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亲本遗传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过氧化物酶,遗传效应,复性电泳技术,水稻
亲本遗传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姬生栋,栗鹏,李江伟,宋刘敏,刘苗苗[1](2018)在《水稻株系与亲本间灌浆期POD酶谱及遗传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复性电泳技术,对水稻子代与亲本在灌浆期的POD酶谱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灌浆期C的POD酶谱与亲本间表现出明显差异,C的POD带型偏A,总酶活变化规律与B相似。(2)灌浆中期C中检出1条52kD新酶带;灌浆后期仅C和A中检出53kD酶带,酶活C较A弱。(3)灌浆中期仅在A中检到的70~63kD弱酶活带区和灌浆中、后期仅B中检到的63~58kD弱酶活带区及42kD酶带,在C灌浆各时期均未检出。亲本间基因互作导致C的POD酶谱表达差异,这是育种希望得到的,对于新酶带和差异酶谱与C的新性状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将为水稻杂交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邓梅,何员江,苟璐璐,姚方杰,李健[2](2018)在《小麦骨干亲本繁6产量相关性状关键基因组区段的遗传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繁6是中国小麦育种最重要的骨干亲本之一,明确其优良特性的遗传机制对小麦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鉴定了39个繁6衍生品种的7个产量相关性状,并利用全基因组SSR标记分析了繁6中控制这些性状重要遗传区段和基因位点在子代中的遗传效应。表型鉴定结果表明,繁6产量相关性状在不同世代衍生品种中表现无显着差异,表明这些性状在衍生品种选育过程中受到选择并稳定遗传。利用已获得的控制小麦产量相关"一致性"QTL区段的417个SSR标记进行分子扫描,发现11个繁6特异SSR标记在其衍生后代中被高频率遗传。性状–标记关联分析表明,21个来自繁6的特异SSR标记与产量相关性状极显着关联(P<0.01)。同时鉴定出分别位于2A和5A染色体的Xgdm93.3–Xgwm526.2和Xbarc100–Xgwm156.1区段,前者控制株高和小穗数,后者控制千粒重。本研究证实,上述两个与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关联的位点或区段在小麦产量育种进程中受到强烈的人为定向连续选择,并在四川乃至西南麦区小麦产量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顾红雅,汤述翥,李双成,陈浩东,梁婉琪[3](2016)在《水稻骨干亲本遗传效应的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骨干亲本黄华占性状优良,育种谱系清晰,被选作该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利用水稻的高通量测序结果,设计了一款超过5万位点的高密度SNP芯片,对黄华占谱系中的部分水稻品种进行了高通量基因分型,以发掘受到了人工选择的基因或位点;同时将此信息与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基于单倍体型的关联分析,鉴定到了几十个性状相关位点。比较桂朝2号、青六矮、丰矮占1号等高产品种和黄华占的穗型差异,发现这些品种的一次枝梗数目差异不大,而二次枝梗的数目有显着差异,说明二次枝梗数目可能是造成这些品种最终穗粒数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桂朝2号和黄华占中CKX2、Ghd7、DEP2以及IPA/SPL14等重要穗型控制基因的序列是一致的,而其他一些品种则发现有基因序列多态性存在。鉴定了矮仔占→桂朝2号→黄华占为主线的籼稻骨干亲本中sd1基因的等位性变异,发现5种变异类型;明确了桂朝2号及其衍生品种的均是利用低脚乌尖一类的sd1-d,而非矮仔占所带有的sd1;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比较了骨干亲本扬稻6号(9311)sd1等位变异类型在籼、粳背景下的遗传效应。蜀恢527是由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于2000年选育成功的强优势恢复系,具有一般配合力高、所配组合多、杂种优势强、千粒重较大等优点,被认为是杂交水稻的"第叁代"代表恢复系。