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丁基邻苯二酚论文-许秋燕,朱淑军,张春峰,丁宁

叔丁基邻苯二酚论文-许秋燕,朱淑军,张春峰,丁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叔丁基邻苯二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气相色谱法,丁二烯,乙腈,4-乙烯基环己烯

叔丁基邻苯二酚论文文献综述

许秋燕,朱淑军,张春峰,丁宁[1](2019)在《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烯中微量乙腈、4-乙烯基环己烯、甲苯、叔丁基邻苯二酚》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丁二烯中微量杂质抽提剂乙腈、4-乙烯基环己烯、甲苯、阻聚剂叔丁基邻苯二酚的方法。将丁二烯样品采集到钢瓶中,调节钢瓶压力在0.5~1.5 MPa下进样,采用Aglient HP–1柱(50 m×0.25 mm,0.50μm)为分离色谱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乙腈、4-乙烯基环己烯、甲苯、叔丁基邻苯二酚的含量分别在1~200,1~1 000,1~200,2~300 mg/k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分别为0.4,0.5,0.2,1.0 mg/k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9%~1.74%(n=6),加标回收率为97.5%~105.0%。该方法准确快速,检出限低,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适合于工业丁二烯中微量杂质乙腈、4-乙烯基环己烯、甲苯、叔丁基邻苯二酚的测定。(本文来源于《化学分析计量》期刊2019年05期)

谭凯婷,王志红,黄梓淇,仇永婷,柳君侠[2](2018)在《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藻种群竞争机制和藻间化感作用,筛选化感物质作为除藻功能材料是藻华控制技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利用课题组前期工作成果,从藻滤液中甄别出化感物质对叔丁基邻苯二酚(TBC),在此基础上针对典型蓝藻铜绿微囊藻,进行了系列药剂抑藻实验.通过研究发现,与邻苯二酚及龙胆酸相比,TBC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效果更好.在初始藻密度为1×10~6cell·mL~(-1)条件下,TBC投加浓度为0.05 mg·L~(-1)时,短时间内可对铜绿微囊藻起到显着的抑制作用,0.1 mg·L~(-1)的投加浓度则可维持15 d不复发.当初始藻密度为5×105—5×106cell·mL~(-1)时,投加0.1 mg·L~(-1)TBC能在15 d达到90%以上的抑制率,且藻生物量9 d内不反弹.在pH 6.5—8.5范围,TBC具有较好且持久的抑藻效果.在25—35℃下,TBC对铜绿微囊藻都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25℃抑制效果好于35℃.(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8年12期)

刘久芹[3](2018)在《布朗斯特酸催化的3-甲基邻苯二酚的叔丁基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酚的叔丁基化是有机合成中重要的Friedel-Crafts反应之一,在工业上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所得位阻酚类化合物除了可以作为抗氧化剂外,还可以用作多种精细化工产品的中间体以及原料。合成叔丁基酚常用的催化剂为路易斯酸或布朗斯特酸,但是这些催化剂常常存在腐蚀性、选择性较低、分离困难或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克服上述缺陷,近年来,不同的研究小组分别报道了布朗斯特酸性离子液、固体负载酸及离子交换树脂等新型多相催化剂体系,许多催化剂经多次回收循环使用还具有较好的活性及选择性,不过,这些催化剂由于制备较复杂、活性催化剂流失或不可逆杂质的生成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它们的应用。本文以3-甲基邻苯二酚为底物,以叔丁醇和异丁烯为叔丁基化试剂,制备具有一个或多个叔丁基取代的甲基邻苯二酚。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反应温度、叔丁醇的量、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等不同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其中,在75 ~oC,十二烷基苯磺酸与叔丁醇以及3-甲基邻苯二酚的摩尔比为0.6:1.1:1条件下,5-叔丁基-3-甲基邻苯二酚的选择性为97%,温度降为47 ~oC,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获得的3-叔丁基-6-甲基邻苯二酚选择性达到了75%。在47 ~oC,叔丁醇与3-甲基邻苯二酚的摩尔比为2:1条件下,4,6-二叔丁基-3-甲基邻苯二酚的选择性达到了44%。此外,对于高效合成5-叔丁基-3-甲基邻苯二酚的反应,我们进行了催化剂的循环测试。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后催化活性没有显着的降低,且5-叔丁基-3-甲基邻苯二酚的分离收率稳定在98%。(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5-21)

