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国债市场流动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动性溢价,影响因素,券龄,流动性和非流动性代理指标
国债市场流动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浪南,崔小梅,张羊城[1](2019)在《基于券龄的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溢价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外关于流动性溢价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新旧券效应、债券特征、宏观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因素。本文则通过叁个步骤从券龄的角度分析流动性溢价的影响因素:估计10年期国债流动性溢价;选取流动性代理指标并进行估计;找出决定流动性溢价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流动性溢价的估计结果显示,债券券龄越大,流动性溢价越高。其次,流动性代理指标估计结果表明,随着券龄增加,债券交易活跃度程度下降,交易对价格产生更大的影响,交易成本越高;但在债券存续期间的后期,交易对价格产生的影响有限。最后,是否新/次新券、交易量市场份额、交易量对价格影响、债券票息、市场投资者对基本面的预期均会显着影响流动性溢价,但只有基于券龄的交易量市场份额估计值和交易量市场份额的随机成分能够较好地解释流动性溢价,其他因素的解释能力稍弱。(本文来源于《金融学季刊》期刊2019年02期)
莫紫霄[2](2019)在《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充分的流动性是国债市场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债预发行制度的试行,国债期货的上市,少有文献专门对新环境下的流动性进行检验和研究。本文先从理论上界定流动性的概念、分析其维度特征和测度指标的设计思路,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测度流动性的叁维指标和弹性指标,检验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并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检验相关性。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我国交易所市场流动性明显不足,银行间市场上做市商对流动性敏感度不高的结论。最后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从多个视角提出完善流动性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金沅震[3](2017)在《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水平测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债既具有财政功能,也具有金融功能。国债的金融功能会有助于一国资本市场的稳定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强其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而影响国债金融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其市场流动性,但至今国内债券市场在流动性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诸如银行间及交易所国债的交易机制、交易品种、投资者结构等尚有滞后之处,难以满足经济金融改革的需要,因此,研究国债市场流动性对当前的资本市场改革具有现实的意义。首先,其一,本文梳理国内外关于债券市场流动性研究情况,认为学术界尚无债券流动性的一致定义,但根据他们比较一致的认识,本文认为债券流动性是指在平稳债券价格变化的前提下,即时买卖债券的能力。其二,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债券市场流动性指标的研究,通用的测量方法有价格法、交易量法、量价结合及时间法等。本文综合考虑债券价差数据难以获得,并参考他们所研究的指标体系,采用万德数据流动性指标,该指标涉及债券一定时期内成交量、换手率与成交天数,分别加权计算而出。本文在其基础上,以每个市场全部有效交易券种的成交量为权重得出市场流动性指标加权均值,然后对不同市场进行分析比较。其叁,综合分析国债市场不同市场、期限品种国债的流动性变化趋势,探究其流动性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原因。其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银行间与交易所两大主要国债二级市场内可流通的国债。柜台市场因市场规模相对过小而未列入研究计划。研究方法上,采取基本的图表趋势分析及对比分析、历史分析等方法,找到直观的变化趋势与差异,然后结合宏微观层面分析得出结论。再次,本文研究分析认为与中国债市整体巨大的进步相比,国债市场发展的相对不足。结合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历史变化情况来看,我国国债市场发展依然不充分,应有的金融功能发挥尚不完全。各分割的国债市场流动性表现不均衡,不同期限国债流动性的实际特征与理论并非完全一致。国债市场参与者、持有者结构等都差异很大。最后,本文研究发现,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债市场受国家经济形势的影响而不断扩大规模,但与债市整体发展进步相比,又相对缓慢很多;流动性更是相对于金融债、企业债等严重不足,而且国债市场内部由于市场割裂,银行间、交易所两大市场的流动性差异也很大,交易所的流动性指标高于银行间的,但综合加权后,银行间依然居于主导地位。国债剩余期限品种方面,近几年趋于短期化,即临近交割的国债越来越多,理论上讲,未来国债流动性会增强,但实际分析时,有些关键期限非短期的国债流动性比短期的还要高。国债发行期限结构也需要继续平衡,短期国债发行量及发行频率与美国相比差距很大。交易制度上,2014-2016年,国债做市商制度的建设有了很大进步,但尚未成熟,还需继续完善。投资结构上,国债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差异很大,除了政府主导因素外,资本市场中各机构自身发展不足也是原因之一。此外,债券市场的开放及国债期货等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也将对国债流动性的增强有所帮助。总之,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新时期国债市场实际数据,有针对性地对比分析,在国债流动性测量指标上作了一些必要的改进,结论上与市场实际趋势比较符合。所提建议也是针对国债市场微观结构因素的建议,希望随着改革继续深化,中国国债市场可以更好地发挥财政金融功能,对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及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大助力。(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7-06-01)
