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蔓利
(广安市邻水县坛同镇中心小学邻水638500)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现在广大的教师都在尝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此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合理组建成员,建立合作学习常规
小组合作学习是—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般来讲,小组由4人或6人组成。分好组后,孩子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取一个响亮的名字。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被赋予特定的职责:如“主持人”要掌握小组学习的进程,安排发言顺序;“记录员”要记录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汇报员”要汇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
由于学生存在着智力、能力、喜好等方面的差异,为了使他们最大限度的互补学习,互相帮助,合作小组一般不提倡自愿组合,学生的个人意愿只能作为参考,因为合作学习小组不是纯粹的交友小组或娱乐小组,而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队,我们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
二、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①在合作学习时,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②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小组的学习行为。这个核心人物在开始的时候,可以是教师指定,也可以在教师组织下的学生群体认定,或者是学生自发认定。③在小组合作的时候,不可避免学习伙伴之间会存有意见冲突,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往往会造成学习的偏向。所以我们在组织时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归纳整理。④在合作学习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并从中鉴别哪些看法与自己的相同,哪些与自己的不同,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
三、把握时机,适当引放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以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最终获得知识为主要形式。但是整个学习过程离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习中教师不仅只是出示带有启发性的自学思考就完事,更重要的是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读、画、动手操作,联想”等去理解所学的内容,要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获取新知的能力,要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把新知转化为旧知,从而掌握了新知。总之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四、注重合作评价,激励合作兴趣
评价是合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每次小组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使学生对知识形成统一的认识,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对各个学习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如哪一组最团结协作,哪一组最有创新精神等,对小组成员也要进行适当的合理的评价,比如谁在合作学习中最积极,谁能用正确的方式向其他同学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等等,让学生尝到合作学习的甜头,享受学习的快乐。我们还可以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营造一个精神家园,让小组之间的竞争看得见。小组之间合作得好的便给他们贴上一颗星星,每一个月评比一次。这样更能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体现自我协调、同伴间优势互补的有效学习形式。它不仅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内在动力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还能锻炼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设计好合作讨论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把握住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定能发挥它的效能,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愉悦的合作学习中,身心获得锻炼与发展,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