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遗产价值、遴选标准等方面着手,运用实地走访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碛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旨在保护古镇,发展古镇。
二、晋西黄河古渡碛口镇商业试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晋西黄河古渡碛口镇商业试论(论文提纲范文)
(2)山西临县碛口号子传承人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各领域号子的研究现状 |
1.2.2 传承人研究现状 |
1.2.3 口述史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1.3.1 前期工作 |
1.3.2 研究方法 |
2 山西临县碛口号子概述 |
2.1 碛口号子概况 |
2.1.1 碛口地理环境 |
2.1.2 历史源流及发展过程 |
2.2 碛口号子的文化内涵 |
2.2.1 号子是劳动者的歌 |
2.2.2 号子是历史与文化的承载者 |
2.2.3 号子是美的传播者 |
3 碛口号子传承谱系及生存环境 |
3.1 碛口号子传承人 |
3.1.1 碛口号子传承人鉴定 |
3.1.2 传承人分布区域及传承谱系 |
3.1.3 优秀个体传承人代表 |
3.2 临县碛口号子传承人的生存状况 |
3.2.1 生存环境 |
3.2.2 经济收入 |
3.2.3 社会地位 |
3.3 碛口号子的传承 |
3.3.1 传承方式 |
3.3.2 传承效果及贡献 |
4 碛口号子面临困境及展望 |
4.1 碛口号子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
4.1.1 碛口号子面临的现状 |
4.1.2 产生困境的原因 |
4.2 对碛口号子的思考 |
4.2.1 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与资金扶持 |
4.2.2 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并举 |
4.2.3 保护传承人与培育受众相结合 |
4.2.4 促进非遗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部分访谈记录 |
附录 B |
附录 C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山西省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 国内研究动态 |
3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3.1 研究的相关概念 |
3.1.1 现代农业 |
3.1.2 旅游业 |
3.1.3 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 |
3.2 研究的相关理论 |
3.2.1 产业融合理论 |
3.2.2 产业共生理论 |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4 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发展基础和现状 |
4.1 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发展基础 |
4.1.1 区位与交通 |
4.1.2 气候条件 |
4.1.3 地形地貌 |
4.1.4 人文历史 |
4.1.5 经济发展条件 |
4.2 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现状 |
4.2.1 临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
4.2.2 临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
5 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分析 |
5.1 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
5.1.1 指标体系的选取 |
5.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 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度分析 |
5.2.1 构建判断矩阵 |
5.2.2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5.2.3 建立评价指标权重的分配 |
5.2.4 评价结果分析 |
5.3 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实证分析 |
5.4 分析结论 |
5.5 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 推进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策略和建议 |
6.1 推进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策略 |
6.1.1 推进现代农业优势产业区和旅游产业带发展 |
6.1.2 构建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产业带 |
6.2 推进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4)唐代六胡州、洛阳间的粟特商队(论文提纲范文)
一、六胡州的经商方向 |
二、石州的吸引力 |
(一)水陆枢纽石州 |
(二)永宁州粟特聚落痕迹 |
(三)临县粟特聚落痕迹 |
三、灵州、洛阳商路上的驼队 |
(一)无定河谷东头的驼队 |
(二)并州多条驿路上的驼队 |
(三)驼神的发现 |
四、余论 |
(5)碛口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碛口———水陆码头 |
二、碛口的兴衰 |
三、碛口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 |
1.晋商文化 |
2.古镇风韵 |
3.建筑文化 |
4.红色文化 |
5.两黄文化 |
6.民间艺术 |
7.特色美食 |
8.民俗风情 |
四、结语 |
(6)晋西碛口古镇文化景观整体保护研究 ——以口述史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 |
1.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2 文化景观的定义及研究综述 |
1.2.1 文化景观的概念演变 |
1.2.2 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