王坤衍[4](2017)在《国债期货重启对国债现货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债市场是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运行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债市场由国债现货市场和国债期货市场共同组成,其中,国债现货市场能为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支撑,国债期货的顺利运行又能补充完善国债现货市场,二者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现阶段,我国逐年扩大的现货市场规模已经可以支撑国债期货的运行。而且,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使市场对能够规避系统性风险的金融工具的需求逐渐增强。于是,2013年9月6日我国重新推出了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2015年3月20日10年期国债期货合约也在中金所开始了交易。国债期货在我国的重启会从许多方面直接影响到国债现货市场,其中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是对现货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因为流动性能够反映一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稳定程度,但是目前我国国债现货市场流动性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熟国债市场相比不是十分理想。所以,本文想要探究我国国债期货的重启是否能进一步改善国债现货市场的流动性。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债期货的概念以及国债现货市场流动性的内涵、测量维度和测量指标。其次对国债期货的重启及我国现有的国债期货合约进行比较,再分析了国债现货市场流动性。之后,在实证部分,以中证国债指数为数据,用Amihud提出的流动性指标ILLIQ为公式处理数据,使用Eviews软件,通过建立ARMA-GARCH模型并添加虚拟变量,来分析中证国债指数ILLIQ流动比率在国债期货重启前后的变化。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国债期货重启能改善和提升国债现货市场流动性,并且能够平抑流动性的波动。最后,本文在总结结论的同时分析了造成这种结论的原因,并根据文章结论提出发展国债期现货市场,提高市场流动性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新疆财经大学》期刊2017-05-13)
杨毅[5](2016)在《建立国债做市支持机制 提升国债市场流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债做市支持操作规则〉的通知》,对建立国债做市支持机制作出规定。随着国内国债随买随卖制度的建立,国债市场流动性将整体改善,市场活跃度整体提高。与此同时,《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提高做市商积极性,降低做市商(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16-11-30)
刘丽靓[6](2016)在《国债做市支持操作规则发布 提高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支持国债做市,提高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财政部、央行30日联合印发《国债做市支持操作规则》,财政部将可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运用随买、随卖等工具,支持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对新发关键期限国债做市的市场行为。该规则自9月3(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16-10-01)
夏诗园[7](2016)在《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国债规模迅速膨胀,带动国债市场也发展迅速,2016年4月国债的抢购热潮更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从根本上讲,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国债市场的流动性问题是衡量其基本功能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属性和标志,它不仅关系着债券市场投资能否顺利进行,还影响着我国金融市场的经济秩序和整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6年15期)
吴芳[8](2016)在《增强市场流动性的国债期货保证金水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债期货具有规避利率风险、促进利率价格发现、提高现货市场流动性等市场功能,国债期货市场的活跃有助于形成一个健全有效的利率市场,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带动实体经济发展。良好的流动性是决定期货合约生存的重要因素,是国债期货市场实现其金融功能的基础,对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现阶段国债期货的交易还不够活跃,流动性不足。2015年,股指期货总成交额341.9万亿元,国债期货总成交额6.0万亿元,仅为前者的1.76%;现货市场上,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成分股年末流通市值28.9万亿元,全年成交149.9万亿元,国债年末托管存量9.5万亿元,全年成交9.7万亿元。对比发现,国债期货现货市场的活跃度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国债期货市场流动性实证研究,本文基于实证视角对国债期货市场流动性进行探究,兼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影响流动性的因素有宏观经济和微观制度因素等,本文选取易于量化和调整的保证金水平作为制度因素,深入研究,以期为提高流动性提供政策依据。关于期货市场流动性的研究往往只研究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并未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方案,或者只谈保证金水平对于保障市场安全的意义,很少提及对流动性的影响。