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脑浅静脉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脑,静脉血栓形成,颅内出血,脑梗死
大脑浅静脉系论文文献综述
丛玉玮,王雪峰,董祥慧,戚基萍[1](2016)在《大脑浅静脉血栓形成伴出血性脑梗死》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大脑浅静脉血栓形成为临床少见脑血管病,病因多样、发病形式和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具有特异性,易误诊或漏诊。本文通过对1例大脑浅静脉血栓形成伴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大脑浅静脉解剖学、浅静脉血栓形成病理生理学知识的复习及诊断与治疗要点的回顾,以提高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18岁。进行性头痛4年伴左侧肢体无力2 d。头部MRI显示右侧额顶叶类圆形占位性病变,MRV显示上矢状窦前2/3显影不清。手术切除右侧额顶叶部分病变组织并去骨瓣减压,术中可见脑组织苍白,部分呈黄色或暗红色,浅静脉怒张;组织学形态观察,软脑膜浅静脉血栓和软脑膜下软化灶形成,大脑皮质多灶性和局部脑实质出血,周围组织大量"格子细胞",并可见"血管套袖"现象,脑实质血管明显增生。术后左手活动明显受限。结论大脑浅静脉血栓形成伴出血性脑梗死临床诊断困难,影像学和血清学检查可提供一定帮助,应重视多学科联合诊断与治疗,以减少误诊和漏诊并积累临床经验。(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方波,刘科,邓健平,张清涛[2](2013)在《与大脑浅静脉受压相关的创伤性脑水肿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颅脑损伤后脑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脑损害,部分持续时间较长、范围较广的脑水肿可能有特殊的原因,其中静脉窦受压已引起重视。本文经动态头部CT血管造影(CTA)(静脉期)检查证实1例创伤性脑水肿与伤侧硬脑膜下血肿所致大脑浅静脉受压相关。(本文来源于《创伤外科杂志》期刊2013年04期)
杨小松,付元贵,寇堃,蓝勇,李永坤[3](2011)在《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的治疗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的治疗、机制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2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660例,其中36例合并有经术中证实的大脑浅静脉损伤。其中以生物蛋白胶喷注及明胶海绵压迫血管挫裂伤部位止血22例,行血管电凝切断止血14例。结果伴有大脑浅静脉损伤的36例中,24例合并颅骨骨折;36例均合并有急性硬膜下或脑内血肿,并发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性脑梗死。伤后6个月按GOS评分评价预后,36例患者中,恢复良好6例,中残4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10例,死亡8例。结论大脑浅静脉损伤大多与颅骨骨折有关。大脑浅静脉损伤是导致创伤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此类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差,致残及致死率高。术中注意保护受损大脑浅静脉并给予受损浅静脉周围充分减压,以及术后防止受伤静脉栓塞和血管痉挛是提高此类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1年06期)
王建荣[4](2011)在《术中处理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机制与创伤性脑梗死的关系对预后的影响及对创伤性大脑浅静脉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 2006年6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颅脑损伤患者2660例,其中36例合并有术中证实的大脑浅静脉损伤。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伴有大脑浅静脉损伤的36例中合并颅骨骨折24例,36例均合并有急性硬膜下或脑内血肿,并发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性脑梗死。伤后6个月,36例患者中10例预后较佳,26例预后不佳。结论颅骨骨折直接损伤是导致大脑浅静脉损伤的主要原因,大脑浅静脉损伤是导致创伤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合并有大脑浅静脉损伤的颅腩损伤患者伤患差,死残率高。术中注意保护受损大脑浅静脉和给予受损静脉周围充分减压,以及术后防止受伤静脉栓塞和血管痉挛是提高此类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1年10期)