1.2.3 文化景观的保护利用 |
1.3 口述史的研究综述 |
1.3.1 口述史研究的发展历程 |
1.3.2 口述史研究方法的优越性 |
第二章 晋西碛口古镇的辉煌历史与现代遭遇 |
2.1 民众记忆中碛口的繁荣历史 |
2.1.1 口述史研究中民众记忆的重要性 |
2.1.2 记忆图汇:“满地是银子”的“水旱码头” |
2.2 碛口古镇的现代“遭遇” |
2.2.1 商贸功能失去后的穷困小镇 |
2.2.2 开发中的历史文化名镇 |
第三章 碛口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价值 |
3.1 文化景观的分类标准及原则 |
3.1.1 文化景观分类的多样化 |
3.1.2 文化景观的分类原则 |
3.2 碛口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利用价值 |
3.2.1 物质体系的文化景观:具象景观 |
3.2.2 价值体系的文化景观:非具象景观 |
第四章 三类保护主体对碛口文化景观开发利用的认识 |
4.1 当地民众在碛口文化景观保护开发中的态度 |
4.1.1 民众与文化景观保护的对立性 |
4.1.2 民众与文化景观开发的统一性 |
4.2 地方精英在碛口文化景观保护开发中的见解 |
4.2.1 地方精英的保护开发理念 |
4.2.2 地方精英的保护开发策略 |
4.3 地方政府在碛口文化景观保护开发中的设想 |
4.3.1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 |
4.3.2 保护开发文化景观的方式 |
4.3.3 保护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第五章 碛口古镇文化景观整体保护模式的探索 |
5.1 碛口古镇文化景观整体保护的必要性 |
5.2 整体保护应遵循的原则 |
5.2.1 原生态、原真性的原则 |
5.2.2 “四位一体”的原则 |
5.3 整体保护的模式 |
5.3.1 博物馆式的保护 |
5.3.2 活态传承的保护 |
5.3.3 旅游利用式保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山西省域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基础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概念的提出 |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研究重点 |
1.4.1 国外历史村镇保护的发展阶段和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历史文化村镇保护阶段和研究现状 |
1.4.3 本文研究重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资料来源与评估 |
1.6.1 资料来源 |
1.6.2 资料评估 |
1.7 论文研究框架 |
2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自然文化背景 |
2.1 山西省的自然背景 |
2.2 山西省的文化背景 |
2.2.1 历史文化 |
2.2.2 历史遗迹 |
2.3 山西省的经济特点 |
2.4 山西省历史文化村镇的分布特征 |
2.4.1 黄河流域古村落的分布特点 |
2.4.2 沁河流域历史文化村镇的分布特点 |
2.4.3 汾河流域历史文化村镇的分布特点 |
2.4.4 长城边关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分布特点 |
3 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方法 |
3.2 历史文化村镇发展现状 |
3.3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存在的问题 |
3.4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
3.4.1 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
3.4.2 生活经济的问题 |
3.4.3 居住环境的问题 |
3.5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经验 |
3.6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价值评定 |
3.6.1 历史文化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调查与评价 |
3.6.2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收入状况 |
3.6.3 历史文化村镇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评定 |
3.7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价值与地位总结 |
3.7.1 山西在全国的地位 |
3.7.2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在全国历史文化村镇中的地位 |
3.7.3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在全省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地位 |
3.7.4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价值总结 |
4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类型研究与特色分析 |
4.1 类型划分的意义与研究现状 |
4.2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类型划分的依据 |
4.3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类型划分方法 |
4.3.1 地形地貌 |
4.3.2 经济特点 |
4.3.3 文化类型 |
4.3.4 保护类型 |
4.3.5 保护现状 |
4.3.6 空间类型 |
4.3.7 产业结构 |
4.3.8 村镇规模 |
4.4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典型特征分析 |
4.4.1 宏观层面的典型性 |
4.4.2 中观层面的典型性 |
4.5 山西典型历史文化村镇分析 |
4.6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的类型提炼 |
4.6.1 山西名镇 |
4.6.2 山西名村 |
4.6.3 山西省名人历史文化村镇 |
4.6.4 山西省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村镇 |
