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游网络论文-周璐

交游网络论文-周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游网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姚燮,词坛,交游,《疏影楼词》

交游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周璐[1](2019)在《姚燮词坛交游网络考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清道咸时期,姚燮词名享誉江浙,这一方面源于他较高的填词成就,另一方面则与他广泛的词坛交游有关。姚燮通过结社联吟、宴游雅集、诗文唱和题赠等方式,在浙江、吴中、上海词坛不断扩大自己的交游圈。他与叶元壁、冯登府、黄安涛、黄燮清、潘氏兄弟、戈载、朱绶、雷葆廉、蒋敦复等词人,尤其是吴中词派及倾向于常州词派之人的交往过程中,聆听着不同于浙西词派或矫正浙西词派流弊的声音,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其拓宽词学观念、磨炼创作技艺。(本文来源于《安康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赖志强[2](2018)在《卢子枢的艺文事业与交游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到卢子枢这个名字,"传统派画家""广东国画研究会成员"这些定位或标签成为学界对他的一个普遍看法。确如称谓所言,这是这位厕身于现代广东画坛的艺术家所给人的最重要印象。1999年,为纪念他一百周年诞辰,其子女在岭南画派纪念馆为他举办了"卢子枢先生书画作品展",这是卢子枢于1978年谢世后最重要的展览。为了更好地保存其一生的创作成果,卢氏后人召开家庭会议,决定将保存下来的大部分作品捐赠给东莞市博物馆和虎门镇,并促成后者建立了卢子枢艺术纪念馆。这是卢子枢艺术作品的主要归属地。(本文来源于《美术学研究(第7辑)》期刊2018-12-08)

严程[3](2018)在《顾太清交游网络分析视野下“秋红吟社”变迁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顾太清为中心的"秋红吟社",历来被认为道光年间女性诗社的代表,而顾太清本人的词作成就也早已为词坛所肯定。以数字人文手段处理顾太清与沈善宝等十余位诗友的往来诗作,将文献中涉及的人物、时间和事件信息转换成变动的人际网络,可以发现以顾太清为中心的女性诗人交游群体在诗社存续期间的两次重大结构变化。在此基础上,析出诗社的建立、波折、聚散等时间节点,破解这一清代满汉融合闺秀诗社的兴衰变迁之谜。(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周洁[4](2018)在《林则徐的交游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林则徐是我国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书法家。林则徐交游广泛,与当朝官员、学者、诗人等均有来往。而林则徐辗转仕途,随身携带家传《饲鹤图》,以图索题咏,为我们展现一个怎样的社交网络?本文以林则徐家传《饲鹤图》的题跋为中心就此展开研究。第一章梳理了林则徐的仕途以及一生的重要阶段,了解林则徐其人及其交游的时代环境;介绍林则徐家传《饲鹤图》的由来与题跋的基本情况,对其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呈现《饲鹤图》题跋的部分内容。第二章主要从《饲鹤图》64位题跋者与林则徐的交游,提取出六位在其交游、仕途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人物。分别是:科场交游缘起的座师曹振镛;同荣辱、共患难,让其诗情升华的生死之交邓廷桢;经世思想受益匪浅的忘年之交陈寿祺;能一吐胸臆,斟酌进退两难之事的肺腑之交梁章钜;海国图志的托付者——忧患之交魏源;能找到年轻时自己的“五同”之交李彦章,最后一节梳理了《饲鹤图》题跋者的相关信息,罗列其题跋人物的简况,来体现林则徐家传《饲鹤图》背后的交游网络。第叁章试分析《饲鹤图》与林则徐交游的社会文化意涵,阐述清代以图题咏的社会大背景,探讨林则徐携图遍索题咏的原因,归纳部分题跋者与林则徐的诗文交谊,最后,就若干疑点展开分析并提出问题。(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0)

