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释放论文-陈银波

二氧化碳释放论文-陈银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氧化碳释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喀斯特流域,通量箱法,模型法,水-气界面

二氧化碳释放论文文献综述

陈银波[1](2019)在《喀斯特小流域水—气界面二氧化碳释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要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二氧化碳同甲烷、一氧化碳、臭氧、氧化亚氮等痕量气体共同引起温室效应,其中二氧化碳是占比最高的温室气体。河流系统是连接陆地碳库与海洋碳库的重要纽带,是将陆源含碳物质输运入海的主要途径。早期研究河流碳循环,主要集中在河流碳的横向搬运,而对界面交换研究较少,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全球河流向大气释放CO_2是全球河流入海的碳通量的2倍。由于忽略河流向大气中碳的释放,陆地碳汇能力评估可能存在问题。低级别河流体量小、对外界干扰响应迅速,对于理解陆地-水体系统的碳循环驱动过程、评价人为活动的影响、揭示河流内部碳释放机理具有先天的优势,是陆地水系统碳循环深入研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分析喀斯特地区河流CO_2释放驱动机制,探讨喀斯特小流域大气CO_2的“源”、“汇”效应,以及环境因子和水质参数对CO_2释放的影响,为我国碳收支计算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贵州省贵阳市阿哈湖入湖河流及阿哈湖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金钟河,游鱼河,白岩河,以及阿哈湖进行研究。综合运用通量箱法和模型法监测水-气界面CO_2,分析喀斯特小流域水-气界面CO_2通量,探究环境因子和水质参数对他们的影响,并对通量箱法和模型法进行对比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实测游鱼河、白岩河、金钟河和阿哈湖水-气界面二氧化碳通量年均值均大于零,为大气CO_2的“源”,年均释放速率:金钟河(690.74 mg·m~(–2)·h~(–1))>游鱼河(439.93 mg·m~(–2)·h~(–1))>白岩河(249.34 mg·m~(–2)·h~(–1))>阿哈水库(15.56mg·m~(–2)·h~(–1))。(2)在监测期间内,实测游鱼河、白岩河、金钟河和阿哈湖水-气界面二氧化碳通量与水温、流速成正相关;与pH,DO,Chl-a成负相关;与气温、风速、电导率、TP、TN无显着性相关。(3)游鱼河、白岩河、金钟河和阿哈湖水体pCO_2高于空气pCO_2,处于过饱和状态。全年水体pCO_2年均值:游鱼河pCO_2(389.45 Pa)>金钟河pCO_2(306.68 Pa)>白岩河pCO_2(261.38 Pa)>阿哈水库pCO_2(171.25 Pa)。水体pCO_2季节变化为:春季高,夏季低,秋季和冬季介于春季和夏季之间。(4)通量箱法和模型法具有一定相关性,但是两种方法得到的水-气界面二氧化碳通量的大小还是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中,HCO_3~-浓度越大,通量箱法和模型法监测结果越接近;pH、水温和流速越大,通量箱法和模型法监测结果差异性越大。(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封洪杰[2](2019)在《数字化实验在“二氧化碳的释放与吸收”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将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实验结合,可使其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数字化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技术支撑,突破了以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开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数字化实验的方式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以"二氧化碳的释放与吸收"为例对(本文来源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0期)

徐敏[3](2018)在《运用数字化曲线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益尝试——以“二氧化碳的释放与吸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相比传统实验,数字化实验有明显的优点:分辨率、精确度高;能快速连续地采集数据;实验结果以表征实验现象的数字化曲线呈现,更直观、形象和具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数字化曲线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本文来源于《教育与装备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徐敏[4](2018)在《数字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二氧化碳的释放与吸收》一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教学中,运用数字化技术开展实验探究,有利于揭示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联系,感知化学变化中的平衡与守恒思想,开展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二氧化碳的释放与吸收》的复习课教学,以现实问题串联"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酸雨的pH""二氧化碳的捕捉与释放"等的探究,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数据与图像的有机结合,以期助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期刊2018年10期)

姚二民,王婷,邓楠,李斌,李晓[5](2018)在《切丝宽度对卷烟燃吸过程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逐口释放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检测不同切丝宽度卷烟燃吸过程中一氧化碳(CO)与二氧化碳(CO2)逐口释放量,利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检测一氧化碳(CO)与二氧化碳(CO2)技术,考察不同切丝宽度对卷烟燃烧状态、CO与CO2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切丝宽度直接影响卷烟在燃吸过程中CO与CO2逐口释放量。叁种切丝宽度(0.8mm、1.0mm与1.2mm)条件,当相同切丝宽度下,随着抽吸口数的增加,单位烟丝重量下CO与CO2逐口释放量呈增加的趋势,1.2mm切丝宽度单位烟丝重量下CO与CO2逐口释放量均为最小。(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8年10期)