4.6.5 山西省杰出装饰艺术历史文化村镇 |
4.6.6 山西省奇绝技术历史文化村镇 |
4.7 山西省历史文化村镇的特色价值总结 |
5 保护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5.1 国内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研究现状 |
5.1.1 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研究 |
5.1.2 保护规划设计研究 |
5.1.3 保护与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 |
5.2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理念的建立 |
5.3.1 保护与发展相统一 |
5.3.2 整体性保护理念 |
5.3 山西省域历史文化村镇整体保护框架 |
5.4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综合评分 |
6 保护与发展方法模式的提出与选择 |
6.1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
6.1.1 以县级财政投入为主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典型——静升镇 |
6.1.2 以县域经济带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典型——张壁村 |
6.1.3 依靠村域自身力量带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典型——皇城村 |
6.1.4 以个人资金投入为主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典型——上庄村 |
6.1.5 典型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开发的经验借鉴 |
6.2 国内对于保护发展模式的研究 |
6.3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发展方法与模式的选择依据 |
6.4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发展方法与模式的提出 |
6.5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方法 |
6.5.1 整体性保护方法 |
6.5.2 街区性保护方法 |
6.5.3 院落式保护方法 |
6.6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 |
6.6.1 世界遗产保护模式 |
6.6.2 原生态保护模式 |
6.6.3 遗存原真风貌保护模式 |
6.6.3 修复型博物馆保护模式 |
6.6.4 修复性宜居保护模式 |
6.7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发展方法 |
6.7.1 远村发展 |
6.7.2 近村发展 |
6.7.3 一体化发展 |
6.8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发展模式 |
6.8.1 旅游观光发展模式 |
6.8.2 名品产业发展模式 |
6.8.3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6.8.4 企业带动发展模式 |
6.8.5 功能再生发展模式 |
6.9 山西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利用与发展方法与模式的选择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研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论文 |
图录 |
表录 |
附录一:《山西省古村落保护利用与减贫方略规划》基础调查 |
附录二:《山西省古村落保护利用与减贫方略规划》访谈问卷及调查汇总 |
附录三:山西历史文化村镇国保、省保单位数统计表 |
附录四:山西历史文化村镇部分访谈对象一览表 |
附录五:山西历史文化村镇调研部分访谈内容 |
附录六: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村现状数据统计表 |
附录七:山西历史文化村镇文化类型一览表 |
(8)黄河中游古代渡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
2 黄河中游古渡的时空分布特征 |
2.1 黄河及其中游概况 |
2.2 黄河中游古渡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 黄河中游古渡分布产生地域差异性的原因 |
2.4 黄河中游古渡的时间分布特征 |
2.5 黄河中游古渡分布产生时期差异性的因素 |
3 黄河中游若干典型古渡研究 |
3.1 河曲主要津渡——西口古渡 |
3.1.1 "西口古渡"和"走西口"的有关说明 |
3.1.2 河曲人走西口的历史原因 |
3.1.3 西口古渡是河曲人走西口的路线之一 |
3.1.4 西口古渡在走西口中的历史作用 |
3.2 临县主要古渡——碛口 |
3.2.1 碛口的地理特征及其商业发展 |
3.2.2 碛口为何自近代走向了衰弱 |
3.2.3 碛口在历史上的多种作用 |
3.3 永济主要古渡——蒲津渡 |
3.3.1 蒲津桥的兴衰变迁 |
3.3.2 影响蒲津渡兴衰的因素 |
3.3.3 蒲津渡的价值和作用 |
3.4 平陆主要古渡——茅津渡 |
3.4.1 茅津渡的兴衰变迁 |
3.4.2 茅津渡的价值和意义 |
3.5 洛阳主要古渡——孟津古渡 |
3.5.1 孟津古渡的地理概念 |
3.5.2 孟津古渡的价值 |
3.6 荥阳主要古渡——玉门古渡 |
3.6.1 玉门古渡的历史地理概况 |
3.6.2 玉门古渡的历史地理价值 |
4 黄河中游古渡的主要作用和若干价值 |
4.1 黄河中游古渡的主要历史作用 |
4.2 黄河中游古渡在城镇发展中的作用 |
4.3 黄河中游津渡对当今发展旅游的启示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山西传统民居形式与文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角度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角度 |
1.1.3 论文框架 |
1.2 从山西建筑到传统民居 |
1.2.1 关于民居建筑 |
1.2.1.1 民居一词起源 |
1.2.1.2 民居概述 |
1.2.1.3 民居建筑的几点特点 |
1.2.2 山西民居 |
本章注释 |
第2章 山西民居的自然条件与文化背景 |
2.1 山西的自然环境 |
2.1.1 山西的地理位置 |
2.1.2 山西的环境气候 |
2.1.3 山西的经济状况 |
2.2 社会历史 |
2.3 文化特征 |
2.3.1 有关文化 |
