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论文-胡本源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论文-胡本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部控制偏好,民族文化特征,企业文化,权变理论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胡本源[1](2019)在《民族文化特征和企业文化二维权变因子与内部控制偏好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没有哪两个主体将会或者应该具有相同的内部控制系统(COSO,2008)。内部控制是通过组织中的人员的一言一行来实现的(COSO,2008),而企业成员的思考、感觉和行动的方式受到其个人文化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影响(Hofstede,1980,1991)。本文研究民族文化特征和企业文化这两个权变因子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①当企业所处的文化环境中民族文化特征与企业文化主导的价值观特征相冲突时,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民族文化特征和企业文化两个权变因子同时实现了良好的适配的企业,其业绩也较好;②偏离理想内部控制设计的企业,其偏离程度越高,业绩越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在多文化环境中经营时,在设计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时,必须同时考虑民族文化特征和企业文化这两个权变因子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审计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张小芬[2](2019)在《“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建设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互联网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各个行业和领域,极大的便利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可以说,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内部控制已经悄然改变,如果仍旧按照以往的经营模式来管理企业,那么势必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经济建设。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我国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就如何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如何创新企业内部控制手段,增强文化建设,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9年06期)

郑蕾蕾[3](2018)在《企业文化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及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放眼当今世界,凡是经济发达国家,都有一大批支柱产业、支柱企业做坚强后盾;纵观成功企业,凡是内部控制措施得力,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均具有相应的企业文化。(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8年31期)

金霞[4](2018)在《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辩证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市场经济环境新的挑战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企业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内部控制的内在要求就越严格,企业文化作为内部控制的软实力,与内部控制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本文就企业文化和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辩证关系进行相关的探讨和分析。(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8年12期)

胡本源[5](2018)在《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偏好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没有哪两个主体将会或者应该具有相同的内部控制系统(COSO,1992);企业文化会影响管理者的行为和包括控制系统选择等管理决策(Henri,2006;Williams和Triest,2009)。本文研究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1)强调控制价值观的企业文化类型更可能偏好强调正式控制的内部控制系统;(2)强调灵活价值观的企业文化类型更可能偏好强调非正式控制的内部控制系统;(3)只有在以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为因变量时,企业偏好非正式控制的内部控制系统与企业文化的适配程度越高,企业的业绩越好。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在多文化环境中经营时,应当充分分析自身企业文化的特征,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应当设计何种类型的内部控制系统,从而提升企业的业绩。(本文来源于《新疆财经》期刊2018年03期)

张爱玲[6](2017)在《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互动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企业现代化治理水平的提升,更多的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凝聚员工力量,对外塑造品牌形象,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了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需要建设相对应的企业文化。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互动关系,首先分析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内涵,然后分析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互动关系,最后尝试探索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路径。(本文来源于《纳税》期刊2017年29期)

卢嘉顺[7](2017)在《论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创新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内部控制是整个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重要协调,也是一种制度建设,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建设。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过程中要符合企业文化建设,内部控制有利于企业在文化上进行创新,并且也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对于企业而言内部控制是最基本的发展,也能够有效的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发展咨询,管理控制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内部建设,同时也是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辅助。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利于企业发展进步。(本文来源于《现代国企研究》期刊2017年18期)

余雁[8](2017)在《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为研究主线,介绍了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内涵,强调了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作用。从内部控制五大要素入手,分析了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最后,就目前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7年13期)