王建荣[5](2011)在《术中处理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机制与创伤性脑梗死的关系对预后的影响及对创伤性大脑浅静脉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科收治颅脑损伤患者2660例,其中36例合并有术中证实的大脑浅静脉损伤。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伴有大脑浅静脉损伤的36例中合并颅骨骨折24例,36例均合并有急性硬膜下或脑内血肿,并发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性脑梗死。伤后6个月,36例患者中预后较佳10例,预后不佳26例。结论:颅骨骨折直接损伤是导致大脑浅静脉损伤的主要原因,大脑浅静脉损伤是导致创伤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合并有大脑浅静脉损伤的颅腩损伤患者预后差,死残率高。术中注意保护受损大脑浅静脉和给予受损静脉周围充分减压,以及术后防止受伤静脉栓塞和血管痉挛是提高此类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中旬刊)》期刊2011年02期)
陈峰[6](2010)在《大脑浅静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测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大脑浅静脉形态特征的CT血管成像表现,探讨大脑浅静脉形态特征的性别、年龄差异,为脑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机制的探讨提供活体形态学依据;通过观测大脑浅静脉注入硬脑膜窦处蛛网膜颗粒的显微解剖、组织学和CT表现,阐明注入处蛛网膜颗粒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进一步完善蛛网膜颗粒的形态学资料,为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提供依据;通过观测大脑浅静脉外侧面吻合支的CT血管成像表现,探究吻合支的影像解剖特征,为颅脑外科相关手术入路的选择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①110例经临床证实无脑静脉血管病变或损伤的受检者,其中男59例、女51例,年龄41±15岁(10~78岁),行脑静脉CT成像(CTV)检查,将大脑浅静脉分为上矢状窦组、横窦组及颅中窝组,观测不同性别和年龄受检者各组脑浅静脉的数量、管径、横截面积及注入静脉窦的角度等形态特征,其中依据浅静脉注入角度的不同,将注入角度定义为逆行(10°~65°)、垂直(66°~105°)与顺行(106°~170°);②40例成人头部CTV资料,观测注入处蛛网膜颗粒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并与33例成人头颅湿标本显微解剖与组织学观测结果相比较;③110例成人头部CTV资料,应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与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大脑浅静脉及其吻合支的血管影像,观测吻合支的影像解剖特征。结果1.上矢状窦组大脑浅静脉:①上矢状窦前段(S1段)脑浅静脉共261支,其中23.4%、42.5%和34.1%的脑浅静脉分别逆行、垂直或顺行注入上矢状窦;女性注入角度明显小于男性;20~29岁组大脑浅静脉注入角度明显小于其它各年龄组;S1段脑浅静脉横径为(2.6±0.8)mm,纵径为(1.9±0.5)mm,横截面积为(5.2±2.9)mm2;20~29岁组女性脑浅静脉管径、横截面积明显小于男性;②上矢状窦后段(S3段)脑浅静脉共698支,其中65.0%、26.4%和8.6%的脑浅静脉分别逆行、垂直或顺行注入上矢状窦;女性注入角度明显小于男性;S3段脑浅静脉横径为(3.5±1.2)mm,纵径为(2.6±0.7)mm,横截面积为(9.0±4.6)mm2;40~49岁、≥60岁组女性脑浅静脉管径、横截面积明显小于男性;③注入口处蛛网膜颗粒:主要集中在上矢状窦的S3段及其两侧的静脉陷窝,在S1段有少量颗粒散在分布。CTV图像上,上矢状窦内蛛网膜颗粒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充盈缺损,部分或全部被造影剂包绕,呈等密度或低密度与脑脊液或脑实质相近;④吻合静脉:Trolard静脉参与构成外侧面静脉吻合共有3型,Ⅰ型为大脑上静脉与中静脉间吻合,占34%(37/110);Ⅱ型为大脑上、中、下静脉间吻合,占49%(54/110);Ⅲ型为大脑上静脉间吻合,占33%(36/110)。浅表静脉间的吻合个体差异较大,单侧大脑半球浅表静脉吻合显示类型以1~3种居多(占84%,92/110),3种以上较少见(占7%,8/110),8%(7例)双侧大脑半球未发现任何类型的浅表静脉吻合。2.①横窦组大脑浅静脉:共361支,其中30.2%、50.1%和19.1%的脑浅静脉分别逆行、垂直或顺行注入上矢状窦;男女性别间脑浅静脉注入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浅静脉横径为(2.7±0.7)mm,纵径为(2.1±0.5)mm,横截面积为(5.7±2.9)mm2;女性脑浅静脉管径、横截面积明显小于男性;另有6例CTV资料未发现横窦上缘有脑浅静脉注入。②注入口处蛛网膜颗粒:Labbe静脉注入横窦入口处常可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蛛网膜颗粒形成的充盈缺损;边界清晰,呈类圆形及不规则形,多呈等密度或低密度灶;③吻合静脉:Labbe静脉参与构成的浅表静脉吻合通常有3型,Ⅰ型为大脑中静脉与下静脉间吻合,占43%(47/110);Ⅱ型为大脑上静脉与下静脉间吻合,占9%(10/110);Ⅲ型为大脑上、中、下静脉间吻合,占49%(54/110)。3.①颅中窝组大脑浅静脉:共185支,所有脑浅静脉均顺行注入硬脑膜窦,男女性别间注入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脑中浅静脉横径为(2.9±0.6)mm,纵径为(2.5±0.5)mm,横截面积平均为(6.9±2.7)mm2;30~39岁、40~49岁、50~59岁叁个年龄组的脑浅静脉管径与横截面积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颅中窝内蛛网膜颗粒:大多分布在脑膜中静脉窦、蝶顶窦、圆孔外侧及海绵窦;颗粒多呈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光镜下可将颗粒分为单个型和分叶型;显微解剖和CTV观察颅中窝内颗粒的平均数量分别为6.9和2.0个,CTV观察海绵窦内颗粒显示不清;③吻合静脉:Sylvian静脉参与构成的浅表静脉吻合通常有4型,大脑上中静脉间吻合、大脑中下静脉间吻合、大脑上中下静脉间吻合及大脑中浅静脉间吻合(仅占3%)。