本文结合了两种研究思路,以2013年9月9日至2015年11月23日共536个交易日的国债期货保证金水平及每日收盘价数据为样本,首先通过数理模型推导和时间序列回归发现了国债期货保证金水平和市场流动性的反比关系,其次通过蒙特卡罗模拟、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等方法预测出国债期货的波动率,进而依托风险价值模型(VaR, Value at Risk)设计出了相对稳健的保证金水平。在剖析保证金水平对流动性的反向影响时,既从投资者交易策略的微观角度,对显性利息成本进行了微观分析,又利用改进的两期投资决策模型阐释了隐性融资成本。在探究稳健的保证金水平时,不仅对交易所保证金水平进行了设计,还研究了代理结算会员对代理客户收取的保证金水平。实证发现,稳健的保证金水平低于实际的保证金水平,可通过适度降低国债期货保证金,结合动态的保证金设置机制,有效地提高国债期货市场流动性。(本文来源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期刊2016-03-01)
胡方琦,宋琴[9](2016)在《基于La-VaR模型的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风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La-VaR模型测度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风险,并选取2009—2015年上证国债指数为数据,采用GARCH-VaR模型和La-VaR模型度量国债市场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分析La-VaR模型对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风险测度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VaR模型,La-VaR模型能更好的测度国债市场的流动性风险,且LaVaR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国债市场的表现大致吻合,可对国债市场进行较好的预测。(本文来源于《海南金融》期刊2016年01期)
王文龙[10](2015)在《美国与日本国债市场流动性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与日本作为全球极为重要的两大经济体,其国债市场对于本国及世界金融体系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然而两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却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美国国债的流动性非常高,日本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却较低,主要原因涉及发行主体的差异、所在市场差异及国债本身性质差异等原因。通过对美日两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不同的对比,以及对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对中国国债市场发展、金融市场效率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以及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演进过程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应对国债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加以更多的关注,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中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5-05-01)
国债市场流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充分的流动性是国债市场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随着近年来我国国债预发行制度的试行,国债期货的上市,少有文献专门对新环境下的流动性进行检验和研究。本文先从理论上界定流动性的概念、分析其维度特征和测度指标的设计思路,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测度流动性的叁维指标和弹性指标,检验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并采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检验相关性。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我国交易所市场流动性明显不足,银行间市场上做市商对流动性敏感度不高的结论。最后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从多个视角提出完善流动性的政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债市场流动性论文参考文献
[1].陈浪南,崔小梅,张羊城.基于券龄的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溢价的影响因素研究[J].金融学季刊.2019
[2].莫紫霄.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金沅震.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水平测度[D].河南大学.2017
[4].王坤衍.国债期货重启对国债现货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7
[5].杨毅.建立国债做市支持机制提升国债市场流动性[N].金融时报.2016
[6].刘丽靓.国债做市支持操作规则发布提高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N].中国证券报.2016
[7].夏诗园.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研究[J].时代金融.2016
[8].吴芳.增强市场流动性的国债期货保证金水平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
[9].胡方琦,宋琴.基于La-VaR模型的中国国债市场流动性风险研究[J].海南金融.2016
[10].王文龙.美国与日本国债市场流动性差异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
标签:流动性溢价; 影响因素; 券龄; 流动性和非流动性代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