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竖错觉论文-吴墨源

横竖错觉论文-吴墨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横竖错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横竖错觉,分割错觉,眼动,观念

横竖错觉论文文献综述

吴墨源[1](2016)在《分割线位置对横竖错觉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横竖错觉的研究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虽然许多研究者对横竖错觉进行J’广泛的研宄,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假说,但是仍然无法完全解释横竖错觉的J托生机制。本研宄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设置实验条件,分析分割线位置对横蛏错觉影响,对横竖错觉的机制进行一步探究。研究共有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设置两利·时间条件,500ms和1000ms,了解呈现时间对四种类型错觉的影响,并为后续实验解决实验材粒I.呈现时间的问题;第二部分研究是一个眼动实验,结合眼动指标和被试判断结果,探讨分割线位置对错觉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分割线错觉与垂直错觉的作用关系;第叁部分通过两个实验考查个体观念的干预是否会对横竖错觉产生影响。在第叁部分中,实验A采用预警的言语干预形式,考查有无预警对横竖错觉的影响,实验B是则让被试通过实验任务自己生成观念。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呈现时间不会对横竖错觉产生影响;(2)倒立“T”结构的横竖错觉至少包含了垂直错觉和分割错觉,而且主要是分割错觉;(3)分割错觉和垂直错觉作用可能不是独立的。分割位置影响长度知觉,当分割不对称时,分割错觉会减少垂直错觉的作用;(4)横竖错觉的加工可能始于意识之前的早期阶段,是一个固有的加工倾向。有意识的观念干预无法改变这种加工倾向,反而使个体竭力产生这种歪曲的判断。(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刘燕瑛[2](2013)在《横竖错觉机制的眼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EyelinkⅡ眼动仪研究横竖错觉的机制。实验1在分割线上引入自变量有无中点提示,在不限制被试观察时间下考察改变人眼向上扫描的趋势是否会减少或消除横竖错觉;同时考察不同视角和角度上横竖错觉量的变化。从眼动和被试判断结果中主要可得出几下几点:(1)不管被试宣称提示点是否影响判断,有提示点影响被试的眼动扫描并减少错觉量;(2)提示点通过角度影响被试的眼动,但是没有通过角度影响被试的判断结果,否认人眼向上扫描的倾向影响横竖错觉产生的假设;(3)视角在错觉量上主效应不显着,但有提示点下2。视角时的错觉量比4。视角小,可能与中央凹位置有关;(4)错觉量最小出现在0。和180。,可能由于提示点转移了较多注意到垂直线上。实验2采用快速呈现排除被试的眼动,考察实验1中提示点是否通过影响眼动来减少错觉量,中央凹位置是否能减少错觉量,以及是否因为提示点转移了部分注意在垂直线上而产生了旋转角度上错觉量大小的逆转。实验2证明了以上叁点。综上所述,横竖错觉的产生既有感觉层面也有知觉层面:感觉表现在离中央凹越近错觉量越小;知觉表现在通过改变眼动将一部分你注意力转移到垂直线上,错觉量会有所减少。(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梁倩[3](2009)在《横竖错觉与不可能图形知觉的眼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横竖错觉作为一种最常见的错觉形式,很多研究者都探讨过其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横竖错觉的产生既依赖于刺激的结构成分,又受到观察者自身特征和知识经验的影响,是主客观双重作用的结果。认知方式是影响横竖错觉量大小的一种主观因素,遗憾的是之前的研究没能就二者的关系得出统一的结论。对不可能图形的研究国内相对较少,目前普遍的观点是,对不可能图形判断的失败是由于头脑中建构了错误的心理模型,因此没能整合图形中的矛盾线索。与横竖错觉不同,对不可能图形的知觉是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更多地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知识经验和人的个体特征都会影响对不可能图形的辨别。眼动技术可以提供心理活动中的即时加工观测数据,研究者用以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精细的分析,以便进一步探索视觉信息加工的心理机制。本研究采用眼动实验研究方法,观测、记录和分析被试横竖错觉和不可能图形知觉的眼动特征,进而解释横竖错觉和不可能图形知觉的产生原理。本研究共有四个实验。实验一检验了结构因素和策略因素对横竖错觉的影响。实验二采用眼动技术,观察两类典型横竖错觉刺激的眼动指标。实验叁分析了被试性别和认知方式特征对横竖错觉及其眼动特征的影响。实验四探索了被试性别和认知方式对不可能图形辨别及其眼动特征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到如下结论:1、横竖错觉的产生是主客观双重作用的结果,它既受到刺激结构的影响,同时适当的反馈信息可以减小错觉量。2、性别和认知方式也是影响横竖错觉及其眼动指标的重要因素;根据被试横竖错觉的眼动特征可以预测其横竖错觉量。3、被试性别和认知方式对其不可能图形的辨别绩效和眼动特征产生影响。在不可能图形的辨别中,被试较短的平均注视时间可能反映其较为有效的信息加工眼动特征。(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万良[4](1993)在《横竖错觉的改变对跳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横竖错觉,即垂直线与水平线的错觉,其效果是:虽然实际上水平线与垂直线相等,但看起来是垂直线长于水平线,即出现垂直线高估,水平线低估的现象,在田径跳高教学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当跳高杆在同(本文来源于《体育教学与训练》期刊1993年Z1期)