该研究广泛收集了527系谱亲本材料和目前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衍生恢复系约30份,利用高密度水稻SNP芯片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确定骨干亲本基因组组成及区段确切来源;构建了527极其亲本和衍生材料的基因组高密度单倍型图谱,确定了骨干亲本527的关键基因组区域,初步检测了可能的重要农艺性状关联位点,为进一步确定关键基因组区段的重要控制(候选)基因、解析骨干亲本527的分子基础和遗传效应奠定了基础。同时,利用图位克隆方法,克隆了水稻结实率控制关键基因PTB1,证实了PTB1基因是控制水稻花粉管生长、调控水稻结实率的关键基因,首次解析了水稻结实率这一重要产量性状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理解水稻花粉管生长和明确水稻结实率的相关调控通路提供了全新视点,并可能促进其在水稻高产稳产中的直接应用。同时,通过该基因在527系谱的分析,从结实率角度阐述了527及其衍生材料表现高结实率的分子基础。(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6年14期)
王健胜,侯桂玲,李少钦,陈明辉,田建华[4](2015)在《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产量及品质性状遗传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甘蓝型油菜育种材料的遗传效应,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及AD模型对11个甘蓝型油菜育种材料及其杂种后代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个主要性状均存在极显着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其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也达到了极显着水平,品质性状的遗传率明显高于单株产量的遗传率;4个性状的杂种F1和F2代平均优势表现较好,而超亲优势表现普遍较差;品质性状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但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较差;所有亲本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差异明显,选用适合亲本可实现对特定目标性状的有效改良。(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王庆彪[5](2013)在《中国甘蓝育成品种系谱分析及骨干亲本01-20的遗传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球甘蓝简称甘蓝,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蔬菜作物。中国自20世纪50-60年代开展甘蓝新品种选育以来,先后有200多个不同类型新品种通过审(认、鉴)定。但许多甘蓝品种的系谱尚不清楚,对甘蓝育成品种的系谱研究与我国主要农作物相比相差甚远。通过系谱分析不仅能够发现育成品种更替演变规律,总结出在育种过程中亲本选择和组合配制上的规律,而且能够发现在育种中重要的骨干亲本。在此基础上解析骨干亲本的遗传构成,挖掘其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特异染色体位点和区段并揭示其遗传效应,将有利于提高甘蓝育种工作中亲本选配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创造新的骨干亲本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在对甘蓝育成品种系谱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甘蓝骨干亲本01-20及其姊妹系、衍生系以及由01-20和自交系96-100构建的DH群体,发掘骨干亲本01-20特异的染色体位点和区段并利用QTL揭示其遗传效应,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系统总结分析了中国甘蓝育成品种的系谱。1982~2012年中国共报导育成甘蓝品种219个,其中杂交种183个,所占比例为83.56%,尤其是近10年来育成品种中杂交种占96.74%;扁球型品种最多,为108个。对目前亲本来源清楚的176个杂交种的亲本组成进一步分析表明,176个杂交种来自261个直接亲本,可以追溯到67个我国地方品种和104个国外引进品种。其中黑叶小平头衍生品种最多(38个),其次是北京早熟(27个)。系谱分析发现亲本选配时不同地理来源或者植物学性状差异较大的两个亲本组配能够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并结合国内育成的几个重要甘蓝主栽品种的亲本组配特点,探讨在甘蓝育种过程中亲本选择、组合配制上的规律和特点。绘制了‘黑叶小平头21-3’、‘北京早熟01-20’两个甘蓝骨干亲本的系谱图。