陈赟,王慧敏,熊康宁,李理波[4](2017)在《甲基异丁基甲酮-苯酚-邻苯二酚-水液液相平衡数据测定与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工业操作温度下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高浓煤化工含酚废水中酚类物质及溶剂回收的过程模拟和设计基础数据,测定了在常压下、70℃时甲基异丁基甲酮-苯酚-邻苯二酚-水四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用Hand方程和Othmer-Tobias方程验证了数据一致性.文中还利用NRTL和UNIQUAC模型对所测实验数据进行热力学关联,采用模拟软件回归得到二元交互作用参数.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关联计算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模型计算的相对均方根偏差均小于0.02,说明两个模型回归得到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均能对实验数据进行精确预测.因此无论是从防堵塞还是从提高萃取效率角度,甲基异丁基甲酮在较高温度下的萃取应用均具有很好的工业价值.(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10期)

尚磊[5](2016)在《异戊二烯中对叔丁基邻苯二酚(TBC)的测定方法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别通过气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对化工产品聚合级异戊二烯中阻聚剂对叔丁基邻苯二酚(TBC)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选择出快速便捷的试验测定方法以指导实际生产工作。(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6年06期)

闫泽,张敏卿,韩优,张金利[6](2016)在《超临界水氧化法降解废水中的对叔丁基邻苯二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高效处理废水中的对叔丁基邻苯二酚,采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对其进行降解。探讨了温度、压力和氧过量率在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降解中的影响,并采用恒定温度改变压力的方式进行考察,温度设置为400,450,500,550℃,压力考察范围为18—27 MPa。COD检测作为重要的评价手段得到应用,并通过COD降解结果来说明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的去除。由结果可知:超临界水氧化法对废水中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的降解有很高的效率,达到了快速降解,其COD去除率能够达到99.3%,COD剩余量可稳定控制在50 mg/L以下。与此同时,该过程的工艺参数得到了优化,当废水质量分数≤0.15%时,其最优温度和最优压力分别为550℃和25 MPa,最优氧过量率区间为2—3。(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6年05期)

闫泽[7](2016)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废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酚废水的处理一直以来都是环境领域的一个难题,传统处理方法对含酚废水的处理依然存在问题,特别是对二元酚的处理能力有限。超临界水氧化(SCWO)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染物降解技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已有所发展,目前超临界水氧化法对一元酚的同系物和一元酚卤代衍生物的降解研究已达到较为理想的水平,并且进行了一些放大试验,但对于二元酚的研究还很有限。对叔丁基邻苯二酚(p-tert-butylcatechol,TBC)作为一种典型的二元酚也属于废水中的难降解成分。作为一种高效、清洁、快速的降解方法,超临界水氧化法被用于处理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废水。通过液相色谱、COD检测、电导率检测和pH检测对降解前后的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水样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分析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氧过量率、反应时间和初始浓度这5个工艺条件对对叔丁基邻苯二酚降解情况的影响,并利用分子模拟的手段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初始浓度为0.15 wt%(约合1500 mg/L)或更低时,降解后的体系COD剩余量可稳定在50 mg/L以下,符合多个行业污水排放的国家标准要求。与此同时,优化得到的反应温度为550 oC,反应压力为25 MPa,氧过量率为n=3,反应时间为10 min,初始浓度为0.15 wt%。采用ReaxFF力场对该降解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发现,温度的提升对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的降解促进作用明显,反应时间的增长也能够加深降解的程度,OH自由基、HO2自由基、H自由基和H2O2分子的存在是这些影响的最根本驱动力。特别地,OH自由基的生成量对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的开环有决定性作用。模拟结果对实验结果有分析和辅证的作用,此外模拟结果对未来的反应器设计及产物设计均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05-01)

郭星,韩璐,王文珺,颜宁,刘燕萍[8](2016)在《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烯中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气相色谱法,运用FID检测器对丁二烯中对叔丁基邻苯二酚(TBC)进行检测,通过考察进样量、柱温、载气流速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同时与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较,对方法进行了精密度、准确度的考察。(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6年10期)