李诚忠[5](1979)在《横竖错觉的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问题横竖错觉,即垂直线与水平线的错觉,其效果是:虽然实际上水平线与垂直线相等,但看起来是垂直线长于水平线,即出现垂直线高估水平线低估的现象,其典型图形如图一。对于产生这一错觉的原因,原来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眼球运动的理论,这种理论假定长度印象的获得是由于眼球沿着线段从一端到另一端的移动所致,眼球的垂直移动较横动费力,垂直距离较同长度的横行距离需要更多的努力,因而似乎觉得垂直线较同(本文来源于《吉林师大学报》期刊1979年03期)

横竖错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EyelinkⅡ眼动仪研究横竖错觉的机制。实验1在分割线上引入自变量有无中点提示,在不限制被试观察时间下考察改变人眼向上扫描的趋势是否会减少或消除横竖错觉;同时考察不同视角和角度上横竖错觉量的变化。从眼动和被试判断结果中主要可得出几下几点:(1)不管被试宣称提示点是否影响判断,有提示点影响被试的眼动扫描并减少错觉量;(2)提示点通过角度影响被试的眼动,但是没有通过角度影响被试的判断结果,否认人眼向上扫描的倾向影响横竖错觉产生的假设;(3)视角在错觉量上主效应不显着,但有提示点下2。视角时的错觉量比4。视角小,可能与中央凹位置有关;(4)错觉量最小出现在0。和180。,可能由于提示点转移了较多注意到垂直线上。实验2采用快速呈现排除被试的眼动,考察实验1中提示点是否通过影响眼动来减少错觉量,中央凹位置是否能减少错觉量,以及是否因为提示点转移了部分注意在垂直线上而产生了旋转角度上错觉量大小的逆转。实验2证明了以上叁点。综上所述,横竖错觉的产生既有感觉层面也有知觉层面:感觉表现在离中央凹越近错觉量越小;知觉表现在通过改变眼动将一部分你注意力转移到垂直线上,错觉量会有所减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横竖错觉论文参考文献

[1].吴墨源.分割线位置对横竖错觉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2].刘燕瑛.横竖错觉机制的眼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梁倩.横竖错觉与不可能图形知觉的眼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万良.横竖错觉的改变对跳高的影响[J].体育教学与训练.1993

[5].李诚忠.横竖错觉的改变[J].吉林师大学报.1979

标签:;  ;  ;  ;  

横竖错觉论文-吴墨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