2、利用978对EST-SSR引物,2173对Scaffold-SSR引物和707对Indel引物在DH群体的双亲01-20和96-100间进行筛选,获得273对SSR和261对Indel多态性引物,将这些标记全部用于遗传图谱构建,获得了一张包含406个标记的甘蓝遗传图谱,包含9个连锁群,总长度为934.06cM,平均间距2.3cM。根据共有标记实现连锁群与甘蓝9条染色体的对应。3、在此图谱的基础上,根据2011-2012两年叁季田间调查结果对甘蓝株型、叶片、叶球、种子、品质和抗性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共检测到与32个数量性状相关的QTL171个,其中与株型、叶片性状相关的QTL有58个,其中贡献率大于10%的38个;与叶球性状相关的QTL57个,贡献率大于10%的QTL共38个;与叶色、球色相关的QTL38个,贡献率大于10%的QTL有26个;与抗性和叶球品质相关的QTL11个,贡献率大于10%的有10个;与角果和种子相关的QTL7个,贡献率大于10%的QTL有5个;并且有15个性状的26个QTL在至少两季调查结果中能够重复检测到。这些QTL的定位为下一步骨干亲本01-20特异染色体位点的性状关联和遗传效应分析奠定了基础。4、在多条染色体上出现了不同性状QTL成簇聚集现象。其中Chr.1上55.9~60.9cM处聚集了与株型和叶片、叶球性状相关的QTL分别为9个、7个;Chr.3上88~92cM处聚集了与株型和叶片、叶球、球色相关性状QTL分别为5个、7个、1个;Chr.7上27.8~30.9cM处聚集了与球色、叶球相关性状QTL分别为2个、4个;Chr.9上58.6~61.5cM处聚集了与叶色、叶球相关性状QTL各3个,与品质、抗性相关性状QTL3个。这些染色体区段为将来进行QTL精细定位和克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也为甘蓝育种过程中相关联性状的辅助选择提供分子依据。5、通过对骨干亲本01-20及其姊妹系和亲本材料的表型性状研究发现,骨干亲本01-20的表型特征在于综合性状优良,与其他姊妹系相比没有明显的缺陷,既继承了其原始亲本北京早熟的早熟性特征,又在株型、叶色、球色和品质性状方面有所提高。对6个姊妹系基因组SSR/Indel位点多态性比较分析发现,01-20具有1个特异位点,01-07-258具有1个特异位点,01-20和01-07-258共同区别于其他姊妹系的特异位点有6个。利用QTL定位结果,其中5个特异染色体位点与农艺性状关联并揭示其遗传效应,表现为骨干亲本材料外叶色绿,株型紧凑、叶球圆正,中心柱较细,球叶脆嫩。其中Chr.3上Indel64位点和Chr.9上Indel353位点具有明显的不同性状聚集和染色体区段效应,是骨干亲本01-20在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染色体位点和区段。(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3-06-01)
何员江[6](2013)在《小麦骨干亲本繁6产量相关性状重要基因组区段及关键位点遗传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过程中,一些优良作物品种(或品系)因其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抗病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且作为杂交亲本,具有配合力高、优良性状的遗传力强等优点,并能由此衍生出许多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新品种,这类材料被作物遗传育种学家称为骨干亲本(Founder Parent)。在我国小麦育种和研究中,骨干亲本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小麦骨干亲本繁6及其衍生品种、培育其衍生品种的部分中间亲本、其他四川育成品种和4个骨干亲本等62个材料,基于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分析,并结合SSR分子标记、SNP及DArT芯片技术,对小麦骨干亲本繁6及其衍生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以期揭示小麦骨干亲本繁6产量相关性状重要基因组区段及关键位点,阐明这些基因组区段及关键位点在衍生后代品种中的遗传效应,为骨干亲本利用和产量相关性状分子育种提供参考依据,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较为系统的阐明了小麦骨干亲本繁6及其后代衍生品种产量相关性状的表型特征。繁6与同时期四川主栽品种雅安早主要产量性状比较发现,繁6的株高显着较低,千粒重均高于同时期主栽品种雅安早,穗长明显低于雅安早,而小穗数、小穗粒数、有效分蘖和籽粒长宽接近同时期主栽品种雅安早。繁6衍生品种的不同世代中,各性状演变趋势表现平稳,无显着的差异,即是提升繁6产量表现的各因子均能在繁6的不同衍生后代中稳定表达,反映出繁6产量性状具有极强的一般配合力。2、利用SSR分子标记、SNP和DArT芯片技术,对小麦骨干亲本繁6及其衍生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分析,揭示了小麦骨干亲本繁6的特异位点。