结论①大脑浅静脉的管径、横截面积及注入角度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上矢状窦组脑浅静脉女性管径、横截面积及注入角度小于男性;20-29岁组S1段大脑浅静脉注入角度小于其它各年龄组;横窦组脑浅静脉女性管径与横截面积小于男性;大脑浅静脉的性别与年龄差异,可能是脑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具有性别和年龄差异的形态学基础。②颅中窝内存在大量蛛网膜颗粒,主要分布在脑膜中静脉窦、蝶顶窦、圆孔外侧及海绵窦;CT能够显示颗粒的分布规律;脑浅静脉注入上矢状窦和横窦处的蛛网膜颗粒,是造成CTV检查引起脑浅静脉入口处显示不清的形态学基础。③大脑浅静脉吻合类型多样且个体差异较大,利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以个体化、多角度、完整、有效的显示其活体解剖学特点。(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0-04-01)
龙连圣,王伟明,赵朝晖,辛志成,李夏良[7](2009)在《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对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大脑浅静脉损伤对创伤性脑梗塞形成及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前瞻性地收集73例行急性硬膜下血肿及/或脑内血肿清除以及去骨瓣减压术的颅脑创伤患者产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按术中观察是否存在大脑浅静脉损伤分为浅静脉损伤组及无浅静脉损伤组,比较两组创伤性(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09-09-25)
夏春华[8](2008)在《大脑浅静脉系的磁共振成像观察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大脑浅静脉系在磁共振静脉成像(MRV)上的形态学特征,分析比较二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静脉成像(two-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 MRV,2D-TOF-MRV)与叁维对比增强法磁共振静脉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ntrastenhancement MRV,3D-CE-MRV)间的差异,为显微神经外科术前手术入路方案的制定、脑静脉系统疾病准确及时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①选择16例经临床证实无脑静脉血管病变或损伤病人的全脑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每位受检者首先进行非增强的2D-TOF-MRV成像方法,然后进行增强的3D-CE-MRV成像。②将16例(32侧)人脑浅静脉系分为桥静脉区和窦汇区,桥静脉又分为上矢状窦组、小脑幕上组和蝶骨组3组进行影像观测;窦汇区观察上矢状窦、直窦、窦汇及双侧横窦的吻合关系,以及横窦的引流优势。③比较两种核磁共振静脉成像方法对上述各结构的显示情况及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1.上矢状窦组桥静脉:①上矢状窦前部有一缺乏桥静脉注入段,CE-MRV和TOF-MRV观测此段长度分别为52.02±11.23mm和52.16±9.18 mm,此组桥静脉分布于缺乏段的前方和后方;②CE-MRV和TOF-MRV观测此组桥静脉大部分以锐角方式逆上矢状窦血流方向注入,其比例分别为60.6%和52.9%;2.小脑幕上组桥静脉①分为横窦组和岩部组2组;②桥静脉注入处的形态分为单干型、多干型和烛台型;③CE-MRV和TOF-MRV发现桥静脉均来自颞枕叶的底面和外侧面;④CE-MRV和TOF-MRV观察横窦组桥静脉的显示率为90%;岩部组桥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40%和47%。⑤Labbe静脉在CE-MRV和TOF-MRV的显示率分别为78%和81%,CE-MRV和TOF-MRV观察分别有53.6%和50%的LV属于横窦组。3.蝶骨组桥静脉①大脑中浅静脉(SMCV)表现为缺如、单干、双干或叁干,CE-MRV和TOF-MRV发现缺如SMCV的分别为12.5%和28.1%;②CE-MRV和TOF-MRV均发现SMCV注入海绵窦和蝶顶窦;③CE-MRV和TOF-MRV均可见来自额叶底面和外侧面、基底静脉及其属支、颞叶的桥静脉注入;④CE-MRV和TOF-MRV观察SMCV平均数目分别为1.4支和1.3支,平均直径分别为3.7mm和3.9mm,两者较接近。4.窦汇区①窦汇分5型:Ⅰ型:即窦汇型,Ⅱ型:双分支型,Ⅲ型:上矢状窦分支直窦偏侧型,Ⅳ型:直窦分支上矢状窦偏侧型,Ⅴ型:上矢状窦和直窦均偏侧型。②两种成像方法对Ⅰ型(6%,6%)和Ⅳ型(38%,44%)的显示无明显差别;对Ⅱ型及Ⅲ型的显示有差别(56%,0;25%,19%),P<0.05。③直窦分支上矢状窦偏侧型(Ⅳ型)以横窦右侧优势为主,双分支型(Ⅱ型)以左右均衡为主,两者无区别。结论①CE-MRV和TOF-MRV两种成像方法对桥静脉的观察无统计学差异;对窦汇区分型的观察有统计学差异,但对横窦优势的观察上无差别;②对大脑各组桥静脉深入系统的观察,可以丰富影像解剖学资料;③熟悉桥静脉及窦汇区的磁共振成像形态特征,有助于神经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和手术过程中更好地保护脑静脉,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有助于临床对脑静脉系统疾病及时准确地诊断;④MRV是脑静脉系统疾病诊断和神经外科手术术前检查的有效手段,对神经外科术前了解桥静脉的情况,只需采用TOF-MRV成像方法:对窦汇区结构及脑静脉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CE-MRV比TOF-MRV准确。(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08-09-28)
