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色拉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色拉西,潮尔曲,音乐形态,研究
色拉西论文文献综述
金克日·铁宏[1](2009)在《色拉西先生演奏的潮尔曲音乐形态研究——20首潮尔乐曲的调式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色拉西演奏的20首潮尔曲其总的调式特点是建立在五声音阶基础上的五声调式。其中单一调式的潮尔曲占60%左右,交替调式和调式转换的潮尔曲占40%左右。都很好地表达了蒙古族人民的思想感情,体现了蒙古民族很高的音乐思维水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好必斯[2](2009)在《色拉西先生潮尔演奏中多声部手法及其风格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潮尔大师色拉西先生在演奏中对多声部(低音)的运用手法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和艺术表现力,他对低音的运用并非从始至终一贯到底的简单使用,而是根据不同民歌所表现的不同思想内容、不同音乐形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特别是对不协和音程的运用理念及其结构原理,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金海[3](2009)在《论色拉西及其抄尔》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民族古老传统的弓弦乐器抄尔是最具特色和有独特风格的乐器,它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一种文化遗产。抄尔乐器的渊源可追溯到古代蒙古民族的劳动生活器具——木勺子。色拉西是对抄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最突出贡献的一位艺术大师。他也是一位抄尔艺术的最优秀的继承者、开拓者和守护者。在内蒙古自治区民间被誉为“四大民间艺人”之首(其余叁位分别是孙良、毛依罕、琶杰)。遗憾的是色拉西大师过古不到半个世纪的时光,抄尔却濒临灭亡的危机。本文通过对色拉西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抄尔艺术以及对抄尔艺术的传承、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等诸多方面进行论之。阐述色拉西与他的抄尔艺术的人生价值,迅速挖掘、整理、传承、保护、研究这一蒙古族古老的民间器乐艺术瑰宝。在本文的第一章中对色拉西的人生经历分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前和之后两大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记述,并梳理他人生经历的两个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艺术生涯。本文把重点放在了第二章。在本章的第一部分中大胆的推断了抄尔源流问题上的两种有可能性的世系关系。分别为:木勺子——勺子胡兀日——胡兀日(二弦)——抄尔。木勺子——弹拨勺子胡兀日(如托布秀尔)——弓弦勺子胡兀日——胡兀日——抄尔。还对科尔沁抄尔和它的民间制作方法以及对抄尔与马头琴的关系进行了较明确的辨析。认为创新点在于第二部分中对色拉西演奏过的曲目进行了比较合理而细致的记谱和演奏风格技巧的细腻解析上。这将对今后抄尔艺术的传承与教育可提供实例和演奏上的方便。在第叁部分的内容中对色拉西的艺术成就和贡献进行了阐述。在第四部分“色拉西的抄尔艺术美学观”中论述了色拉西以及他对抄尔的艺术思想。在本文的最后一章中重点论述了人们对抄尔艺术大师色拉西的重新认识与评价、实践等学术问题。(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09-06-30)
班丽霞[4](2008)在《别样的保护与传承——梁雷《色拉西片断》创作始末与音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旅美作曲家梁雷有着浓厚的蒙古族音乐情结。这种情结不仅体现在他对蒙古族音乐的搜集与保护上,还体现在他采用蒙古族音乐素材创作的作品中。弦乐四重奏《色拉西片断》就是为纪念蒙古族潮尔大师色拉西(Serashi,1887~1968)而作。这部作品凝结了作曲家对蒙古族音乐的深刻理解与别样传承。(本文来源于《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3期)
赫莞斯尔[5](2008)在《“纪念色拉西诞辰120周年暨潮尔艺术研讨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内蒙古党委宣传部主办、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协办、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会和艺术学院音乐系联合承办的"纪念潮尔艺术大师色拉西诞辰120周年暨潮尔艺术研讨会"就色拉西的艺术道路、成就、历史贡献、潮尔艺术技法、潮尔与马头琴的关系及其相关名词的正名、规范、潮尔艺术的挖掘保护与发展等重要议题,展开了交流与探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纳·呼格吉乐吐[6](2008)在《也谈色拉西对潮尔艺术的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色拉西大师的潮尔艺术之所以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动人心魂的魅力,在于他对于蒙古四胡的演奏技巧的运用,增强了潮尔演奏的表现力。