采用417对产量性状相关SSR引物对62份供试材料进行PCR多态性扩增,其中172对表现出多态性,多态性引物所占的比例为172/417。172对多态性引物在繁6中共扩增出的18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的遗传频率变异范围为0.051-0.949。其中,118个特异多态性位点在繁6后代品种的遗传频率等于或高于50%。其中11个SSR特异位点(Xwmcl344、Xgwm264b、 Xwmc419、Xgwm154、Xwmc657、Xwmc737、Xgpw7812、Xbarc84、Xgwm219、Xbarc1096和Xcfa2257)在四个子代的传递频率都比理论传递比例高。通过SNP和DArT芯片技术分析发现,共有7629个SNP位点和658个DArT位点在繁6的子代衍生品种的遗传频率大于50%。与子代衍生品种的其他7个亲本品种对比分析发现,分别有85个SNP位点和17个DArT位点在繁6的1-4代衍生品种保留,其中51个SNP位点和10个DArT位点在衍生后代品种不同世代中的分布频率也同样高于理论传递比例,说明在育种过程中这些特异位点都受到了持续选择。3、基于分子标记区段分析,共获得13个小麦骨干亲本繁6的特异基因组区段,分布于1B、2A、2B、3B、4A、4B、5A、6B、7A、7B上,其中4对引物在1A和4B染色体上分别形成Xwmc419~Xwmc657和Kbarc61~Xwmc134、Xwmc419~Xbarc61,相隔分别为2.3、6.6和7.5cM。4、基于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分析,并结合SSR分子标记、SNP及DArT芯片技术,对繁6的特异位点与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4个SSR高频率遗传位点Xbarc10、Xgwm526、Xbarc100和Xcfa2170与株高、穗长、小穗数、千粒重等性状密切相关;其中标记Xgwm526与株高、小穗数关联,位于2A染色体上的Xgdm93.3~Xgwm526.2染色体区段。标记Xbarc100与千粒重关联,位于5A染色体上的Xbarc100~Xgwm156.1区段。另外有2个特异位点Xgwm614和Xbarc61在衍生四代品种中都有遗传,分别与株高和穗长关联。繁6特异SNP位点wsnp_Ex_rep_c67542_66164609与小穗粒数显着关联,3个SNP位点(wsnp_Ex_rep_c66448_64683704、 wsnp_Ra_c39394_47110214、wsnp_RFL_Contig4076_4580964)与籽粒长度显着关联。繁6的3个特异DArT位点(wPt-669297、wPt-7074、wPt-669299)与株高、有效分蘖、千粒重、籽粒宽度关联,5个DArT位点(wPt-9124、tPt-3689、wPt-9791、wPt-5037、 wPt-1730)与株高、有效分蘖、籽粒宽度关联。5、综上,骨干亲本的形成是多个优良性状的优化组合,很难仅从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就反映出一个品种能够作为优良亲本的本质特征,本研究发现繁6的表型特征及特异的基因组区域可能在其能够成为骨干亲本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3-05-01)
谢佳贵,韩晓日,王立春,张宽,王秀芳[7](2012)在《玉米与其亲本营养遗传效应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玉米与其亲本营养综合效应的相关性研究,提出玉米吸肥能力与喜肥程度的两种分级方法,初步明确"吸肥能力"与"喜肥程度"的两种分级方法既适用于玉米单交种也适用于亲本。因此,可应用玉米喜肥程度的分级方法来研究玉米营养效应的遗传属性。玉米对N、P、K肥综合效应等级与其母本对N、P、K肥综合效应等级完全一致,与其父本的等级不吻合。玉米单交种的营养效应特性与母本密切相关,初步确认为母性遗传。(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2年05期)
朱满山,王丰,符福鸿,黄慧君,肖昕[8](2012)在《籼型杂交稻亲本米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3个不同米质类型的不育系粤丰A、Y华农A和珍汕97A及其相应的保持系,分别与3个恢复系广恢998、广恢128和广恢96杂交构建27个正、反交F1,并以这些亲本与杂种F1为供试材料,对主要稻米品质性状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效应均对杂种F1的米粒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AC)有显着影响,且因质核互作效应的不同,存在组合的特异性;但对糙米率、整精米率和胶稠度的影响不显着;低垩白米率和低垩白度对高垩白米率和高垩白度具有部分显性作用,利用低垩白米率和低垩白度的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如广恢998)组配,可获得垩白米率和垩白度较低的杂种F1。亲本的整精米率高低直接影响其所配杂种F1的整精米率;低AC与低AC的双亲杂交,其F1的AC与低值亲本相同,高AC与低AC亲本或高AC与中等AC的亲本杂交,其F1的AC往往偏向高值亲本;在胶稠度方面,只有软胶稠度与软胶稠度亲本杂交,才能组配出软胶稠度的杂交稻。(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13期)