贺强礼,刘文斌,杨海君,彭晓霞,关向杰[9](2015)在《1株对叔丁基邻苯二酚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响应面法优化其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某化工厂污水处理车间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1株能以对叔丁基邻苯二酚(p-tert-Butylcatechol,TBC)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YH1.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BIOLOG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和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YH1为皱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orrugate).在温度为24~36℃,p H为7.0~10.0的条件下,菌株YH1可使浓度低于500 mg·L-1的TBC降解率达到82%以上.运用单因素实验初步确定TBC降解的最适外加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胰蛋白胨,最适温度为30℃,最适初始p H为7.0,最适接种量为2%.为了提高降解率,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评估并筛选出影响TBC降解的3个关键因素:蔗糖、胰蛋白胨、初始p H.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以上3个因子的最大响应区域,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确定其最优降解条件为蔗糖浓度3%(ρ)、胰蛋白胨浓度1.44%(ρ)、TBC浓度400 mg·L-1、初始p H值8.12、接种量2.97%(φ)、温度30℃、培养时间96 h,在此条件下TBC降解率可达98.21%.TBC降解酶活性及酶定域实验表明,菌株YH1相关降解酶为胞内酶,且TBC可诱导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C12O)的合成.通过降解酶特异性引物从菌株YH1扩增得到C12O基因片段,经质粒检测和消除实验发现菌株YH1相关降解基因位于质粒上.此外,菌株YH1能耐受高浓度Na Cl和多种重金属离子,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抗性.研究结果为有效处理复杂工业废水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5年07期)

丁志刚,张美林[10](2014)在《混合芳烃中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含量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DB-5熔融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将混合芳烃各组分色谱峰与TBC色谱峰完全分离,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混合芳烃中微量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TBC含量为200~1000 mg/L时,外标法测定TBC含量的线性回归系数为0.9996,最低检测限为6 mg/L。对实际混合芳烃样品中TBC含量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1%。(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4年11期)

叔丁基邻苯二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藻种群竞争机制和藻间化感作用,筛选化感物质作为除藻功能材料是藻华控制技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利用课题组前期工作成果,从藻滤液中甄别出化感物质对叔丁基邻苯二酚(TBC),在此基础上针对典型蓝藻铜绿微囊藻,进行了系列药剂抑藻实验.通过研究发现,与邻苯二酚及龙胆酸相比,TBC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效果更好.在初始藻密度为1×10~6cell·mL~(-1)条件下,TBC投加浓度为0.05 mg·L~(-1)时,短时间内可对铜绿微囊藻起到显着的抑制作用,0.1 mg·L~(-1)的投加浓度则可维持15 d不复发.当初始藻密度为5×105—5×106cell·mL~(-1)时,投加0.1 mg·L~(-1)TBC能在15 d达到90%以上的抑制率,且藻生物量9 d内不反弹.在pH 6.5—8.5范围,TBC具有较好且持久的抑藻效果.在25—35℃下,TBC对铜绿微囊藻都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25℃抑制效果好于3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叔丁基邻苯二酚论文参考文献

[1].许秋燕,朱淑军,张春峰,丁宁.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烯中微量乙腈、4-乙烯基环己烯、甲苯、叔丁基邻苯二酚[J].化学分析计量.2019

[2].谭凯婷,王志红,黄梓淇,仇永婷,柳君侠.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制作用[J].环境化学.2018

[3].刘久芹.布朗斯特酸催化的3-甲基邻苯二酚的叔丁基化反应[D].大连理工大学.2018

[4].陈赟,王慧敏,熊康宁,李理波.甲基异丁基甲酮-苯酚-邻苯二酚-水液液相平衡数据测定与关联[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5].尚磊.异戊二烯中对叔丁基邻苯二酚(TBC)的测定方法对比[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

[6].闫泽,张敏卿,韩优,张金利.超临界水氧化法降解废水中的对叔丁基邻苯二酚[J].化学工程.2016

[7].闫泽.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废水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6

[8].郭星,韩璐,王文珺,颜宁,刘燕萍.气相色谱法测定丁二烯中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含量[J].化工管理.2016

[9].贺强礼,刘文斌,杨海君,彭晓霞,关向杰.1株对叔丁基邻苯二酚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响应面法优化其降解[J].环境科学.2015

[10].丁志刚,张美林.混合芳烃中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含量的测定[J].山东化工.2014

标签:;  ;  ;  ;  

叔丁基邻苯二酚论文-许秋燕,朱淑军,张春峰,丁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