余雁[9](2017)在《企业文化资本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A股市场发展已近30年,但在前进的过程中风波不断、烦恼不止。早有“银广夏”、“东方电子”事件打击股民热情,近又出现“绿大地”、“万福生科”以及“南纺股份”等舞弊案导致投资者信心再次受创。财务舞弊这一恶疾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及其对公司管理层的信任。在经历了一系列丑闻的侵袭之后,内部控制及其有效性再次被资本市场重新审视,监管部门试图以刚性的制度形式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予以凸显。然而,这样强制性的行为规则并不代表“人”的行为一定会遵循,最终控制是否有效取决于实际发生的控制行为本身。内部控制体系难以发挥其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中的“软控制”部分,即控制环境约束力弱。相对于正式制度的刚性约束而言,控制环境更多的体现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的软性约束,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定的文化资本进行分析。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已经不只是审计学家所关心的重点,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也开始对其进行综合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社会学当中的“文化资本”概念引入企业的管理活动,从软约束方面来探究文化资本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机理,提炼出企业家能力、信任机制和企业价值观叁个维度,利用实证方法检验文化资本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本文在“SOX”法案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2010)的基础上,结合文化资本的理念,推导出内部控制不仅仅是一套刚性的控制机制和控制体系,更是一种结合企业文化资本的柔性人文管理活动,是“人控制人”的活动。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内部控制受到精神和物化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它是企业管理的一种经济手段;另一方面,由于各个企业人文环境的不同,内部控制表现出各具特点的文化属性。企业文化资本犹如利益相关者之间联系和协调的纽带,通过将意识观念渗透至组织上下并同化组织成员的思维从而促进利益相关者共同合作和彼此信任,进而内在地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思维和行为方式,最终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方式和实现程度。综上可知,内部控制要发挥其有效性,就不能忽视企业文化资本的影响。因为,内部控制为目标的实现所提供的保证程度只是“合理的”而非“有效的”,目标的实现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人”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文化资本对“人”的能力和行为方式有巨大的导向作用,所以,只有结合企业自身的文化资本,因地制宜,才能使企业的内部控制行之有效。本文所指的企业文化资本是狭义的文化资本。广义的文化资本将文化产业、文化物品等物化产物也纳入文化资本的范畴。然而,这些物化的产物进入生产环节表现为实物资本的形式,从本质上说应属于物质资本。当然,狭义视角下的文化资本也不能完全涵盖文化资本的所有内容,比如信任,抑或是相互协作的关系,我们很难对其进行量化或具体化,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却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在我国学者夏宁(2012)的研究基础上,将企业文化资本定义为精神资本与结构资本之和,包括企业家能力、信任机制和企业价值观等因素。随着学者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对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研究从显性因素逐渐过渡到隐性因素。管理学家将目光投向制度的背后,一种隐性规则——文化。本文综合运用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企业的文化资本如何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在规范研究中,综合前人对于文化资本的研究成果提炼出企业文化资本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叁个维度,即企业家能力、信任机制和企业价值观,并阐述其作用机理。在实证分析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一手研究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资本是内部控制有效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企业家能力、信任机制和企业价值观叁个方面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本文梳理的企业文化资本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如下:第一,企业家能力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企业家能力其本质是一种精神气质、积极进取的信念和态度,并通过战略能力、管理能力、关系能力、学习能力和机会能力等具体体现并作用于企业发展。企业家拥有正向的能力资本,将能够显着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卓越的战略能力有助于企业准确定位并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优秀的管理能力有利于构建高效合理的治理结构,防范经营风险,为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强大的关系能力能够为企业营造和谐的内部和外部经营环境,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积极的学习能力有助于企业及时地更新知识、能力、制度和惯例,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的灵活性,以保障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敏锐的机会能力有助于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抓住先机,并使企业对潜在的威胁和风险保持足够的敏感度,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二,信任机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信任机制是企业文化资本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影响着企业的成败兴衰。内部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可以降低控制成本。企业员工之间高度的信任感,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内部摩擦成本,从而促进委托代理问题的解决。良好的信任机制可以营造出和谐向上的企业文化环境和工作氛围,有助于企业培养和树立正向的商业伦理,促进员工诚信意识的形成,减少因为信任的缺失而带来的制度执行时人为偏差的后果,为内部控制的顺利执行提供保障,促使内部控制有效性得以更好的发挥。第叁,企业价值观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文化再生产论”是文化资本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笔者结合企业发展认为,企业的文化资本再生产意味着企业家的价值观传递给全体员工,形成上下欲同的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成员持久共同的信念,能塑造员工的精神意志,引导影响员工具体行为。文化资本就是通过“员工”这个“人”的中介桥梁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只有重视员工发展和顾客利益的企业文化才是人本文化,才能深入人心,取得了员工支持和社会认可将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本文使用我国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内部控制有效性随着企业家战略能力、管理能力和关系能力的增强而得到显着提升;正向积极的价值使命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企业家的机会能力的提高会有助于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信用文化、员工认同感、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产生影响。第二,企业家的学习能力和企业对“以人为本”的重视程度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并不明显;一致承诺的团队精神与合规性目标和战略目标之间也表现为不相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与报告性目标和战略目标不相关。但员工认同感与合规性目标正相关;此外,信用文化仅与报告性目标之间有显着的相关性。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实证研究的结论,本文建议企业应从文化资本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完善企业家的能力建设机制,构建良好的信任机制,真正领会“以人为本”的内涵并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营造上下欲同的企业文化氛围,重视优秀企业文化的培育,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7-06-01)

王梦媛[10](2017)在《浅析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以华为有限公司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内控制度能否有效实施并发挥应有作用不仅取决于管理者的综合素质,而且与企业文化建设息息相关,但现实中,企业文化对内控制度执行的影响往往被管理者所忽视。基于此,本文以华为有限公司为例,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随后从叁个方面提出了有利于内部控制提升的企业文化建设策略,以期对相关企业的建设和管理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7年02期)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互联网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各个行业和领域,极大的便利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可以说,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内部控制已经悄然改变,如果仍旧按照以往的经营模式来管理企业,那么势必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经济建设。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我国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就如何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之下,如何创新企业内部控制手段,增强文化建设,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胡本源.民族文化特征和企业文化二维权变因子与内部控制偏好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审计评论.2019

[2].张小芬.“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建设与内部控制的关系[J].知识经济.2019

[3].郑蕾蕾.企业文化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及影响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8

[4].金霞.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辩证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2018

[5].胡本源.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偏好关系的实证研究[J].新疆财经.2018

[6].张爱玲.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互动关系研究[J].纳税.2017

[7].卢嘉顺.论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创新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7

[8].余雁.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浅析[J].现代交际.2017

[9].余雁.企业文化资本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

[10].王梦媛.浅析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以华为有限公司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7

标签:;  ;  ;  ;  

企业文化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论文-胡本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