王业文,郭明星,冯志峰,周凯,王俊义[9](2012)在《籼稻骨干亲本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旨在加深理解水稻产量相关性状遗传体系。【方法】以几个重要的恢复系和不育系为材料,采用加性-显性-母体效应遗传模型(ADM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水稻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效应、遗传率和遗传相关。【结果】研究表明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同时受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母体效应的控制,穗总粒数、单株总粒数、千粒重和单株重以加性效应占主导,株高和单株有效穗则由显性效应和母体效应共同控制;狭义遗传率以千粒重的表现最高,单株重次之;不育系中粤泰A能增加单株有效穗,Y58S和中9A能增加单株总粒数;恢复系中绵恢725能增加穗总粒数、单株粒数、单株重和千粒重;此外,遗传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增加穗总粒数和单株总粒数可以达到增加单株重的目的,而要选到穗总粒数较多的材料有效穗不能太多。【结论】在水稻产量相关性状育种实践中,应根据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方式不同采用不同的选育方法。穗总粒数、单株总粒数、千粒重、单株重和播始历期可在常规聚合育种上通过世代综合选择,使加性效应得以稳定遗传,而株高和单株有效穗在杂种优势利用上有一定的潜力。千粒重和单株重早期世代选择效果较好,株高和单株有效穗高代选择比较适宜。(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赵春华[10](2012)在《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姊妹系基因组差异及1RS遗传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在我国品种的遗传改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矮孟牛V型不仅曾是审定的大面积推广品种,而且以其作为杂交亲本选育出多个优良小麦品种和一批优良种质系。本研究通过表型和基因组扫描分析,阐明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V型)的遗传本质,为探讨小麦骨干亲本的成因及其应用、新型骨干亲本的创制提供理论指导。同时,通过构建不同的小麦遗传群体,分析明确1RS对产量和品质的遗传效应,为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提供依据。通过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利用1B和1R分子标记和基因组原位杂交的方法对“矮孟牛”7个姊妹系的遗传差异进行了鉴定。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证明,在矮孟牛Ⅱ型、Ⅳ型-Ⅶ型中含有黑麦的杂交信号,而在矮孟牛Ⅰ型和Ⅲ型中不含黑麦的杂交信号。PCR结果显示,矮孟牛Ⅱ型、Ⅳ-Ⅶ型中含有1RS和1BL,而不含1BS和1RL;矮孟牛Ⅰ型和Ⅲ型中含有正常的1B染色体。(2)采用田间试验鉴定和基因组分子标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冬小麦种质“矮孟牛”7个姊妹系的性状和基因组差异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7个类型在调查的株高、穗长、穗粒数、粒长、粒宽、单株穗数等16个性状方面存在差异,其中矮孟牛V型的主要产量构成因素等性状比较协调,总体优于其他6个类型。利用656对基因组分子标记对矮孟牛7个类型进行全基因组遗传差异分析,并利用GGT2.0绘制了7个类型的遗传差异图谱。在矮孟牛V型的1A、1B、2D、3A、4D、7A染色体上检测到8个特异位点。利用矮丰3号/牛朱特、孟县201/牛朱特、矮丰3号//孟县201/牛朱特、孟县201//矮丰3号/牛朱特,矮孟牛V型/济麦22和V型/泰农18的F2分离群体,经IciMappingV3.0单标记QTL作图分析,发现矮孟牛V型部分特异位点附近存在与产量构成因素等重要性状相关的QTL。矮孟牛V型的基因组特异位点可能是它作为骨干亲本区别于其他姊妹系的重要基因组特征。