牛艺博[6](2018)在《新技术揭示南极海域冬季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日前发表文章称,NSF资助的南大洋碳和气候观测与建模项目通过一系列潜水和漂流机器人在南大洋收集了几个冬季的数据,研究发现,南极洲周围海冰的开阔水域在冬季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比以前人们认为的要多得多。南大洋碳和气候(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8-09-21)

于伟家,李雪松,陈竹君,周建斌[7](2018)在《氮肥对不同无机碳含量土壤二氧化碳释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施用氮肥会导致土壤p H值降低,其对不同无机碳含量的土壤二氧化碳(CO_2)释放的影响如何,尚不清楚.采用室内密闭培养试验研究了氮肥及其配施硝化抑制剂(DCD)对不同无机碳含量土壤p H、矿质态氮和CO_2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水稻土、砂姜黑土、塿土3类供试土壤的p H,提高了土壤碳累积释放量,49 d培养结束时,土壤碳累积释放量分别提高了39.4%、23.4%和71.8%;氮肥配施DCD后显着抑制了土壤硝化作用的进行,至培养结束时,3类供试土壤p H值均显着高于仅施氮肥处理,水稻土、砂姜黑土CO_2平均释放量与仅施氮肥相比无显着性差异,塿土CO_2平均释放量比纯施氮肥平均降低了12.5%.土壤无机碳能有效缓冲由氮肥施入而导致的土壤酸化,氮肥施入后石灰性土壤CO_2释放不仅来源于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可能还有一部分来源于无机碳的溶解释放.我国不同地区间土壤无机碳含量各有差异,长期大量氮肥投入下土壤酸化和无机碳库消耗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黄艺婷,张锋[8](2018)在《基于“5E”教学模式的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尝试——以“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课为例,利用"5E"教学模式进行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提倡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自主构建概念并在生活情境中运用概念从而巩固概念的教学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学生物学》期刊2018年05期)

姜兆彤,杜玉斌,王春花,姜慧[9](2018)在《温室释放二氧化碳气肥对草莓生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冬季温室内为封闭空间,作物光合作用消耗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温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严重不足,影响光合作用。利用罐装式液体二氧化碳,通过物理方式释放到温室内,满足作物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需求。该文研究释放二氧化碳气肥对草莓植株、结果期、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并明确二氧化碳气肥的使用方法。(本文来源于《北方果树》期刊2018年02期)

莫爱国,王玉普,刘义坤,周万富,周泉[10](2018)在《利用二氧化碳的缓慢释放控制聚丙烯酰胺在含柠檬酸铬水溶液中的粘度(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广泛用在堵水调剖以提高石油采收率等采油工程领域.本文报道了一种可以有效延缓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60℃水中与铬离子交联的新技术.首先利用柠檬酸和铬离子之间的络合来有效阻止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铬离子之间的交联作用,随着包埋在水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分解释放二氧化碳,溶液的pH值逐渐增加,导致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电离度增加,因此与铬离子的交联作用也逐渐增强.当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铬离子的交联作用大于铬离子与柠檬酸之间络合作用时,溶液的黏度逐渐增加.在封闭条件下,以及由于磷酸二氢钾的缓冲作用,二氧化碳的释放是缓慢进行的,而叁聚氰胺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氢键相互作用又进一步阻止了羧基的电离,因此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与铬离子的交联作用可以被延缓到近一个月的时间,完全满足了利用深度堵水调剖方法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工程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期刊2018年01期)

二氧化碳释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将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实验结合,可使其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数字化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技术支撑,突破了以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开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数字化实验的方式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以"二氧化碳的释放与吸收"为例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氧化碳释放论文参考文献

[1].陈银波.喀斯特小流域水—气界面二氧化碳释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大学.2019

[2].封洪杰.数字化实验在“二氧化碳的释放与吸收”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

[3].徐敏.运用数字化曲线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益尝试——以“二氧化碳的释放与吸收”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

[4].徐敏.数字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二氧化碳的释放与吸收》一课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

[5].姚二民,王婷,邓楠,李斌,李晓.切丝宽度对卷烟燃吸过程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逐口释放量的影响[J].轻工科技.2018

[6].牛艺博.新技术揭示南极海域冬季释放大量二氧化碳[N].中国矿业报.2018

[7].于伟家,李雪松,陈竹君,周建斌.氮肥对不同无机碳含量土壤二氧化碳释放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8

[8].黄艺婷,张锋.基于“5E”教学模式的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尝试——以“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课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8

[9].姜兆彤,杜玉斌,王春花,姜慧.温室释放二氧化碳气肥对草莓生产的影响[J].北方果树.2018

[10].莫爱国,王玉普,刘义坤,周万富,周泉.利用二氧化碳的缓慢释放控制聚丙烯酰胺在含柠檬酸铬水溶液中的粘度(英文)[J].ChineseJournalofChemicalPhysics.2018

标签:;  ;  ;  ;  

二氧化碳释放论文-陈银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