他常用泛音与实音交替来演奏,在演奏过程中音调变化以及旋律旋法,简直天衣无缝,炉火纯青。他还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了许多新一代重量级的马头琴艺术人才和音乐教育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段泽兴[7](2008)在《用新世纪的视角审视传统——色拉西大师与民间艺术的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色拉西是一位来自民间的蒙古族杰出艺术家,是一位潮尔-马头琴演奏大师,同时又是一位新中国成立后,由民间走入正规艺术院校的一位优秀艺术教育家。他的一生为蒙古族传统艺术潮尔-马头琴的教学与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艺术》期刊2008年01期)
色仁道尔吉[8](2007)在《潮尔艺术大师色拉西与当代马头琴艺术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是我国着名潮尔艺术大师、马头琴艺术教育的奠基者,色拉西诞辰120周年。1958年潮尔大师色拉西走进了内蒙古艺术学校(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前身),把古老的潮尔艺术带进了专业艺术教育殿堂。从此这一世代依靠民间传承下来的古老的蒙古族弓弦乐器,终于有了在良好的专业教学环境中得到发展的机遇。他的走进课堂不仅仅为潮尔本身的发展带来了可能,更重要的是对当代马头琴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培养出了新中国第一代马头琴艺术教育人才,对马头琴艺术教育的规范化、系统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马头琴艺术教育在它近50年的发展过程中,对马头琴艺术的保护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9](2007)在《纪念潮尔艺术大师色拉西诞辰120周年暨潮尔艺术研讨会》一文中研究指出2007年9月10日,正值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热烈庆祝建校50周年之际,纪念潮尔艺术大师色拉西诞辰120周年暨潮尔艺术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如期举行。作为院庆系列活动之一,此次研讨会为艺术学院50华诞增添了浓郁的学术气氛。此次研讨会是我国举办的第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李世相[10](2007)在《色拉西“潮尔”乐曲创作手法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色拉西在创作民歌改编曲时,合理运用了潮尔艺术中虚实相间的音高变化处理;在改编中经常会改变某些民歌的曲调片断音;他的改编曲,很少见将一首民歌从头至尾进行加花变奏处理,而多数情况下是将民歌旋律中的某一乐节或片断进行加花式处理;他独创了许多诺古拉式的装饰性写法,从而创造、丰富了潮尔琴的表现方式及表现力;他创造性地运用了潮尔低音的共鸣。色拉西先生不愧为"潮尔"艺术大师,他将蒙古族"潮尔"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巅峰。(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色拉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潮尔大师色拉西先生在演奏中对多声部(低音)的运用手法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和艺术表现力,他对低音的运用并非从始至终一贯到底的简单使用,而是根据不同民歌所表现的不同思想内容、不同音乐形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特别是对不协和音程的运用理念及其结构原理,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色拉西论文参考文献
[1].金克日·铁宏.色拉西先生演奏的潮尔曲音乐形态研究——20首潮尔乐曲的调式特点[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
[2].好必斯.色拉西先生潮尔演奏中多声部手法及其风格特征[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9
[3].金海.论色拉西及其抄尔[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4].班丽霞.别样的保护与传承——梁雷《色拉西片断》创作始末与音乐分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
[5].赫莞斯尔.“纪念色拉西诞辰120周年暨潮尔艺术研讨会”综述[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
[6].纳·呼格吉乐吐.也谈色拉西对潮尔艺术的传承[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
[7].段泽兴.用新世纪的视角审视传统——色拉西大师与民间艺术的传承[J].内蒙古艺术.2008
[8].色仁道尔吉.潮尔艺术大师色拉西与当代马头琴艺术教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
[9]..纪念潮尔艺术大师色拉西诞辰120周年暨潮尔艺术研讨会[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
[10].李世相.色拉西“潮尔”乐曲创作手法探究[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