(3)利用济麦22/矮孟牛V型和泰农18/矮孟牛V型的F2分离群体进行单标记QTL分析,发现V型的1RS染色体上存在与增加小穗数/穗、单穗粒重、可育小穗数/穗和百粒重相关的QTL。矮孟牛V型中1RS的存在可能是其成为骨干亲本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利用1RS对潍麦8号(1B/1R易位系)/济麦20和潍麦8号/烟农19的RIL群体进行单标记QTL分析,比较了4个不同群体中1RS对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群体中1RS对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是不同的(开花期除外),而对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4)从潍麦8号与济麦20的RIL群体中选取10个1BL/1RS纯合易位系和10个1B株系,通过田间试验和环境与基因型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BL/1RS易位系的籽粒产量、地上部生物产量、株高、穗粒数和小穗数高于1B株系,而其千粒重低于1B株系;1BL/1RS易位系的品质性状较差,它与1B株系相比具有较低的籽粒硬度、容重、沉降值和面团延展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2-06-15)
亲本遗传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繁6是中国小麦育种最重要的骨干亲本之一,明确其优良特性的遗传机制对小麦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鉴定了39个繁6衍生品种的7个产量相关性状,并利用全基因组SSR标记分析了繁6中控制这些性状重要遗传区段和基因位点在子代中的遗传效应。表型鉴定结果表明,繁6产量相关性状在不同世代衍生品种中表现无显着差异,表明这些性状在衍生品种选育过程中受到选择并稳定遗传。利用已获得的控制小麦产量相关"一致性"QTL区段的417个SSR标记进行分子扫描,发现11个繁6特异SSR标记在其衍生后代中被高频率遗传。性状–标记关联分析表明,21个来自繁6的特异SSR标记与产量相关性状极显着关联(P<0.01)。同时鉴定出分别位于2A和5A染色体的Xgdm93.3–Xgwm526.2和Xbarc100–Xgwm156.1区段,前者控制株高和小穗数,后者控制千粒重。本研究证实,上述两个与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关联的位点或区段在小麦产量育种进程中受到强烈的人为定向连续选择,并在四川乃至西南麦区小麦产量育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亲本遗传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姬生栋,栗鹏,李江伟,宋刘敏,刘苗苗.水稻株系与亲本间灌浆期POD酶谱及遗传效应分析[J].作物杂志.2018
[2].邓梅,何员江,苟璐璐,姚方杰,李健.小麦骨干亲本繁6产量相关性状关键基因组区段的遗传效应[J].作物学报.2018
[3].顾红雅,汤述翥,李双成,陈浩东,梁婉琪.水稻骨干亲本遗传效应的基础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
[4].王健胜,侯桂玲,李少钦,陈明辉,田建华.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产量及品质性状遗传效应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15
[5].王庆彪.中国甘蓝育成品种系谱分析及骨干亲本01-20的遗传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6].何员江.小麦骨干亲本繁6产量相关性状重要基因组区段及关键位点遗传效应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3
[7].谢佳贵,韩晓日,王立春,张宽,王秀芳.玉米与其亲本营养遗传效应相关性研究[J].玉米科学.2012
[8].朱满山,王丰,符福鸿,黄慧君,肖昕.籼型杂交稻亲本米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对比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
[9].王业文,郭明星,冯志峰,周凯,王俊义.籼稻骨干亲本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效应[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2
[10].赵春华.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姊妹系基因组差异及1RS遗传效应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