龙连圣,秦时强,王伟明,赵朝晖,辛志成[9](2008)在《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附18例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机制与创伤性脑梗死的关系对预后的影响及对创伤性大脑浅静脉的有效处理措施。方法2006-06~2007-02我科收治颅脑损伤患者330例,其中18例合并有术中证实的大脑浅静脉损伤。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伴有大脑浅静脉损伤的18例中合并颅骨骨折12例,18例均合并有急性硬膜下或脑内血肿,并发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性脑梗死。伤后6个月,18例患者中预后较佳5例,预后不佳13例。结论颅骨骨折直接损伤是导致大脑浅静脉损伤的主要原因,大脑浅静脉损伤是导致创伤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合并有大脑浅静脉损伤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差,死残率高。术中注意保护受损大脑浅静脉和给予受损静脉周围充分减压,以及术后防止受伤静脉栓塞和血管痉挛是提高此类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急救医学》期刊2008年07期)
龙连圣[10](2007)在《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附18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机制、与创伤性脑梗塞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06年6月~2007年2月我科收治的18例合并有大脑浅静脉损伤的颅脑损伤患者的 CT 影像、手术情况及预后。结果:18例中合并颅骨骨折12例,18例均合并有急性硬膜下或脑内血肿,18例均并发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性脑梗塞;按伤后3月 GOS 评分,恢复良好3例,中残2例,重残4例, 植物生存5例,死亡4例。结论:合并有大脑浅静脉损伤的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差,死残率高。对大脑浅静脉损伤要提高认识,术中注意保护受损大脑浅静脉及受损静脉周围充分减压是提高此类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本文来源于《2007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7-10-01)
大脑浅静脉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颅脑损伤后脑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脑损害,部分持续时间较长、范围较广的脑水肿可能有特殊的原因,其中静脉窦受压已引起重视。本文经动态头部CT血管造影(CTA)(静脉期)检查证实1例创伤性脑水肿与伤侧硬脑膜下血肿所致大脑浅静脉受压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脑浅静脉系论文参考文献
[1].丛玉玮,王雪峰,董祥慧,戚基萍.大脑浅静脉血栓形成伴出血性脑梗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
[2].方波,刘科,邓健平,张清涛.与大脑浅静脉受压相关的创伤性脑水肿1例报告[J].创伤外科杂志.2013
[3].杨小松,付元贵,寇堃,蓝勇,李永坤.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的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
[4].王建荣.术中处理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
[5].王建荣.术中处理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
[6].陈峰.大脑浅静脉的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
[7].龙连圣,王伟明,赵朝晖,辛志成,李夏良.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对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C].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2009
[8].夏春华.大脑浅静脉系的磁共振成像观察及其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08
[9].龙连圣,秦时强,王伟明,赵朝晖,辛志成.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附18例报道)[J].中国急救医学.2008
[10].龙连圣.创伤性大脑浅静脉损伤(附18例报告)[C].2007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