周渡[5](2018)在《从“星社”作家的交游网络看海派市民文人群体意识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海派市民文人群体意识的形成过程中,社团组织、私人交往和大众传媒的出版活动显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这叁个方面建构的都市文化空间,海派市民文人以一个群体的形象展现出了与新文学作家群截然不同的特征。以青社、星社为代表的社团组织,呈现出海派市民文人对群体意识的自觉;私人交往则为海派市民文人提供了一个实现自身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可靠路径,形成了特定的文学圈子;以报刊为主的大众传媒的出版活动又使社团组织、私人交往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李在全[6](2017)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法律界的交游网络与职业意识——以余绍宋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界对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法制问题的研究,多从军阀干涉、财政窘境、人才难得等外部因素着眼,其实,法律界内部问题亦值得注意。以余绍宋日记为主要史料,大体可展现北京政府时期法律界的关系网络、日常交游、职业意识等面相。余绍宋之所以能进入司法系统,与党派政治、法科背景、人脉等因素密切相关。基于职业关联,余氏交游网络中,以法政新人为多,但不排斥律法旧人;通过多种组织与机构(如法学会)为交往平台,法界各方保持着事务、信息沟通与应酬交往。在此过程中,法界逐渐产生职业意识与"圈子"意识,亦逐渐形成相对独立、自治(或封闭)的内部生态,产生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当圈子外的"他者"侵入时,圈内者会防范、抵制、抗争。面对张勋复辟等引发国体变更时,法界中人群起辞职,由此可见法界对民主共和之认同;由直皖战争引发的政局变动时,司法中枢人事随之变动,但司法系统中下层变化不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史林》期刊2017年06期)

孙继[7](2017)在《北宋中后期举子的科举交游网络——以秦观应举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秦观在长达八年的科举生涯中,先后叁次赴京应试,借由地缘、血缘、学缘的关系以及行卷的方式,构建起一个以士大夫群体为主体的人际网络。透过秦观的例子,可以看到北宋中后期举子的人际网络是以地方关系为中心,借由应举、游历的契机逐步向外扩展的,其形成是举子依据个人身份、志趣、价值观等诸多因素,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自觉选择的结果。在与士大夫的互动中,举子们进一步型塑了个人的文学素养和政治立场,从而为其入仕后的社会政治关系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历史评论》期刊2017年00期)

刘成国[8](2017)在《王安石的书启编年与交游网络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考证王安石八封书启的作年,纠正或弥补此前王安石文章系年中的一些疏漏与错误,并考述这些书启中所展现的王安石社会交游网络。(本文来源于《斯文》期刊2017年01期)

吴琳[9](2017)在《清初闺秀与文人的交游网络及文学互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代顺康时期,闺秀诗人步入诗坛,通过唱和、社集、拜师等形式,与文人结成了复杂的交游网络,推助了闺秀名家的生成与作品的经典化。这些跨越性别的文学互动,实现了情感交流、价值认同与文学观念的传递,对女性诗史的面貌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张国功[10](2016)在《亲缘、地缘、学缘、业缘的迭合——论学衡派谱系中江西学人的交游网络与文化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叁立、胡先、王易等江西学人在《学衡》杂志的编创实践中表现活跃,并通过亲缘、地缘、学缘、业缘等交游网络,在学衡派中形成一个具有亚文化群体特点的学人共同体。他们在诗歌创作风格上集体宗宋,在文化理念上认同文化保守主义。这一共同体的活动有力推动了学衡派的流衍与发展,亦因其人员宁赣间的区域性流动,深刻地影响了近现代江西学术的风貌与版图。(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交游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到卢子枢这个名字,"传统派画家""广东国画研究会成员"这些定位或标签成为学界对他的一个普遍看法。确如称谓所言,这是这位厕身于现代广东画坛的艺术家所给人的最重要印象。1999年,为纪念他一百周年诞辰,其子女在岭南画派纪念馆为他举办了"卢子枢先生书画作品展",这是卢子枢于1978年谢世后最重要的展览。为了更好地保存其一生的创作成果,卢氏后人召开家庭会议,决定将保存下来的大部分作品捐赠给东莞市博物馆和虎门镇,并促成后者建立了卢子枢艺术纪念馆。这是卢子枢艺术作品的主要归属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游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周璐.姚燮词坛交游网络考述[J].安康学院学报.2019

[2].赖志强.卢子枢的艺文事业与交游网络[C].美术学研究(第7辑).2018

[3].严程.顾太清交游网络分析视野下“秋红吟社”变迁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8

[4].周洁.林则徐的交游网络[D].福建师范大学.2018

[5].周渡.从“星社”作家的交游网络看海派市民文人群体意识的形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李在全.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法律界的交游网络与职业意识——以余绍宋为中心[J].史林.2017

[7].孙继.北宋中后期举子的科举交游网络——以秦观应举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7

[8].刘成国.王安石的书启编年与交游网络考[J].斯文.2017

[9].吴琳.清初闺秀与文人的交游网络及文学互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10].张国功.亲缘、地缘、学缘、业缘的迭合——论学衡派谱系中江西学人的交游网络与文化认同[J].江西社会科学.2016

标签:;  ;  ;  ;  

交游网络论文-周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