2.3.2 文化与建筑 |
2.3.2.1 山西的文化分布多元性 |
2.3.2.2 山西地理位置与文化的封闭性 |
本章注释 |
第3章 山西民居的单体建筑形式 |
3.1 窑洞民居 |
3.1.1 窑洞分类 |
3.1.1.1 土体窑洞 |
3.1.1.2 砖石窑洞 |
3.1.1.3 窑洞的优势与缺点 |
3.1.2 窑洞实例——师家沟的窑洞 |
3.2 木构架结构体系的民居建筑 |
3.2.1 晋中民居建筑结构类型 |
3.2.2 晋南民居建筑结构类型 |
3.2.3 晋东南民居建筑结构类型 |
3.2.4 晋西北民居建筑结构类型 |
3.3 砖木混合结构体系的民居建筑 |
本章注释 |
第4章 山西传统民居的城镇群体组合 |
4.1 城镇街坊的群体组合 |
4.1.1 平遥古城的民居建筑群体 |
4.1.1.1 地理位置与古城概貌 |
4.1.1.2 平遥县城的商业街 |
4.1.1.3 平遥县城的民居建筑 |
4.1.2 祁县古城街区与民居 |
4.1.2.1 地理位置与古城概貌 |
4.1.2.2 经济发展带来的商业名城 |
4.1.2.3 古城布局 |
4.1.2.4 民居建筑 |
4.1.3 榆次老城的民居建筑群体 |
4.1.3.1 地理位置与历史 |
4.1.3.2 老城商业街 |
4.2 山西传统民居的村落布局 |
4.2.1 襄汾丁村民居村落 |
4.2.2 静升民居的总体布局特点 |
4.3 个别地段的传统民居建筑群体组合 |
4.3.1 汾西师家沟民居建筑群 |
4.3.2 碛口镇民居 |
4.3.3 银圆山庄民居建筑群 |
本章注释 |
第5章 山西传统民居建筑的布局 |
5.1 总体布局 |
5.2 山西民居建筑的合院建筑 |
5.2.1 山西民居建筑平面分类 |
5.2.1.1 三合院的平面类型 |
5.2.1.2 四合院的平面类型 |
5.2.2 山西“四合院”民居的建筑特色 |
5.2.2.1 认识山西四合院民居 |
5.2.2.2 解析山西四合院民居 |
5.3 山西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分析 |
5.3.1 静升镇民居的平面类型 |
5.3.2 太谷县曹宅的平面布局 |
5.3.3 丁村民居建筑组群合院的布局特点 |
5.3.3.1 单进四合院 |
5.3.3.2 以单体合院组群合院布局形式代表的象征性大家族布局 |
5.4 各地民居建筑的分布类型及特点 |
5.4.1 晋西北民居 |
5.4.2 晋北民居 |
5.4.3 晋中民居 |
5.4.4 晋东南民居 |
本章注释 |
第6章 山西传统民居的宗教与装饰艺术 |
6.1 山西传统民居的宗法礼制、宗教信仰和风水思想 |
6.1.1 山西传统民居的宗法礼制 |
6.1.1.1 山西传统民居中的宗法礼制 |
6.1.1.2 院落空间的等级秩序 |
6.1.1.3 实例 |
6.1.2 山西传统民居的宗教信仰 |
6.1.2.1 宗教的定义 |
6.1.2.2 宗教对民居的影响 |
6.1.3 山西传统民居的风水思想 |
6.1.3.1 风水的哲学基础 |
6.1.3.2 山西民居中的风水 |
6.1.3.3 民居中风水举例 |
6.2 山西传统民居中精美的装饰元素——雕刻艺术 |
6.2.1 山西传统民居中的木雕 |
6.2.2 山西传统民居中的石雕 |
6.2.3 山西传统民居中的砖雕 |
本章注释 |
第7章 结语 |
7.1 山西传统民居的启示 |
7.2 山西传统民居的保护 |
后记 |
参考文献 |
插图清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碛口古镇及古村落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碛口古镇及古村落群区域概况 |
二、碛口古镇及古村落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
1. 对于传承人类优秀文化, 延续人类传统文明具有宏观历史意义。 |
2. 对于保护古镇, 促进古镇可持续发展具有微观历史意义。 |
3. 对于提升碛口形象, 推动旅游发展具有客观意义。 |
4. 对于脱贫致富, 改善临县财政具有现实意义。 |
三、碛口古镇及古村落群的遗产价值探析 |
1. 碛口古镇及古村落群是中国黄土高原文化——“晋商文化、黄河文化、黄土文化”的缩影。 |
2. 碛口古镇及古村落群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立体交融的各式窑洞”的典范。 |
3. 碛口古镇及古村落群是中国“天人合一”——“人与山地、河流、人之间的和谐”和谐理念的典范。 |
四、碛口古镇及古村落群与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的对照研究 |
1. 从概念上讲:碛口古镇及周边古村落群符合“文化遗产”的定义。 |
2. 从世界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上讲:碛口古镇及周边古村落群符合《公约》中提到的关于世界文化遗产评选标准的第 (3) 、 (5) 项。 |
3. 从文化遗产入选的门槛条件看, 碛口及周边古村落还符合文化遗产“完整性”与“原真性”的双重标准, 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资质条件。 |
五、结论 |
四、晋西黄河古渡碛口镇商业试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策略研究 ——以山西省临县为例[D]. 李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山西临县碛口号子传承人调查与研究[D]. 张晓莎.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3]山西省临县现代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D]. 杜鹏军. 山西农业大学, 2018(06)
- [4]唐代六胡州、洛阳间的粟特商队[J]. 岳东. 晋阳学刊, 2015(04)
- [5]碛口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之探究[J]. 任泉清. 名作欣赏, 2014(29)
- [6]晋西碛口古镇文化景观整体保护研究 ——以口述史为中心的考察[D]. 薛亚娟. 山西大学, 2013(01)
- [7]山西省域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基础性研究[D]. 严少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12)
- [8]黄河中游古代渡口研究[D]. 白利权. 郑州大学, 2010(05)
- [9]山西传统民居形式与文化初探[D]. 胡媛媛.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5)
- [10]“碛口古镇及古村落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研究[J]. 张春丽. 沧桑,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