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浦阳第五小学322200
摘要:我们从哇哇落地所接触的就是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家庭文化从此就开始影响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教育也就开始了。家庭教育是人生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身为人父,终身为师”。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家庭教育传统文化环境身教
家,是我们最熟悉、最安全的地方,是展示自我的地方,也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从哇哇落地所接触的就是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家庭氛围、家庭文化从此就开始影响我们的成长,我们的教育也就开始了。我们经常说,有什么样的母亲就有什么样的儿女。可见家人对孩子的影响有多么的重要,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做父母的要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对孩子成长影响最直接的,宽松、和谐、健康、文明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孩子充分发挥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容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是他们能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
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
二、重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惧扬。
孟母三迁这个故事是说一位母亲都知道环境对孩子多么重要。除了自己自强不息,没让孩子因单亲而性格失调外,孟母还努力攒钱,从郊区宅基地换成了城市的商品房,还在学校旁边。现在也有很多父母为了孩子上一个好学校,选个好学区,或者是居住一个良好的社区,做了很多努力。其实也都是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当然,好环境也并不意味着刻意上最好的学校,省吃俭用的让孩子去“贵族”,为了面子去攀比,也未必上了重点孩子就会被光明前途点中。只是,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尽其所能,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孔子虽然重视德育,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很少直接向弟子讲授应该如何提高道德、应当如何建立个人的思想道德体系。显而易见,他主要是通过自身的行为让弟子们学习接人待物的方法的,进而培养弟子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当我们要求孩子“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我们对父母公婆以及长辈首先要做到。孩子不但通过模仿父母学会了说话,而且通过父母的言行明白做人的道理。父母做得合乎道义,孩子就会受益,因为孩子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您在他的面前演出怎样的人生,他的将来就是怎样的人生。
1.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点。古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充分说明了育人工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人格教育端赖于6岁前的培养。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顺着他继续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若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入小学,教师需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环境特别是父母的为人处事风格是孩子第一任的“道德教师”,孩子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懂事到懂事,从不能分辨事物的好坏对错到能够分辨事物的好坏对错,都是在模仿大人的行为中获得的。父母好的道德行为和情操能够影响孩子,并促进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父母不好的道德行为,也会影响孩子不好的品质。在孩子5岁以前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言传身教,其实身教比言传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必须沉稳坚定。因为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被接受,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如果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好,孩子在以后也会变得犹豫不决、毫无主张。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对孩子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学校要及时,如果处理的好,往往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常言到: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当发现孩子身上存在问题是,要及时教育、及时纠正,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3.走出高学问才能教育孩子的误区。孟母三迁,我们从这个故事中,了解到母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孟母因为孩子不好好学习,连吃饭的家伙都弄断了,去教育孩子。父母亲不一定要多有学问,不一定要按照育儿书中的专家意见给孩子进行全脑开发,孟母是用全部的生命和爱去教育孩子、用行为去影响孩子。她一个单亲的母亲,三迁住处,培养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想而知,她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心血。
总之,做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参考文献
[1]《家教大典》。
[2]孔子研究论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3]《家庭教育文稿》.9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